凤回巢第7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7/1100

  隔壁的罗霆不就是这样?
  成亲前一直住在刑部,一个月难得回来一两回。罗夫人想见儿子而不得。待姚若竹过门之后,罗霆回府的次数顿时多了起来。
  方氏若有所指,众人都听懂了,不由得笑了起来。
  太夫人呵呵一笑:“你说的不无道理。我这一把年纪了,只盼着家业和睦,子孙兴旺。待方二小姐过了门,早日生下子嗣,我便是合眼也无憾了。”
  顾谨行立刻说道:“祖母又说这等扫兴的话了。等阿瑶肚中的孩子落了地,还得祖母帮着照看调教。”
  崔珺瑶附和:“是啊,祖母可躲不得懒。”
  想到儿孙绕膝的场景,太夫人顿时眉开眼笑。
  虎头一本正经地插嘴:“未来舅母长的美不美?”
  谦哥儿也好奇地睁圆了眼睛。
  俊哥儿见过方云秀一回,不过,也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印象早已模糊,想了想说道:“眼睛很大,笑起来有两个酒窝,很好看。”
  虎头追问:“有没有阿娇表姐好看?”
  “是啊,有阿娇表姐好看吗?”谦哥儿好奇地附和。
  俊哥儿有些为难:“我也记不清了。等舅母过门那一天,你们都过来看看好了。”
  虎头谦哥儿一起点头。
  众人被孩子们的童言童语逗得笑声不断。
  所谓方慕少艾,便是七八岁的孩童,也是如此。
  ……
  有几个孩子在,这一顿晚饭也吃得格外热闹。
  晚饭后,顾海主动留了下来。
  太夫人心中顿时了然,让所有丫鬟都退了出去:“老三,你是否有心事?”
  顾海收敛笑意,神色慎重:“是,儿子今日提前回府,确实有一桩要事和母亲商议。”这是顾海多年来的习惯。只要遇到重要事情,总要回府问过太夫人的意见。
  太夫人挑眉相询:“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顾海未曾犹豫,立刻低声将原委道来。
  “崔尚书入阁之后,吏部尚书之位空悬。吏部左右两位侍郎对尚书之位志在必得,工部李尚书这些时日动作频频,显然也有意于此。”
  “皇上一直未下旨,众臣摸不清皇上的心意,一时也未敢轻举妄动。”
  “今日,皇上将我宣至福宁殿,询问我的意见。”
  太夫人下意识地问了一句:“皇上是想问顾家支持谁做吏部尚书?”
  五位阁臣之后,便是六部尚书。吏部尚书是尚书之首,位置重之又重。众人心思浮动,也是难免。只不知皇上到底属意于谁了。
  顾海的目光微妙起来,定定地看着太夫人没说话。
  太夫人先是一怔,旋即意会过来,惊愕不已:“皇上……莫非有意提你上任?”
  顾海缓缓点头。
  太夫人:“……”
  也怪不得太夫人这般震惊!
  定北侯府有世袭罔替的爵位,世代镇守边关,兵权在握,堪称大秦第一将门。如今又出了一位中宫皇后,可谓风光无二。
  若再出一个吏部尚书……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太夫人喃喃自语:“极盛之后,又当如何?”
  道理谁都懂。
  可送上门来的圣眷,谁能推辞?谁又敢推辞?
  顾海无奈地笑了一笑:“儿子不敢瞒母亲。其实,皇上和我直言此事的时候,我也分外震惊,当时便推托未曾领旨。只是……”
  天子已经下了决心,自然不容他推辞。
  萧诩亲自走过来,亲手扶起顾海,温和俊美的脸孔上满是真挚和诚恳:“三叔,你不必忐忑紧张。吏部尚书人选一事,我已琢磨许久,思来想去,才选定了你。”
  “我不是只看阿宁的颜面,也不是因为四妹之事心生愧意想要补偿。”
  “三叔做了多年的兵部侍郎,行事有度,人缘极佳。想来一定能胜任吏部尚书之位。”
  “对我而言,吏部尚书的位置十分重要,一定要选一个有能力我又信得过的人。除了三叔之外,我实在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请三叔接下旨意,全力助我!”
  ……
第978章
尚书(二)
  太夫人沉默下来。
  顾海说完了之后,也未再吭声。
  母子相对许久,太夫人才悠然叹息:“罢了,皇上已经这么说了,你便应下好了。”
  顾海当然优秀出众。不过,若没有顾莞宁,若不是因为顾莞琪,萧诩也不会这么快将他提至吏部尚书的位置。
  这一点,顾海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天子放下身段掏心置腹,更显得难能可贵。
  说到底,升官是一桩大喜事。别人求也求不来,到了顾海这儿,什么也没做,皇上便直接下旨任命。这话传出去,不知有多少人要艳羡嫉恨。
  “我已经答应皇上了。”顾海目中闪出灼热的光芒:“母亲,我也想试试,看自己是否能做好这个吏部尚书。”
  男儿在世,对功名利禄都有渴求之心。
  他顾海也是俗人,对这样的机遇焉能不动心?
  太夫人看着顾海,目光柔和起来:“老三,我知道这些年是委屈你了。你是庶出,上面有两个兄长压着。阿湛过世,爵位给了老大,你只能憋憋屈屈地留在京城,做着兵部侍郎。顾家已经太过显赫风光,我只能压着你一些。”
  “若不是因为顾家,你的前程当不止于此。”
  “现在既是皇上青睐于你,我也不会再拦着你了。你只管放手一搏,做皇上手中的利刃,为皇上肃清朝堂。”
  “皇上心地仁厚,绝不是卸磨杀驴之人。再者,我们顾家对大秦忠心耿耿,绝不会因为位至人臣就得意忘形。傅家先例在前,我们当谨之慎之。”
  顾海敛容,拱手应道:“母亲说的是,儿子行事,自当小心。”
  ……
  椒房殿。
  “你说什么?”顾莞宁一惊,霍然从床榻上坐直,看向萧诩。
  只着中衣的萧意态悠闲地靠在床边,仿佛刚才说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我今日已经和三叔说过了,明日上朝,我便会正式下旨。”
  顾莞宁:“……”
  饶是顾莞宁冷静自制,也有些沉不住气了,皱着眉头瞪了过去:“你为何要这样做?”
  萧诩反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不等顾莞宁动气,又迅速说了下去:“提三叔为吏部尚书,确实有一部分是因为你的缘故,也是因为四妹之事,我想要弥补一二。不过,三叔若是平庸无能之辈,我绝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难道你信不过三叔的能耐?”
  顾莞宁难得哑然。
  顾海的能耐本事,她当然清楚,足以胜任这个吏部尚书。
  “你信不过顾家的忠心?”
  顾莞宁想也不想地反击:“顾家世代为国尽忠,纵然手握重权,也绝不会生出二心。”
  萧诩笑了一笑:“这不就行了!”
  “顾家忠心,三叔又有这个能耐,我为何要舍他而就别人?”
  “三叔做吏部尚书,以后将是我一大助力,再有崔阁老罗尚书等人,我便能更好地驾驭百官掌控朝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7/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