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8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6/1100

  卢尚书立刻出列,拱手应道:“臣在。”
  “立刻下令,调遣离边军最近的驻军增援。另外,增送粮草衣物兵器战马去边军。”萧诩沉声下旨。
  卢尚书拱手领旨。
  “户部周尚书何在?”
  周尚书出列:“臣在!”
  萧诩沉声道:“战事紧急,户部需缩减一切开支,先供给边军。”
  周尚书拱手领旨。
  ……
  从这一日起,边军战报陆续送至京城。
  吐蕃突厥俱是关外游牧民族,全是骑兵,凶悍善战,来去如风。吐蕃和大秦相隔遥远,并无交战机会,往年进犯边关的是突厥骑兵,多以虏获钱粮为主。边军和突厥骑兵时有小规模的交战。
  突厥部落松散,兵力也分散。虽然骑兵悍勇,却不是十万边军之敌。也因此,这十几年来,边关局势还算平稳。
  此次突厥和吐蕃暗中联手,集结了七八万骑兵。边军中又有内应私开城门,里应外合之下,吃了大亏。前几日战事最为激烈,边军损伤人数高达两万。
  这个数字,确实十分惊人。
  边军共有十万,折损的士兵占了两成。士气低落萎靡不说,战力也大大受损。随着战事胶着,这个伤亡数字还在进一步扩大。
  边城的百姓死伤也十分惨重。那些骑兵一旦闯进民宅,非杀即抢,恶行斑驳。
  一封接着一封的战报,看的人触目惊心。
  只是,朝堂反应再快,到底相隔遥远。兵部公文下达到驻军处,要耗费不少时日,集结兵力增援,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押送粮草辎重到边关,更要一月之久。
  也就是说,半个月之内,援军根本到不了边关。边军必须撑下去,一旦边军溃败,吐蕃突厥的联兵将占据边城,或许还会生出染指中原之意。
第1002章
危急
  春寒料峭,夜风吹在人的身上,也显得格外冰冷。
  子时一刻,福宁殿里灯火通明。
  王阁老崔阁老等人俱在宫中熬了多日,寝食难安心思焦虑之下,众臣们的面色都好看不到哪儿去。一个个面色晦暗眉头紧皱双目泛红。
  萧诩的神色也差不多。他手中握着最新送来的战报,沉声说道:“今日边军送来战报,十万边军已折损了三万将士,伤亡数字太过惊人。援兵再不及时赶到,边城堪忧。”
  打仗最重要的是士气。眼下边军死伤太多,士气难免有些低迷不振。
  卢尚书满脸忧色地说道:“一支军队若死伤人数超过四成,便会人心溃散,战意消退。边军死伤如此惨重,委实令人忧心。”
  崔阁老皱眉问道:“卢尚书已经下令调兵增援,不知何日能抵达边关?”
  卢尚书一脸无奈地答道:“约莫还要五六日。”
  也就是说,这接下来的五六天,将会是边军最难熬的时候。
  众臣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
  京城离边关颇为遥远,三万死伤的士兵于他们而言,现在也只是一个血淋淋的数字。然而,若边军抵挡不住,吐蕃突厥的联军便会占据几座边城,然后挺进中原平地。
  到那时,遭殃的将会是大秦百姓。大秦江山也会岌岌可危。
  所以,边军便是死伤殆尽,也必须要撑过这几天!
  当年顾湛镇守边关,威名远扬,战功赫赫。现在的定北侯顾淙,镇守边关也有十几年了。不过,声名却不算显赫。比起当年的顾湛,顾淙显得平庸了许多。
  顾淙是否能鼓舞士气领兵守住边关?
  众人的心头不约而同地浮起同样的疑问。
  萧诩连着多日未曾好眠,声音颇有些沙哑:“顾将军一直身先士卒,拼死御敌。想来一定能撑住。”
  一直没说话的顾海,此时上前一步,拱手启奏:“皇上,微臣的大哥确实不及二哥当年骁勇善战,他性情持重,更擅守城。往日守在关内,还看不出来。现在敌军已经攻进关内,只怕大哥力有不逮。”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齐刷刷地看向顾海。
  素来俊美倜傥的顾海,这些时日既无暇也无心收拾自己,脸上一层短短的胡茬,颇有几分沧桑。
  顾海脸上有些阴郁无奈,目光却明亮而坚决:“微臣不是有意危言耸听,只是,肯请皇上做好最坏的打算!”
  萧诩定定地看着顾海,沉默了片刻,才说道:“顾尚书所言,不无道理。”
  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顾淙身上。而是要做好顾淙战败不敌的准备,更要有长期战事的计划打算。
  ……
  子时三刻,众臣议事结束后,有半数出宫回府,另外一半则在宫中留宿,以备军情紧急天子随时召见差遣。
  顾海已经在宫中待了几天,今夜出宫回了定北侯府。
  已是半夜,定北侯府众人却未休息,齐聚在正和堂里。
  当顾海满脸疲惫双目通红地踏入正和堂时,第一个迎上来的不是方氏,也不是太夫人,而是长嫂吴氏。
  “三弟,边关战事到底如何了?”吴氏满脸急切目光焦灼:“战报上有没有你大哥的消息?”
  顾谨行顾谨知也一并迎了过来,兄弟两个一起看着顾海,目中满是关切。
  顾海定定神说道:“边关战事颇为紧急,死伤惨重……”
  话还没说完,吴氏的面色已经惨白,身子晃了几晃,摇摇欲坠。
  “母亲!”顾谨行一惊,立刻伸手扶住吴氏。一旁的顾谨知也迅疾出手,扶住吴氏的另一只胳膊。
  吴氏眼前阵阵发黑,目中水光闪动。
  “吴氏,你先别激动。听老三把话说完。”太夫人声音还算镇定。
  顾海立刻说了下去:“战报上并未提及大哥的消息。不过,于现在情势而言,没有消息,便已是最好的消息了。”
  战报上若提及统帅的消息,要么是打了打胜仗,要么就是兵败受伤或阵亡。
  眼下什么消息都没有,至少说明顾淙没有性命之忧。
  吴氏听了这些话,才算缓和过劲来,颤颤巍巍地用袖子擦了眼泪,挤出一丝笑容:“有劳三弟,若有你大哥的消息,立刻让人送信回府。”
  顾海一脸正色地应道:“大嫂放心,我比谁都关心大哥的安危。”
  当着众人的面,太夫人有话也不便细问。看着双目熬的通红的顾海,太夫人不免有几分心疼,忙道:“老三熬了这么些日子,一定累的很,快些回去歇着吧!有什么话明天早上再说。”
  顾海确实十分疲惫困乏,点点头应了下来。
  ……
  “皇上,夜深了,该歇下了。”
  萧诩仍在伏案看着战报。
  小贵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着胆子上前劝道:“打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边关战事不利,皇上更要撑住才行。总这般熬夜,对身体不好。皇上还是早些睡下吧!”
  萧诩自幼中过毒。这些年徐沧一直精心调养萧诩的身体,才令萧诩的身体和常人无异。
  不过,到底底子比别人薄一些,这般日夜操劳煎熬,实在太过伤身。只短短数日,萧诩的脸已经消瘦了一圈。
  萧诩头也未回:“待我看完再睡。”
  小贵子无奈之下,只得住了嘴。
  就在此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然后,一个熟悉的女子声音在门口响起:“果然这么晚还没睡。”
  声音一入耳,小贵子顿时松了口气。
  是皇后娘娘来了!
  来人正是顾莞宁。
  初春时节,天气依然寒冷。福宁殿里燃了许多炭盆,暖融融的。不过,都不及顾莞宁的声音入耳时的暖意。
  萧诩一直紧绷着的精神顿时松懈了几分,嘴角扬起笑意:“阿宁,你怎么来了。”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
  大概是坐得太久,也可能是近来太过操心耗神之故,猛地起身之际,竟有些头晕目眩。
  萧诩反射性地扶住桌面。
  顾莞宁面色一变,快步走上前来,扶住萧诩的胳膊:“萧诩,你这是怎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6/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