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8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0/1100

  顾谨行是顾淙长子,也是朝廷下旨正式册立的定北侯世子。此时此刻,他必须挺身而出,责无旁贷。
  ……
  这一点,不仅方氏清楚,顾家上下所有人都明白。
  顾谨行在短短片刻里,经历了父亲身亡的痛苦,更要承担起定北侯世子的重任。
  他大步走到太夫人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祖母,边关送战报到京城,要耗费数日功夫。也就是说,父亲战死已有一些时日。边关情势一定十分危急。”
  “恳请祖母,立刻替孙儿请旨出征。”
  看着一脸坚定的顾谨行,太夫人心中狠狠一颤。
  还未等太夫人说话,站在一旁的崔珺瑶已经面色泛白,身子晃了几晃。刘氏和方云秀大惊,忙扶稳崔珺瑶:“大嫂,大嫂,你没事吧!”
  顾谨行抬头看了过去。正迎上崔珺瑶蓄满了泪光的眼眸。
  心中顿时一恸。
  你能不能……能不能不要去?我肚子里的孩子还未出世。难道你要让他一出世就不知道亲爹是何模样?
  崔珺瑶一个字都说不出口,模糊的泪眼中露出令人心酸的祈求。
  顾谨行鼻中酸涩不已,强忍着泪水,冲崔珺瑶微微摇头。
  对不起,阿瑶。
  我舍不得你,舍不得你肚中将要出生的孩子,舍不得我们的俊哥儿。可是,自我成为定北侯世子的那一日起,便已做好了随时去边关的准备。
  男儿在世,不能只顾儿女情长。保家卫国,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太夫人将这一幕看在眼底,心中愈发酸涩难当。
  几十年前,她送自己的丈夫上战场时,满心茫然,痛苦难当。后来,轮到儿子去边关,她表面坚强,实则夜夜难眠。
  现在,终于轮到长孙顾谨行了。
  “崔氏,”太夫人先看向崔珺瑶:“你即将临盆,情绪不宜太过波动。暂且回去歇着吧!”
  崔珺瑶的泪水已经滑落脸颊,却倔强地不肯离开:“多谢祖母好意。我能撑得住。”
  真的能吗?
  众人看着面色苍白满脸泪痕颤抖不已的崔珺瑶,都似吃了黄莲一般,心中苦涩不已。
  只是,崔珺瑶不肯离开,总不能逼着她走。
  太夫人深深地看了崔珺瑶一眼,不再多劝,转过头来看着顾谨行:“谨行,你要想好了。此次去边关,不知要打多久的仗,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你真的要主动请旨去吗?”
  顾谨行深呼吸一口气,沉声答道:“是。我是定北侯府的世子,也是顾家长孙。父亲战死,我这个做儿子的,自然要接替父亲,继续镇守边关。”
  “边关离京城颇远,日夜兼程赶路,也要十几日才能赶到。边关有失,受苦的是大秦百姓。时间紧急,不能迟疑犹豫。还请祖母立刻替我请旨!”
第1007章
请旨(一)
  金銮殿。
  太阳西坠,暮色沉沉。
  灯火通明的金銮殿中,天子和众臣的面色都显得格外凝重。
  自顾淙战死的战报送到金銮后,众人未离开过半步,一直在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众臣中,又以顾海的神色最是阴沉晦暗。
  死去的定北侯顾淙,是顾家长子,也是顾海的兄长。这十几年来,顾淙一直镇守边关,未能回京。可这并未影响到兄弟两人之间的感情。两人一直保持每个月通信一回。
  从狼烟燃起的那一刻,顾海便有了不妙的预感。
  前些日子,他甚至梦到过多年不见的顾淙,在梦中向他歉然作别,将妻儿老少都托付给了他。
  他从未将这个梦告诉过任何人,心中不安的阴影却愈发浓厚。直至今日收到战报,噩梦成真。
  顾淙死了!
  他没能战死沙场,而是窝囊憋屈地死在身后飞来的冷箭之下。
  难以言喻的悲愤在心头激荡。
  他恨不得立刻领着顾家所有的家将奔赴边关,杀退敌军,找出军队中所有的叛徒,将他们千刀万剐,为顾淙报仇!
  可是,他什么也不能做。
  他不仅是顾淙胞弟,更是大秦的吏部尚书。此时此刻,稳住朝堂局势民心军心才是最要紧的事。他没有任性妄为的权利!
  ……
  主将身死,军心是否已经溃散?边关是否已经失守?敌军是否攻占了所有边城?情势到底如何?
  每日收到的边关战报,俱是滞后多日的消息。根本不知边关最新战况如何。
  “启奏皇上,微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派兵增援。”兵部卢尚书一脸焦虑急切,声音也颇为沙哑:“除了之前派去的驻军之外,另外再调集兵力前往边关。”
  “卢尚书言之有理。”崔阁老立刻张口附议,声音同样干哑:“边关情势不明,派兵增援是重中之重。”
  首辅王阁老也是一脸沉重:“老臣附议崔阁老之言。”
  崔阁老自入阁之后,便隐有和王阁老一别苗头之势。两人颇有些面和心不和。此时国事当前,两人不约而同地放下彼此之间的那点龃龉。
  天子点点头:“众卿的提议,和朕所想不谋而合。不知众卿心中可有推荐人选?”
  军中没有主将当然不行。首当其冲的,便是要重新派人去边关领兵。
  这个人选……
  众臣下意识地对视一眼,然后目光掠过顾海和崔阁老的脸。
  定北侯世子的名字,一起浮上众人心头,却无人主动张口提议。
  谁都知道边关情势不妙,此去边关,说不定是九死一生有去无回。定北侯世子是顾尚书嫡亲的侄儿,也是崔阁老的女婿。谁也不愿第一个张口,触怒顾尚书和崔阁老。
  坐在龙椅上的萧诩,同样面色沉凝。
  李尚书咳嗽一声,上前一步,拱手道:“微臣斗胆一言。顾家世代镇守边关,先定北侯顾湛去世后,便由顾淙袭爵,接掌边军。”
  “如今顾淙身故,理当由定北侯世子去边关领军。”
  这个李尚书,分明还在记恨当日没争过顾海尚书之位的事,所以才会在等时候率先跳出来,故意戳顾海的心。
  众人下意识地看向顾海。
  顾海可从来不是什么软柿子,典型的笑面虎一只。李尚书这般谏言,顾海焉能不反击?
  顾海果然站了出来。
  不过,他说出口的话,却令众人惊愕不已。
  “臣以为,李尚书所言极是。请皇上即刻下旨,命定北侯世子顾谨行领着顾将所有家将启程奔赴边关。”
  连日来的忙碌辛劳,令顾海俊美的脸孔失了几分光鲜整洁。可他目光坚定,声音冷静,别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保家卫国,是顾家的家训。顾家儿郎自小便被严格教导,都有随时领兵上阵的准备。谨行身为顾家长孙,又是定北侯世子,这是他应尽的责任。臣代顾家上下,请皇上下旨。”
  就连心思不正枉做小人的李尚书也被震住了。
  李尚书默默地看着慷慨激昂的顾海,心里忽地涌起“我确实远不及他”的唏嘘感慨。
  现在想来,他输给顾海,也不算冤枉。
  崔阁老很快反应过来,拱手道:“顾尚书所言极是,臣也请皇上下旨。”
  连顾海和崔阁老都主动请旨了,其他人也没什么可犹豫的,很快出言附议。
  萧诩目中闪过复杂之色,却未犹豫,很快沉声说道:“好,朕这就下旨。”
  ……
  萧诩话音刚落,便有内侍进金銮殿禀报:“启禀皇上,定北侯府太夫人有奏折呈到圣前。”
  太夫人?
  萧诩先是一惊,很快便意会到了什么,目光迅疾掠过神色讶然的众臣。这其中,只有顾海神色镇定,显然猜到了这份奏折里会写什么。
  “将奏折呈上来。”萧诩收敛心思,沉声下旨。
  内侍将奏折捧了过来,小贵子上前,接了奏折,然后送到萧诩手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0/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