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9/971

  四皇子一派兄长风范,正色应道:“这是为兄分内之责!说来惭愧,为兄严查审问,也只查出弓弩的来处和遗失的缘由。弓弩到底是被何人偷走,为兄一直未查明。”
  然后,一脸愧色地拱手向建文帝请罪:“儿臣办事不力,恳请父皇降罪!”
  一直未曾出言的兵部吴尚书也羞愧着一张老脸,沉声请罪。
  吴尚书亦是武将出身,当年骁勇善战,和已逝世的廉老将军齐名。年至五旬时,被提为兵部尚书。至今已有十余年。
  大齐朝中重臣共有二十余位,五位阁老里最年长的是陆阁老,六部尚书里,最为年长的便是六十五岁的吴尚书了。
  吴尚书年轻时受了不少伤,如今年迈,身体远不如从前,时常告假在府中养病。致仕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
  吴尚书已经是黄土入半截的人了,自不会和正当少年意气风发颇得圣眷的皇子争权。也因此,四皇子接受兵部颇为顺利。短短一年多,已足够四皇子在兵部安插不少人手。
  这才有了今日朝堂上的这一出好戏!
  ……
  不管众官员心中如何揣度作想,此时此刻,无人出声质疑四皇子说话是否属实。
  明眼人一看便知,七皇子遇刺之事,和皇储之争有关。身为普通官员,压根没掺和的资格和必要,待在一旁等着看好戏便是。
  果然,三皇子忽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四皇弟辛苦彻查一个月,揪出这四个渎职的混账,儿臣本不该多言。只是,儿臣知晓一事,和此事密切相关。不得不禀明父皇。”
  四皇子心里骤然掠过阴云。
  三皇子忽然出声,绝不是什么好事!
  建文帝显然也有些意外,张口问道:“是何事?”
  三皇子先是歉然地看了四皇子一眼,然后才道:“昨日晚上,有一少年持着一封密信来了我府中。这少年姓丁,单名一个闯字,正是丁主事的长子。”
  “他将密信呈至我面前,说是密信上记录了丁主事被收买之事。他不愿让父亲担下首恶之声名,更不愿见亲爹死得不明不白。这才豁出性命将密信拿了出来。求我将密封呈到父皇面前。”
  “儿臣当时颇为惊疑,怒叱他一顿。便要将他撵出府去,没想到,话刚出口,他便一头撞到了墙上,以死明志。万幸有护卫及时拦下,这个丁闯受了重伤,倒未殒命。”
  说到这儿,三皇子轻叹一声:“丁闯性情刚硬不畏死,豁出性命也要求我将密信呈至圣前。儿臣心中不忍,只得应下。”
  建文帝拧着眉头,沉声道:“那封密信何在?”
  三皇子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恭声说道:“儿臣已将信带来了。请父皇一阅!”
  卢公公上前,恭敬地以双手接了信,然后呈至圣前。
  那封信被封得严严实实,并无拆封过的痕迹。建文帝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拆了信。信纸共有三张,写得密密麻麻。
  建文帝目光一扫,不知看到了什么,神色陡然沉了下来。
  建文帝看信,众官员不敢吭声,便暗中打量四皇子。
  四皇子面色还算镇定,一颗心直直往下沉。
  他在兵部收买人心,这个丁主事,便是第一个向他投诚的。丁主事品级不高,却掌管着武库司的库房。
  他之前所禀报的事,都是真事。
  引着丁主事去喝花酒的,是兵部另一个主事。引着三个看守库房的人掷骰子赌钱的,也是盛渲安排的人。
  最后弄走三架弓弩的,是盛渲本人。
  他不愿让盛渲顶罪,只得将丁主事等四人推出来做替死鬼。之前他向建文帝禀报的,皆是真事,有人证有物证。便是刑部再审一遍,也是同样的结果。
  眼看着此事就要解决,没曾想,三皇子节外生枝,忽然冒出一个密信来……
  用脚底板也能想得出来,这封“密信”,一定是对付他的利器!
  这封信里,到底写了什么?
第582章
密信(二)
  这封信里到底写了什么?
  满朝的文武官员,心中暗暗思忖揣度。
  除了正在看信的建文帝,便只有盛鸿和三皇子知晓信中内容了。
  这封信,当然是伪造出来的。
  丁主事贪财好色,行事却格外谨慎。向四皇子投诚后,其实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两个月前的夜晚,被同僚喊出去喝花酒。压根就没疑心到四皇子身上。
  直至第二日,库房里少了三架弓弩,丁主事才惊觉不妙。心中惊疑不定,却不敢声张。和另三个人商议过后,悄悄改了库房记录。只要无人严查彻查,此事便会被彻底压下,不为人知。
  却未料到,三架弓弩竟在七皇子大婚之日出现在刺客们手中。
  丁主事心焦如焚,面上还得装得若无其事。还没等他想出什么法子,便被四皇子关进了兵部大牢里严加看管用刑审问。
  短短数日,丁主事一条命已经去了半条,不得不如实招认。
  丁主事也不是蠢人,已经料到自己做了替死鬼顶罪羊,心中不是不怨恨。奈何身在牢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想伸冤也无处可诉。再者,他渎职是事实,更改库房记录也是事实,算不得冤枉。
  用刑逼他认罪的同僚,趁着无人时低语:“老老实实认罪,给你个痛快。若是胡乱攀咬,你的妻儿老少,也没活路。”
  丁主事只得含恨认罪。
  丁主事压根没机会见到自己的妻儿,自然也不可能将这等密事相告。
  好在这世上总有“热心人”。
  盛鸿找了擅长模拟他人笔迹之人,将丁主事的“苦衷”尽数写在信上,之后又暗中安排人去了丁家。
  丁主事出事之后,丁家早已乱成了一团。丁家长子丁闯,今年十五岁,正是热血冲动之龄。被许下的前程打动之后,便有了昨晚这一出“死谏”。
  至于三皇子,现成的好事送上门,既能剪除四皇子的羽翼,又能削四皇子颜面,焉有不应之理。
  精心谋划之下,今日朝堂之上,堪称好戏连连。
  ……
  看完信之后,建文帝的面色已森冷如冰,目光冷冷地掠过四皇子的脸。
  四皇子心里一紧,面上不敢露出半分异样,露出一脸疑惑:“不知这封密信里到底写了什么?是否真与此案有关?”
  当着一众朝臣的面,建文帝不想曝露家丑,只冷然道:“此事容后再议!”
  然后看向陆阁老:“陆阁老,今日朝中还有什么事?”
  陆阁老何等圆滑老道,立刻启奏:“老臣确实有一事回禀。再过两日,春闱便将放榜。之后便是殿试。往年殿试的题目,皆是皇上亲自所出。不知今年春闱,皇上是否按惯例出题……”
  三年一次的科举取士,是大齐盛事。待过了殿试后,这些天子门生便会分派至各部,从低等官员做起,成为大齐官场里的新生力量。
  今年的春闱,参加考试的举子为历年之冠。其中更有陆阁老李阁老赵阁老的嫡孙,朝中官员子侄参加的也不在少数。
  陆阁老一提此事,顿时引来众人注意。
  建文帝神色略一缓和,随口笑道:“朕会亲自出题。”
  目光掠过众臣的脸,又笑道:“朕听闻今年有不少出众少年参加春闱,朕也愿看到这些出色少年出现在金銮殿,成为天子门生。”
  众臣立刻拱手,齐声应是。
  之后,便是众臣启奏议事。
  无人再提及刺客之事,也无人多看诸皇子一眼。
  三皇子不动声色地和盛鸿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色。
  这一封密信,已经彻底激怒了建文帝。这一回,四皇子不脱层皮,休想安然过关了。
  ……
  椒房殿内。
  谢明曦今日进宫请安,赵长卿李湘如尹潇潇俱在,做完月子的萧语晗今日也进了宫。
  俞皇后对诸儿媳还算宽厚,尤其是三皇子妃萧语晗,更是高看一眼处处抬举。
  问了一回芙姐儿后,俞皇后又看向李湘如,不轻不重地敲打几句:“李氏,你嫁进四皇子府也近两年了吧!”
  “萧氏已生下一女,尹氏也怀了身孕。谢氏进门只一个月,暂且不提。唯有你,过门这么久,一直没有喜讯。”
  子嗣二字,一直是李湘如的痛处。
  丽妃说上几句,也就罢了。俞皇后还是第一次提及此事,无疑是在一众儿媳面前揭了李湘如的脸面。
  李湘如面颊火辣辣地,忙起身告罪:“都是儿媳的过错,请母后降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9/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