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6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971

  这种注定了会开罪天子之事,谢钧当然不想干。
  谢明曦在几日前亲自回了一趟谢府,只对谢钧说了两句:“五弟现在还小,待年龄稍长,父亲便将他送去蜀地。蜀王殿下是一地藩王,为五弟谋个出身易如反掌。”
  ……有了这等许诺,谢钧不干也不行!
  在建安帝阴沉不善的目光中,谢钧硬着头皮上了奏折。
  鲁王宁王闽王也乐得见建安帝出血。
  此时蜀王就藩有多少安家银子,也关乎日后他们就藩时的银子多寡。因此众藩王纷纷出言启奏附议。
  建安帝不能不要这个脸,只得忍痛割肉!
  谢明曦挑眉冷笑:“区区五十万两而已!堂堂天子出手这般小气,委实让人瞧不上!”
  盛鸿倒是看得开:“有比没有强嘛!又不是只靠他这些银子过日子,我自己也有不少田庄铺子产业,能打点带走的全部带走就是。”
  谢明曦嗯了一声:“银子不够用了,和我说便是。我的私房银子不算太多,两百万两之数还是有的。”
  盛鸿:“……”
  被媳妇包养了的巨大幸福感,令盛鸿百感交集,伸手搂住谢明曦,满面感动:“媳妇,娶了你,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顺便往媳妇的怀里蹭一蹭,像阿萝一样乱拱乱找。
  谢明曦脸颊微热,好气又好笑地拧了盛鸿的厚脸皮一把:“别胡闹。”
  盛鸿已经迅捷找准了目标,口中含着东西,声音模糊不清:“该说的都说完了,也该忙活点正事了。”
  谢明曦:“……”
  ……
  几日后。
  盛鸿进了椒房殿,将准备好的名单呈到建安帝面前,热切又诚恳地说道:“再过数日,臣弟便要启程去蜀地了。有几个年轻的进士及家中亲眷想随行去蜀地,或做官或替臣弟打理庶务。恳请皇兄恩准。”
  几个年轻进士?
  建安帝漫不经心地接了名单,目光在前三个名字上打了个转。
  陆迟!
  赵奇!
  叶景知!
  建安帝:“……”
第692章
不测(一)
  建安帝果然快被气歪了鼻子!
  几个年轻进士?
  这明明是去年新科前三甲好吧!
  你一股脑地都带走了,也不知道留一两个给我这个堂堂天子!
  “七弟,你这可有点贪心了。”
  建安帝半真半假地说道:“叶景知是你的长史,随你去藩地理所应当。陆迟和赵奇两人,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两人俱是阁老嫡孙,在翰林院里当职。朕也有好好磨练他们日后堪当大任之意。”
  “你怎么将他们两个也列在名单上了?”
  叶景知要带就带走,区区一个寒门学子,便是考中探花,于朝堂也没什么影响。
  陆迟和赵奇可就不同了。陆迟是陆阁老最器重的嫡长孙,日后定是陆家家主。赵奇是赵阁老最疼爱的幼子,虽不会继承家业,却是赵阁老的心头肉。
  这两人都跟着盛鸿走了,陆家和赵家日后岂能不对蜀地颇多照顾?便是在朝中,怕是也会为盛鸿这个蜀王处处说话……
  小心眼的建安帝,如何能忍?
  盛鸿依旧一脸诚恳真挚的表情:“在皇兄面前,臣弟绝不敢有半句虚言。赵奇是我的同窗知交,他随我去蜀地,只打算外放一任,过几年便会回京。臣弟也绝无趁机拉拢赵家的意思。”
  “至于陆迟,当日林氏难产,多亏了有明曦坐镇相助,才能母子平安。陆迟此人是端方君子,欠下这等恩情,必得找机会偿还,否则心中难安。坚持要去蜀地为官两三任,算是全了这份人情。”
  “臣弟胸无大志,对皇位从无野心。几年前,臣弟便甘心辅佐追随皇兄。如今,皇兄已登基为帝,臣弟满心为皇兄高兴,也愿为皇兄去坐镇蜀地,治理藩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陆迟和赵奇都是大齐的臣子,便如臣弟,亦对皇兄俯首称臣。臣弟也相信,皇兄绝不会因此疑心臣弟!”
  建安帝:“……”
  盛鸿极少表功,今日这一张口,便是建安帝心眼再小,也没脸说出个不字了。
  罢了!
  以后多提防一二便是!
  建安帝咬咬牙,终于点头首肯:“你难得和朕张口,朕岂有不应之理。”
  好在陆迟和赵奇都很年轻,这名单里的其余人,也都是年少之辈……老持沉重精明狡猾的老狐狸,也绝不会被盛鸿忽悠住就是了。
  蜀地多山,进出不便,也是个出了名的穷地方。陆迟赵奇想不开,就去吃苦头好了。
  出了移清殿后,盛鸿暗暗舒出一口气。
  安家银子多少都在其次,能将陆迟和赵奇等人都带走,才是最有利的事。
  先不说彼此之间的私交,只看本人才学品性,陆迟赵奇也都是一等一的。隐形的看不见的好处,当然就更多了。
  陆阁老赵阁老总不会坐视别人给蜀地使绊子吧!若有人弹劾他这个蜀王,朝中总会有人帮着说话吧!朝中动向,也能借着家书传递弄个清楚明白吧!
  盛鸿越想越自得,一脸愉悦地去了椒房殿。
  ……
  谢明曦今日一同进宫请安,连着阿萝也带进了宫。
  俞太后约莫是近来太过耗神的缘故,两鬓间染了些许银霜,面上却威仪日隆。
  这也是难免。
  往日宫中有建文帝,还有婆婆李太后也在头顶,她不得不收敛隐忍一二。如今,建文帝死了已有半年。李太皇太后已经成了废人,只比活人多口气罢了。帝后在她面前,亦是小心翼翼低头做人。
  如今的俞太后,在宫中大权独揽,风光无限,舒心畅意,威势自然也就越来越足。
  “母后近日气色颇佳。”萧语晗柔声说道:“儿媳看在眼中,也觉欢喜。”
  身为皇后,萧语晗的性子略显绵软。身为儿媳,倒是正合适。
  只要萧语晗肯老实低着一头,俞太后在明面上也不刁难,随口笑道:“哀家这一把年岁了,气色好不好的都无妨。倒是你,每日打点宫务锁事,憔悴了许多。”
  众人:“……”
  可不就是打点琐事嘛!
  宫务大权都在俞太后手中,萧语晗如今能做的颇为有限,也就是帮着俞太后打打下手。
  在妯娌们若有所思的目光中,萧语晗还算沉得住气,微笑着应道:“儿媳年轻识浅,正该向母后多请教才是。”
  尹潇潇忍住撇嘴的冲动。
  这半年来,萧语晗处处受气时时委屈,大家伙儿都看在眼底。只是,这是皇后和太后之间的争锋较量,别人插不进手也绝不敢插手。
  谢明曦笑着张口:“儿媳今日进宫,有一事要求母后,还望母后应允首肯。”
  不动声色地为萧语晗解了围。
  萧语晗心中一暖,冲谢明曦笑了一笑。
  俞太后看向谢明曦,随口笑问:“什么事?”
  谢明曦微笑着说道:“师父要随儿媳一同去蜀地,莲池书院交托给了季夫子。有几位夫子,想追随师父一起去蜀地开女子书院。还望母后恩准。”
  顾山长在莲池书院里极有威望。她要走,想追随的夫子着实不少。顾山长推却不过,从中挑了几个优秀出众的夫子,准备一起带去蜀地。
  其中,便有杨夫子和廉夫子。
  最令人意外的,是董翰林也想跟着去。
  俞太后听谢明曦娓娓道来,也觉有趣:“董夫子学识颇佳,就是为人古板方正了些。怎么倒愿意离京去蜀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