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6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9/971

  近处可见树木,远眺则是群山延绵。
  顾山长拭去额间汗珠,笑着赞道:“蜀地景致,果然绝佳!”
  “我们每日行在官道上,所见无非是官道沿途。”林微微笑着接了话茬:“饶是如此,也是风景迤逦。待到了蜀地,安顿好之后,我们便能去见识真正的蜀地风景了。”
  谢明曦含笑道:“到时候,我们结伴出行。”
  林微微连连点头。
  乍然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京城,心里难免有些怅然若失,也时常思念惦记家人。只是,面上从未流露罢了。
  行程已过了一大半,进了蜀地,再有几日便能到蜀郡。林微微才渐渐适应,心情也逐渐愉悦起来。
  谢明曦看在眼中,也未说破,每日都陪着林微微闲话说笑。
  熟悉的马蹄声在马车外响起。
  谢明曦转头看去,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嘴角不由得微微翘起。
  盛鸿每日总要骑马过来晃悠个五六回,陆迟也不时骑马过来看看妻儿。此时,两人俱都骑马随在马车旁。
  “明曦,阿萝有没有哭闹?”盛鸿骑术精湛,一边策马徐徐而行,一边探头张望。
  阿萝坐在谢明曦怀中,听到亲爹的声音,颇为兴奋雀跃,挥舞着小拳头。口中喊着大大。淘气又可爱,令人忍俊不禁。
  盛鸿疼女如命,听到阿萝娇嫩嫩的声音,心尖都要被烫化了:“阿萝乖,再叫一声爹。”然后又自责叹道:“我白日骑马,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抱一抱阿萝了。”
  陆迟揶揄一笑:“殿下一抱就是一两个时辰,还嫌抱得少。”
  盛鸿不客气地回击:“到了晚上,你也是抱着佑哥儿不肯撒手。”
  马车里,谢明曦和林微微俱都笑了起来。
  赵奇听着羡慕不已,忍不住念叨一句:“等安顿下来,我就给蓁蓁写信,让她早些到蜀地来。”
  他也想娇妻女儿了。
  就在此时,周统领策马上前,压低声音禀报一句:“殿下,京城有急报。”
  谢明曦眉头微微一动,迅速和盛鸿交换了一个眼神。
  算一算时日,京城也该有“动静”了。
  ……
  进了蜀地后,每过一处郡县,沿途蜀地大小官员皆来拜见蜀王。也不必住驿馆了,每日衣食住宿都被打点得妥妥当当。
  这一日晚上,蜀王一行人住进了当地富商所敬献的别院里。
  夫妻两人各自沐浴更衣,用了晚膳后,屏退左右。阿萝被抱顾山长抱去了屋子里,盛鸿和谢明曦也终于有了独处私语的时间。
  盛鸿将京城送来的密报送至谢明曦面前:“果然不出你我所料,皇上借着此事对宁王动手了。”
  谢明曦眉头微挑,接过密报,目光一扫,尽收眼底。
  这份密报,写得颇为详细。归结起来,其实只有一句话。
  天子和俞太后联手,打压宁王。
  “宁王已被关进了宗人府,宁王府被封,刑部将此事移交宗人府。由宗人府彻查宁王府。”明亮的烛火下,盛鸿目光锐利逼人:“母后此番出手,颇有雷厉风行之势。”
  谢明曦眸光微闪,淡淡说道:“皇上登基半年,便冲藩王下手,可见心思急切。”
  确实太急切了!
  嘴脸也太难看了!
  明面上的理由再冠冕堂皇,也遮不住心胸狭窄锱铢必较借机打压藩王的事实!
  盛鸿目中闪过一丝冷意:“皇上早就有打压宁王之意,我此番送去京城的刺客,正好给了他动手的理由和借口。”
  谢明曦扯了扯嘴角,扯起一抹讥讽的弧度:“只不知,宁王会否甘心束手就擒了。”
  以她对宁王的了解,只怕不太可能。
  京城即将陷入一片混乱争斗。
  盛鸿深深呼出一口气:“京城怕是要乱上一段时日了。好在我们已经离京,再风起云涌,也牵扯不到你我身上来。”
  谢明曦却道:“这可未必。京城之事,我们必得密切关注,不可疏忽懈怠。”
  顿了顿又道:“这些时日,我细细思忖,总觉得之前遇刺之事有些蹊跷。或许根本不是宁王动的手。”
  盛鸿眼中闪过一抹深思:“你的意思是,有人设了连环计,想将我和宁王一网打尽?”
  谢明曦淡淡道:“无凭无据,只是猜测罢了。总之,我们得时刻谨慎。到了蜀郡,也不能放松警惕。”
  盛鸿略一点头。
  阴谋算计,从来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
  盛鸿低声道:“明日还要早起赶路,我们早些歇下吧!”
  谢明曦嗯了一声。
  ……
  五日后,京城第二份密报送到了盛鸿手中。
  宗人府彻查宁王府,宁王身边近侍安公公已经招认。
  刺客之事,是宁王下令,安公公奉命行事,秘密安排刺客埋伏在蜀王就藩途中。并命人掳走钱驿丞的妻儿,逼钱驿丞就范,设下连环毒计。
  安公公伺候宁王数年,是宁王身边的老人,也算宁王亲信。
  安公公这一认罪,宁王顿时陷入被动的不利境地。
  宁王母族岳家妻族李家,皆为宁王奔走出力。宁王麾下党羽,也都按捺不住了,或愤然上奏折为宁王辩白,或暗中做些小动作,扰乱宗人府和刑部视线。再有趁机浑水摸鱼的鲁王党闽王党……
  朝堂和宫中内外,风起云涌。
第715章
鹤唳(三)
  接到第二份密报后,盛鸿神色凝重,眉头悄然拧了起来。
  京城发生这等大事,陆迟赵奇也各自收到了家书。几个随行的新科进士,皆根基浅薄,俱无消息来源。
  由此也可看出,出身官宦世家的优越之处了。
  正午休息之时,众人很自然地围拢到了盛鸿身侧,低声议论起了京中变故。
  “祖父写来的信中,提及宁王指使刺客刺杀殿下一案。”陆迟深谙说话之道,轻飘飘的“一案”两字,便能听出陆阁老在此事上的态度了。
  以陆阁老的老持沉重,自不会冒然出手。先冷眼旁观,静待时机。等到最合适的机会,再出手推宁王一把……
  盛鸿和陆迟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赵奇说话就要直接多了:“父亲也写信和我说起此事。”
  “朝中每日奏折不断,要么请皇上严惩宁王,要么便是嚷着有人暗中设局陷害宁王之类。京城不知何处冒出传言,说皇上有意打压藩王。太后娘娘封了宁王府的举动,也有人暗中传言是太后娘娘有意打压宁王。”
  连俞太后也被卷入其中,可见流言来势汹汹。
  叶景知身为蜀王长史,自然全心站在盛鸿的立场考虑此事:“宁王屡次对殿下动手,这一回有了人证物证,理应受到重罚严惩。”
  “叶长史言之有理。”萧宇凡张口附和。
  萧宇凡是萧家旁支,是萧皇后的远房堂弟。他主动追随蜀王,既有谋个锦绣前程之意,也是因蜀王夫妇和帝后亲近立场一致的缘故。
  梅祈和另几个新科进士,也一一点头附和。
  盛鸿目光一闪,徐徐说道:“我今日收到的消息,已是数日之前的事了。我们离京城千里之遥,如今京城是什么情形,我们也揣度不出。”
  “大家都冷静下来,等消息便是。”
  众人一起应下。
  ……
  待到了晚上,谢明曦才看到了第二封密报。
  谢明曦对争斗之事格外敏锐犀利,看完之后便说道:“唇亡齿寒,皇上急着对付宁王,令鲁王闽王觉得寒心。所以,心中不满的鲁王闽王才会暗中出手,彻底搅乱京城这潭浑水。”
  没了外人在场,盛鸿也无需再遮掩真实的情绪,目中闪着冷芒:“浑水才好摸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9/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