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971

  盛鸿将头靠在谢明曦的脖子处,语气里流露出些许委屈:“明曦,阿萝再闹腾,你都舍不得生气。我语气稍微冲一些,你就不理我了。你也太偏心了。”
  明知盛鸿是有意哄她高兴,谢明曦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转头啐了他一口:“亏你有脸,竟要和阿萝攀比。”
  谢明曦这一笑,盛鸿也笑了起来。
  对视一笑后,盛鸿说道:“你提醒得没错。我等母后凤旨便是。”
  ……
  当日傍晚,顾山长也知晓了京城发生的事。
  顾山长怒不可抑,气得满脸铁青,整整骂了半个时辰没停口。
  骂建安帝昏庸无用,坐上龙椅后除了排除异己打压藩王没做什么正事,骂逆贼胆大包天,连带着还骂了一通已经去了黄泉地下的先帝。瞎了眼才会选中三皇子做储君……
  谢明曦和盛鸿默默对视一眼。
  建文帝选中三皇子为储君,大半都是因俞太后之故。瞎了眼的人是俞太后,委实不能全怪建文帝。
  不过,顾山长最是护短,当着她的面,万万不可腹诽俞太后。两人也只能默默无语了。
  顾山长发了一通脾气,嗓子又干又涩,恨恨地喝了一杯热茶,犹不解渴。很快又喝下一杯,总算稍稍平静了一些。
  谢明曦这才张口道:“师父消消气。”
  “今日看到消息,我们也十分震惊。京城情形如此混乱,殿下定要回京城一趟。等母后的凤旨一来,立刻启程回京。”
  顾山长点点头:“也好。以太后娘娘的性情脾气,凤旨很快便会到蜀地。早些将衣物行李收拾好。”
  盛鸿和谢明曦一起应了下来。
  三人不约而同地沉默片刻。
  顾山长不知在思虑什么,神色变幻不定,半晌才抬起头来。神色复杂地看着盛鸿:“盛鸿……”
  短短两个字后,又住了口。
  盛鸿显然猜出了顾山长要说什么,低声道:“我回京后,先去见母后。不管情形如何,我一定尽力护住母后。”
  顾山长的目中闪过一丝感激:“谢谢你。”
  出了这等滔天祸事,此时的俞太后,不知置身何等困境。
  盛鸿此时的承诺,重于千钧!
  谢明曦看向顾山长,轻声说道:“师父,你这般担心挂念母后。不如随盛鸿一并回京。”
  顾山长听了之后,颇为意动。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盛鸿一走,只留你在蜀王府。阿萝还小,需要人照料,书院各处都需有人盯着。你一个人再能干也忙不过来,我还是留下吧!”
  也好。
  谢明曦点点头,不再多言。
  ……
  谢明曦所料不错。
  京城情形混乱危急,俞太后召陆李两位阁老商议后,便下了凤旨,召盛鸿夫妇归京。
  凤旨只比密报迟了一日,便到了蜀地。
  盛鸿接了凤旨后,眉头紧皱:“我归京也就罢了,为何母后要命你一同回京?”
  谢明曦眸中闪过一抹深思。
  俞太后命她一同归京,定有所用意……不过,眼下无暇再多思这些,凤旨急召,两人要急速赶路,半个月之内抵京。
  阿萝还小,便留在蜀地。有顾山长细心照料,应该无碍。
  谢明曦还有一层更深的隐忧顾虑。此去京城,不知会有什么变数。师父和女儿是她的软肋,绝不能轻易涉险。留在蜀地更安全。
  盛鸿无暇见任何人,写了几封信,命心腹亲信一一送去陆迟等人手中。又将蜀王府的庶务尽托于叶景知。
  临行前,谢明曦特意写了封信给林微微。请林微微回蜀王府住一段时日,代她坐镇蜀王府内宅。
  没等林微微回信,谢明曦便已和盛鸿一同启程,离开住了两年多的蜀地,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
第764章
归京(二)
  一千藩王亲兵,留下一半守卫蜀王府。另外一半,随着盛鸿夫妇一同启程。五千藩地驻军尾随其后,由廉夫子统领,一并赶赴京城。
  私底下养的五万私兵,不能露于人前,皆被留在了蜀地。这五千可以摆在明面上的精兵,便是盛鸿可以动用的全部力量了。
  谢明曦将自己豢养的暗卫也带了大半。
  这一番赶路,和来蜀地就藩时的快意悠闲截然不同。
  来时心情惬意,在路上耗费了两月有余。
  此番归京,心急如焚,越快越好。众人每日只睡三个时辰,再除去吃饭喝水,其余的时间一律在马背上。
  一连几日,便是身强力壮的亲兵们也觉疲乏。倒是蜀王殿下,不见半分疲色。
  极少展露身手的蜀王妃,此次才是真得令人刮目相看。每日骑马疾驰赶路,七尺高的汉子们也有些熬不住,看着美丽又纤弱的蜀王妃,竟是半分未落人后。
  盛鸿却是心疼不已,到了晚上休息之时,拿着上好的药膏,细细地为谢明曦红肿的大腿内侧涂抹一层。
  男人粗皮厚肉,遭点罪也就罢了。谢明曦皮肤细嫩,体力毅力再佳,也禁不住这般折腾。
  在盛鸿面前,谢明曦也没了逞强的心思,蹙着眉头低呼:“痛!”
  是真得痛!
  细嫩的腿侧,被磨得发红,几日下来,已经红肿了一片。白日硬撑着面不改色,到了晚上,和盛鸿独处时,便加倍地委屈自怜……
  由此可见,前世她无坚不摧的冷漠坚强,都是因为无人心疼心怜,也都是被逼出来的。
  有人全心爱她疼她,她便格外娇弱起来。
  盛鸿目中溢满了怜惜,凑过头来,在谢明曦的脸颊上轻轻一吻:“赶路实在辛苦。要不然,我先走一步,你坐马车,慢几日到京城也无妨。”
  谢明曦蹙着的眉头平复:“不必了,我们一起回京城。”
  “可是……”
  “我能撑得住。”
  谢明曦轻声打断盛鸿:“我们所知道的消息,皆是京中密探搜罗而来。或有许多疏漏之处。此时情形到底如何,我们并不清楚。母后特意召我一同回京,用意为何,现在也不知晓。我们两人不宜分开。”
  他们确实不宜分开。
  盛鸿没有再说什么,只用力地握紧谢明曦的手。
  他的手,有力而温暖,令人无比安心。
  谢明曦抿了抿嘴角,回握住盛鸿的手。
  不管前路如何,夫妻两人携手同心,便无惧风雨。
  ……
  又过几日,盛鸿谢明曦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
  五千蜀地驻兵,因携带粮草兵器,行军速度稍慢。要再过五六日才能到京城。盛鸿谢明曦自不会停下等人,领着一行亲兵先回蜀王府。
  两人刚踏进阔别两年多的府邸,尚未坐下喝口热茶,宫中已经来人了。
  前来蜀王府的正是芷兰。
  年已三旬的芷兰,依旧风姿楚楚美貌动人。只眼角多了几丝细细的纹路。
  时间紧急,一应寒暄客套的话无暇多说。芷兰匆匆行了一礼,张口便说道:“太后娘娘命奴婢来传口谕,请蜀王殿下和蜀王妃娘娘一起进宫觐见。”
  盛鸿谢明曦对视一眼,一起点头。
  两人坐马车进宫。
  照例在东华门外停了马车。
  站在东华门外,谢明曦有一刹那的恍然。
  两年多的时光,不经意地溜走。如今归来,重新站在宫门外,往昔的记忆瞬间袭上心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