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971

  谢明曦略略仰头迎合。
  唇舌交缠相濡以沫间,彼此的心跳也渐渐相和。
  过了许久,盛鸿才抬起头。他奔波劳累数日,俊容本有些憔悴,此时眼角眉梢俱是餍足和喜悦:“明曦,我现在真得很高兴。”
  谢明曦眉眼间也俱是笑意:“怎么?这些时日一直在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盛鸿也不嫌丢人,坦然承认:“是。我怕你气我食言,怕你一怒之下离我而去。”
  谢明曦瞥了他一眼,慢悠悠地说道:“阿萝不能没有爹。放心吧,我不会抛下你。”
  盛鸿:“……”
  盛鸿一脸悲愤:“原来在你心里,我根本不及阿萝重要。”
  “那是当然。”谢明曦和盛鸿耍起了久违的花腔:“阿萝出自我的肚子,是我的骨血。也是我这辈子永远割舍不断的牵绊。至于你,若是胆敢做半点对不起我的事,我定然饶不了你。”
  亲昵地调笑几句后,两人才说起了正事。
  “还有几日,皇上的尸首便要下葬。”谢明曦眸光闪动,压低声音道:“丧事一了,陆阁老等人定会提起改立新帝之事。”
  “你一定要按捺住,坚决推拒。并提议将此事交由内阁和母后商议定夺。”
  大齐建朝以来,尚无天子被刺杀又无子嗣继位的先例。前朝倒是有过兄终弟及之事。只是,这等事一定要做足姿态,才能掌握主动。
  而且,要借此事,一举压制住俞太后才行!否则,日后俞太后便会成为最棘手的麻烦。
  夫妻两人素有默契。谢明曦一张口,盛鸿便知她话外之意,略略点头应下。
  低声商议数句后,谢明曦又道:“如何处置鲁王闽王宁夏王?你心里可有打算?”
  身为朝臣,自然没有处置藩王的资格。众人颇有默契地未提起此事。显然是打算着新帝即位后,由新帝处置发落。
  盛鸿目中闪过一丝冷意:“到底是手足,总不能一股脑都杀了。杀一个便足矣!”
  谢明曦心下了然,低声提醒:“由母后处置此事,才名正言顺。”
  弑杀手足,绝不是什么好名声。哪怕那个兄弟犯下了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死不足惜。可一旦由盛鸿动了手,日后便要落一个残害手足的名声。
  这等“好事”,当然要留给俞太后。
  盛鸿深以为然,点点头应道:“你说得没错。庶子相争,嫡母出手处置,最合适不过。”
  椒房殿里,已经入眠的俞太后,冷不丁地打了个喷嚏。
  ……
  又过几日,建安帝的丧仪终于结束,到了启棺下葬之时。
  建安帝没有子嗣,鲁王嫡子闽王嫡子宁夏王嫡子俱穿起孝衣,一起加入送灵的行列。
  霁哥儿略大一些,今年已有七岁。霖哥儿和霆哥儿皆是四岁,都是不太解事的孩童。一路奔波去皇陵,赵长卿等人如何放心得下?
  只是,这等时候,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病了多日的安王,依然不见好转。
  建安帝棺木离宫的这一日,安王直接又发了一场高烧。宫中人心浮动,除了敬太妃之外,无人关注安王的病症。
  谁也没想到,这一场高烧差点要了安王的命。
  端太妃哭着来了椒房殿,扑通一声跪在了俞太后脚下:“求太后娘娘,救一救安王吧!安王发烧已一天一夜,高烧一直不退,全身烫得吓人。再这么下去,安王就没命了。求求太后娘娘,救救我的儿子。”
  端太妃哭得撕心裂肺,涕泪横流,再无半分往日的娇媚轻狂。
  俞太后嫌端太妃太过吵闹,皱眉呵斥:“哭什么,生病发烧,让太医去诊治便是。在哀家面前哭有什么用?”
  端太妃不敢再放声哭闹,抽抽噎噎地说道:“臣妾一时心急,还请太后娘娘见谅。”
  俞太后不耐烦和端太妃费口舌,吩咐下去,让赵院使亲自去一趟。便打发端太妃退下。
  又过一日,赵院使亲自来复命:“回太后娘娘,微臣用尽法子,也未能令安王殿下退烧。依微臣看,怕是……得提前有些预备了。”
  俞太后这才略略讶然。
  原来,端太妃不是夸大其词。
  安王这一病,竟是真得快不成了。
  安王今年十一岁,正是半大不小的年龄。按理来说,这个年龄的少年郎鲜少有夭折殒命的。除非是命短福薄……
  由此也可见,蜀王是天生的好运道。连最后一个“对手”,也病得不行了。没花什么力气,皇位就要落入手中。
第782章
安王
  俞太后心中感慨,面上并未流露,只淡淡道:“竭尽全力救安王!安王出什么差错,哀家为你是问。”
  赵院使心中一凛,恭敬应是。
  若说俞太后重视安王,委实谈不上。安王病了这么久,俞太后很少过问。
  现在,俞太后又如此重视安王的生死。真是奇怪!
  赵院使怀揣着满肚子的疑惑退出椒房殿,立刻下令召集太医院里所有医术精湛的太医,全力施救。
  此时,身在寒香宫里的谢明曦,也收到了安王病危将不治的消息。
  前来送信的,是对宫中情形颇为熟悉的湘蕙。
  湘蕙在宫中待了多年,打探起消息来熟门熟路。宫中大事小事,皆在最快的时间内传入谢明曦耳中。
  “……奴婢听闻,赵院使召了一众太医前去救安王殿下。”湘蕙低声禀报:“端太妃娘娘已哭晕了两回。”
  看来,安王确实病得很重。
  俞太后之前不闻不问,现在忽然重视起安王的性命,无非是想牢牢握住这一颗棋子。留待日后给盛鸿添添堵。
  谢明曦不动声色地吩咐:“湘蕙,你送些补品前去,顺便亲眼看一看安王的情形。”
  湘蕙恭敬应下,退了出去。
  坐在一旁的梅太妃,看着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的儿媳,心里暗暗敲起了小鼓。
  明明自己才是婆婆,可对上谢明曦的时候,愣是没什么底气。甚至生出类似对着俞太后时的心虚心怯。
  梅太妃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地问道:“安王不会真的有事吧!”
  一个活生生的少年郎,就这么死了挺可惜的。不过,一死百了,也给儿子盛鸿省去了一桩日后麻烦。
  谢明曦似窥出了梅太妃心底那点不足为人道的心思,似笑非笑地反问:“母妃希望安王有事吗?”
  梅太妃:“……”
  梅太妃怔忪片刻,颇有些羞惭地承认:“刚才我想着,若是安王救不回性命了,倒是省去了日后的麻烦。不过,现在诸事未定,他真有个三长两短,说不定便会有人无风生浪,疑心到蜀王的身上。思来想去,安王还是早日痊愈为好。”
  一个十一岁的少年,算不得什么威胁。盛鸿谢明曦都没心狠到对一个孩子下手的地步。
  不过,百官们会怎么想,就不好说了。
  盛鸿身份未定,万万不可节外生枝。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盼着安王早点好起来吧!
  谢明曦见梅太妃绕过弯来,微微一笑:“母妃言之有理。”
  被谢明曦这么赞上一句,梅太妃心里美滋滋的,主动张口说道:“你若有心,倒不如亲自去探望。”
  谢明曦随口说道:“还是算了吧!端太妃心忧如焚,看谁去探望,大概都会以为是想害安王。我还是不去为好。”
  倒也有理。
  端太妃此人,往日得宠时骄狂得令人厌恶。失宠后,被彻底打入冷宫,将唯一的儿子看得如眼珠子一般。平王自尽身亡后,端太妃也不管合不合礼数,硬是让安王住进了自己的寝宫。这两年,生生将安王养成了懦弱胆怯的性子。
  提起端太妃,梅太妃又想起了数年前的自己。女儿被溺毙后,她也一样草木皆兵精神紧绷,根本不敢让任何人靠近盛鸿。
  梅太妃忍不住叹了口气:“罢了!我们不去便是。只盼苍天有眼,令安王转危为安!”
  也免得有人将这笔账算到盛鸿头上。
  做藩王的时候,名声好些坏些都无妨。如今就要做天子了,声名可就要紧多了。
  ……
  大概是苍天听到了梅太妃的祈求。
  三日后,安王退了烧,一条小命从阎王手里抢了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