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7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6/971

  “皇上对皇后娘娘真好。”从玉低声笑道:“要是阿萝公主能早日回京,就更好了。”
  扶玉却有些忧心,悄声说道:“也不知皇上以后会不会选妃入宫。”
  做蜀王的时候,盛鸿对谢明曦一心一意。可现在,盛鸿坐了龙椅,成了九五之尊。后宫岂能一直只有皇后一人?
  哪怕盛鸿没有这份心,俞太后也绝不会放过现成的给谢明曦添堵的机会。
  从玉也一样隐忧,轻叹一声道:“谁知道日后会是什么样。”
  又打起精神笑道:“你也别胡思乱想了。总之,现在皇上和皇后娘娘是一条心。这已是世间难寻了。”
  这倒也是。
  做人不宜贪心。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扶玉很快将这一层忧虑抛之脑后,低声和从玉说起了谢府之行。
  从玉听得津津有味。
  往日在蜀地,谢明曦时常出府。她们两人也经常随主子东奔西走,何等自在惬意。如今主子做了中宫皇后,整日待在宫中。她们也没了出宫的机会,偶尔出宫一回,总要高兴许久。
  ……
  寝室里的帝后,也在说徐氏之事。
  “新年元日,母后略施手段,令祖母当众难堪。祖母胆子不大,被吓住了,上元节不敢进宫,便告了病。”
  谢明曦语气轻快,显然并未因徐氏的退缩恼怒。
  盛鸿挑眉一笑:“祖母这样,倒是更令人放心。”
  之前那一回闹腾,确实大快人心。不过,总不能次次都这样。俞太后的太后尊严容不得一再冒犯。
  俞太后想拿捏徐氏,多的是手段。到时候,便会牵连到谢明曦的身上。
  徐氏不谙宫中争斗的手段,老实地躲在府里,算得上睿智的自保之举。也给谢明曦免去了不少麻烦。
  谢明曦眸光微闪,淡淡笑道:“祖母此人,虽无大智慧,却知分寸懂进退。有些贪欲,也未过分。最难得的是,目光精准。下注之后,便能坚定心意,不左右摇摆,非常难得。”
  谢明曦对徐氏的评价颇高。
  盛鸿深以为然,顺带将岳父也夸了一嘴:“岳父这礼部尚书也做得有模有样。”
  谢钧是正经的探花出身,才学不必说,做官的本事也有几分。被提任了礼部尚书后,谢钧不敢张狂,做事颇为平稳。
  对盛鸿来说,岳父有这样的表现,已出乎他的预料和希冀了。
  谢明曦扯了扯唇角,一语道破亲爹谢钧的心思:“做了国丈,下一步便是想入阁了。他自是要竭力表现,讨女婿女儿的欢心。”
  盛鸿听得乐了:“你这么说自己的亲爹,有些刻薄了啊!”
  更刻薄的话她还没说呢!
  谢明曦哂然一笑:“去年你刚登基,父亲不便提起封爵之事。今年必然会提。你等着看吧!很快就要有人上奏折,奏请天子封赏梅家谢家了。”
  想了想,又改口笑道:“定是先从俞家开始。”
  ……
  夫妻之间的戏言,在隔日朝会上便上演了。
  礼部右侍郎上了奏折,奏请天子封赏母族。
  盛鸿生母是梅太妃,正经的母族却是俞家。
  只是,俞家这些年已风光至极,俞大人有承恩公的爵位,家中良田万顷家资无数,俞家子孙在朝中为官的比比皆是。
  礼部右侍郎的奏折,便是奏请天子封赏俞家。
  天子显然并无再封赏俞家之意,张口道:“俞家对大齐忠心耿耿,于国朝有功。不过,先帝待俞家亦十分宽厚。日后,朕会择俞家有出息的后辈为官。”
  “朕这么做,想来母后也会高兴。”
  没等俞顾一党出声谏言,天子又说道:“若有奏请封赏梅家谢家的奏折,诸爱卿也不必再多言了。”
  “梅家谢家里,若有出色的儿郎,朕自会选用。若子孙不肖,朕也不会姑息。”
  “朕会善待母族妻族。这是朕的家事,无需拿到朝堂上来议论。”
  听话听音。
  天子一张口,将梅家谢家都归为家事,显然对母族妻族颇为亲近。却又不肯大肆封赏,连应有的承恩公爵位也未提起。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谢钧也是一头雾水。
  他还指望着像俞大人那样,先被封承恩公,再兼任朝中重臣之位,让谢家风光数十载……以皇上对皇后的情意,这不是理所当然之事吗?
  现在唱的到底是哪一出?
  之后的两次朝会,每每有人意图提起此事,皆被天子打断。
  天子圣意,已十分明显。
  盛鸿根本没打算给母族妻族封爵!
第838章
暗涌(二)
  徐氏的病很快就好了。
  正月二十这一日,徐氏进宫觐见谢皇后。
  福临宫是建文帝年少时住过的寝宫,盛鸿住进福临宫之前,这座宫殿曾被精心修缮过。如今成了帝后寝宫。
  俞太后一直住在椒房殿里,椒房殿亦是后宫最大的寝宫。福临宫小了不止一筹。因帝后皆居于此,也日渐有了凌驾众寝宫的气势。
  谢皇后在内室里见了徐氏。
  所谓亲近,不是看口中怎么说,于细节处才能窥出一斑。
  徐氏被领进内室后,一路忐忑不安的心很快落回原位。看来,谢明曦还是愿意提携娘家的。不然,她今日如何能进皇后内室?
  “祖母前些日子病了,我心中颇为挂念。”谢明曦含笑说道:“好在祖母身体痊愈,今日已能进宫,我心中颇为安慰。”
  徐氏脸皮也算老辣,低声笑道:“这里没外人,娘娘就别臊我了。我委实是被吓得不敢进宫了,唯恐给娘娘惹乱子。今日也是阿钧让我来的。”
  “阿钧这几日辗转难眠,着急上火。人都熬瘦了一圈。他让我进宫来问一问娘娘,皇上为何不肯给谢家封爵?是不是皇上对谢家有何不满?”
  徐氏说话坦白直接。
  谢明曦也不绕弯子了,淡淡说道:“皇上对谢家并无不满。只是,皇上想取缔封爵的惯例。”
  徐氏一惊,脱口而出道:“娘娘说的可是真的?”
  “俞家的爵位,是三十年前先帝所封。皇上身为人子,又顾虑着母后,不便削了俞家爵位。”
  谢明曦不疾不徐地说了下去:“不过,俞家的荣光,也到此为止了。”
  “俞大人年过七旬,时常告病。待俞大人闭眼,承恩公的爵位就会被收回。俞家会重新成为普通的官宦之家。至于日后如何,便如皇上所言,得看俞家子孙成不成器了。”
  “梅家和谢家,于国朝并无大功。只凭着梅太妃和我这个皇后,便享几十年荣华富贵,于朝中兢兢业业的朝臣而言,又是何等不公。”
  “祖母今日来,我便给祖母一个准话。”
  “封爵之事,不必再想了。”
  “谢家的富贵,只能靠谢家儿郎努力而来。”
  这一番话,对徐氏的冲击着实不小。徐氏瞠目结舌,嗓子似被什么堵住一般,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一刻,谢明曦熟悉亲切的面容,忽然变得遥远陌生。
  谢明曦唇畔依旧浅笑盈盈:“祖母也不必惊惶。皇上任人唯才,只能有本事肯努力,便有出头之日。父亲从四品的鸿胪寺卿,做到了如今的礼部尚书。或许,日后还有机会能更进一步。”
  “元舟堂弟在蜀地,元蔚课业出众,日后考科举入仕不是难事。五弟头脑也颇为聪慧,细心教导,不难成才。”
  “祖母坐等享福便可,无需忧虑。”
  徐氏总算反应过来,挤出一个笑容:“娘娘说的是。”
  ……
  徐氏在福临宫里待了半日,有幸和谢皇后一同用了午膳,然后才回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6/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