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7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0/971

  丁姨娘唯唯诺诺地应道:“是是是,都是我思虑不周。恳请皇后娘娘不要见怪。”
  徐氏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这个丁姨娘!这等时候,还喊什么皇后娘娘?应该称呼一声明娘,趁机修复和谢明曦的母女关系才对!
  其实,丁姨娘不是想不到这一点,而是心怯,根本没这份勇气罢了。
  谢明曦对着徐氏说道:“祖母,过些时日,谢元亭夫妇便会抵达京城。到时候,母后定会召他们夫妻进宫‘说话’。还请祖母好好调教他们夫妻,进宫后应对要合宜。”
  徐氏心领神会,张口应下:“娘娘放心,此时交给我老婆子便是。”
  该说的话说完了,谢明曦并未多留三人,赏了些绫罗绸缎,便命从玉送谢家女眷出宫回府。
  丁姨娘得了谢明曦的承诺后,心满意足,再未吭声。
  谢明曦也未生出和亲娘和解后抱头痛哭的想法。
  现在这样,便已很好。
  ……
  后宫风云变幻,朝堂上也不遑多让。
  这一日大朝会,弹劾礼部尚书谢钧治家不严的御史言官足有五六个,以刘御史为首。刘御史和林御史皆是御史台大夫,林御史以正直犀利胆大而著称,刘御史比林御史也不遑多让。写了一封千言奏折,洋洋洒洒一长篇。
  御史有闻风而奏之权。
  按着朝中惯例,被御史们正面弹劾的官员,不能当堂辩解。而是要自请回府,等待天子下旨彻查。
  眼下正是忙碌主持恩科事宜的要紧关头,谢钧一旦脱帽回府,这等美差便只能拱手让人。
  惯例就是用来打破的。
  以温和好脾气闻名的谢尚书,在刘御史上了奏折之后,不但未脱帽告罪,反而义愤填膺的指责刘御史“捕风捉影”“污蔑朝臣”。对刘御史含沙射影中宫皇后不孝的言辞,更是毫不留情地痛骂了回去。
  “……我在年少时,继母待我如亲子。没有继母,便没有我谢钧今时今日。继母徐氏,过往确实不甚光彩,可大齐从良嫁人的女子不胜枚举,难道都要轻蔑鄙夷不成?”
  “我谢钧,不是那等狼心狗肺无情无义之人。我将继母视为亲娘,恭敬孝顺,从无忤逆之举。”
  “皇后娘娘未出阁前,对自己的祖母也格外敬重。宫中内外那些暗指皇后娘娘不孝的流言,纯属无稽可笑之谈。”
  “长子谢元亭被逐回老宅,皆因他品性不端。丁姨娘病了数年,一直在内宅养病,从无人苛待她半分。”
  “治家不严这条罪责,我不能担下。”
  “御史确有闻风而奏之权。不过,这绝不意味着身为御史便能信口雌黄,仅凭捕风捉影,便污蔑朝臣。”
  “为了一证清白,臣恳请皇上下令严查谢家。若谢家也有如俞家那等作恶多端为恶一方之事,臣自会认罪,请皇上重罚。否则,便请刘御史收回这份莫须有的奏折,并当着一众朝臣的面,向臣赔礼道歉!”
  谢钧慷慨激昂,字字铿锵有力。
  如果有人见过徐氏在俞太后面前慷慨陈词的模样,便会霍然惊觉,谢钧此时的模样,和徐氏如出一辙。
  这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从骨子里颇有相似之处。被逼到困境中时,总会爆发出出身于市井的“光脚不怕穿鞋”式的泼辣无赖。
  反正,随你刘御史怎么说,我一不认账,二不脱帽离朝。
  刘御史被气得够呛,张口便要反击。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轻飘飘地张了口:“朕信得过谢尚书。刘御史不必再多言了。”
  刘御史:“……”
  刘御史气得想吐血。
  再厉害也敌不过天子的偏心啊!
  没错,天子明摆着就在偏心谢家。你能怎么样?
  谢钧如暑天饮了杯冰水,从头到脚从内到外舒畅至极。刘御史也如喝冰水,不过是在寒冬腊月……
  陆阁老张口打圆场:“刑部接了俞家的案子,正忙着调查。谢家之事,纯属家事。既未伤人,也无人递送状纸。既如此,在朝堂之上也不必再闲议了。”
  “想来,太后娘娘也不会坐视皇后娘娘声名受损,定会命人严查。”
  盛鸿目光一闪,淡淡说道:“陆阁老言之有理。诸位爱卿有事便启奏,无事便退朝吧!”
第855章
后续(一)
  退朝后,盛鸿立刻回了福临宫。
  “明曦,今日祖母她们进宫,应对如何?”盛鸿的目光急切地落在谢明曦的脸上。
  谢明曦弯起眉眼,微微一笑:“祖母表现得极为精彩。”三言两语,将椒房殿里发生的一切道来。
  说来说去,不免要说及丁姨娘。
  谢明曦在盛鸿面前,极少提起生母。偶尔提起,也多是冷淡如冰。今日语气倒是颇为平和:“……母后诘问之下,丁姨娘并未乱言,替我全了颜面。也省了我不少麻烦。”
  盛鸿挑了挑眉,低声问道:“你不恨她了?”
  谢明曦想了想,才淡淡道:“准确来说,我一直都未恨过她。我只是愤怒于加诸我身上的不平。”
  “自幼时起,兄妹三人中,我天资最为出众。可谢云曦是‘嫡出’,随永宁郡主住在郡主府。父亲对郡主处处容让,对谢云曦也格外好。”
  “谢元亭是庶长子,也是谢家唯一的儿子。丁姨娘将他当成了命根子,为了和他亲近,常以眼泪哄着我去谢元亭的院子里,或是让我在父亲面前为她邀宠。”
  “那时,我还年少,心肠柔软。亲娘一哭诉一哀求,我便心软。明知对我不公,都默默忍下了。”
  “人心不足。我让了一回又一回,到后来,我的退让就成了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为了谢元亭的前程,我被亲娘推出去,做了一枚棋子,被嫡母捏在手心,为嫡姐做牛做马。”
  “好在我总算醒悟过来,狠下心肠,斩断一切情意。从那之后,我渐渐变成了一个狡诈阴险不折手段的后宫嫔妃,变得冷漠无情,变得虚伪至极。我整日戴着面具,微笑示人,可我的心是冷的,血也是冷的。”
  说到这儿,谢明曦顿了一顿,抬眼注视着盛鸿:“如果没有遇到你,哪怕重来一世,我依然会像以前一样。”
  万幸,我遇见了你。
  你以无尽的深情和包容,融化了我的冷漠和冷血,令我又重新有了温度。令我又做了活生生的人。
  “盛鸿,”谢明曦声音轻柔:“我不恨任何人了。因为,老天对我已经足够慷慨。”
  盛鸿心里有些酸涩,眼角有些发热。
  他伸手搂过他心爱的女子,用力之大,似要将她揉进自己的怀中。
  她前世得到的温情太过稀薄,近乎于无。想到她曾那样冰冷孤单地过了一辈子,他的心便阵阵揪痛。
  谢明曦依偎在他的胸膛,听着他温暖有力的心跳。许久,才张口问道:“朝堂上如何?”
  盛鸿定定神,将谢钧今日威震朝堂的一幕说了出来。
  谢明曦嗤笑一声:“父亲这一招,定是自祖母那儿学来的。”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啊!
  盛鸿忍着没将这句话说出口,低声道:“我已下令平息流言了。”
  然后,目中闪过一丝冷意:“刑部调查俞家这桩案子,速度太慢了。我会令佟尚书加快速度,五日之内便要审完此案。”
  “俞家风光了数十年,有母后在,俞家人自恃高人一等。不知做了多少恶事。现在,也到了该还债的时候了。”
  ……
  佟尚书此人,能做至刑部尚书,一是因资历足,二是因善于“揣摩”上意。
  建安帝还在世时,略略暗示之下,佟尚书便能昧着良心给宁夏王找点证据出来。使得宁夏王无可辩驳,被罚去守皇陵。
  现在盛鸿下令,命佟尚书五日内审出个结果来,佟尚书焉能怠慢?
  关键是,俞光正递送的那份状纸上写的一桩桩都是事实。之前进展不快,是因顾大人亲自去了一趟佟府……
  现在天子发了话,佟尚书也顾不得和顾大人的同僚之交了。
  短短三日,被刑部问审的俞家子孙便纷纷招认了罪责。或关进刑部大牢吃几年牢饭,罪责轻一些的,家产被抄查,打一顿板子放回俞家。
  俞家家主俞光德,四品的工部郎中,当朝俞太后的庶弟,纵容族人行恶,罪名确凿。顾虑朝廷命官的颜面,天子下了口谕,令俞光德自请辞仕。
  有俞太后在,俞光正想争夺家主之位不可得。不过,俞家也就此分裂为两派,族中内斗不休。
  至此,俞家败落之势已十分明显。
  反观谢家,一阵流言过后,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暗娼出身的徐老夫人,老着一张脸继续和诰命夫人们来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0/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