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7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4/971

  谢明曦坐到床榻边,和俞太后商议起宫中招女官之事:“……这两个月来,儿媳放了百余个宫女和两百余个内侍出宫,如今宫中各处都缺人手。儿媳打算招些年轻的女官入宫。”
  俞太后面无表情地冷笑:“区区小事,皇后做主便是,何须来问哀家。”
  她反对有用吗?
  她安插在宫中各处的内应,几乎被谢明曦拔得干干净净。建文帝在世时任用的内侍,也几乎都被撵出了宫。
  俞家和她这个太后离了心,顾家被接连打压,也快没了声息。刘御史告病后,一直未曾病愈。依附俞顾两党的官员,纷纷离心,不知有多少暗中向天子投诚……
  短短两个月,她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便被劈了枝叶,几乎只剩光秃秃的树干了。
  哪怕她已做好了暂时隐忍退让的心理准备,也万万没料到,奔溃的速度如此之迅捷!
  谢明曦看着神色晦暗目中燃着怒意的俞太后,心情颇为愉悦:“母后既也赞成,儿媳便敢大胆地放手施为了。”
  ……
  谢明曦走后,昌平公主立刻到了床榻边,好言抚慰面孔铁青的俞太后。一边在心中暗暗唏嘘伤怀。
  帝后手段高明,一计接着一计,一招连着一招。俞太后除了愤怒之外,几乎无招架还手之力。
  好在盛鸿对她这个长姐还算尊敬,谢明曦待她也算客气。
  俞太后自病了之后,情绪也越来越起伏多变。此时满面愠怒,目光闪烁不定,忽地落在昌平公主的脸上:“昌平,再有两个月,便过了国丧。瑾儿的亲事也该定下了。”
  昌平公主:“……”
  母女两人曾为此事大吵过一回。
  俞太后重提旧事,昌平公主第一个反应是愤怒,旋即一阵心寒。
  这些时日,她连公主府都未回过,一直守在俞太后的床榻边。喂药喂饭更换衣物,全部亲力亲为。熬得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可俞太后,病症稍有缓解,便将主意打到了顾舒瑾的亲事上。
  “哀家是瑾儿的外祖母,为她操心也是应该的。”
  俞太后对昌平公主愤怒僵硬的面色视若未见,自顾自地说了下去:“瑾儿是郡主,她的郡马,自要挑一个最优秀最出挑的少年郎。文臣们看着风光,一旦告老致仕,家族便会迅速败落。还是挑名门勋贵子弟更合适。”
  “楚家长房嫡孙,文武双全,今年十七,和瑾儿年龄正合适……”
  昌平公主咬牙打断俞太后:“瑾儿的亲事,我这个亲娘自会为她操心。就不劳母后操心了。”
  楚家是大齐顶尖将门,楚大将军手握兵权。尹大将军因伤不能再领兵,廉姝媛名气响亮,不过,领兵时日尚短,也没有真正领兵打过仗。论军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及楚大将军。
  楚大将军共有四子两女。楚大公子家学渊源,自幼习武,也称得上少年才俊。
  可昌平公主从未动过和楚家结亲的念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帝后都不是好捏的软柿子。她这个长公主,可以仗着姐弟间的稀薄情分立足,却绝不能肆意挥霍这一点可怜的情分。
  她也绝不愿女儿被拖入宫中争斗的泥沼中。
  “昌平!”俞太后怒瞪昌平公主,疾声厉色:“楚家是大齐最顶尖的将门,楚大公子文武双全,是京城最有名的年少俊彦。配瑾儿方不算辱没。”
  “哀家一心为瑾儿着想,为她挑的也是一门极好的亲事。你口口声声不劳哀家操心,莫非是在指责哀家不成?”
  昌平公主不怒反笑:“我岂敢指责母后!母后一片美意,我心领了。不过,瑾儿的亲事,我早有打算。”
  “瑾儿是我唯一的女儿,被我娇惯着养大,脾气不免任性些。我不愿让她嫁入什么勋贵名门,挑一个门第普通些脾气好一些的夫婿,像她父亲一样便最好不过了。”
  “母后也不必费心费力了。”
  ……
  椒房殿。
  谢明曦回了寝宫没多久,扶玉便匆匆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太后娘娘和公主殿下似发生了争执。公主殿下一怒之下,已离宫回公主府了。”
  谢明曦眸光一闪:“本宫知道了。”
  扶玉忍不住小声嘟哝:“真是奇怪。之前还好好地,怎么忽然就闹腾起来了。”
  谢明曦并未急着将手伸进福临宫。耳目虽然有,具体为何事争吵,却是不知。
  不过,略一深思,也能猜出个大概了。
  俞太后能做的又能令昌平公主怒而翻脸的事,要么和顾清有关,要么和顾舒瑾有关。
  谢明曦低声吩咐:“命人盯着公主府,不管有何动静,立刻来禀报。”
第898章
离心(二)
  昌平公主一怒离宫,众目睽睽亲眼目睹的人着实不少。
  说起来,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三个月前便曾有过一回,再往前,半年前母女两人也争执大吵过一回。
  于京城贵妇们而言,不过是又多一桩说笑谈资而已。
  对顾清来说,却不是什么美妙趣事!
  “公主为何这般恼怒生气?”顾清是出了名的温和好脾气,声音温润悦耳。往日,顾清一张口,便能迅速抚平昌平公主的怒火。
  可今日,昌平公主委实气得狠了,一张美艳的脸孔被旺盛的怒火扭曲:“母后想让瑾儿嫁入楚家。”
  顾清顿时笑不出来了,急急问道:“你没答应吧!”
  昌平公主怒哼一声:“我怎么可能应下!事关瑾儿的终身,岂能任由母后摆布!”
  如果建安帝没死,和楚家结亲倒是无妨。楚家高门大户,楚大公子是年少俊彦,也算得上门当户对的好亲事。
  可现在,坐了龙椅的是盛鸿。帝后和俞太后争斗激烈,俞太后已呈溃败之势。她如何肯让唯一的女儿做俞太后手中的棋子?
  俞婉就是最好的例子。身为俞家女,以后嫁为谢家妇,日子不知何等难熬。
  不!她绝不会牺牲女儿的终身幸福!
  顾清也颇为恼怒,压低了声音说道:“公主,此事我们得早做准备。万一母后直接赐婚可就糟了……”
  昌平公主一愣,下意识地说了一句:“母后不会如此绝情。”
  顾清默然不语。
  数日前,他接到了顾山长的一封信。
  姑侄两人见面机会不多,感情却颇为深厚。顾山长去了蜀地后,两人时有书信往来。顾山长之前“病”了一场,足足有两个多月未曾来信。
  他心里不免存了疑惑。只是,京城和蜀地相隔遥远,他又有腿疾,不便长途奔波,只得歇了去蜀地探望的心思。
  接到顾山长的来信时,他十分喜悦。看完信后,却震惊不已。
  顾山长并未提及和俞太后之间发生了什么,只斩钉截铁地表明了和俞太后决裂之意。并且对顾清言明,希望顾家“激流勇退”,和俞家划清界限。如此,她才能和帝后张口求情,保全顾家。
  他思虑了一日一夜,将这封信悄悄送回顾家,送至父亲手中。
  俞家迅速颓败,俞太后在宫中失势。帝后如日中天,顾家会如何选择,顾清心中自然清楚。
  夫妻情意再深厚,有些话也不能说。此事,顾清一直瞒着昌平公主。
  “等先帝孝期一过,我们立刻为瑾儿定下亲事。”昌平公主很快下定决心:“不管如何,我们不能给母后可乘之机。”
  昌平公主身心俱疲,回了寝室歇下。
  顾清思忖片刻,命人暗中送信回顾家。
  瑾儿是郡主,亦是顾家的嫡女。她的亲事,该由顾家人操心,绝不能落入俞太后之手。这也正是顾家和俞太后彻底决裂的最佳机会。
  ……
  这一日过后,昌平公主连着数日未曾进宫。
  公主府里的动静,自然瞒不过谢明曦。
  谢明曦低声对盛鸿说道:“驸马送信去了顾家,顾家近来动作频频。似有为瑾儿择婿之意。”
  盛鸿挑了挑眉,心中了然:“皇姐和母后争执吵闹,看来也是为了瑾儿的亲事。”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哂然:“母后死心不息,想以瑾儿和楚家结亲。好在皇姐还不算糊涂,知道此事不可为。”
  “驸马心思也算通透。早早和顾家透了气。只要早些定下亲事,母后就是想插手,也无可能了。”
  盛鸿淡淡道:“顾家这些年一直跟在俞家后面摇旗助威,眼看着俞家垮了台。如果不是看在山长的颜面上,我岂会这般轻易就饶了顾家。”
  所以,顾家必须要识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4/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