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8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0/971

  既然称得上紧急二字,定然是出了什么要事。今晚还不知要熬到什么时候。
  谢明曦略一点头:“军情要紧,你别惦记着我了,快些去吧!”
  待盛鸿离开后,谢明曦也彻底没了睡意,略略皱起眉头,心跳有些奇异的紊乱不定。
  她有种不太美妙的预感。
  自大军出发以来,一直顺风顺水。廉将军率先平定彰德城,捷报连连,振奋人心。楚将军稳扎稳打,一时虽未竟全功,不过,照眼前的架势,攻破颍川也是迟早的事。
  唯有神卫军,战事最是激烈艰苦。
  河靖城最是富足,不过,城池不及颍川城坚固,论兵力也不及彰德王。可河靖王为人狡诈多谋,十分难缠。
  周勇是周全的堂弟,正经的将门出身,亦是天子心腹。当年临江王任神卫军统领时,盛鸿派了周勇去神卫军做副统领。
  临江王以谋逆重罪被处死后,周勇顺理成章地接手了神卫军。
  不过,周勇到底年轻了些,接手神卫军也只有几年。远不及楚将军在军中的威望人心,也不及廉将军的骁勇善战。三位主将里,也属周勇最年轻资历最浅。
  当日盛鸿指定三位主将,众人反对最激烈的是廉将军。以至于反对周勇的呼声不那么明显罢了。
  周勇深受天恩,一心要立战功回报天子。无奈的是,河靖王是块难啃的骨头,啃了几个月,没咬下几块肉,倒是差点被蹦了牙。吃了几回败仗。
  周勇心中羞愧,在战报之外,接连写了几封信给天子。信中颇有自惭羞愧之意。盛鸿亲自写回信,信里多是安慰鼓励。
  这一份军情急报,是神卫军送来的,该不是神卫军又打了败仗吧!
  ……
  “母后!”
  一个清亮悦耳的少女声音在门口响起。
  谢明曦舒展眉头,看了过去:“阿萝,你怎么来了?”
  “我听闻父皇又去了移清殿,是不是出什么事了?”阿萝走了进来,眉眼中满是关切。
  这半年,阿萝个头迅速蹿高了一截,已到了谢明曦的眉眼处。身形也如花苞般悄然舒展,有了少女的窈窕曲线。脸庞愈发美丽,一双明亮的眼眸坚定冷静。
  同龄的少女站在阿萝身侧,顿时便会显得稚嫩浅薄。
  自阿萝过了十岁后,谢明曦便不再视她为孩子。有什么事都会和阿萝说一说:“神卫军送来紧急战报。我心里也有些不安,或许是神卫军吃了败仗。”
  平藩是国朝大事,这半年来,阿萝对平藩战事亦十分关心。闻言也拧起了秀气的眉头:“打仗从无十拿九稳必胜的,吃一回败仗也算不得什么吧!”
  谢明曦轻叹一声:“我有些不妙的预感。”
  她的预感一直十分灵验。
  那是曾经历过数次生死之险经历过无数坎坷波折凝练出来的直觉。
  谢明曦素来冷静自若,极少有心神不宁的时候。
  阿萝见谢明曦眉头微蹙,心里也有些沉甸甸的,口中却安慰道:“预感也未必灵验。我们再等一等,或许父皇很快就会回来了。”
  似乎只是眨眨眼的功夫,孩子就长大了。
  往日只会在她身边撒娇闹腾,现在也有模有样地张口安慰她了。
  谢明曦心中涌起丝丝暖意,混合着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和喜悦,伸手轻抚阿萝的发丝:“好,我们等一等你父皇。”
  ……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
  直至子时,盛鸿还是没回来,也未打发魏公公送个口信回来。
  可见是真的出了大事!
  谢明曦心里一沉再沉,催促阿萝先去睡下。自己则亲自去了移清殿。
  移清殿是天子召见臣子处理政事之处。谢明曦平日很少到这里来。今日难得露面,守在外面的内侍不敢怠慢,立刻去通传。
  魏公公很快出来了,拱手行礼:“奴才见过皇后娘娘。”
  谢明曦的目光掠过魏公公略显晦暗的脸色,低声问道:“皇上还在和众臣议事吗?”
  魏公公点点头,低声说道:“不敢瞒皇后娘娘,六部尚书和一众阁老都被召进殿内议事。神卫军吃了一场大败仗,死伤的将士约有万余……”
  谢明曦面色微微一变。
  战场打败仗,算不得什么。可死伤如此惨重,委实令人心惊。
  “具体军情,奴才也不太清楚。”魏公公压低声音:“皇上他们正在商议对策。”
  言下之意便是,皇后娘娘现在进去怕是不大合适。
  谢明曦深深呼出一口气:“知道了,本宫先回椒房殿。有什么异动,你打发人去椒房殿送个口信。”
  魏公公点点头应下。
  ……
  这一夜,盛鸿没有回椒房殿。
  议事至四更才结束,他在移清殿内睡了两个时辰。一众老臣出宫回府,也只睡一两个时辰,便再次进攻。
  天亮之时,神卫军大败之事,便已传了开来。
  周勇留了一半士兵驻扎军营,领着另一半士兵攻城。城攻到一半,后方军营冒出冲天火光,又传来阵阵厮杀声。
  不迟从何处冒出了三万精兵,快马行军,攻进了神卫军的军营。
  驻扎在军营里的士兵,大半都是驻军,战力平平。这三万精兵,却出乎寻常的骁勇。再者这些精兵是有备而来。交战之下,朝廷军队吃了大亏。
  这三万精兵,很快分作两路,一路和军营里的士兵激战,另一半则气势汹汹地杀向攻城的神卫军后方。
  腹背受敌,神卫军仓惶落败,死伤惨重。
第1031章
大败(二)
  这一场大败仗,将廉将军平定彰德城带来的喜悦清扫了大半。
  听闻这一噩耗,百官们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打了几个月的仗,河靖城内的兵力众人都清楚。藩兵共有四万,以朝廷的十万兵力,想攻下河靖城,是迟早的事。
  这三万精兵犹如从天而降,打了神卫军一个措手不及,也令百官们心中忐忑惊惶。
  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是否要派兵增援?
  还是令神卫军原地休整,不可再轻易攻城?
  以后不会再冒出精兵来吧!
  万一再吃败仗,或是彻底溃败,朝廷颜面何存?
  这战报送得再快,也是十几日前的事了。这十几日内,神卫军到底如何了?
  天亮后,大朝会如期举行。
  百官们各自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凑在一起议论神卫军战败之事。免不了有些人说些丧气话,诸如“周勇太过年轻又无资历不足以担主将之重任”“皇上当日若派沉稳持重的武将当不会有此大败”之类的不和谐话语。
  直至天子临朝,百官们才各自住嘴,恭迎圣驾。
  盛鸿熬了一夜,眼里有了些血丝,下巴上也冒了些胡茬。有种落魄颓唐的俊美……不过,谁也无暇留意这些。
  大朝会一开始,盛鸿便命中书令赵奇宣读昨晚送至宫中的战报:“神卫军大败一场,赵中书令将军情战报宣读一遍,免得众臣心中存惑胡乱猜疑揣度。”
  同样熬了一夜的赵奇,眼中也有不少血丝,神色沉凝地宣读了战报。
  百官们听了之后,神色各自异样,有的面上已露出仓惶之色。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目光扫过众臣的脸,沉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周将军领兵攻打河靖城,后方军营遇袭,委实出人意料。这一场败仗,也非周将军一人之过。”
  “众臣不得私下非议。”
  “朕和诸位阁老尚书们昨夜已经商定对策,准备派兵增援。”
  平藩要紧关头,此时绝不能撤兵。只能派兵增援!天子做出这等决定,并不稀奇。只是,天子打算派谁领兵增援?
  文官们尚未吭声,武将们已纷纷自动请缨:“末将愿领兵前往增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0/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