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9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5/971

  萧尚书更是和蔼亲切:“殿下快些免礼。能教导殿下,是天大的荣幸。老臣诚惶诚恐,一定尽心尽力。”
  接下来,便是商议东宫詹事府的人选了。
  陆阁老和萧尚书颇有风度地未置一词,其余众臣各有合宜的人选。这等时候,谁也不会自谦,张口将各自举荐的人夸成了一朵花。
  盛鸿笑而不语。
  阿萝也未出声,默默聆听。
  待众臣说完,盛鸿才道:“等举行了储君大典,再设詹事府。詹事府的人选,也不必着急,慢慢挑选便是。”
  待众臣告退离去,盛鸿又对阿萝笑道:“阿萝,詹事府的官员是你的班底,便由你来挑选如何?”
  阿萝不假思索地应下:“好。”
  忙活了半日,盛鸿早已饥肠辘辘,笑着说道:“我们一起回椒房殿,你母后一定早已备好午膳等我们回去了。”
  ……
  片刻后,盛鸿领着阿萝一同回了椒房殿。
  谢明曦笑着相迎。
  顾山长和梅太妃也都在,异口同声地张口道:“阿萝,过来。”
  阿萝:“……”
  一个是最疼爱最亲厚的师祖母,一个是嫡亲的祖母。哪怕心里偏着一个,行动上也绝不能表现出来。
  阿萝十分机智,走到顾山长和梅太妃中间,冲两人甜甜一笑:“来了。”
  顾山长和梅太妃都被逗乐了。
  顾山长刚才是一时忘情,现在冷静下来,自不会和梅太妃争取,微微一笑,不再出声。
  梅太妃拉过阿萝的手,目中满是喜悦:“阿萝,祖母往日真是太浅薄了。以后,不管你做什么,祖母一定鼎力支持!”
  不管梅太妃有多少能耐,全力支持的态度,总令人高兴。
  阿萝目中盛满笑意:“多谢祖母。”
  没等顾山长招呼,阿萝主动凑了过去,亲昵地笑道:“师祖母今儿个是不是很高兴?”
  阿萝身材修长,比顾山长高了小半个头。此时特意略略屈膝弯腰,顾山长一伸手,便抚到了阿萝的发丝。
  这份细微的体贴,令顾山长心中暖融融的。
  这十余年来,她亲眼看着阿萝自牙牙学语的幼童长大成人,一日比一日更优秀出众光华夺人。她没有自己的血脉,在她心中,最亲近的人便是谢明曦。阿萝便如她的孙女一般。
  阿萝也丝毫没辜负她的期许,比她所期望希冀的更好!
  “阿萝,我心里高兴的很。”顾山长嘴角含笑目中有泪:“我太高兴了!”
  浓烈的喜悦和骄傲,毕露无疑。
  阿萝心里一暖,鼻子有些酸酸的,轻声道:“师祖母,阿萝不会让你失望的。”
  顾山长哽咽着嗯了一声。
  梅太妃在一旁看着,心里不免有些酸意。
  只是,这些年,顾山长对阿萝的倾心付出,谁都比不了。朝夕相伴细心教导陪伴的深情厚意,更胜过她这个血缘上的亲祖母。
  罢了,还酸什么啊!
  梅太妃定定心神,柔声道:“时候不早了,我们一同去用膳吧!”
  阿萝笑着应了,一手拉着顾山长,一手拉着梅太妃,笑着去了饭厅。
  ……
  午膳后,顾山长和梅太妃各自去小憩。
  谢明曦和阿萝终于有了独处的机会。
  谢明曦静静地凝视着阿萝,轻声问道:“阿萝,你现在感觉如何?”
  阿萝想了想,说道:“高兴当然是有的。不过,也不是全然地欢喜,心里总有些难言的气闷。”
  “没有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就好。”谢明曦淡淡一笑:“你心里明白,你是被你父皇立为储君,想令众臣俯首诚服,或许还需一段很长的时日。”
  “所以,你要走的路还长的很。切勿骄狂,更不可得意忘形。”
  阿萝郑重点头:“母后说的是。我知道该怎么做。”
第1141章
心愿(一)
  阿萝终于迈过最难的一道门槛,被立为储君。
  礼部早有准备,迅速择了一个最近的吉日,将在二月底举行储君册封大典。
  百官们表面欢欣,心中到底如何做想,就不得而知了。
  唯有谢家,阖家上下为此事欢欣鼓舞。
  谢老太爷年近七旬,一头花白头发,走路颤颤巍巍,去岁冬日病了一场。谢家上下都已暗中做好了治办丧事的准备。
  没曾想,端柔公主被立为储君的喜讯一传到谢府,谢老太爷的病竟然好了大半。兼之有宫中太医精心调理,没出半个月,谢老太爷的病竟然痊愈了。
  人老心不老的谢老太爷,又纳了一个年轻美貌妖娆的通房丫鬟,别提多快意自得了。
  气得徐氏在背地里骂了几天的“老不死”“老混账”。
  说起来,徐氏比谢老太爷还大两岁。不过,徐氏身体康健,精神奕奕,估摸着再活个十年二十年也无问题。
  都这把岁数了,徐氏早就看开想开了。暗骂了几回,便将谢老太爷老而不死依旧风流的事抛到了一旁。
  如今,谢家内宅的中馈已经交到孙氏的手里。
  谢家长房二房,共有四个孙媳。
  论家世出身,孙氏最低。谢元楼的妻子是汾阳郡王之女,正经的宗室贵女。二房的两个孙媳,也都是名门闺秀。孙氏出身市井,娘家除了兄弟多,委实没什么可夸耀的。
  论才学论才干……当然也是孙氏最普通。孙氏自小书读的少,能将字认齐认全就算不错了。
  不过,孙氏到底是长房长媳,所生的长女谢子衿颇得谢皇后和端柔公主的喜爱,这些年又接连生了三个儿子。为谢家长房开枝散叶,腰杆直底气足。谢家内宅中馈由她接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再者说了,徐氏大字都不识几个,还不是照样管家理事?
  孙氏接掌内宅,有徐氏倾囊相授,有公爹谢钧撑腰,还有夫婿谢元亭在背后指点。几位出身高门的弟媳也颇敬重这个长嫂,颇为顺遂。
  徐氏叫来孙氏,笑着说道:“端柔公主被立为储君,储君册封大典就在几日后。我想着,我们应该备一份厚礼,进宫道喜才是。”
  孙氏欣然笑道:“我和祖母可算是想到一起了。”
  嫡亲的外甥女做了储君,日后将会是大齐女帝。如此尊荣,谢家人人面上多几分光彩。
  徐氏笑着叮嘱:“明日子衿休沐,将子衿也一并带上。娘娘和公主殿下也有些日子没见子衿了,心里一定惦记得很。”
  孙氏点头应下。
  谢子衿自幼聪慧讨喜,谢元亭虽无功名,到底读书多年,坚持亲自为女儿启蒙。待到谢子衿十岁时,以头名的成绩一举考入莲池书院。在京城闺秀圈里赫赫有名,颇有谢皇后年少时的风采。
  孙氏也一直以女儿为傲。
  回了院子后,孙氏将要进宫之事告诉夫婿。
  年近四旬的谢元亭留了几缕胡须,多年养尊处优的优渥生活,一点点磨去了谢元亭心里的戾气。如今的谢元亭,颇有读书人的儒雅气度,看着有模有样。
  不过,一听到进宫,谢元亭还是像往常一样,轻哼一声:“你们要去就去,不必告诉我。”
  那副阴阳怪气要死不活的德性,气的孙氏牙痒。一挥拳头,就给谢元亭添了一个黑眼圈。
  ……
  隔日,徐氏孙氏一同进宫。
  因是进宫贺喜,谢元楼的妻子盛氏谢元蔚的妻子俞氏,也一并进了宫。小辈的孩子只带了一个谢子衿。
  谢明曦近来心情颇佳,见了娘家人,格外亲切随和:“阿萝今日去了吏部,待到正午才会回宫。你们今儿个一并留在椒房殿里用午膳,正好见一见阿萝。”
  徐氏等人忙笑着应下。
  待到正午,端柔公主回了椒房殿,身后跟着一众年轻的女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5/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