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志怪(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189

  万千青丝之中,的确混着一丝极细的雪白。
  端木翠极敏感:“找到了?”
  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展昭犹豫了一下,才嗯了一声。
  “那给我拔下来。”
  展昭指腹轻轻按住她发根,另一手极快使力,只怕她疼。
  只不过,对端木翠而言,这样的小小疼痛,远敌不过这根白发出现的打击。
  她盯着展昭手里的那根白发,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好几圈,忽的带了哭音:“我长白头发了!”
  语毕也不管展昭如何,径自走到床边,往下一躺,伸手拽过被子,从头蒙到脚,隔着被子呜咽:“老了。”
  展昭有些手足无措,端木翠的心思他多少了解些,但了解的没那么透彻:他是远不能体会白发对于女子意味着什么的吧。
  手中的那根白发,一样细软,展昭叹了口气,近前去坐到床沿,拍拍被子:“端木。”
  端木翠没理他,只是小动物样呜咽了一声。
  展昭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只是长了一根白头发,算不得什么大事。”
  没人理他,他自说自话:“小时候,我在学里念书,有个同窗,小小年纪,长了许多白头发,后来去看了大夫,大夫说,不一定老了才长白头发,即便是年轻人,累的狠了,也会长上一根两根的。”
  顿了顿,听听没动静,于是继续:“你是这些日子太累了,连日奔波,劳心劳力,所以才会……伍子胥一夜白发,也是因为心力交瘁……”
  这比喻太崩溃了,被子里的那位姑娘噌一声就坐起来了,展昭猝不及防,差点从床沿上掉下去。
  这姑娘气势汹汹:“你提伍子胥是什么意思?你怕我没一夜白头是吧?”
  展昭无辜中带着无奈:“我的意思是,你只长了一根……”
  “我说我为什么会长呢,”端木翠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还不是为你愁的?什么南侠,什么久涉江湖,栽在一个闺阁女子手里,公孙先生说你以前中过很多毒,百毒不侵了都快,怎么就能被春药撂倒了?你自己倒霉也就算了,还拖累别人!”
  当当铃声响,秋后好算账!
  展昭还能说什么,只能沉默,沉默是此刻的主旋律。
  端木翠越说越委屈:“公孙先生把消息告诉我之后,我就愁的很,茶不思饭不想的……”(某鱼表示这完全是夸大,据当事人公孙先生后来回忆,端木姑娘茶不思饭不想是因为挑食,偶尔饭菜对胃口的时候,她吃的还是很乐呵的……)
  “也幸亏是做神仙的,身体比常人要好,不然也追随伍子胥去了……”
  展昭嘴角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
  “果然没了法力之后,不能像做神仙一样逍遥自在了,偶尔发点愁,也能长白头发,以后说不定还会长皱纹……”端木翠悲从中来,再次躺倒,好在这次没拉被子装挺尸了。
  顿了顿她哀怨地自言自语:“这才叫误交损友呢,凭什么你出事我长白头发?公孙先生和包大人都跟你认识的比我久,要长也该他们长……”
  展昭张了张嘴,正想说话,她继续无视展昭碎碎念:“这下死定了,你可不是省事的材料,听说挨刀挨枪中毒中邪都是经常事的……”
  展昭抗议:“哎,我什么时候中邪了?”
  端木翠不理他:“若是你有点事我就长一根,有点事我就长一根,要不了几年,我可以顶南极仙翁的位子了……”
  展昭哭笑不得:“端木,我哪里就那么容易出事了?”
  “谁知道……”她嘟嘟嚷嚷。
  展昭微笑,决定不再由着她胡思乱想,伸手给她盖上被子,低声道:“好好睡一觉,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端木翠叹了口气,微微阖上眼帘,长睫一颤一颤的,倒是没再说话了。
  展昭在床边坐了一会,听她气息渐匀,这才动作极轻地起身离开,方转了个身,就听到端木翠轻声叫他:“展昭。”
  回头看时,她睁大眼睛看他,黑玉般柔和的眸子深不见底,一字一顿说得很认真:“展昭,我希望你一世平安才好。”
  说完便闭上眼睛,这是,她是真的很累了。
  展昭愣在当地,也不知过了多久,眼中慢慢蒙上一层泪雾。
  良久,他才轻声道:“端木,我同你,都会一世平安。”
  她睡的很熟,也不知听到了没有。
  ————————————————————
  补记:
  这一时刻,姚蔓青终于跨进了刘家的内院。
  她理了理散开的衣襟,抿了抿凌乱的头发,微笑着看脸色铁青的刘向纨。
  “现在你知道,我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了,”她温柔地笑,“反正我是无路可走了,怎么样撕破脸皮都不怕,你不让我进门,我便站在刘家门口,把你刘向纨始乱终弃的丑事都说出来,堂堂一个士子,夜半翻人家小姐的墙头……哦对了,还有,你有不举之症,行房时要靠春药助兴……”
  “贱人!”刘向纨脖颈之上青筋暴起,一把揪住了姚蔓青的头发。
  姚蔓青疼的眼泪都出来,面上却仍是笑的:“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只要你对我好,我会记得谨言慎行的,以后和和气气,夫唱妇随,一世平安才好。”
  【完】
  
  第132章
【皇城魇】-一
  
  回到开封,展昭先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报知包拯,因着事涉怪力乱神,不好对官家明言,只得商定以“陇县之行无甚斩获,姚家与姚美人出逃案无关”的托辞先行应对皇上。
  仁宗对此事倒也了了,他的怒气只是在获知姚美人出逃的那一刻沸反盈天,经过这么些日子的消磨,已然有了明显回落,再加上正宠幸张贵妃,对姚美人一案就多少有些不那么挂心,下令开封府全力追查便是,连期限都不曾限定。
  皇上这头虽然没有施加压力,开封府一干人的心中大石却不曾有片刻放下过,尤其是包拯,忧心忡忡至夜不能寐,向展昭公孙策道:“听闻那姚美人是在宫中无故身死,魂魄尽散——难道说皇城宫苑竟深藏妖孽?倘若听之任之,焉知不会伤及天子?”
  一连几日,计无所出,眉心的川字深如刻凿,这一日入朝议事,散朝时李太后遣人相请,说是有上好贡茶,邀包拯同享。
  自狸猫换太子一案之后,包拯便是李太后的座上宾——其它朝臣看在眼中,虽是心中嫉妒,却也不好说什么,任你再小心眼呢,也不得不服气:使得李氏由破窑寒妇而至当朝太后,这是多大的功劳?天天烧香供着都不过分,奉为座上客实属应当。
  包拯同李太后品茶之暇,忽的就生出一计来,回至府中,尚未坐定便急令人请展昭公孙策议事,开门见山道出用意:“展护卫,本府想让端木姑娘入宫。”
  想来想去,天子身侧若果有妖孽,任你派多少禁军侍卫,终是肉眼凡胎,起不到什么作用,若是送一堆和尚道士入宫去,皇上以为你脑子有病不说,朝野内外也势必议论纷纷,为免打草惊蛇,送端木翠入宫自是再好不过了——目标小、能耐大、低调不张扬、收妖经验丰富,所谓端木上场,一个顶俩。
  展昭一怔,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愣了片刻,语气颇为踌躇:“端木的法力失去大半,大不如前,属下担心……”
  包拯惊讶之余,看向公孙策:“不是说这丫头穿墙过户毫不费力么?如今她的法力究竟恢复至几成了?”
  这里,包大人显然是混淆了法力同法咒的概念了,即便不是神仙,只要能施展道术法咒,也能够降服小鬼,荡平菜鸟小魔头,民间不是流传很多游方道士画符捉鬼的故事么,《聊斋》中还记载某个书生向道士学艺念咒穿墙的故事,可见法咒一节,只要有心有力进对师门,凡夫俗子亦可施为。
  可是对付棘手的魔头妖怪之时,法咒威力如同隔靴搔痒,皆因这些魔怪亦精通咒术,两相抵消,以力论高下,端木翠身为细花流门主之时,收妖降魔,靠的多是法力。
  况且这丫头之前仗着法力高超,咒术的背诵可谓一塌糊涂,公孙策只看到她穿墙过户毫不费力,可没有看到她背后的辛苦——因为背错了符咒,脑袋上不知道撞了多少包。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了,为啥展护卫说“端木的法力失去大半,大不如前”,而不是法力尽失呢?难道她的法力有恢复的迹象?
  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然也……不尽然也。
  打个比方,用完了的蓄电池,你放一段时间,说不定在某个时刻,某个场合,它还忽然能发挥一下余热——端木翠的法力目前正在这个状态上逡巡。
  ————————————————————
  和包大人谈过之后,展昭和公孙策决定去端木翠那走一趟:好端端的,你要把人送进宫去,可不得跟当事人知会一声?人家端木姑娘乐不乐意还不一定呢。
  这当儿,刘婶出外买菜未归,端木翠在水缸边练法——自从她发现自己还有些残存的法力,且这些法力时灵时不灵之后,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热衷于法力的修炼。
  院子里还有一位客人,开封府的四大校尉之一,张龙。
  此时此刻,他坐在花坛的边边沿上,出神地看着光秃秃不长一物的坛土,忍不住问道:“端木姐,这木棉树,究竟什么时候能长出来?”
  “该长出来时就长出来了。”端木翠一心二用,“起!”
  “起”字不是对张龙说的,是对水缸里的一条鱼说的。
  端木翠不沾荤腥,按理讲水缸里应该养点海带海草什么的,之所以有鱼,是因为展护卫经常过来吃饭——大厨刘婶自然不会亏待他,鸡鸭鱼肉,时不时饲弄点精细的菜色奉上。端木翠和展昭一起吃饭的场面是道风景:展昭那边是鱼肉羹汤,端木翠是白粥馒头素馅的包子,每次共餐,俨然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鲜明对立,好在这粗神经的姑娘暂时心心念念法力的修炼问题,没太注意饮食有别,等她将来回过神来……掩面……展护卫的荤食时代差不多也就终结了。
  现在她正跟鱼铆劲儿,“起”字音落,那条鱼哗啦一声脱水而出,嘴巴一张一合,在半空挣扎着摇尾巴,水珠四下溅开,端木翠首当其冲,弄的满脸都是。
  不过惊喜大于恼怒,端木翠瞪大眼睛看着那条鱼儿,待到此鱼接近脱氧边缘时,她才笑嘻嘻放人家入水。
  入水不到半柱香功夫,她又把人家折腾起来了。
  “起!”
  鱼儿又在半空作生死挣扎,端木翠眉开眼笑,呼唤旁观者:“张龙!”
  没见回应,回头一看,张龙一腔哀思全寄托在泥土疙瘩块上,心无旁骛。
  如此精妙的法术居然没有观众捧场,直如锦衣夜行,端木翠悻悻,只好把鱼儿又放回水中。
  正叹气呢,身后门扇吱呀一声响,展昭和公孙策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1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