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临诸天(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531

  他可没时间在朝堂上跟这些思想固执的老臣子扯皮,最好的办法请他们享福去。
  将以前积累的一些事情处置,叶晨开始做正事,第一步将突厥联军即将南下的消息传至各地,令各地做好防御准备,同时大规模调动各地军队,重新布防,同时派兵剿灭或收编各地土匪强盗,以免有人在大战中拖后腿。
  最重要的是,收回兵权,这个时代门阀豪强势力太大了,关陇贵族,四大门阀等等豪强个个拥有强大的私人武装,这些都是隐患,他都要想办法解除。
第二百六十八章
师徒臣服,突厥南下
  这些豪强个个拥有数万亩乃至十几万亩的田地,豢养的私兵上万,像四大门阀个个随便就能扯出十几万全副武装的大军,随便一个都有改朝换代的实力,简直是恐怖,叶晨绝对不能允许如此强大的门阀在大坤朝存在,必须要清除。
  对这些门阀豪强,他直接要求交出兵权,重新丈量土地,不配合者一律以谋反之名派大军围剿。
  放在以前他不敢这么做,但现在掌握数十万大军,他有底气这么做。
  或许会引起地方混乱,但这都是暂时的,只要承诺获得的土地重新划分于民,就绝对不会产生大乱。
  当然,叶晨也不会搞的有多夸张,不会将后世那一套搬过来,真正的土地均分是不可能,他可以允许出现一些地主,但绝不能放大,只能出现中小地主,绝不能出现大地主,而且不准有大规模的私人武装,一旦出现一率以造反论处。
  人人平等的乌托邦是不可能的,不管在多么文明的时代,阶级都是存在,谁也改变不了,他能做的是控制阶级差距不要太大,最重要的是,能让下阶层能有进入上阶层的机会,放开上升通道,便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任何朝代末期,最大一个问题就是上层将下层进步空间完全堵死,下阶层没有进步的机会,只能反抗打破这个枷锁。
  叶晨不知道自己做的能维持这个王朝多久,他也没想过弄什么千年王朝,再好的制度久了随时代不同都会出现漏洞,反正能保持王朝几百年就行,后面如何全看子孙争不争气。
  当然,计划不是立即实行,也不是一蹴而就,第一步先将兵权收拢,中央集权,等完全掌握所有军权才会实现,到时候只要是他占据区域,不会有任何超级豪族,就算是独孤家他最终也要分化,看在老太君的份上独孤家不会像其他豪强一样打落尘埃,但实力肯定会大幅缩水,起码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拥有改朝换代的实力。
  除此之外,江湖势力也要有一定限制,比如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八帮十会,这些门派的实力必须要限制,侠以武犯禁,这个世界是个武侠世界完全禁武不现实,但门派特别是魔门佛门这些门派实力与势力都要大削,就算是阴癸派也一样,不会因为绾绾而网开一面。
  事实上等以后亲手削弱阴癸派的估计就是她,位置不同想法不同,以前她是阴癸派圣女,当然一切要为阴癸派作想,但以后她是大坤皇后,特别是有了皇子后她的想法绝对不一样,为了自己儿子江山能坐的安稳,她也要想办法削弱江湖门派势力。
  接下来的天下出乎预料的安稳,随着大军攻陷长安击败李唐,大坤王朝的声势在天下日益增长,已经展现出统一天下的趋势,引得无数人才相投,其中不乏一些有名有姓的高手。
  同时突厥联军也集结完毕,前锋已越过玉门关攻入夏国,本来看李唐被击败出兵趁火打劫的窦建德不得不撤兵抵挡突厥,并派人联络王世充两人联手抵挡突厥联军,不久后还派使者前来洛阳寻求支援。
  可惜此时叶晨正在纳妃,根本没时间理会,也不会理会,让他们两败俱伤然后自己出马收拾残局是他早就制定好的计划,即可以不费多少力气击败窦建德与王世充,再击败突厥还能获得巨大的人望,他才不会随意改变计划。
  在他回京一个月后,在独孤峰数次明示下,他决定纳独孤凤为贵妃,赐号凤贵妃。
  又过了大半个月,师妃暄带着一蒙着面纱女子来到了洛阳皇宫之中,望着眼前愤怒与羞愧交加的梵清惠,叶晨哈哈大笑。
  未免夜长梦多,他当晚就将她拿下了,先将遗愿任务完成一半再说,免得再生意外。
  他这遗愿任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找到梵清惠并上了她,至于生几个大胖儿子是第二部分,而且不是真要生好几个,也不限定一定要儿子,女儿也可。
  毕竟能不能生小孩这种事是不能确定的,虽说两人正常肯定能怀上,但这种事没有绝对。
  完成一半遗愿,如果回归就能获得一半的收获,不至于什么都没。
  说起来他这任务有点坑,除了他换任何一个人来都不可能做到,就算天绝僧无想来也做不到,无想借助佛门神通或许能压制梵清惠,但想让她乖乖听话却不可能,叶晨也是用了卑鄙手段才做到。
  说起天绝僧,这位降临者估计是看到叶晨如今的实力与势力太过于强大,如今不知道躲到哪个角落,连魔门遍布天下的势力也不知道他躲在哪里。
  不过他并不着急,任他如何躲,最终总要去战神殿,到时候守在战神殿门口一逸永劳,不用费什么功夫。
  将师妃暄与梵清惠两位绝色美人纳入后宫,每天处理完朝政便在后宫胡天黑地,用儒家来说就是荒淫无道,白日宣淫,与几个妃子同赴巫山云雨,也就他的体格能吃的消。
  这种情况持续了快一个月,他才终于从温柔乡出来,因为就在不久前,太原被突厥大军包围,久战之下眼见不敌,王世充弃城而逃,太原被攻下,同时另一边窦建德也是在节节败退,都城早就被攻破,如今正与河套地区的李唐残部组成联军在榆林地区与突厥联军激战,根据传回来的信息来看,窦建德估计要坚持不住,用不了多久就要兵败。
  很完美的局势,完全符合他的预期。
  第二天早朝,叶晨雷厉风行,命令早已调动好的军队出击,驻守阳武的徐世绩率十五万大军北上,迎击东突厥联军,驻守长安的张陵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上,迎击西突厥与西域诸国联军。
  这四十万大军已经占据大坤王朝总兵力的六层,剩余近三十万兵马需要驻守各地,就连京都洛阳也只剩八万大军驻守。
  为了这一战叶晨已经等了许久,通过师妃暄请出了宁道奇前往西路军镇守,自己御驾亲征,亲率东路大军一路北上,在半路上党城截住王世充,一举将其围杀在战场上,其手下随即投降。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捅天下
  他以上党为中心收拢王世充残余势力,半个月后北上,与东突厥十八万主力决战于榆次城下。
  野战中叶晨亲自出手斩杀突厥大宗师——武尊毕玄,凿穿突厥中军,斩断东突厥可汗始毕一臂,大败东突厥大军,一路乘胜追击,连胜十八战,最终在雁门关口赶上。他独自一人堵在关口挡住突厥大军退路,十几万大军合围,将突厥联军全歼于雁门关下,阵斩东突厥可汗始毕,震惊于天下。
  而在另一边战场,张陵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上,分兵两路,一路五万大军西进驻守大散关挡住吐谷浑等西域联军。
  另一部北上,徐徐推进,稳打稳扎,于折庶城附近与东突厥联军展开攻防战,叶晨全歼东突厥后绕路赶往河套地区时双方连战半月各有胜负。
  等到他率三万大军从孟门渡越过黄河,穿过无定河,从西突厥背后出现时,西突厥大惊失色,张陵趁机发起进攻,两军夹击,击溃西突厥联军。
  接下来便是一路追杀,一直杀至玉门关攻下敦煌城才停下脚步,西突厥二十多万大军死伤过半,剩余溃兵不足七万逃出玉门关,散入漫漫大漠之中。
  而后叶晨派兵以敦煌为中心,派兵围剿方圆数百公里范围内所有异族胡人,随着汉朝覆灭,西域有几百年已脱离汉人统治,如今到处都是胡人,而汉人则是生活艰难,他即然已经收复此地,必然要清除胡人,特别是那些桀骜不驯的胡人,一律灭绝。
  他早就已经规划好了,将会在敦煌建立一个大的行政区域,不是汉朝那种都护府,而是重建凉州,将西域划入大坤的直接统治,以此为中心势力辐射整个西域,慢慢迁移一些汉人过来,慢慢将当地的胡人同化。
  这些他估计没时间看到,这只是一个规划,什么时候能实现很难说,如果后代子孙不给力可能一直实现不了。
  留下五万大军镇守敦煌,叶晨率剩余兵马回京,到洛阳时徐世绩已经彻底清除了王世充的势力,窦建德则是正式投降,至此,整个长江以北全归于他统治,只剩江南的宇文阀以及宋阀,以及逃到蜀中成都的李渊,上次派人追杀没有抓到。
  不过没过多久,又发生了一件让他意外的事情,宋阀阀主天刀宋缺派其弟地剑宋智为使者来洛阳,愿意归附于大坤朝,要求是嫁二女宋玉致入宫为贵妃。
  叶晨很干脆的应了下来,有美人送上门不说,宋阀归附,代表着天下已归一统。
  剩下宇文阀虽然实力颇强,但相比大坤如今的实力已不在一个级别上,偏安蜀中的李渊就更不用说,威胁更小,其他一些小势力只怕大军一到就会望风而降。
  大坤神武一年六月中旬,征南将军独孤战率三十万大军南下,一举攻破金陵城,独孤阀重要人物俱战死于此战中,宇文阀灭亡。
  大坤神武一年六月下旬,宋师道率十万宋阀大军沿长江而上,与王宣率领的七万大军从剑门关入蜀,夹击成都,彻底灭亡李渊势力。
  城破后王宣擒下李渊之女李秀宁送至洛阳献给皇帝,叶晨看了后批下‘绝世佳人’之评语,尔后赐死!
  他虽说喜欢美女,但不是真的荒淫到底,什么美人可以要什么美人不能要还是分得清,李渊一家全死在他手中,要将李秀宁放入后宫,以后怕是鸡犬不宁。
  事实上连梵清惠如果不是因为任务他都想过直接杀了,就算现在他也有防着她,不同于绾绾可以掌握权力,连独孤凤都可以率军出征,进攻金陵一战她就有随军出征,她梵清惠不能有一点权力,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后宫中做一只金丝雀。
  捏着慈航静斋这个把柄,她只能就范。
  统一天下,叶晨便开始推行自己的计划,开始大刀阔斧的削弱各地豪强大族,该打压的就打压,就算是独孤阀与宋阀他也不例外。
  当然,这两家情况特殊,不看在两家支持自己的份上也要看到独孤凤与宋玉致的份上,他也不能太过份。
  对这两家,首先军权必须要拿走,这个没得商量,然后土地要重新丈量,不会像其他大族一样全部收走,但私藏起来的土地一定要吐出来,两家光是明面上的私田就有十几万亩,私下没有登记造册的估计只多不少,这些私藏的必须全部交出来。
  叶晨做的这些杨坚杨广都做过,可惜他们没有足够的实力镇压那些大地主贵族,而他不同,任何时候一个王朝的开国君王都是最有权威的时候,他更加厉害,武力天下无敌,而且经过一次改朝换代,最厉害最有野心的几个门阀已经灭掉,剩下的实力大损,已经无法与他抗衡,这一项土地政策才能慢慢实行下去。
  他并非完全照般后世,也无法照搬后世,只是给普通平民更多一点机会而已,让普通平民生活的更好一些。
  在这个时代,平民的要求真的很低,只要能活下去,没有谁会吃饱了撑着去造反,等到造反,都是活不下去了。
  除了土改,叶晨第二项大政策就是官员贪腐的问题,这个比前一个还要困难,且难以根治。
  叶晨不是神也想不到根治的办法,只有想办法扼治。
  他想了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将权力分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比如一县,县令掌管一县行政工作,但不再拥有审案的权力,查案审判将交由县丞,刑部直管,县兵以及各地乡镇民兵有县尉管理,兵部直管,这三个官职县丞与县尉级别一样,县令高半级,但没有指挥管辖权,相互独立。
  除此之外,每一级地方还设有监察御史监督各地,监察御史独立于地方,任何人无权指挥,只对皇帝负责。
  为了更好的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叶晨启用了锦衣卫这个部门,规格与明朝差不多,分为东南西北四大镇抚司,职权各不相同,拥有监察、逮捕、审问、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等等功能。首领还是叫锦衣卫指挥使,由宫中皇帝亲信女官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第二百七十章
神罡体大成
  考虑到明朝锦衣卫的臭名昭著,叶晨对自己的锦衣卫权力做了一定限制,不再可以随意逮捕任何人,而是不同级别的锦衣卫直接逮捕一定地位的人,且审讯公开,但不得有任何人干扰审讯。
  如此一来,锦衣卫虽然权力还是那么大,但不至于像明朝的锦衣卫那么可怕,而且更受控制一些。
  除了这些,叶晨还重设制定了法律,将太过于倾向权贵易引起民愤的法律修改,同时逐步在乡镇一级建立学堂,让小孩读书,打破贵族对知识的垄断,让寒门也拥有进步的机会。
  除此之外,限制武将军权,将全国划分七个大军区,每个军区的大将每隔几年换一次,且每位大将当年纪达到一定地步就得退下来,这是防止一个大将带领某支军队时间太久,将这支军队转成私军,如果不断调动,大将在一个军区经营没多久就得离开,是难以做到将一支军队转化为私军,能大大减少大将的野心,就算有大将敢造反,手下也不会听他的。
  做完这些,叶晨还做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决定,那就是不再独尊儒家,但也不是抛弃儒家,不可否认,儒家对统治者来说是非常适合的学派,但单单独尊儒家也不利于国家与民族,必须要其他学派来制衡不至于一家独大。
  像真实历史上,儒家本身是非常的好,只是因为历朝独尊儒家没有其他学派竞争,以至于文人集团空前强大,就像宋朝对武人压制过头,愚弄百姓,令民族懦弱被外族入侵。
  在明朝文人集团更加疯狂,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变表面上是打了个败仗,但其中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当时文人集团与明朝开国功勋集团的博奕,为了击败明朝那些开国武勋赌上了国运,那一战不止英宗皇帝被擒,明朝开国功勋贵族被一扫而空,全部覆灭,而后便是文人独大。
  到后期更有东林党专权,误国误民,平时大义凛然的众位文人大儒在清朝入关后立即剃掉头发扎起辫子跪起了新主子。
  每每看到这里,叶晨都很愤怒,又无力改变什么,如今有个机会他毫不犹豫大肆削弱儒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5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