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10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0/2235

  可是像她这么洁身自好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之中的少数。
  甚至于像是杜菲杏这样的女明星,在演艺圈也并不多,毕竟用身体来挣钱的事情,非常的简单快捷。
  杜菲杏也就是不会怎么来事儿,否则不至于拍了老谋子的电影之后,最后几乎反而成为了发展最差的那一个;更不会在日后离婚的时候,被人穷追猛打,仿佛是多么的十恶不赦一样。
  不过也正是因为她的略微呆笨性格,萧奇反而比较欣赏她,愿意去顺手帮她一把。
  但今天既然是正常的交际往来,萧奇也不准备多事儿,“如果他们有什么过分的,你可不要怕,有我帮你呢!”
  “嗯~谢谢奇少!”杜菲杏心里暖洋洋的,“除非是私底下的场合,不然他们这些人一般还是要脸的,况且我也有防备,公司的人也在外面等着的。”
  两人正在这儿说着,冷不防就有一个大嗓门吼了起来:“杜小姐!你倒是快点进来啊!我花钱请你来,不是叫你陪小白脸的!!”
  萧奇一回头,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瘦弱男子,脸色闪烁的站在旁边入口处的门里面,非常的不耐烦的看着他们两人。
  “哦,黎老板,对不起,我马上就来!”杜菲杏还是很敬业的,赶紧的给萧奇说了声抱歉,小跑着走了进去。
  黎老板并没有带着杜菲杏进去,反而是叫了一个手下,让杜菲杏跟他走进去,自己慢悠悠的走了出来,上下打量了萧奇一眼,轻蔑地笑道:“小伙子,想泡大明星啊?恐怕你还需要多努力哦!等到有一天你成功了,这些大明星就能随便你享用了!”
  萧奇怎么可能和他这种人生气,笑了笑,转身往外面走去。
  明星这种公众人物,也就是在不知情的粉丝面前是多么的地位高了,在真正的有钱人面前,还真是地位低下啊。
  一如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一样。
  话又说回来,为了避免杜菲杏以后也像受气小媳妇一样,似乎可以把她拉到乔果儿身边帮忙的啊!
  毕竟这丫头演技不错,人品不错,受欢迎程度更不差呢!
第1687章
行业困境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南湾和粤州这一带的发展的确是太好了!只要你能想到的和生活相关的产品,基本上这里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工厂。如果我们的仙女公司把总部放在这里,起码成本都要减少10%以上,整个儿对于市场的反应灵敏度,也会大大的提高!”
  晚上,在酒店套房里面,洗浴过后的余珊珊一边给自己的脸上抹着润肤霜,一边这样对萧奇讲述着自己今天在冬馆参观的见闻。
  或许是转世重生带来的福利,有了萧奇的滋润,萧奇的女人们肤色都非常的好,几乎都用不着涂抹化妆品,就能保持最娇嫩美丽的容颜,这也稍微弥补了萧奇暂时没办法让老婆们怀上宝宝的遗憾。
  不过余珊珊是需要经常出差的,她生怕风霜让自己肌肤变差,所以特意的找了一个国家级的老中医,给自己配了一种纯天然食物做成的润肤霜,每次出门就会带上一瓶。
  女人嘛,对自己的容颜总是很在乎的,特别是希望自己的老公能随时看到自己最美丽一面的时候,这种保养就更加的重要。
  听到如花似玉的老婆如此说,躺在床上看报告的萧奇微微一笑,“现代工业的发展,就是要集群发展才好。但这集群发展也要找对地方,比如蜀川那样的内陆盆地,除开费用昂贵的航空运输,唯一的通道就是顺着长江南下,狭小的航道无法应付大规模的船运,因此天生就有劣势。南湾粤州这边就不同了,一方面本身就是在珠江口,另一方面地理位置也很好,基本上就是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口,船运最是便利不过。往西南绕过马六甲海峡就能进入印度洋,穿流抵达地中海,往东就能进入太平洋,往北美和南美都是轻而易举。正因为他们出海是如此的便利,自古以来,粤东、闽南、江南这些地方,都是海外移民最多的地方。当然了,他们大部分去的地方还是东南亚,那里数百年前都是荒芜一片,全靠这些华侨的双手才建造了出来。”
  “南湾市的市长不知道你也来了,今天晚上和我、老徐吃饭的时候,试探的问了我,仙女公司总部搬迁的可能性。”余珊珊抿嘴笑道,“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南湾日子不好过,如果有仙女公司这尊天王在此坐镇,那么盘活一个整体的行业,带动数百万人的产业链,也绝对不是夸张的事情。”
  “南湾的困境,在他们一开始决定走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就已经注定的了。”萧奇淡淡地说:“资本都是逐利的,都是随着成本的增加而转向新的区域。三十年前,因为欧美的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所以他们的工厂就迁移到了人力成本低廉的中国。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薪水条件也跟着提高,这些资本自然要离开中国,去到人力资源更便宜的东南亚,比如缅甸、老挝、越南等等地方。而与此同时,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上的优势,一旦薪水比别人高,那么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竞争力,衰败下去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除非是那种高附加值的工厂,否则挺得过今年,明后年的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仍旧非常麻烦。”
  “那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余珊珊坐到了萧奇的身边,柔声的问道。
  她对萧奇的才能是非常非常佩服的,从两人刚刚认识的时候就是这样,萧奇的足智多谋根本就像是一个睿智的中年人,这让她在投入萧奇的怀抱时,根本没有“老牛吃嫩草”的感觉,反而是觉得自己被萧奇呵护着,保护着,非常的暖心,就如同一个小女生,在面对大哥哥一样。
  萧奇闻言一笑,“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不过做起来不容易罢了。那就是发展技术,尽量走高附加值的道路,尽可能的抛弃这些耗费能源多、生产手段单一、技术不领先的产品。也只有这样,才会慢慢的发展起来,才会真正的成为工业国度。”
  前世的时候,即使是中国的GDP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它也不是什么工业强国,只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罢了。
  而制造业大国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劳动力大国,换句话说叫做代工工厂。
  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你要换成缅甸有中国这么多的人口,那么世界代工工厂的位置,轻而易举就能变成他们的。
  余珊珊听得哑然失笑,“发展技术?他们恐怕没有什么耐心啊!”
  “耐心?”萧奇附和的道:“退后二十年,恐怕有些企业还是有这种心态的,但现在这个情形,能有1%的企业,耐心做自己的本职行业,已经是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天大的福气了!”
  “工业还好一点了,在高科技上面,那才叫一个糟糕。”余珊珊说起了自己最近从公关部获得的情报:“我查了一下,在电子和数码行业,全中国前三十名的公司,加起来的投入才仅仅只有我们仙女实验室的一半,更别说我们在应用程序商店和明香控股北美实验室上的开销了!”
  “这是典型的未战先怯,我们的老祖宗能引导全世界的技术风潮数千年,但到了现在就觉得自己笨了,觉得我们天生不如欧美的人聪明。”萧奇道:“投入资金搞研发?怎么比得上随意去买几块地来得好?怎么比得上直接从国外进口产品回来加价卖的好?人都有惰性的,更别说这些所谓的企业家了,哪儿最快来钱,最容易来钱,肯定他们就往哪里走,从来都没有规划和长远的打算!这样的公司,能存活30年都算是不错了!”
  是的。
  这些年做代工的生意非常好,即使是单品利润很低,但一旦形成了规模化和集约化,那么整体算下来利润就很客观了,只用把质量关把控好就行,用不着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属于自己的高科技。
  做高科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投入多、见效慢不说,更有可能的是你辛辛苦苦努力几十年,最后才发现这个发明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有用处,这种极大的落差,连欧美的公司都会崩溃掉,更别说中国这么浮躁的企业圈子了。
  中国的企业家,无论是内地的还是香港台湾的,绝大部分都没有想过要做百年老店,直接赚一笔就走的心态太严重了,因此怎么叫他们沉下心来做事情?
  看着别人简单明了的钱滚钱,但自己却只是守着工业,一点一点的挣钱,几年前财产只有自己零头的人,忽然就变得比自己有钱十倍,这样的巨大心理落差,又怎么可能有多少人受得了?
  萧奇还记得,有一年中央电视台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选的就是“耐得住寂寞、坚守实体经济的人”,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
  当然了,凡事有利就有弊。
  赚钱容易代表着你根基不稳,天量的财富很容易因为政策而来,也会很容易因为政策而去,前世做地产的那位碧桂园的老板,家族财富最多超过了千亿,但第二年就变成了两三百亿,这就是抗风险能力不强的表现。
  慢慢的靠着技术挣钱,虽然不是暴发户那样的感觉,但一直都会很稳重,外界即使是风风雨雨,也基本上影响不了他们。
  在这个方面,德国就是最好的正面例子。
  为什么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在欧盟都要被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拖垮的时候,德国还能充当救火员,几乎一个国家就扛起了整个欧洲?
  原因就是在于德国一般只做自己擅长的各种技术,并不去参与什么来钱快的金融产品,即使是有一些次级债券之类的波及,但绝对不影响德国的整体实力。
  也就是通过了今后几年的这种勇猛无匹的表现,德国终于超越了英国和法国,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欧洲大陆上数一数二的强力发话人。
  虽然萧奇很讨厌德国对中国的不友好,但也不得不承认,德国人和德国的企业,的确是和他们的立国之训一样,坚忍不拔,非常耐心的做事情,的确值得佩服。
  当然了,佩服归佩服,这也丝毫不能阻止萧奇对德国的剪羊毛。
  通过好几个大大小小的次级债保险,萧奇让佟文聪坑了德国三大银行之一的德意志商业银行,目前为止已经获利了25亿以上,要是累计到了年底,起码也能收获35亿美金。
  敌人的衰弱就是自己的进步,现在还仅仅是第一步,等到债务违约危机的时候,萧奇还会再做一盘大局,再把欧洲的一众国家给坑害一道。
  没本事挣钱却要腆着脸花那么多的钱,这样的白痴不去落井下石一番,都对不起自己转世重生一次。
  反正八国联军的时候,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给咱们中国人留条后路。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现在总算可以用在骄傲自满的欧洲人身上了!
第1688章
划不来的收购!?
  一个高科技公司想要发展壮大,那么两样东西是必备的。
  第一就是有着充足的研发人才,只有人才多了,他们才能源源不断的发明创造出值钱的专利,或自己使用,或授权给别惹,为公司挣大把大把的钱。
  第二则是需要有更加充足的专利库,无论是自己使用,还是和别人交换专利,或者是限制别人发展……反正进入了21世纪之后,在这个世界上专利库绝对比钱管用,而且是必不可少。
  像是仙女公司这样才成立两年多的公司,人才是不断的招聘进来,专利库的专利却只能先通过购买来充实了。
  ADI的无线通讯芯片部门、德州仪器的无线技术相关、爱立信的无线通讯设备、北电网络几乎整锅端、各大手机公司的技术专利……等等,萧奇为此付出的不但是巨大的努力,还有天量一样的金钱。
  但萧奇并没有满足,事实上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欧美到处都是遇到了金融危机,正是近二十年以来最好的趁火打劫的机会,错过了这几年,再想买什么高科技公司,获得什么高科技的技术,简直是比登天都还要难。
  因此在前两个月搞定了北电网络之后,萧奇现在又开始把眼睛转向了布局已久的另一家公司——英飞凌。
  作为西门子分出来的半导体部门,英飞凌秉承了西门子的创新精神,在半导体芯片这个领域有着非常强大的研发能力,无论是手机基带芯片,还是智能处理器CPU上面,还是在车载智能交换系统上,甚至是在各种精密的传感器上面,英飞凌随便哪一样都能排到全球的前十名。
  萧奇最看重的并不是英飞凌手中超过30000个的专利项目,而是他们出色的研发能力,以及和未来科技紧密相连的前瞻性。
  不说别的,只说这个“人车交换系统”,也就是车载智能系统,英飞凌日后就做到了世界第一,汽车智能化就是以后发展的方向,而拥有最好的传感器和芯片的英飞凌,日后在这方面占据的份额,以及赚取的巨额利润,足以让任何一个人眼红。
  然而现在不是汽车智能系统发展迅猛的2013年,现在仅仅是简单的ESP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慢慢普及的年代,说人车交换系统,实在是有些超前。
  而在其本身的主业——芯片上面,实话实说,英飞凌比不过业界的老大高通公司,也比不过三星公司,它们甚至还比不上被萧奇提携了一把的联发科。
  因此受到了次贷危机的牵连,英飞凌最近的日子不好过,特别是它的“儿子”奇梦达公司因为动态芯片DRAM业务萎缩而巨亏之后,英飞凌的市值已经从去年最高的80亿欧元,暴跌到了一月份的50亿欧元。
  虽然到3月份,英飞凌的市值还会下降几个百分点,到45.3亿欧元,但在春节期间,萧奇便已经委托了高盛公司,让他们帮忙收购英飞凌。
  高盛公司虽然是臭名昭著,未来更会为广大的投资者们所不齿,但是他们在接受委托之后,还是非常负责任的,实力也是非常足够的,特别是在萧奇给的佣金够多的情况下。
  高盛公司的势力在美国最大,但不代表着他们只在美国横行霸盗,事实上高盛公司在欧洲甚至亚洲,都有着非常庞大的实力。
  举个例子来说吧,意大利的财政部副部长,去职之后直接加入了高盛欧洲公司。
  另外还有法国的两位金融部长、世界银行的五个高层、欧洲央行的前后7任共十五个高层……等等,都是被高盛公司纳入了其中,再凭借着他们的人脉和关系,在各国大肆的投机和坑人。
  德国这个欧洲传统的强国,自然也是高盛渗透的目标,经过了一番艰难的努力之后,高盛终于是打通了关节,给萧奇带回来一个没有什么惊喜的喜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0/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