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2235

  闲着在家的萧旭,早就关心着此事,等到他三月底上任的时候,就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天网是萧奇根据以后中国大地上的经验,跟萧旭谈论过的,简单地说,就是在市区的各条街道上,都安装好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市区里面的情况,一旦监控室的人发现哪条街道上有状况发生,就可以立刻通知民警去处理。
  另外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对于各种交通事故、光天化日的邻里纠纷等等,有一个可查的证据,方便警察取证和办案。
  其实中国的大地上,历来都有着不少监控摄像头的存在的,理由也是上述的两个。
  但像是萧旭写文章提出的,如此密布又严厉的措施,仍旧是从来没有过。
  如此做法,连沿海开放城市都没有做过,更别说蜀川这种内陆省份了。
  现今的社会已经是世界接轨,逐渐在经济上强大起来的中国人,迫切的希望一步到位,学习好欧洲的人性化管理,所以这几年的措施,很多都在仿照欧洲。
  像是“侵犯隐私权”这种话语,就是学习欧美的产物。
  萧奇听着老爹回来说起,心里就觉得好笑。
  一味的仿照别人,而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那绝对是很不好的愚蠢行为。
  欧美经过几百年的文明发展,整体素质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这一点,萧奇是知之甚详的。
  可也要注意到,这是他们几百年慢慢发展的结果,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并不是简单的几十年、几个政策和几个模仿,就能成功的。
  很简单一个举例,在美国的大公路上,你招手一下,十辆车子里面至少有八辆会停下来,问问你需要什么帮助,而在中国却正好相反,十辆车子之中有两辆能停下来,你都该谢天谢地了——而且,美国的公路案件是经常发生的,时不时就有歹徒假装寻求帮助,从而利用别人的善心,抢劫杀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依旧是乐于助人,这就是他们整体素质很高的表现。
  事实上,虽然萧奇不愿意承认,可也不得不承认,在社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之中,中国民众参差不齐的素质,现在和将来几十年,都会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话题。
  从总体上来说,是放松不得。
  安装无处不在的天网,就非常有利于打击宵小,震慑那些别有用心的坏人,从而保护弱小的民众不受欺负,能安心的工作生活。
  从现实意义来讲,也从未来几年的经验教训来讲,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安装天网,绝对是中国的大势所趋。
  别说什么“侵犯隐私权”之类的废话,过两年香港的闹市区,就会出现直接扔装满硫酸的瓶子到人群中的恶性事件,在那个时候,香港都直接提出议案,有心要向内地学习,安装天网了。
  对“隐私权”非常的在意的香港,都要学习天网的经验,这不是恰好证明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吗?
  当然,萧奇不会用以后的事情来佐证今天的事情,而萧旭也在认真的探讨了后,对天网深以为然,所以在遭受到重重阻力后,固执的直接请余承生帮忙,把文章发表到了内参上面,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卢国良知道自己干不了几年了,萧旭这个他一直欣赏的后辈,做的事情自然是一力支持,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满龙胜也觉得,远殷市的治安非这样做不可。
  可奈何萧旭的文章上了内参后,省里的公安厅对此非常的恼火,说你一个市长,干好你的经济任务就好了嘛,干嘛要对公安系统指手画脚呢?
  所以公安厅对远殷市的行为是一阵批评,不但不给出“天网”相关的编制,而且所有的设备、经费,一律不准从公安局的账目上出,意思是你有本事,就自己花钱去做吧。
  今天早上接到满龙胜的电话,萧旭第一时间就把儿子给叫了过来,其原因不言而喻,肯定是叫儿子赞助了呗。
  王敏德离开不久,萧旭便皱着眉头走进了办公室。
  看到儿子在闭目养神,萧市长的脚步立刻放轻了来,可就算是这样,萧奇也蓦的眼睛一睁,醒了过来。
  “你看看你,才十八九岁的人,还不算多么忙碌呢,精神就这么不好,实在是该多加锻炼了。”当过兵的萧旭,看着儿子道,“上了大学后,生意上了正轨,你给我去找一个武馆锻炼。回来后,我叫陈小路考察考察你,不行的话,你就小心板子!”
  别看陈小路吊儿郎当,实际上他在警察大学时,搏斗非常的厉害,一个人打三五个是寻常之极的事儿。
  也因为他有着这方面的特长,在看到萧旭荣升市长宝座后,满龙胜也批准了城关派出所所长的申请,将陈小路同志提拔成了城关派出所治安中队的副队长,股级干部,连末流的副科级干部都算不上,但好歹是成了一个芝麻小官,算是在官场上迈出了第一步。
  萧奇挠挠头,赔笑道:“这不是最近经常坐飞机奔波嘛,等我从国外回来,不用老爹你说,我自己就去工地上干几个月建筑工人,保准锻炼出一身腱子肉来。”
  “嬉皮笑脸的,没一句正形。”萧旭摇摇头,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刚才敏德跟你说了吧,公安厅不批编制和经费,这事儿只能你帮忙解决了。咱萧家人不为做官发财,也不为上级高兴而做官,只要是对家乡人民有利的,我才不管他们那么多!”
  “霸气!”萧奇连忙拍着马屁道:“老爹你要多少钱,说句话就行了,钱这东西,我可不缺。”
  “具体的花费可不少。”萧旭侃侃而谈道,“购买设备、铺设线路是一笔大开销,另外还有以市政府的临时编制招聘三十个工作人员,也需要承担他们的工资和补助。我算了算,第一批的资金就得花费两千万左右。”
第0179章
远殷城市幸福基金
  儿子虽然手上握有差不多两百亿,但作为一个县级市的市长,萧旭可没有那么的奢侈,在行政支出来说,两千万已经很多了。
  “而且你捐款可以,但必须要有名目,否则以后不好说话。”萧旭这样叮嘱儿子道,他虽然文雅低调,但不是傻子,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肯定也要是有的。
  “这个简单。”萧奇笑了起来,“我捐款一亿人民币,成立一个‘远殷城市幸福基金’,拿去购买农村信用社的股息,先用存款来贷款两千万用于天网,剩下的除去贷款利息,每年获得的分红,就可以作为老爹你之前提及的‘见义勇为奖金’、‘助人为乐奖金’、‘孝顺奖金’、‘举报犯罪奖金’来评选发放,正好能弘扬好的风气,鼓励大家做好人,做好事儿。”
  众所周知的,全国性的建、农、工、商四大商业银行,储蓄利息是最低的;而每个城市的商业银行利息就要高一些,最后规模最庞大,覆盖了整个中国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就是所有小城市银行分支机构里面的利息最高的一个。
  远殷市的农村信用社也不例外,而且他们今年还开始了股金的吸纳,一块钱一股,最低购买标准是一万块,预计年股息分红是一分,也就是一千块。
  农村信用社也是国有的,自然不可能倒闭,在建农工商年利率仅为四厘左右、仅仅不到农村信用社一半的基础上,人们自然愿意投钱到农村信用社去,获得高额的利息。
  银行是最赚钱的稳当行业。
  萧奇知道,农村信用社这个股息分红,直到六七年后,都一直在实行,虽然没有跑赢变态的通货膨胀,但无疑资产缩水的程度降低了不少。
  一亿元每年下来就是一千万的股息分红,去除前几年因为天网花费的本金利息还款外,每年至少能剩下五百万,用于弘扬各种正气,也算得上是足够。
  说起来,重生回来的萧奇,也是一个很有心眼儿的人,前段时间萧旭赋闲在家,少年就刻意收拢了一批“帮助人反被诬陷”、“救人英雄流血又流泪”、“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等等的新闻报纸放在家里,萧旭看见之后,自然是心中大恼,同时也深深的在为这个社会的风气所担忧着。
  曾几何时,学习雷锋帮助别人,是萧旭这一代人继承的优良习惯,那时的人们,讲究奉献精神,根本不求回报,这才造成了六七十年代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撑住国家继续往前发展,而不是崩溃倒塌。
  但现在的社会呢?
  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袭之下,许多人的道德观念已经非常薄弱了,什么都是以利益为先,以赚钱为先,中国的传统美德,不能说丢得一干二净,但实在是剩下不多。
  萧旭是有着一股书生意气在的人,看着社会上的种种弊病,现在有机会执政一方的他,就把前段时间思索的方案拿了出来。
  不是说英雄救人之后,自己受伤,被救的人却逃得无影无踪吗?
  没关系,远殷市政府不但会负责医疗费用,还会给予丰厚的金钱奖励,并且大力的宣扬英雄的事迹,让他名利双收。
  不是说好心人帮助别人后,反而会被赖上吗?
  没关系!
  有了天网后,这些事情都无处遁逃,无赖将会得到严惩,而好心人不但要重重的到处表扬,还会再给一大笔钱,让他知道,坚持做好事,还是有天在看着的,政府会鼓励你的!
  对于举报罪犯,那政府不但会严格保密,还会给出几千到几万甚至十几万不等的奖励,让大家都积极的乐于帮助政府抓坏蛋——这就是太祖口中所说的“积极激发劳动群众的热情,形成人民战争的海洋,让敌人无处遁逃”的真髓了罢。
  除此之外,还有孝顺奖金,则是针对像是徐伟洪这样的孝子孝女的,重奖奖励之下,不但能减轻他们的负担,还能形成一股好的风气,让人们都乐于孝敬老人,关爱弱小。
  ……
  以上的做法,虽然有些唯金钱奖励是图的成分在,但既然现在的社会就是金钱的力量大,那么萧旭也不会不顺应潮流,金钱和荣誉的奖赏一起,让道德的力量重新站起来的时间,就会大大的减少。
  等到以后道德的观念深入人心,那么金钱奖励代表的分量,就会逐渐的减弱,直至没有都可以。
  萧旭不知道自己看不看得到那一天的到来,不过他还是决定义无反顾的用心去做,因为他可不愿意留给后世子孙一个毫无道德和美德的城市。
  所以,面对儿子的一亿基金的建立,萧旭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卢国良,并且联合召开了市委市政府联合会议,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从潘军威等人落马之后,大家就晓得了远殷市市委书记卢国良、以及顶头上司雁南市市长姚中军,都是萧旭的坚定支持者,而最重要的是,省委书记余承生,对萧旭非常的欣赏,也成了他最大的后台。
  正因为有了余承生的面子在,省公安厅才不痛不痒的以“不赞同不反对”的形式来针对“天网”,否则换了另外一个人,恐怕直接就是行政斥责令下来了。
  既然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萧旭又没有用政府的一分钱,任谁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来。
  而民间的反应,却激烈了许多。
  虽然细则还没有出来,可首先的有“举报犯罪奖金”在,许多老百姓已经写信或者打电话,向公安机关举报自己身边的犯罪分子了,弄得满龙胜打电话来诉苦,说萧市长你真的给我们安排了好任务啊!
  面对民众们的这种反应,萧旭不是觉得好笑,而是觉得大有可为,连带着对于其它几个奖励的实施,也越发的有了信心。
  因此,王敏德所在的秘书处,那更是加班加点的在忙碌着,就是为了将具体的四大奖励基金细则出炉,早点在远殷市实行下去。
  由于这个政策是非常阳光的,又很有意义,所以就算累点辛苦点,十几个秘书仍旧是干劲儿十足,力求在这些大事上面,留下自己的一点功绩。
第0180章
从另一个方面下手
  老爹很忙,萧奇自己的事情也很忙。
  “天网”的工程非常的繁杂,埋设电线管道、各处明暗地方安装摄像头等等,都是一个技术活儿。
  萧奇找的是渝州的一家安保设备公司,这家公司有着比利时的技术背景,专门和公安部门合作,出售安保器材。
  他们的价格虽然不菲,可人家的东西用上三五年都不会坏,这就是物有所值了。
  安装整个城区的监控摄像头,如此庞大的工程,他们都没有做过。
  不过这样赚钱又有挑战性的工程,还是政府部门下的单子,他们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接了,紧张的做出预算之后,经由发改委和审计局审核后,虽然比预算的多了一百多万,可还是得到了通过执行。
  有钱好办事儿,首付款打进公司账户,安保公司的三个工程队就开了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