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1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6/2235

  再说了,之后敦煌省的单曲县农业基地就要建设成功了,到了那时,供应就更加充足,张古除了仙女食堂点心铺之外,倒还可以大展手脚一番,把好的农副产品卖到周边几个省份的大城市里面去。
  张古也不只一次的感慨说了,想不到临到古稀了,才有做事业的机会,这可是不能再蹉跎浪费时间了。
  张古毕竟是老一派的人,他对工作很用心,许多想法也挺有意思,但有些东西,他却是不懂的。
  比如说萧奇最近想要开始推行的农业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说起来很复杂,其实要简单了说也可以。
  那就是把两个不同的物品或者是人,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那就是物联网产业。
  萧奇想要推行的农业物联网,就是在田间地头安装各种传感器、控制器等等设备,然后利用无线网络通讯技术,把这些机器给整合起来,形成互联网和田地的信息化一体,随即再通过互联网,针对田地情况的变化,实行远程管理控制,达到一个智能化掌控农业的效果。
  物联网这种概念是90年代麻省理工的一位教授提出的,在20世纪已经逐渐的开始在欧美各大国家开始运用,到了2010年之后,更是大行其道。
  萧奇知道,中国对物联网的重视,特别是对田间地头的农业物联网产业,都不够重视,至少在2013年左右,也仅仅是开了一个头而已,远远没有到大规模运用的时候。
  对于中国这个拥有15亿人口的超级大国来说,粮食安全提高到多么重视的地步,都丝毫不为过。
  农业物联网的出现,会直接导致中国大农场、超大型农场的出现,让以往的小农经济直接变成现代化大型农庄的建设。
  无论是在投入上,还是在管理上,在最后的产出上面,这种大型农场的成果,早就通过美国的大农场告诉了我们,远远的打败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这有点像是当年英国的机器纺织行业,直接到中国来倾销,直接就把江浙一带成千上万的纺织家庭给逼得改行一样,既是让人感慨唏嘘,又是一种社会的必然。
  别的不说,单是中国小农经济使用的化肥,数量全世界第一,但发挥的效率却只有化肥全部效力的30%左右,这种巨大的浪费和对土地的损伤,还有过量化肥对蔬菜粮食的污染,就是必须要改变的。
  一旦形成规模化管理,那么光是生产出来的粮食方面,就能至少提高50%的产量,单是这一点,就会让国家大力支持。
  而且农业物联网也可以节约更多的能源,不仅仅是化肥,还有用水等等,都比传统农业要节约得多。
  虽然农业物联网大规模运营之后,会导致大量的农民失业,但一方面给农民了租赁田地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投入了城市里面的各种基础建设和吃穿住用各个行业里面去,大大的缓解用工荒。
  要知道,在2012年之后,随着老一辈农民工的年迈,新一代的农民子弟们对都市生活的向往,导致真正需要大量人手的建筑、工厂等行业,几乎就没有什么年轻人来做这些,所以用工荒就大量的出现了。
  大量的增加就业人口,造成了大量的竞争之后,这些行当自然就有着充足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反过来拉低一点物价。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怎么可以不做呢?
第2282章
农业物联网(下)
  因此萧奇来川大,除了顺便上课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拜访川大的校长,请他帮忙引荐一下蜀川农业大学的校长和专家们。
  物联网的技术,除了探测器、感应器、数据追踪等方面非常重要之外,农业专家的参与指点,针对各种情况作出各种应对措施,也绝对是不能忽视的作用。
  你说萧奇在政府是有强硬的关系的,在生意场上也是赫赫的威名,为什么偏要找一个川大校长来做引荐呢?
  虽然川大校长在行政级别上享受的是副部级待遇,但实际上权利来说,比一个正厅级的市长都不如呐。
  但事情不能单纯的这么看。
  商人是商人,政客是政客,学者是学者。
  一个圈子是一个圈子,基本上不会怎么混淆。
  你要请蜀川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固然可以用行政命令这一招,但在诚恳的态度上却不怎么上道了,显得没有诚意。
  故而萧奇才想着请川大的校长出面帮忙。
  蜀川大学校长在去年8月就换了人,现任校长张唯,是从副校长直接升任的,并不是部里空投的官员。
  他从一加入工作就在川大,再加上做事情果敢爽利,因此非常得人心,老校长退休的时候,去首都了三次,才算把他的位置给定下来。
  在接到历史系主任打的电话之后,张唯立刻就答应了和萧奇谈事情,因为时间接近中午,地点就选在了校长办公楼旁边的二食堂。
  读书的学生们,很少有愿意和老师一起吃饭的,就算再一个食堂,也会有些不习惯。
  特别是在这种老师集中出没的地方,学生的人数就更加寥寥无几了,萧奇走进来的时候看了一下,约莫就是三五十人,这还是因为旁边有一个教学楼的缘故,如果不是在这里上课,恐怕他们也不会再这里吃饭。
  上了二楼,因为这里提供包间和单独小炒,档次要高一点,学生只有十几个,老师们坐着的也不多。
  川大校长助理苗育红等在这里,看到萧奇过来了,笑着跟萧奇挥了挥手,带着萧奇走进了其中一间小包间。
  苗育红是张唯的铁杆心腹,也是从川大研究生一毕业就留校做行政,现在为止都十多年了,就一直在张唯手下办事情。
  据历史系的系主任说,苗育红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办事能力特别强,只要是交代的任务,他都能努力完成,所以平日里口碑不错——至于他的名字有点女性化,这也是那个年代的特征,比如卫红、育红之类的名字经常也给男孩子用。
  “萧董,你好!”餐桌旁站起来的中年男子,清瘦儒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还主动的伸出了手。
  堂堂的蜀川大学校长,萧奇又是属于他的学生,张唯自然不可能喊出“奇少”这样的称呼来。
  文人的一些风骨,却还是很好的。
  “张校长,初次见面,你好!”萧奇笑着和他握了握手,分宾客坐下。
  苗育红见状就走了出去,顺便带上了门。
  “早就听说了萧董的名声,没想到你读书了快三年了,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张唯笑着道,“来,粗茶淡饭,咱们边吃边说。”
  “好!”
  萧奇也不客气,先吃了点东西,才道:“校长,我来的目的,相信你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怎么联络,怎么和他们说道,还请你教我一下。”
  张唯一愣,心想萧奇还真是不客气,一上来就说得这么直白。
  但转而一想,人家还真有这种底气,堂堂世界首富不说,在蜀川省内直接靠他吃饭的人就超过200万人,这是何等的权势和荣耀?
  幸好他不是没有准备,闻言道:“蜀川农业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不算太高,到不了前五,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人才。相反的,在蜀川这块土地上,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农业了……萧董你现在聘用的兼职专家们,包括去单曲县的那群农业专家,可都是有农业大学的背景啊。”
  顿了顿,张唯道,“我觉得有些奇怪,那么多农业大学的教授和退休人员,在你那里工作,干嘛要早我来给你引荐吴校长?”
  吴校长就是蜀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忠民。
  “这个要牵涉到整个蜀川农业大学和仙女公司的合作,自然是正式一点的好。”萧奇道,“有名望有身份的张校长您帮忙引荐,自然他们会感到更受重视一些,比什么当官的去要好多了。”
  张唯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都说校长就是一个官僚,但他们还都是做学术出身,有点清高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萧奇让萧旭来找他,张唯不会不高兴,但也不会觉得被尊重。
  现在萧奇亲自请张唯办事情,张唯心里就会舒服很多,办起事来自然就要尽心许多。
  张唯说道:“吴校长年龄比我大几岁,但为人却是不拘泥,这几年对农业大学的改革也是非常多,你的远殷市农业基地,还有单曲县那边,之所以农业大学的教授专家去得那么多,就是吴校长要求他们尽可能的实践,以此来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知识,让学生们能学到在工作中能用的东西。”
  话语之间,张唯对吴忠民是非常的推崇。
  萧奇微微颌首。
  仙女公司对自己要用的人,向来都很大方。
  像是后勤部聘请的那些专家,无论是在远殷市还是在单曲县,都给予了丰厚的报酬,他们所在的单位和学校,自然也得到了不少的捐赠。
  萧奇刚开始还以为,蜀川农业大学的专家们,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出来了不少,结果现在才知道,原来还有人在暗地里帮忙呐。
  中国的教育制度,特别是大学的课程,很多年都和社会脱节了,学的乱七八糟的知识,根本就没有多少能用的。
  很多时候都还不如专科技术学校。
  这位吴校长如此的做派,明显的就是实干家,让萧奇对他多了一分兴趣。
  两人一边吃着饭,一边的聊着。
  张唯对萧奇说了不少吴忠民的习惯,以及蜀川农业大学的状况,这些情报可都不是外面能得到的,不仅仅是张唯和吴忠民十几年交往的经验,还有张唯自己的人生判断哲理在里面,他也算是倾囊相授了。
  萧奇也把自己的农业物联网概念,再次详细的跟张唯说了一遍。
  之前张唯只知道萧奇有农业方面的合作,想要跟吴忠民商量一下,结果现在一听具体的事宜,他立刻就来了精神。
  虽然张唯不怎么懂农业,对物联网的了解更无从说起,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求知欲。
  现在的校长们,可都是综合性的人才,多接触一些新兴的东西,对他们的校长生涯就越是有利。
  “老吴最近在安雅总校区,你如果去的话,这几天去也行。”张唯末了道,“我帮你约一下时间,像是你这样的构想,他一定会非常喜欢的。”
  “好,那就麻烦校长了。”萧奇笑着道,“我来之前听主任说,咱们川大这一学年的贫困生补助又要开始甄选了,仙女公司愿意每年额外资助2000个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也算是我这个川大学生尽一点心意吧。”
  张唯嘴巴动了动。
  萧奇来川大,根本就不是学习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
  像是他这种一年到头都上不了10天课、一天到晚忙着生意的家伙,简直是让老师们都无可奈何。
  不过谁也不愿意让萧奇退学,因为现在和以后,萧奇都会是川大校友之中最有名气的一位,对提升整个川大的知名度有很大的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6/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