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16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9/2235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不行的话那青莲县这些地方,我也帮不了忙了。”萧奇摊开了双手道。
  萧旭嘴巴一动,最后还是忍住了不去呵斥儿子。
  想想也是,如果全要萧奇担当一切的困难,显然是太苛刻了。
  既然青莲县那边的民生问题是国家需要解决的,那么在萧奇提出办法的时候,适当的给点政策,帮衬一下,这也绝对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第2380章
不能白给
  萧旭可不知道,其实这个农副产品绿色通道的事情,几年后就会成为现实。
  过几年的那个物价啊,特别是人们餐桌上的相关物价,涨得可叫是一个欢腾,几乎达到了全民痛恨的地步。
  为什么这么高的物价?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高速公路收费高,各种莫名其妙的罚款多,却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为了平抑菜、果、蔬的物价,为了方便偏远地方的菜果蔬等农副产品运向大城市,降低生活成本,国家就出了规定,凡是这些蔬菜水果之类的农副产品车辆,一路通行一路顺畅,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来收费和罚款。
  这样一来,南方的蔬菜就更加凶猛的涌向了北方,着实的缓解了北方的菜价贵的问题。
  接下来,各省市之中,也多多的选择了这种方式,在省内也都选择了这样的绿色通道方案,也成了控制打压物价的一种好手段。
  当然,平心而论,萧奇现在提出的想法,还是有着不小的实际困难。
  不说是时间提前了好几年不说,单是说逍遥商城的农产品想要免费通行全国,并不是季节性的,而是一年四季都如此,这就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会牵涉到了方方面面的实际利益,并不是说很简单就能行的。
  以后的绿色通道,也是在菜价水果价格高涨数年,多方面的诉求之下,无数老百姓的殷切希望之下,才能通行的一个政策。
  现在虽然也是金融危机时期,但物价上涨得并不那么明显,也就是刚刚才开始。
  民众们对菜篮子的埋怨,并没有多大。
  在这个时候把逍遥商城的产品全部免通行费,让它可以低价去和当地、附近的农民们竞争,无疑是对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一种利益损害。
  所以就算知道萧奇这个是好法子,既能让灾区的民众们获得安居乐业的机会,又能发展生态农业,把蜀川建设得更加美好,还能丰富大家的菜篮子,让大家有更好的选择……恐怕上面的巨头们,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萧奇当然知道现在要求免费通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困难不代表着自己不去做。
  本来为青莲、贝川、文川、雷县、泽县等等地震灾区规划生机,已经是他额外的帮助了,如果还要承担起完整产业链条,负责收购和销售,那他就成了地震灾区的保姆。
  萧奇不是不愿意为困难的人们做事儿,但问题是还有国家啊。
  国家的职责就是在危难的时候帮助这些民众,负责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如果萧奇把这些责任担当了过去,那又算什么?
  有些事情,你做多了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
  比如别人看到你帮了这么多人,立刻就觉得,啊,原来萧奇这么有钱啊,那好吧,吐蕃、新江、黔州等等穷困地区的事情,也都交给你了……什么?你还有余力?那修建道路、整理水利等等,也都你来吧!
  因此,萧奇就算是要做这些好事,都要做出一副斤斤计较的商人模样儿来,非要让国家也付出一些东西,才会让人们觉得,这样的帮助来得不容易。
  这样也能算一种交换,即使是国家给萧奇的,并没与萧奇付出得多,但是总不是无偿的给予。
  免费的东西谁不想要?
  要得习惯了,那可就是一个灾难!
  所以萧奇不但要提出这个免费通行的要求,而且必须是很强硬的,就算不能把全国道路给我开通了,你也得把周围几个省先给我开通,然后税收什么方面也要有好处,否则我就只提出建议,他愿不愿意做和我无关,逍遥商城更不会全部收购,一切按市场的机制来。
  萧旭很明白儿子的心理,对于萧奇这样的考量,他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更何况这事儿用不着他去出面,由儿子这个商人直接和闻书记、牛副总他们商量,讨价还价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暂时放下了这事儿,萧旭又和儿子说起了刚才提及的农业生产。
  其实大家对于生态农业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觉得生态农业,特别是大米小麦玉米等等主食的生产,一点化肥都不能用。
  实际上按照欧洲的规定,你可以用一些经过验证过的农药,但农药必须保证安全,必须要利用率很高,尽可能的减少农业残留。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用农药的生产,只能是小规模的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对于防灾防虫的要求更高,完全靠老法子来做,也不大现实。
  远殷市现在对于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就是属于不用农药,但这样太耗费人力物力,于是萧奇在去年年底就专门请了农业专家过来,在试验大规模种植农作物的同时,也实验着怎么有效率的高效使用农药。
  经过数百个农业专家几个月的试验,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年夏粮收割之后,就会开展第二轮的试验。
  萧旭对这个感兴趣,纯粹也是现实环境的忧虑。
  众所周知,中国用世界上9%的耕地,养活了这个世界上21%的人口。
  虽然里面有许多比如大豆之类的粮食,已经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但主产的大米、小麦和玉米,还是很能挺得住的。
  为什么产量会这么高?
  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化肥施用量是世界第一,有一大半的产量都是靠化肥催出来的。
  如果一旦不使用化肥,那么土地很容易就陷入欠收的窘境。
  但问题还在于,中国实用的化肥太多,其利用率几乎只有别人的一半不到,这就显得很伤害土地了。
  比如美国的化肥利用率是70%左右,中国不到30%。
  欧洲是80%,中国是不到30%。
  日本达到了90%,中国还是不到30%。
  这也是萧奇给萧旭的资料里面,着重提到过的。
  因此萧旭对于怎么样提高化肥使用效率,逐渐的减少土地对化肥的依赖,从而彻底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使土地恢复一部分活力,也是充满了期待。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萧奇摊开双手,给老爹说道:“第一点,提高化肥的生产工艺,从而提升化肥的质量,更能减少污染;第二,使用正确的化肥配比;第三,进行科学的管理,比如运用物联网技术等等。只要能做到这三点,不敢多说,减少一半的化肥浪费,是绝对能做到的。”
  “你说得轻巧。”萧旭道,“结果哪一点都不好办!还得等你这边有经验了之后,三五年过后,才能向全国推广。”
  “其实没有那么的难。”萧奇道,“老爹你忘记我们之前说的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了?等到欧洲经济一片潦倒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高薪聘请一些欧洲的专家过来,专门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给予我们指导嘛。你说到时是乌克兰的农业专家好,还是德国的化肥专家好,还是法国的物联网专家好?”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事情,现在早已经露出了端倪,欧洲大陆的气氛,是逐渐的紧张了起来。
  虽然中国也仅仅是上层的人物才知道,但萧旭显然是其中一个,而且他的几篇文章,都在最高档次的会议上面出现过,据说卞老大给他了三个“好”,两个“不错”的评价。
  眼看着席卷欧洲的风暴不可避免,萧旭觉得,儿子的这个趁火打劫的计划,很……很棒!
  是的。
  我们穷困的时候,苏联穷困的时候,他们都会用高薪厚禄挖人,为什么不能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这么干呢?
  到时候大公司说不一定,但中小公司的专家精英们,几十个几百个,应该能请过来的吧?
  而且就算是行业内的专家,在这种经济大倒退的大环境之下,过来挣几年不断稳健升值的人民币,也肯定是非常乐意的吧?
  就以蜀川这边为基地,把远殷市、单曲县、地震灾区几个县区等等作为试验田地,等到完成一批批的试验累计和效果累计之后,再向全国开始扩散,这对于中国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来说,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思量过处,萧旭狠狠的点了点头,“挖人的事情,你要认真的记在心上。到时候不要怕花钱,他们来到蜀川之后,一切便利我都请闻书记和张省长安排。只要能让我们的农业有10%的提升,那就是惠及万民,就算是为咱们萧家积德了!对咱们的后人有好处的,知道吗?”
  “知道了。”
  萧奇笑了起来。
  老爹平日里对这些积福、积阴德什么的,显得没有什么兴趣,但现在看起来,他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的人啊。
  其实不用萧旭提醒,萧奇也早就是有了这个打算,不然他说出来干嘛?
  只不过他的野心比萧旭大多了,少年甚至准备在未来,把自己控制之下的缅甸、老挝等地方的土地,也都变成中国的粮仓!
  那个时候,才真的叫为子孙后代积福积德!!
第2381章
关于赞助和补助
  第二天一早,萧奇就坐上了车,带着好几辆的大卡车,浩浩荡荡的往三环路外面的孤儿院而去。
  这是昨天美女师父吩咐的任务,少年要为那些孤儿们送温暖。
  昨儿吩咐了下去之后,后勤部那边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适合小孩子们用的东西,吃穿住用什么都有,外带着给老师们、阿姨们的奖励都准备了,可谓是非常的周全。
  嗯,基本上这是废话。
  连老板的话都能忽视的,也不可能在仙女公司后勤部混。
  蓉城现在发展非常的快速,仙女地产几乎都在三环路以外发展房地产,以至于前世在2013年都没有发展起来的三环路外围,现在早已发展得比一二环路都要漂亮、美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9/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