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16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5/2235

  连日本这样的国度,居然都有出租车司机敢拒载,就更不用说一向傻大粗的美利坚出租车司机们了。
  粗暴、态度差、故意绕路……等等恶习,反正你能想到的他们都有。
  所以在美国乘坐出租车,很多人觉得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折磨。
  如果不是美国人离不开汽车,而专用租车又太贵不方便的话,恐怕许多人都根本会拒绝出租车。
  现在好了,Uber来了。
  它不是出租车,又不是专用租车,但它恰好就综合了这两个行业的优点,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Uber的价格只是出租车的二分之一,服务态度却是他们的两倍以上。
  Uber到来的速度很快,基本上只要不是城市里太偏远的地区,3分钟之内就有一辆Uber的车辆到用户的面前。
  Uber更适合一些旅行和商务活动的接送,只要你约好了时间,那么基本上你从机场或者是大巴车上下来,就能坐上专属你的车辆,悠闲的去往目的地。
  Uber的付款方式也是非常方便,只要你能上网,通过Uber的终端就能付款,期间并不用支付现金,对于一切消费都习惯用信用卡的美国人来说,这是非常方便的。
  Uber的车辆都非常的干净和卫生,还有免费的矿泉水提供,如果你对于司机和车辆有任何的不满,那么都可以提出投诉,Uber公司非常重视投诉,只要确定了你的投诉内容属实,那么不但司机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乘坐Uber,安全系数上面也很高,因为Uber公司都会严格审查司机们的资质,并且所有的车辆上面都有安装监控,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立刻就会第一时间处理,如果监控连接断开,也会第一时间报警处理,这样不但是保障乘客们的安全,对司机们也是一种保障。
  你说说,有着这么多的好处,只要不是傻子的,那么都会抛弃租车行和出租车,使用Uber的吧?
  事实上美国人民也是这样做的。
  否则Uber也不可能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在美国被超过1.38亿人下载,使用次数总计超过8.342亿次了。
  这还是因为前面两个星期,Uber只是在旧金山和加利福尼亚发展的缘故。
  从这个数值上来看,Uber已经是征服了全美的人们,成就了一个新的神话。
  实际上也是如此。
  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硅谷,还是普通的人们,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忽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Uber。
  不经意之间,它就已经成了美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民众们习惯在想要用车的时候,打开手机打开Uber软件,以最快的速度享受Uber的服务。
  好吧。
  其实说Uber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也完全不正确。
  Uber的所有广告之中,都有“仙女公司总裁萧奇先生创建”的宣传语,说明了这又是萧奇的一个奇思妙想。
  之前有人说过,萧奇也就是运气好,误打误撞的创造出了Dream
Pad和APP
STORE,否则再晚半年出来的话,苹果的智能手机也发布了,完全就没有他的事儿。
  但Dream
Stars、Next
Labs、Dream
Snow、Dream
Drive、Airbnb、Cool
Game、Squaer、美图分享等等公司等等一个个的出来,真的是让大家傻了眼,这才知道世界上真的有天才的存在。
  媒体是最喜欢煽风点火的,他们看到了萧奇如此的聪明,而且萧奇又是家财万贯的世界首富,当然是乐于炒作,把萧奇说成了是可以和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巨擘相提并论的天才,于是在欧美这些地方,萧奇的粉丝一点儿也不比国内少。
  正是由于大家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念头,所以现在Uber一打着这样的旗号出来,大家都有兴趣去看看它到底是什么。
  很多好的软件和创意,其实就差一个让它们扬名立万的机会。
  萧奇的名号就给了Uber这样一个机会。
  本身是如此优秀的Uber,经过了萧奇针对以后突发事故的各种改良和监控,一旦被人们使用了,自然能察觉出它的好处来,从而向着这些使用者们的亲朋好友扩散。
  美国的租车行业和出租车行业,直接就被打懵了。
  租车行业还好一点,长短途旅行的人们,并没有多少改变使用习惯的,毕竟Uber更擅长的是短途接送。
  但出租车行业就不一样了,Uber完全就是在他们嘴里抢饭吃,仗着不用缴纳昂贵的规费、顶子费用、保险税费,Uber靠着低价政策,直接就把出租车的客户们给抢走了。
  在纽约这个城市,甚至有一天之内,出租车的生意整体下滑39%这样的恐怖数字。
  这还仅仅是Uber刚到纽约不久,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占据百分之七八十也不是不可能!
  这还怎么了得?
  于是出租车行业、保险行业都立刻就提出了上诉,要求禁止Uber的运营,否则他们就罢工。
  美国人是最惟恐天下不乱的了,一方面是世界首富创立的公司,另一方面是美国的一个运输行业团体,他们巴不得两方打起来才好,这样才有更多的新闻可以报道,才有更多的稿费可以拿。
  因此政府和法院那边还没说什么呢,这边的报刊杂志和新闻媒体,都纷纷邀请了支持双方的律师、议员、公共人物、普通人们,进行各种各样的讨论。
  两方意见和观念如此不一样的人,不仅仅是争吵了,打架都时有发生,故而也大大的吸引了不少的眼球。
  比起出租车行业、保险行业以及公路运输部门的措手不及,李博特在刚刚加入Uber的时候,萧奇就对他谈过肯定会遇到的各种困难。
  前世Uber的发展历史萧奇了解得非常详细,因为那个时候萧奇就在美国,见识到了它一路席卷美国的场景,也知道它遇到的困难,其实就是一摊子扯皮的事件,虽说在欧洲受到了不少的打压,但在美国却是大致上发展没有收到阻碍的。
  因为美国的各种法律简直是太奇葩了,联邦法律、州法律、市法律、区域法律……等等,只要你有钱的话,像是Uber这样的经营公司,完全是不可能被彻底击败的。
  故而一旦有这些人在开始投诉了,李博特也大胆的开始砸钱给相关的新闻媒体,给马里奥律师事务所,捐赠给那些议员们,反正就是不会认输。
  从一开始就把气魄做出来,让他们知道想要赶尽杀绝Uber有多么的困难,以后那些州市想要对付Uber,恐怕就要多考虑考虑了。
  至少在美国这个主场,李博特是一点儿都不怕。
  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们,受益的都是美国人民,那就属于内部争斗,能有多大的事儿?
第2447章
搞定突发状况
  杨小娜同学成为妇人之后,就越发的痴缠。
  漂亮娇媚的女孩子同时也是一个胆大的,成了萧奇的女人之后,得到了萧奇的同意,她就给皇甫彩打了个电话,然后一个人跑到了皇甫彩的别墅里面。
  她们到底说了什么,萧奇不知道,不过出来的时候,梨花带雨的杨小娜悄悄的给萧奇比划了个胜利的姿势,显然是没有谈崩。
  要说皇甫彩真是大气,如果换成大妇是杨娜的话,恐怕根本不会这么容易过关。
  这样也好,正是因为皇甫彩不去争夺什么,其她老婆们反而是越发的尊敬她,承认她萧家大妇的地位。——小泰勒这么有性格的小丫头,也给皇甫彩打了不少电话联络感情,就更别说香港日本韩国的那几个年龄大一点的美女老婆了。
  不过杨娜也是知道分寸的。
  虽然大房同意了她的加入,但她自己却不能高调,如果一天到晚在外面去显摆自己的身份,那肯定萧奇不会喜欢。
  因此平日里她是一点儿风声都没有透露,该上学的时候上学,该做自己的事情就做,不会刻意紧贴在萧奇身边,不会一天到晚去仙女公司找萧奇,从来没有让萧奇给她买什么豪车洋房这些身外之物,更不会用萧夫人的身份给自己谋取什么好处。
  从一开始认识,杨娜就对萧奇很有兴趣,再到后来简直就是崇拜迷恋到了极点,否则以她这么傲娇的性格,怎么可能给萧奇做小?
  现在已经得偿所愿,剩下的就是好好巩固自己的地位了,最好是学着皇甫彩一样,给萧奇生几个儿女,那才是真正的能踏实的做萧夫人呢。
  怀着这个理想,每次和萧奇在一起时,小丫头总想着把自己的老公榨干,可每每都是她被杀得溃不成军,最后只能娇嚷着求饶。
  个中乐趣,实在不足为外人道矣。
  女人是天生需要男人浇灌的。
  杨娜这朵鲜花,就在萧奇的不断浇灌之下,就变得越发的娇艳,平日里同学闺蜜们追问不说,连她妈妈都发觉了不一样的地方。
  “喂,丫头,你和萧奇……”杨娜回家的时候,金英红就把女儿拉到了房间询问。
  “怎么?挺好的啊!”杨小娜躺在沙发上,懒洋洋的道,她刚刚参加完一个学生会的活动,忙活了半天,累得就想躺着,一动不动。
  “你们……好过了?”金英红很隐晦的问道。
  “哎呀,你问这个干什么啊?”杨娜娇靥一红,瞪了妈妈一眼。
  看女儿这样子,金英红就心中有数了。
  叹了一口气,金英红道,“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够开放的!都不知道为以后想一想!如果谈一次恋爱就要这么做,那以后你结婚的时候,还不得扯出矛盾来啊?怎么不矜持一些呢?好歹等到要结婚的时候再说嘛!”
  杨小娜想不到妈妈说得如此直白,一张俏脸羞得红红的,“妈~~”
  “怎么?现在还害羞了?”金英红白了她一眼,“你是我生下来的,我有什么不能说的?虽然我和你爸不需要你们供养,但你找一个好的男孩子,然后结婚生子才是正道。恋爱的时候就这么把持不住,我看你平日里挺聪明的,怎么这个时候就这么傻啊?”
  面对老妈,杨小娜再伶牙俐齿也得败退,“妈~~”
  “看你这样儿!”金英红点了点女儿的脑袋,“我说,你已经决定了,跟萧奇结婚生子过一辈子?”
  “嗯~~”
  “要说萧奇这孩子,倒也是不错。”金英红回想着上次出去旅游的情形,“有礼貌,教养也好,看样子能力也不差。听你说起,他家里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银行的,倒也是不错。”
  杨娜有点忍不住想笑。
  萧奇的爸爸的确是公务员,不过是蓉城市最大的一个。
  萧奇自己也很有能力,不过是世界首富。
  真不知道老妈知道了,会不会吓得瞠目结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5/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