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17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0/2235

  少年并不知道,在他转世重生过后的第二年,乌克兰就因为这些元素,直接就被掰开成两块了,那时候乌克兰的民众更为困苦。
  不过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从去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俄罗斯和乌克兰就受到了重创,他们的很多原材料度卖不出去了。
  现在欧洲危机再一爆发,大家都缩减银根,减少各种投资,对于他们这种原材料大国、农业大国来说就更惨了。
  最多到了明年,除了最基本的粮食还能卖得动之外,其余的许多菜肉果蔬都没办法再出口了。
  就连他们的粮食,也会逐渐的被非洲那边更便宜的粮食所取代,毕竟那个时候欧洲人也没钱了,没那么多讲究了。
  连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便宜农产品都够呛,那么一向自诩为生态无污染农业的欧洲发达国家的菜肉果蔬,那就更是陷入了崩溃的境地了,破产倒闭的农业公司比比皆是。
  在这样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萧奇的挖人自然是最容易的。
  现在要去挖人也可以,但毕竟还是能大规模的招募到最好的农业专家才好。
  因此,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成了萧奇现在的想法。
  他也只有在慢慢做好准备的同时,时时关注欧洲的局势,随时准备抢人回来。
  现在萧奇委托的猎头公司就已经在调查资料了,哪个农业专家在哪方面最厉害,哪个农业专家有什么爱好,哪个农业专家最有可能被说动……在萧奇的大笔金钱的开路之下,这群猎头公司们兴高采烈的调查和准备着。
  萧奇很佩服欧洲人的一点就是职业精神。
  普遍来说,他们做什么行业,一定会认真的去做,对得起自己的工钱。
  不像是中国这边,到处都是攀比和人浮于事,所以许多行业的发展都不够好。
  欧洲人不一样,契约精神就是让他们拿钱干事儿,保证尽全力去做——至少大部分人是这样的。
  但欧洲人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太懒了!
  这里说的懒可不是他们都像希腊这种国家的人一样,一天到晚都晒太阳,美其名曰在思考宇宙的奥秘,而是说这群人从来都不喜欢远离家乡。
  一家工厂因为各种成本上升,想要换到别的地方去生产,但因为工人们都是附近的,所以集体辞职不干,导致了工厂倒闭的事情,那在欧洲是比比皆是。
  虽然故土难离这种情绪哪个国家都有,但像是欧洲人那样的,实在是少数。
  所以萧奇即使是用钱砸,也不一定能砸来多少的专家,特别是英法德这几个富裕国家的。
  相比之下,那还是乌克兰、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的农业专家容易来,他们都穷疯了,遇到一个年薪30万美金以上的工作,怎么可能不心动?
  到时候萧奇再给他们设定一些补贴,生活上再待遇高一点,吃穿住用好一点,外加各种奖励措施,他们十年八年都愿意呆啊!
  况且越南、缅甸这样的国家,欧洲人又不是没有呆过,这些可都是曾经的殖民地,越南西贡还是完全按照巴黎的模样儿修建起来的呢!
  因此也不用担心他们不适应的问题。
  当然了,除了国外的专家,萧奇肯定还会召集国内的成千上万的农学院的毕业生们过来的。
  你们不是嫌搞农业太过辛苦,工资不高吗?
  那就来这几个国家工作吧!
  不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还能成为仙女农场的员工,每个月两三万起步,分红奖金更是不少,这样够了吧?
  可想而知的是,只要是这边发出了邀请,那些本来就专业对口的农学院学生们,肯定是愿意过来奋斗一二十年,成为千万富翁回国的,甚至定居在工作的地方也不是不可能。
  花钱无所谓,萧奇最重要的可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真正能在一线实干能干的专家啊!
  毕竟,还是自己国家的人掌握好了技术,才是最妥当的。
  至于学不学得好的问题……
  那还用说吗?
  只要认真学了,有中国人学不好的东西吗?
第2586章
模式失败了?
  说起仙女农场东南亚分公司,那还是很长远的事情,不过在9月的时候,地震灾区的第一批蔬菜,也迎来了丰收。
  日照充足的时候,农作物的生长就会越快,这也是为什么东南亚的水稻产量如此高的原因。
  蜀川西北的这一带,紧靠着秦岭山脉,倒不是热带,可如今夏天的季节,自然蔬菜就生长得快一些。
  仙女农场在地震灾区的核心区域,负责打理的生态农业建设,一共1200万亩的土地面积。
  虽然这些大部分不是蔬菜种植,而且许多的农产品现在还没有开始出产,但上百万亩的第一批蔬菜,因为季节合适、气候条件不错,还是有着很多的产量的。
  辣椒、黄瓜、茄子、西红柿、四季豆、洋葱……等等蔬菜,加在一起,一个月陆续的产出高达100万吨。
  这还是萧奇没有大量使用化肥,采用了精心管理得到的产量。
  要按照普通的农民们,用化肥栽种蔬菜的话,起码也能达到150万吨的产量。
  萧奇早就已经要到了政策,府院已经答应了萧奇,在云贵川、两湖和渝州这五省一市的地方,免除一切通行费用,为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足的生活尽一分力。
  蜀川省这边专门有工作人员就在田间地头守着,一旦逍遥物流的车辆装满了蔬菜,那么他们就会贴上封条,发给通行证,凭借这个通行证,在五省一市的范围内畅通无阻。
  云贵、两湖和渝州,对这样的免费绿色通道是很有些意见的,不过地震灾区的民众们种出来的蔬菜,他们也不好意思说要收钱,毕竟人家去年实在是太惨了,现在还在靠救济来吃饭,种点蔬菜出来卖钱,正是人家自食其力的表现,如果官员们抗议说不能免费,这些地方的民众都会对他们不满的。
  再说了,萧奇从一开始就定位的是中高端的蔬菜市场,这也是为什么他宁愿控制产量,也要严把关绿色蔬菜的原因。
  仙女农场公司大面积的使用了物流网建设,电子化管理程度非常高,每一批的蔬菜都有着自己的电子条码,用手机二维码一扫描,就能知道是哪个农场生产的,负责人是谁,农药化肥等检查结果是怎么样的!
  正因为在质量上绝对的过关,所以仙女农场的蔬菜价格不会和普通蔬菜竞争,会比它们贵一些,大约是30%-50%的地步。
  这样就可以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有一个落差,购买者都是有钱愿意消费更好的蔬菜的,那些本地的农民们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蔬菜卖不出去,因为没有人跟他们争夺份额最大的普通消费市场。
  萧奇是很善于利用现代化工具来做宣传的。
  仙女公司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不但是电视广告上有,平面广告上也有,纸面广告上也有,甚至网络上也随处可见。
  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广告,日积月累的下来,仙女公司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关注度,销量自然是从来都没有下滑过——就现在来说,即使是加上了便宜的中端手机Dream
Snow,都没有一次预售超过一个小时的,全都是第一时间卖光了。
  当然不能说广告就是最大的功臣,但它起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次为了灾区人民的绿色蔬菜,萧奇早就命令逍遥商城打广告了,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在首页上有链接,点进去就可以看到灾区的各个农业生产基地,能看到之前的废墟,对比现在的一片忙碌景象,有种振奋人心的感觉。
  特别是那种全国现在只有远殷市拥有的物联网设备,更是让一群人看得叹为观止。
  “你的一份爱心,将有助于他们早日摆脱穷困,重建家园。”
  这样的暖心广告词,着实也是让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心生感叹,纷纷留言表示支持。
  “虽然大家生活都不容易,但灾区人民比我们更辛苦,不敢说每天买他们的绿色蔬菜,但隔三岔五的买一点总是可以的。”
  “是啊,对于我们来说,每天吃谁家的蔬菜不是吃?为什么不可以支持他们一些呢?这些农民们在仙女农场的带领下,想要靠自己的奋斗来恢复生活富足,这种自食其力的精神就值得我支持!”
  “楼上的说得太对了,你看看欧美那些受灾的地方,哪个地方不是等着政府和别人来救助?只有咱们中国这边的老百姓最勤劳善良,这么早就开始恢复生产,自己努力挣钱了!本人一定连续至少购买一个月的灾区民众种植的蔬菜!”
  “啧啧,你们都是有钱人啊,虽然我想要支持,可萧奇大人把价格定得太高了!我们这儿市场里面茄子就卖4块钱一斤,结果他的茄子要卖5.2一斤,凭什么啊?他说是减少农药的生态生产模式就是啊?”
  “我觉得你就是白痴!我们蓉城人谁不知道,萧奇说话绝对算话!你有空来我们这里看看,仙女食堂点心铺出品的所有点心,人家用的全是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出来的原材料,味道和一般店子就是不一样!”
  “就是!萧奇怎么可能在这方面骗人?你也太看不起世界首富了!人家捐的那几百亿的物资难道是假的啊?人家这两年在川北修的那些路是假的啊?靠多赚你那每斤1.2元的菜钱,得多少年啊?”
  “呵呵,我就纳闷了,人家从蜀川山区拉到千里迢迢之外的云贵、两湖、渝州这些地方,难道运费不要吗?在这些地方销售,各种费用不要吗?你非要买到最便宜的菜,那不如你自己在家里的花盆里种好了!”
  “……”
  一群网友们讨论得热闹,逍遥商城这边也是和逍遥物流仔细的商量研究了一下,总算确定了售卖方式。
  那就是第一批的蔬菜,先不忙着寄放到超市里卖,先试一试靠逍遥商城的渠道,先大家网络下单,然后按照每个区域分派的原则,每个区域派几辆送货车到指定地点,等这些在网上购买了的用户们过来取。
  运送和预售的范围,最多也就是到县级,再低一点的乡镇一来是路途遥远,二来也是人家就在农村边上,买菜什么的方便得很,许多都没有这种需求。
  这种方式在现在来说,还是挺新鲜的。
  在预计出产的蔬菜的价格和数量出来之后,逍遥商城就推开了预订的方式。
  一开始却并不怎么理想,第一批预计出产的30万吨各种蔬菜,只有10万吨被两湖和渝州的人预订了,云贵加在一起才5万吨,他们四方合起来才订了一半。
  不过这也没办法,云贵本来就是最穷的几个省份之一,两湖也不算发达省份,渝州也是吃政策饭的……一句话,周边兄弟们都不富裕啊。
  要说有钱人,那肯定得是东南沿海的那一群,从东方、江南、闽南到粤东,那才是有钱的。
  而且人家那边的网友们都说了,只要你敢运过来,我就敢买,说了买却不买不是东西!
  但这一路运过去可就有些吓人了,五省一市基本上还在一天到两天的运送范围内,有冷藏冷冻车倒是不成问题,但你这长三角和珠三角就太远了啊,就算世界首富的石油基本上都不用钱,但过路费高得离谱,做生意也不能这样乱来吧。
  最后还是已经富裕了许多的蜀川省其它省市,把这15万吨给解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0/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