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18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1/2235

  再加上每年居高不下的研发费用,夏普这几年下来,陷入了严重的亏损。
  从去年年底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极大的打击了日本的出口市场,从而也让日本的股市不断的降低,电子厂商们损失也很大,夏普的股票也没能逃脱继续下跌的命运。
  不过夏普还真是倔强,即使是受到了很多的打击,却不但坚持着他们的高端路线,而且就在今年,那条让夏普深陷泥潭的第十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还是如约的上马了。
  单说什么是第十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大家或许还不知道,但如果告诉你,三星、LG等等厂家,就是在2013年都只是在用8.5代,那你就可以知道在2009年就上马的第十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有多么的先进的。
  然而还是那么问题,你东西再好,没有人买账,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啊!
  第十代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把利润率从八代的30%,一下子拉低到了8%左右,意思就是要保持80%的开工率,才能说赚钱的事情。
  但从一开始,夏普的生产线也才仅仅60%,到了9月份的欧债危机爆发,更是一下子重创到了40%,这条第十代生产线可谓是烫手山芋,拿在手里不是,扔了也不是!
  在这样的情况下,萧奇和李健熙对夏普会社的收购,也就有了非常大的进展。
  去年8月份,去首都看奥运会的时候,李健熙就和萧奇商谈了要收购夏普会社的股份,从而控制夏普,得到夏普的各种先进技术。
  李健熙找的是瑞银集团,萧奇找的是花旗银行。
  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影响了日本股市,两大巨头帮着他们收购夏普会社的股份,一开始就比较的顺利。
  到今年的四月份,李健熙已经买够了当初说好的15%股份,而花旗银行却建议萧奇再继续吸纳夏普会社的股份,以求达到绝对的控股。
  否则夏普的技术还真不好得到。
  萧奇之后又和李健熙商量了一下,李健熙同意把自己的股份增加到28%,也就是和高桥家族同样的份额上,而萧奇则准备买下39%的股份,这样就会达到67%,完全形成绝对控股。
  除了萧奇之外,大家都觉得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收购那么多的股票,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机会。
  结果没想到的是,到了9月份,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日本股市再次受到重创,夏普的股价不断的暴跌,到了9月中旬居然只有170亿美金,比起去年同期的时候,差不多暴跌了三分之一!
  看到这么好的机会,瑞银集团和花旗银行就立刻出手,在日本股市上面熟练的操作着,通过不断打压和提升股价,反复震荡之下,到了10月中旬,夏普的股价已经被打压到了128亿美金左右。
  如此的持续暴跌,许多手里握有夏普股份的人,都已经撑不住了,纷纷的卖出了自己手里的股票,从而被瑞银集团和花旗银行吸纳。
  由于日本最近的股票行情普遍不好,许多金融大鳄在里面兴风作浪,再加上瑞银集团和花旗银行经验丰富,所以夏普的股票波动,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现在猛地一下子被三星说出来,已经和仙女公司联合控股,准备私有化夏普,日本的民众们首先就表示了不能接受。
  “真是难以想象,夏普这个我们家几十年前就在用的品牌,居然就这么被外国人买了?”
  “虽然三星和仙女公司都是好公司,但我们还是希望夏普是日本人的夏普!”
  “哇噢,三星和仙女公司的手段真厉害啊!不过看着这个私有化,我就觉得一定是萧奇这个贪心吝啬鬼的手段,他在欧美已经用了很多次这样的招数了!三星反而是没有!”
  “对!萧奇的魔手终于要伸向日本了吗?现在是夏普,下一步是不是就是SONY、东芝、日立呢?”
  “我就知道中国人对日本有野心,他们准备先控制我们的经济,然后再控制我们的生活!”
  “坚决反对夏普私有化,日本的企业家们,面对李健熙和萧奇两个巨头,该拿出你们的魄力和能力了!!”
  “……”
第2622章
私有化和债务
  在西方发达国家里面,永远都是实行的精英制的社会模式。
  尤其是在日本,这样的情况就更加的普遍。
  说六大财团的那一百多个精英就是日本的主导,未免太夸张了一些,但他们如果联合在一起,基本上在日本就没有做不了的事情。
  而且日本人又有着东方人独有的抱团封闭的性格,不管他们在国际上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模式,但日本市场,却是基本上杜绝别的公司进入。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全世界都是所向披靡,但在日本就是发展不起来。
  再比如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90年代是如此的纵横天下,可在日本市场连发展的机会都没有——别说是几千几万部,一年的销售量几百部都没有!
  还有很多的例子,都能说明日本完全是一个关起来自己玩儿的市场,只有他们出去征战天下的,没有别的公司能杀进来的。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事情。
  至少在前世的两三年以后,IPHONE手机就打进了日本市场,迅速的一统高端手机的天下。
  然后紧接着就是三星的手机,也迅速的走进去,和在其它地方一样,跟苹果争夺起了第一、第二的交椅。
  以前的手机老大SONY,也只能是苦苦支撑,才能排到第三位而已。
  所以说,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只看你肯不肯努力,做出的产品是不是很好。
  只要你做得和苹果IPHONE一样的优秀,那么连日本这种极度保守的消费国度,也会同样的臣服。
  但那也仅仅是产品而已,日本的这些六大财团的支柱会社们,可从来没有被外国公司收购的例子。
  因此在这些六大财团看起来,夏普的被收购私有化,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口子万万不能开,否则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日本会社被收购,日本的经济社会也会被外国人渗透,从而影响到日本的国计民生。
  可是,这一次三星集团和仙女公司出手得光明正大,他们让瑞银集团和花旗银行帮忙收购股份,趁着日本股市慌乱的时候大笔买进,现在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绝大多数,完全可以提议私有化夏普,这是所有的股市法则之中所允许的。
  要说有点违规的地方,那就是超过5%的股份购买,必须报请股票交易市场和夏普会社知晓,而这一点他们没有做到。
  但这也是投放、证券公司收购的惯例了,通常他们会用许多账户去收购股票,每个账户最多只收购4.99%的股票,这样就达不到申报的要求。
  等到全部收购完毕了,他们在合拢在一个账户下面,那就形成了大规模的控股。
  这种方式,不但是萧奇经常在用,其它的许多公司也都在用,如果揪住这点不放的话,会显得非常的小气。
  因此,现在六大财团之中,虽然对三星集团和仙女公司很是不满,但也没办法从操作程序上面挑毛病。
  夏普是属于关西地区的三和财团的一份子,虽然三和财团在六大财团之中排名靠后,但它的实力也绝对不容小视。
  自己财团之中,一个支柱性的产业就要被人收购,不但是一个危机,更是一个耻辱。
  三星和仙女公司虽然强大,但如果按照财团模式来算的话,仙女公司都比三和财团要弱势一些。
  虽然三和财团的超过了70家的会社,加在一起市值也比仙女公司要少一些,但他们深入到各个行业的影响力,却不是仙女公司能比的,那就更不用说是三星集团了。
  他们知道,在金钱方面是打不垮萧奇的,毕竟萧奇手里拥有超过2000亿美金的现金流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除了萧奇之外,其它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现金流,所以在这方面和萧奇争斗的话,完全就是自讨苦吃。
  然而他们也没办法在制度上挑毛病,因为这一次帮忙萧奇和李健熙收购夏普会社股份的,是大名鼎鼎的瑞银集团和花旗银行,如果说这一次的收购不合法,想要不承认的话,首先得罪的就是这两个巨头。
  凭着瑞银集团在欧洲的影响力,凭借着花旗银行在美国的影响力,可想而知的是到时候美国和欧盟都会跳出来,好好的教导一下日本小兄弟怎么做人。
  金钱上没办法计较,收购方式没办法做手脚,那么三和财团是不是没有办法了呢?
  当然不是!
  夏普有两大债主,分别是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
  其中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是日本第一大的商业银行,瑞穗实业银行是属于日本第二大金融集团的瑞穗集团的旗下银行,可谓是实力雄厚。
  这么几年下来,夏普的欠款高达128亿美金之多,虽然有着丰厚的资产,但综合起来也是没剩下多少了。
  也就是日本财团的本质,所以两大银行都不停的贷款给夏普会社,没有让它陷入困境。
  不仅仅是现在,萧奇还知道,以后这两大银行也是一样的支撑着夏普会社,夏普也因此成为了靠着贷款过日子的会社。
  三星集团和仙女公司如果是私有化夏普会社,那么他们就也要负担起128亿美金的债务。
  债务的本身不是问题,萧奇有的是钱。
  但问题在于,夏普和两大银行签订了一个协议,当他们没办法承担债务破产,或者产权人发生变动的时候,两大银行有着优先的资产处置权。
  什么意思呢?
  在这一次的收购来看,夏普如果现在申请破产再生程序的话,那么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便是最优先的债权处理人,就有理由将夏普最核心的资产给拿出来,然后再把空壳子和一些没有意义的财产交给萧奇和李健熙,这样萧奇和李健熙的图谋就完全的不能得逞。
  自然的,这样的做法还是有些麻烦。
  困难之处在于,现在三星集团和仙女公司已经申请了私有化,作为管理层和掌权家族,并不拥有公司最大的股份,所以这样的请求是不会得到批准的。
  但不批准是一回事儿,去不去努力一下,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美国不经常这么干的么?
  只要我不同意你收购,那么理由都不用,直接就说不同意就行了。
  日本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面,自然不会倾向于韩国人和中国人,所以积极的斡旋一下,到最后得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于是,夏普的会长高桥舜庆在和三和财团、瑞穗和三菱银行商谈了之后,立刻就大张旗鼓的提出了“破产再生申请”。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夏普会社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这纯粹就是不要脸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1/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