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2235

  放好了东西,何大师得意洋洋的说了自己去约会,一个人先跑了。
  杨学自然是陪着苏紫去明洞等地方逛逛,女孩子到了新的地方不去逛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萧奇自己也有事情,在来之前他就约好了韩国三星电子手机中国事务部的执行副总裁金骏诚,也就是四月的时候,两岸经贸论坛时遇到的那位。
  听说萧奇要去韩国首尔,有生意和三星谈,这个立志于发展三星事业的韩国人,立刻热情的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也就是韩国三星电子芯片事业本部的二部部长江足勇,两人约在下午的三点钟见面,看看时间,正好也差不多。
  结果等到他走下楼,都没有开始打电话和江足勇联系,就看到门口停着的一辆豪华加长现代轿车,两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就站在了汽车旁边。
  看到萧奇出来,一个中年人打开自己手中的文件夹,看了一眼后,跟同伴说了一句,就笑眯眯的迎了上来。
  “萧先生?”
  有些矮小的中年人,双手伸了出来,用流利的英语道:“您好,我是江足勇!”
  “江……足勇?”
  萧奇惊讶了,堂堂三星电子的中层干部,居然还来亲自迎接,甚至是不知道具体会谈什么的情况下来迎接,实在是……行动效率和责任心,太过强悍了吧?!
  人人都说三星是靠着韩国政府勒紧裤腰带帮忙才成功的,可是萧奇知道,三星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否则当年的大宇还是气焰嚣张一时,最后却衰落下去,而三星却一直能长盛不衰,甚至到2013年直接成为亚洲第一财团呢?
  现在看到江足勇这热情之极的态度,萧奇似乎有些明白了一些原因。
  “是的,我是金骏诚的朋友,也就是之前和您打过电话的三星江足勇。”江足勇弓腰摆手道:“萧先生,这位是我们三星电子芯片事业本部的金成容专务,他也是特地来迎接您的。因为太过仓促,规模和仪式都不够,非常抱歉!”
  “没关系。”
  萧奇笑了笑,又和金成容握了握手,才在他们的陪同下,进入了车里。
  拖美国学校国际化的福,萧奇不但有一个日本同学,还有一个韩国同学,因此他不只日语说得地道,韩语也是完全可以冒充韩国人了,而且是正宗首尔语。
  不过他可没有那么傻,会去主动和韩国人说韩语,偷偷的听他们之间的小声商量,无疑很符合内心有些腹黑的少年的盘算。
  车子里非常宽敞,足足有五六个平方那么大,里面还有一张小桌子和一个小冰箱。
  才一上车,江足勇就拿出了一瓶果汁,给萧奇和金成容给倒上,笑着道:“待会儿要去公司总部,工作的地方闻着有酒味不好,萧先生请见谅,等晚上的时候,我们一定不醉不归!”
  “江部长客气了。”萧奇很随意的喝了一口果汁,道:“江部长,金专务,我们待会儿是去三星集团的总部吗?”
  “不,不。”金成容摇头道:“集团总部不过是一个联络和统管机构,我们三星电子的事务,还是要在三星电子的总部才行。”
第0350章
三星帝国
  萧奇听懂了,也明白他的意思。
  三星集团可不仅仅是三星电子这个招牌,电子、机械、化工、金融、保险、酒店、医疗等等,无所不包。
  世界五百强之中,三星集团就占据了三个:三星电子、三星物产和三星生命,这还是他们愿意让外面看到的,其它许多家的三星旗下的公司,通过各式各样的手段,直接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收入和盈利能力,否则拿出来直接会吓死人。
  毫不夸张地说,三星集团已经可以构成一个国家,而事实上,韩国的一小半,都是三星集团给撑起来的。
  不是有人讲了笑话吗?
  意大利人说,在世上避不过三件事情:缴税、死亡和菲亚特集团。
  韩国人则说得更夸张:人生什么都可以逃过去,唯独三星你逃不掉,因为从出生到进墓地,都在三星所有的产业链条之中。
  说起产业链,三星凡是涉及的每个行业,特别是他们的核心产业,无不是从上到下,全部的产业链都在他们掌控之中。
  换句话说,全产业链就是指他们生产一个产品,任何的零件、原料等等,都不用别人插手,独自一家就能做好。
  常人只看到了他们的嚣张,但很少人能看到,三星,甚至于LG和现代等等韩国大财团,无不是在辛辛苦苦努力几十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后,才逐步的完善自己的产业链的。
  系统工程,说简单一点就是程序,把一个工作分成很多程序,组合成最佳,并且按照这个最佳的程序组合去做,那某个行业的系统工程就出来了,比如三星的手机,现代的汽车,质量和产量也就出来了。
  所以讲,设立了一个基础的系统工程,并且严格的按照这个系统工程体系去做,不要独出心裁的去自我创新,而是一直遵守,遵守,形成了不断的遵守程序,这才是他们逐渐成功之道,才能有后面的越做越好——事实上,这就是麦当劳和肯德基成功的原因,说不定韩国甚至日本成功的原因,也是借鉴了美国人的成功之道。
  当然了,也用不着过于夸张他们的能力。
  韩国有三星、LG、现代等大型会社,特别是三星,如此大一个超级大财团,说是一团和气,拧成一股绳往前冲,直到冲出银河系……
  那绝对是你还没睡醒,才会导致这样的错觉。
  任凭李健熙怎么的英明神武,他也没办法控制住三星所有的大小事件——唐太宗李世民都做不到掌控一切,他李健熙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三星内部,大大小小的争夺和是非都很多。
  尤其是身为领头羊的三星电子,平日里盯上他们的人实在太多了,稍微不慎就会招来许多麻烦,故而萧奇来访,他们两大干部一起联袂迎接,也希望的是尽量不要让更多人知道。
  萧奇的身份并不简单。
  三星中国事务部研究院里面,有着他的详细资料,刚才江足勇拿起的文件夹里面,就是他最近的一张照片。
  甚至包括萧奇最初起家是依靠的什么手段,和哪些人交锋过……全都在他们的情报之中。
  因此,少年成了三星电子非常感兴趣的人,嗯,当然了,也包括萧奇手中握有的那一大笔现金。
  汽车一路直行到了三星电子总部,处于山上的总部建筑群,算不上多么高大,不过科技感十足。
  进入大楼之后,萧奇随处可见忙碌走动的韩国人,看到金成容和江足勇经过时,无不是停下鞠躬行礼后,才继续自己的忙碌。
  都说韩国的点头哈腰跟日本的差不多,但殊不知韩国的礼仪学自中国,日本也是一样,这些都是古礼之中的一种,只不过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丢失严重,所以不少年轻人才会以为,这些是日韩独有的文化传承罢了。
  会谈的地方放在了二十五楼一间宽敞不失奢华的会议厅里,这个刻意做成的传统榻榻米房间,是盘膝坐下的。
  一位穿着灰色制服套装的美人儿给萧奇端了一杯绿茶后,摇曳着身姿离开,姿色和相貌比起大韩航空的那几位美人儿来,却要好上许多。
  “萧先生请尝一尝我们韩国特产的绿茶,母树来自于一千多年的中国,可是非常美味的哦。”金成容双手举起茶杯,笑吟吟的道。
  来韩国之前,萧奇特意的了解了一下韩国的文化和习俗,此刻总算派上了用场。
  他双手举起杯子的同时,一只手张开,捂住了大半的茶杯,然后轻轻抿了一口后,再分成小口的喝了下去。
  看着萧奇非常具有古典味道的做派,金成容和江足勇都颌首一笑。
  和日本的上层社会一样,韩国的上层人士,同样不喜欢西式的那一套,最讨厌的是暴发户。
  反而是越有古礼,那就越显得家教良好,越容易被人买账。
  绿茶的清香还在嘴里回荡,那边的江足勇便开始了试探:“萧先生,之前听骏诚,您想要和我们有一个生意要谈,这次前来,是不是和此有关呢?”
  “对,我听说韩国在电子行业,半导体业上,都有着自己的长处,比起日本来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想过来看看。”萧奇不动声色的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要参观一下贵公司的半导体芯片生产车间和研究室,不知道行不行。”
  “萧先生,您或许不知道,我们三星的半导体业,在亚洲绝对是第一的,日本的会社,早就已经落后了!”金成容骄傲的道,“您待会儿就可以去参观我们的研究室……至于生产车间,还在距离首尔五十公里的地方,恐怕得多花一点时间了。”
  “时间上没关系,我这次前来,就是为了探讨有没有合作的可能,自然要认真一些。”萧奇这样回答道。
  “好,那我们明天就可以去。”金成容答应得也爽快,身为电子芯片事业本部的专务,他当然有这个权利。
  可江足勇和金成容还想了解得更多。
  “呵呵,萧先生,其实除了半导体芯片产业之外,我们的DRAM存储芯片也是很好的,比起日本的来,效果好不说,价格至少也能便宜一成,您也可以考虑考虑。”江足勇正色地说道。
第0351章
抢日本人的生意
  江足勇的话语中透露出几个含义。
  首先三星已经知道了萧奇在日本的大采购,另外在价钱上,萧奇被日本人宰了一笔,如果把订单拿给三星做,他们能更加优惠。
  三星抢夺日本的市场时,在很多时候都不会在意成本,先把生意揽过来,加大了产业的运作、提升了技术质量,培养了大量工人再说。
  至于赚不赚钱,并不重要,等到市场完全属于自己了,前面失去的都能补偿回来——以后苹果的芯片价格,就是这样硬生生的被三星提高了好几次的。
  日本的厂家比起三星来,底子要深厚许多,但却比不上人家有整个韩国政府的撑腰啊。
  就比如2001年,韩国政府为了支持处在难关的三星,居然很无厘头的发放了两百亿美金的“出口奖励”——怎么,够天雷滚滚的吧?中国的企业家们,嫉妒得眼珠子都飘到韩国去了。
  萧奇知道,也正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十来年间,三星电子运用了大量这样的招数,直接把索尼、松下、日立等等日本巨擘,打得屁滚尿流,最后差点全部破产重组。
  三星电子却因此乘势而起,差点以一个子公司的身份,盖过苹果,成为世界第一。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钻研,萧奇知道了一个道理。
  凡是这种大型的零部件生产,利润是旁人想象不到的低。
  也就是说,别埋怨红海、江浙小厂代工的部件、玩偶、小玩意儿便宜,事实上,哪个做这个行当的,都是利润微薄,净利润能达到5%,就已经是不错了,比起餐饮的50%、酒水的100%、香烟的200%,简直是可怜到家。
  做这种零部件生产,唯有一个出路,那就是做大做强,用数量来冲击利润的总额。
  前世做这个最成功的就是台湾的代工厂,而台湾代工厂中做得最好的,自然就是红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