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19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6/2235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美国股票市场还处在低潮期,需要再等到2013年,它才会有逐步回暖的余地。
  况且这两年Facebook、Twitter都准备轮番上市了,特斯拉没有必要和它们争夺这些市场上的资金,大家分开来,一步步的前进,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策略。
第2839章
国内各方的反应
  和萧奇猜到了马斯科想要把特斯拉上市的想法一样,马斯科对于萧奇不愿意让特斯拉公司上市的想法也是早有预料的。
  毕竟萧奇的“自私”性格是众所皆知,他名下的产业那么多,但至今为止拿出来的也就是美图分享和仙女卫士两家公司。
  这两家公司加起来都不如仙女公司的三大拳头产品,不如APPSTORE,不如Airbnb,不如Uber……
  因此华尔街都对萧奇又爱又恨。
  爱的是他的出类拔萃的才华,总能把公司做得这么好,如果能把上市的任务交给他们,那随随便便就是好多上千亿IPO估值的大肥肉啊!
  恨的是萧奇这个人太自私了,一点儿也不知道分享,有赚钱的公司都是自己牢牢的把控着,根本不说什么上市。
  一个公司不上市,那他们华尔街还怎么玩啊?
  马斯科对于萧奇的这种性格,没有什么意见,但他知道,特斯拉想要说服萧奇这个拥有42%股份的最大股东,成功上市,那还得有漫长的路要走。
  做生意,马斯科喜欢大家都能和和气气的,他不是乔帮主那种人,所以他决定慢慢的说服萧奇。
  而就如萧奇所说,马斯科现在并不着急,他又不是傻的,ModelS这款电动汽车刚刚才引发追捧的热潮,都没有完全体现自己的价值,怎么可能就贸贸然的上市?
  最少要等到明年的年底,等到ModelS的产销量超过50万部之后,那时候再说上市,才能利润最大化,才能说服萧奇,才能让自己的贴钱SpaceX心愿成功。
  这一点,萧奇倒是同意,两人决定等明年年底再商谈上市的事情。
  现在马斯科最重要的工作要点,自然就是怎么推广ModelS,让ModelS能更加快捷、方便的融入人们的生活。
  当然了,其实还有一点,ModelS虽然已经可以量产了,但技术部门对于ModelS的改进,还是不断的在进行着的,怎么样把ModelS做得更好,也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ModelS是电动汽车,最需要的不是加油站,而是一个个的充电桩。
  但马斯科用不着怎么担心,美国和加拿大对于这种绿色能源车辆,是非常支持的。
  4月份他们去和美国商务部谈论的时候,商务部直接就报请了国会,同意他们在美国各地修建充电桩。
  所需要的土地,只要是国家拥有的,那都免费拨给。
  如果是私人拥有的,国家将减免一切的税收,包括买卖双方的。
  这样的支持,绝对就是很大的了!
  美国的税收很高,特别是土地买卖这块儿,单是同意减免税收,就足以让买卖双方减少30%以上的成本。
  甚至于有官员还给马斯科保证了,如果确认特斯拉公司有信心一直发展电动汽车,发展清洁能源车辆,那么政府未来考虑,对特斯拉公司的一切收入都做最大程度的税收减免政策。
  此时如果特斯拉公司已经上市了,这个消息如果被传到了股市上面,直接让特斯拉的股价翻一番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略开精神百倍的马斯科去做特斯拉公司的工作不提。
  中国这边,却是有了出乎人们意料的热论——是关于特斯拉公司的,关于ModelS的。
  因为特斯拉最大的股东萧奇是中国人,所以特斯拉公司的ModelS,有一辆就在中国测试。
  能玩这么几十万的电动车的,都不是穷人,所以这里围观的人比不上美国的那么多,但每次三五百人的围观还是有的。
  这些车手和汽车爱好者们,在中国的几个汽车论坛上,同样是刷屏了许久,让中国的数千万汽车迷们,都看到了ModelS的各种优缺点。
  “那外观,真是刁爆了有没有?我觉得自己在看法拉利和兰博基尼!”
  “价格虽然不是很贵,但人家的质量不差啊,你看看在戈壁上测试的视频,明明都已经被吹起的石头砸了一个坑,但还是不妨碍行驶,各种数据都正常。”
  “切,你们这些土包子,外观有什么了不起的?最关键是看内在啊!看看ModelS的驾驶舱,多么霸气十足,多么有科技范儿?这就是一辆来自未来的车啊!不愧是我偶像萧奇的产业,这范儿,太酷了!”
  “我也很喜欢这一点,而且看着他们的发展趋势,我期待着第一辆智能汽车就在特斯拉公司出现了!萧奇要给力一点啊!”
  “哈哈,萧奇的智能电子,加上特斯拉的各种车辆技术,加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不说别的,就为那款20英寸的超级触摸液晶屏,我也想买一辆啊!”
  “得了吧,人家美国的订单都已经停止接收了,轮到我们中国?起码得两年之后了!两年之后这款车还能流行吗?再说了,你也不是不知道中国的配套设施,一向是最差的,单是这个充电桩的问题,就够很多人头疼了吧?”
  “有钱我还怕这些?我家里有别墅!我每次出门之前就充好电,不行啊?这车谁拿去跑越野谁就是傻子!我就在城市里和城市周边开,480公里的路程数,难道还不够我跑的啊?东方到姑苏都够一个来回了好不好?”
  “呵呵,也只有有钱人才能开啊,你们注意到没有,在美国最便宜的单车价格都接近40万人民币,按照进口关税什么的规矩,到中国起码是70万以上,再加上购置税保险什么的,少说也是80万了吧?这可是一辆奥迪Q7、奔驰ML、宝马7系的价格了!也就是比正宗的几大跑车便宜了一点!”
  “买这车,讲钱就太俗了!要的就是这种格调,要的就是别人看见和坐进去后尖叫的感觉……嗯,这样好像就是买跑车的初衷啊!”
  “你们还不知道吧?据说北广深都有意出台限制小汽车上牌、摇号或者拍卖号牌的政策!如果是这样的话,新能源汽车肯定可以得到很大的优惠的!相比起那些汽油车,这几年越来越重视环保的政府,肯定要鼓励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
  “如果我们东方市能让ModelS上牌不花钱就好了,4万多的牌照费啊,你们说我们有多可怜?”
  “……”
  不仅仅是民间在讨论,事实上萧奇还在首都的时候,比雅迪的老板王宇鹏就打电话过来了。
  “奇少,您在蓉城吗?我想要来拜访您一下,您看行不行?”王宇鹏很客气的道。
  现在比雅迪是仙女公司的重要电池供应商,但王宇鹏和萧奇并没有什么深交,不过王宇鹏做人还是很不错的,逢年过节都会给萧奇打电话,然后时不时的就送一些他们南方的土特产给萧奇,东西不贵,但心意在。
  “我现在在首都。”萧奇笑道,“王总你是想要问特斯拉的事情,对不对?”
  “对!”
  王宇鹏也不藏着掖着,颌首道:“我对于特斯拉公司很有兴趣,想要去美国拜会他们一番,我知道您是特斯拉最大的股东,所以想请您给那边打个招呼。”
  特斯拉公司是欢迎别人去探访的,不过听王宇鹏的意思,他似乎还有些别的想法,所以才要萧奇去跟马斯科说一声。
  “王总应该不仅仅是为了电池的事情吧?”萧奇问道。
  电池是比雅迪的起家之宝,现在都是他们的拳头产品,利润率比作汽车要高多了。
  但特斯拉的电池用的却不是比雅迪的,也不是中国四大厂家中任何一个的,而是用的日本东芝和日立的电池,这两个公司在电池领域的高科技研究,绝对的世界一流,连德国的那几个公司都不敢说比他们强。
  为电动汽车订做的电池可不便宜,以前的Roadster用的是德国博世的,而这一次ModelS却选用了东芝和日立。
  为此两个会社还专门打电话给萧奇道谢,他们以为是萧奇出于一直合作的关系,才把订单给他们的。
  殊不知,这完全是马斯科的商业方面的决定。
  如果不是中国的四大电池制造商在技术上还有缺陷,在测试的时候没有达到要求,萧奇是绝对不可能把订单给他们的。
  “呵呵,电池是我们必须要努力的,但除此之外,我还想看看,做电动汽车在中国有没有发展潜力啊!”王宇鹏回答道。
  他说话并不那么的严肃,但萧奇却晓得,王宇鹏心里是存着做电动车的念头的,未来中国第一辆电动汽车就是比雅迪出品的。
  想想一汽二汽北汽东风广汽那些不争气的东西,这个民营商人无论是不是为了利润,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都是值得敬佩的。
  “知道了,我会和马斯科说的。”思量之下,萧奇淡淡的道,“有什么需要特斯拉合作的地方,你们可以好好商量一下。”
  “谢谢奇少!”
  王宇鹏笑着挂了电话。
  此时的他都不知道,萧奇可是要扶持一下他的电动汽车的,否则他肯定会高兴得合不拢嘴!
第2840章
更加热闹的世界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些汽车迷们只是看到特斯拉的炫酷,但内行人却看出了许多可以借鉴和利用的地方。
  比如说,特斯拉采用的“智能监控一体系统”,就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它成功的把最近两年最流行的触摸技术运用到了汽车领域,而且还有各种智能电子设备,帮助监控把握汽车的整体运行情况,这就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比起单纯的电子零部件系统掌控,这种一体化的系统要求更高,在性能上更好,对汽车的安全帮助也更大。
  特别是网友们曾经讨论过的,如果Siri智能机器人能成功的运用在“智能监控一体系统”里面,那汽车的智能化将大大增加,完全可以形成几十年前人们就梦想的“人车互动”。
  而这个汽车智能化的下一步,必然就是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这更是汽车制造者们未来追求的最大目标之一,更是汽车未来能不能赚大钱的重要因素!
  因此,看到了未来赚大钱的因素,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劳斯莱斯、法拉利……等等品牌,都在经过了一番讨论过后,找上了仙女公司。
  他们是希望借助仙女系统平台,打造出适合自己汽车的智能系统出来,而后续的智能技术提升,也都归仙女公司负责。
  这就需要仙女公司分出人手,和他们自己的实验室来做不同的系统。
  就好比是安卓系统一样,基于安卓系统打造的平台有很多,但归根结底的技术支持还是安卓系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6/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