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20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7/2235

  如果再让日元持续升值下去,日本整个国家的出口型贸易就会垮掉,所以在2011年开始,准确的说是2011年3月11号的超级大海啸开始,日元就急转直下,一口气转向了日元贬值的步伐,而且在两年的时间就把之前的升值部分抹平了。
  后面的事情,前世的萧奇还没有机会看到,但他相信,一旦日本人开始贬值了,那么很难能停得住步伐,恐怕日元还得暴跌20%以上,才能平稳下来。
  萧奇手里现在有价值3000亿美金的日元,是这两年时间里,陆陆续续的兑换的。
  按照现在的汇率计算,他差不多赚了有18%的利润。
  虽然单看利润不怎么大,可你要想一想,萧奇投入的可是3000亿美金啊!
  世界上,除了石油期货市场、黄金期货市场和等贵金属期货市场,根本就没有其它的市场能容纳这么大一笔资金了。
  萧奇又不可能把这么多钱拿到这些他不懂的行当去投资,到时候亏损起来可是会很心疼的。
  所以想这么一个保守的法子,倒也是非常的不错。
  由于投资的基数够大,18%的利润也有540亿美金呢!
  更何况这3000亿美金换成日元之后,并不是白白的躺在账户里的,花旗银行的日本分行给萧奇做了好几笔的稳健投资,两年下来利润也有7%左右。
  于是汇总算下来,萧奇的利润已经达到了750亿美金,不敢说赚得盆满钵满,至少一个世界前五富豪的家底就又赚到手了。
  既然知道了日元明年就会下跌,萧奇当然不可能等到明年3月11号之后才抛掉。
  价值3000亿美金的日元想要脱手出去,那肯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那些一天之内卖光所有的3000亿美金的日元的事情,简直是在说笑话——就算你愿意全部抛出去,那也得有人能接得下来啊!哪家证券公司或者别的投资者能吃下这么大一笔承汇?
  就算是从现在的10月份开始抛,至少也得明年一二月份才能卖光,然后再慢慢的转移到国外的账户上去。
  是。
  萧奇的这笔投资是不违法,也没有违规,但是这么大一笔资金,却也是财帛动人心的,能少让人嫉妒一点,那就自然可以低调一些的。
  萧奇在国外一共有两家重要的控股基金公司,一家是明香控股,一家是奇彩投资。
  它们都是在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的,资金的多少根本不受监管,所以放在那里面是最安全的。
  至于说具体的资金存在银行,怎么存,那些银行肯定会帮萧奇处理好,用不着他去操心。
  当然了,把资产换成美金来储存着,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这一笔接近4000亿美金的资产,萧奇打算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拿来在全世界购买值得购买的稳定资产,比如说可口可乐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奔驰汽车公司、阿迪达斯公司……等等,这些公司的投资就没有取巧的地方了,因为它们都非常的稳定,市场份额稳定、收入稳定、经营也很稳定。
  虽然是分红利润不会很高,但胜在萧奇的资本金很大,所以总的收入也会不少。
  这些公司都是数百年之内都不可能被淘汰的公司,所以这么稳定而有持有价值的公司股票,对于萧氏家族基金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补充。
  另一部分,萧奇准备购买黄金古董。
  无论在哪个时候,黄金都是人类交易的硬通货,因此买黄金从来都是多多益善的,一块块金砖放在萧氏家族的仓库里面,不但有保值增值的效果,还能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有最可靠的翻身资源,这就是救命的东西!
  至于古董,萧奇选择的并不是大量的进货,而是有计划的挑选。
  那些容易保存的古董,就是最优先购买的。
  比如说玉器、瓷器,比如说油画、字画等等,这些动辄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宝贝,自然是值得收藏起来,备不时之需。
  而且萧奇很推崇李超人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越好的东西,越有购买的价值。
  就跟买房子一样,你觉得便宜的房子,就认为它升值的空间很大,所以买了。
  结果等到十年之后你看看,这房子因为各种不利的原因,涨价的幅度非常有限,根本达不到你的预期。
  而和你同一时间买房子、却买了好房子的人,他十年之后,因为房子的各种有利因素,所以房子价格暴涨,赚了很多。
  两种不同的思想,就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
  这其实跟越跌越卖,越涨越买的股市原理是一样的,人们总愿意去追高,而不愿意在跌跌不休之中投资。
  因此,萧奇购买古董的第二原则,就是必须买最好的最贵的,这样才有更大的保值升值空间。
  帮助他利用这笔钱进行上述那一系列的商业投资的,除了花旗银行之外,高盛、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等等,都会加入到其中。
  他们固然会赚取不菲的报酬,但最得利的自然还是萧奇。
  少年虽然多花了不少钱的佣金,可他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且自己并没有花多少的精力,这就是一个极大的好处了。
  毕竟在萧奇来说,他现在只愿意打理仙女公司,然后再照顾自己的老婆孩子们,剩下的耗费心神的事儿,可不适合他呐!
第2960章
粮食计划
  克拉罗夫是乌克兰的一个农业专家。
  从乌克兰最高学院毕业的他,和农业已经打了30年的交道,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一个中年人。
  因为他的性格很沉稳,又耐得住寂寞,所以这么多年老老实实的在农业一线工作下来,已经是乌克兰首屈一指的农业专家。
  他最擅长的就是稻米的种植,然后下来就是一些蔬菜的种植。
  在稻米方面,他可不简单的是只擅长乌克兰的三角米等独有品种,连俄罗斯的品种、西班牙的品种,乃至中国、越南、泰国的稻种,他也有着深厚的研究功底。
  只不过,乌克兰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热带的种子,所以他也没能把那些高产的稻种运用到乌克兰的稻米中去。
  但有着几十年的研究,他对乌克兰的稻米种子改良,也是有不小成就的,在他管理下的数百万亩的稻米种植土地上,十五年来产量增加了82%,可谓是功绩卓越。
  可惜的是,乌克兰虽然是以农业立国,但是农业却也非常不受重视,那些政府的官员更喜欢来钱快的、非常简单粗暴的生意,而且是能为自己牟利的最好。
  农业生产这一块儿,又繁琐又花费时间,还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并且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所以乌克兰的政府官员们,也就是寻常的支持一下农业生产,并不会重视。
  连带着克拉罗夫这样的农业专家,薪水也不过每个月2700欧元,连美国专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当然了,克拉罗夫在乌克兰绝对算是高薪一族了,乌克兰的平均月薪不过是600欧元,所以他的日子也过得很不错。
  可这一切的生活,都在金融危机之后,慢慢的改变了。
  乌克兰的经济本来就很脆弱,农业只能是立国之本,但绝对不是兴国之本,所以一旦他们的金融被冲击了之后,各个行业也就受到了影响。
  包括农业也是这样,也受到了打击的欧洲国家,对于进口更多的粮食还是不排斥的,但他们也没有以前那么挑了,什么非洲的、亚洲的粮食,便宜一点的他们也愿意进,不光是喜欢乌克兰的了。
  乌克兰的人力成本比起亚洲和非洲来,绝对是要差得多的。
  除开基本的生活水平高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家的水稻一般都是两熟,靠近赤道附近的更是一年三熟,你乌克兰本来就是出于寒冷区域,一年有一季就是不错了,产量最多也就是人家的三分之一,你怎么和他们竞争?
  因此这两年来,乌克兰的农业出口,大大的受到了影响,连带着农民也苦不堪言,更别说克拉罗夫这样的农业专家了。
  他所在的公司两年来都在亏损,因此专家们的薪水也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减。
  克拉罗夫是最优秀的一批人才之一,但他的薪水到2009年的12月的时候,已经只有1200欧元,连以前的一半都不到。
  本来这样的日子,其实他还是能过下去的,而且生活还不会多差,可没想到就在2009年12月,快到新年的时候,中国的仙女农场公司,忽然就委托他的老朋友找上门来,邀请他去中国工作。
  克拉罗夫对中国并不陌生,这些年中国和乌克兰的交流非常多,他也去过中国看看那边的农业生产,但他从来没有想过去中国工作。
  毕竟他也是56岁的人了,年龄这么大,通常都比较不喜欢波动的生活,喜欢安稳。
  可是,克拉罗夫没想到的是,仙女农场给他的薪水直接就是50000欧元一个月,每年领20个月的薪水,如果做出了突出成就,那奖金至少也是100万欧元起!
  如此高的薪水,就算是美国那边的很多专家,也是得不到的,就算是他现在公司的老板,一年下来也就是比这多一点而已。
  然而,考虑了再三,克拉罗夫还是拒绝了,不仅仅是因为他恋家,还因为这份合同要签约10年,整整10年在国外生活,他非常的不愿意。
  但是克拉罗夫的老婆和儿女们却心动了,他老婆本来就是家庭妇女,没有收入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现在也是处于半失业的状态,一个月下来加起来薪水还比不上父亲一个人的薪水。
  仙女农场不但答应给克拉罗夫如此高的待遇,还愿意让他们也过去工作生活,虽然薪水没有那么高,但起码也是两三千欧元起的,这样的丰厚待遇,顿时让家里人觉得太优厚了。
  况且乌克兰这两年的局势不断的变化,治安问题也是很麻烦的,他们早就听说中国很安稳,而且对外国人很礼遇——嗯,这事儿是克拉罗夫去了中国回来后说的,倒是有点作茧自缚的意思。
  中国这边邀请他们的公司,可不是一家没有信用保障的小公司,而是仙女公司的旗下子公司!
  谁不知道仙女公司?
  世界首富萧奇的公司,拥有着上万亿美金的资产,向来就是以财大气粗著称,根本不用担心骗人过去之后,不实现承诺!
  乌克兰也有一家仙女直营店,凡是在那里工作的乌克兰人,都是同胞们羡慕的对象,人家除了工作时间长一点之外,薪水福利待遇那都是乌克兰第一流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和他们一样,在仙女直营店工作呢!
  能搬离这个已经没有多少让人留恋的地方,又能有新的富足的生活,况且在仙女农场工作的乌克兰人少说也就好几十个,他们并不会感觉到孤单,因此他们就一天到晚都开始了游说的工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父亲接受合同,去中国工作。
  是的。
  仙女农场给这个家庭的丰厚条件的首要因素,自然就是克拉罗夫这位农业专家。
  如果他不去,这家人的美好生活就没办法实现!
  最终,克拉罗夫只能是屈从于家里人的意见,和仙女农场签订了工作合同,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之后,在2010年的新年过后,1月底就来到了中国,到了仙女农场在彩云的农业基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7/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