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时代(校对)第9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4/2235

  最出名的自然是香港的霍氏家族,那位以红色商人闻名的香港前任首富,在香港大大小小的物业超过数百处,可这些也同样只是私人财产,并不对外公开,因此给人造成了霍氏家族仅仅有300多亿的家产。
  结果在2013年霍家兄弟争财产时,才爆出其实霍家持有670多亿港币的家产,就这也不是全部的,因为很多产业都是霍家的夫人和子女们私人持有,加起来的话,霍氏家族排名香港前五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欧美和日本韩国、香港台湾都一样,让核心资产不上市,这样做的目的一般只有一个,那就是合理的避税,以及避免政府和机构的监管。
  他们通常是用基金会的形式出现,比如李超人的,就有个“李氏家族基金”在里面,霍家也有“霍兴业堂”,乔帮主也有自己的私人信托基金、比尔盖茨童鞋、巴菲特老先生……等等,都是这样做的,这样每次家族的成员新陈代谢,就不用考虑昂贵得让人想哭的遗产税,从而将家族的产业不断的维持发展下去。
  看懂了吗?
  只要你的财产是以基金会的形式出现,并不是落在哪个具体的人的名下,那么它就是一家经营性的公司,并不算做属于私人财产,那么就能合理的躲过各种税收、监控等等。
  毫无疑问,萧奇也是这样做的。
  从一开始的离岸公司,再到现在已经筹划好的“萧氏家族基金”,还有给各房老婆们的私有财产,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当然了,中国现在还没有开征遗产税,萧奇最主要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们不败家,能尽可能长远的让他们享受自己创造出来的财富。
  至于在美国、欧洲、日韩等地的经营活动,萧奇那就是千方百计的“合法避税”了,那每年超过数亿美金的高昂会计师事务所费用、马里奥律师事务所费用,都是保证他尽可能的少缴税——交给这些外国人,萧奇可是很不心甘情愿的。
  但在国内的经营活动,萧奇不但从来没有玩过这种“合法避税”,反而是避免了许多的优惠政策。
  比如说,仙女公司享受的是Dream
Pad总利润的10%,但Dream
Pad的几家持股公司之中,不提萧奇在国际金融区的离岸公司,单纯按照入股的维珍集团、LVMH集团、绿松资本、三星和埃里森个人购买,就已经可以算是100%的合资公司了。
  按理说合资公司是有很多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收、各种用电、用水用气等等成本的降低,积累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但井轩当初在问萧奇时,除了合理范围之内的享受政策,其余的萧奇想也不想的拒绝了。
  仙女公司根本就不需要在这些方面占便宜。
  有些人,甚至是公司里的人都有说过,说小老板你傻啊,人家别的公司不是合资公司,都要找个外国流浪汉来挂名,从而获得优惠,咱们这名正言顺的合资公司,怎么有便宜不占呢?
  萧奇没有对他们回答过,不过在一次和余珊珊的谈话中,他还是表露了自己的真实考量。
  “如果一个国家的公司,从来都是以逃避自己的职责,占国家的便宜为荣,那么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凝聚力呢?你什么时候看过可口可乐在美国逃税的?你什么时候看过微软在美国逃税的?德国和法国的税收高得吓人,可他们的那些公司大量迁移出自己的祖国了吗?没有啊!这个国家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也不是别人的,而是我们自己的。虽然它现在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和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正在一步步的向着更好的生活迈进。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为国家的发展尽一分力,那国家还怎么能发展起来呢?改善民生、推进经济发展的各种资金,难道非要逼得国家从房地产里面拿吗?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正常营业,正常的纳税,那么说不定国家和地方政府有钱了,就会减少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从而降低房价,减少大家的负担……虽然这个想法有可能不大现实,但只要有这个希望,我就要朝着这方面去努力。”
第1542章
招工众生相
  不管最近形势是多么的纷乱,在蜀川范围内的各种招工,也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始了。
  每天排在南三环路旁边,红海一厂外面的临时棚子外面的人,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让拖着三轮车来卖盒饭的数百名附近村民、小贩们,乐得合不拢嘴,恨不得这种招聘一直持续下去才好。
  道阴的红海代工厂和现代汽车工厂,招聘虽然没有开始,可各路牛马蛇神都到处在打听着消息,一个个已经破落拆迁了的大小工厂们,再次的凝聚成一团,开始不断的和政府接触,想要获得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条件。
  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之中,云荣北搞整的老旧厂房、宿舍楼等等拆迁补偿,也得到了很大的支持,那些想要让自己的子女亲人去新的工厂上班的人们,不但积极的签署了合约,还努力的劝说其它的民众们,让他们也赶紧签约,不要耽搁大家的好事儿。
  当然了,云荣北的拆迁补偿,是建立在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区间之内的,虽然不是让民众们一夜暴富的价格,但绝对是高出了市场价不少。
  直到此时,云市长才总算是庆幸,这两年萧书记在大力搞“廉租房”建设的时候,对房价的打压是多么的正确,如果涨价到了3000、5000,那整个的拆迁补偿成本可就大得让人不敢直视啊。
  长明和道阴是紧邻在一起的,听到临近的兄弟市,居然有如此的好事儿,眼睛立刻就红了。
  汪全书和邵国锋他们,是知道萧旭和萧奇的关系的,当然猜得道这两个大工厂是怎么得到的。
  看到萧旭下辖的道阴市,居然如此大的喜讯,两人有些忍不住了,频频给萧奇打电话,却最后根本得不到任何的讯息。
  最后,他们还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先给唐举财夫妇打了电话,然后唐举财和王娜又给在美国的女儿打了电话,接下来就是唐明香给萧奇打电话说清情况,最后才是萧奇把意思又依照原来的渠道给转了回来。
  “如果长明市能加快进行老旧房屋的拆迁改造的话,那么20%的名额就是长明市的。”
  看到萧奇的这个条件,长明市的市委市政府开了一个扩大的回忆,大家最后终于是达成了统一,决定接受这个条件,以便能分享到这次招工的盛宴。
  得到了他们的允诺过后,萧奇自然就和萧旭打了电话,告诉他其中的缘由。
  萧奇是因为担心地震的问题,所以让长明市提前来加快处理。
  但萧旭却想的还多一些,不管儿子是不是太多心了,可这样一来,不但能完成儿子的布局,还能分一部分羹出去,让那些羡慕嫉妒恨的兄弟县市没话说。
  毕竟,一个人要面对所有的羡慕嫉妒恨,还是很有压力的,多一个同伴就好多了。
  这样一来,其它的兄弟县市、省里也不可能有什么闲话说了——总不能说你让我把辛辛苦苦找来的投资,全部分好处给别人吧?
  相比起以上的纷乱和各种乱战,仙女二厂的招工,是最受大家关注,却又是最波澜不惊的。
  萧奇的10000名仙女二厂的招工名额,5000人从远殷市招聘,5000人招聘则是不对外公开,意思是自己想来报名应聘的,都没有资格。
  因为这是萧奇自己的公司,而萧奇也是从远殷市出来的,他招工怎么做,那完全不用听别人怎么说,自己决定了就好。
  不公开招聘,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暗箱操作”的职责——因为本来就是暗箱操作的。
  甚至于许多大学生们,都眼巴巴的想要来得到一个工人的岗位,却可望而不可得,失望之情显于言表。
  什么公司白领、优雅体面,完全都他x的去xx吧!
  有钱赚才是最好的!
  你试一试五粮液酒厂招聘工人,和丰田汽车公司招聘办公室人员,大家愿意选哪一个?
  五粮液酒厂今年招聘的职工子女的保安,也是3000多月薪起,外加奖金各种福利,简直是让人眼睛都红了。
  相比起招工更加封闭的五粮液酒厂,仙女公司平日里的招聘还算是比较开放的,至少人家每次招聘公司职员,都会公布出来各种条件和应聘方式。
  可惜这一次除了5000远殷人之外的5000人招工,却没有遵循这个原则,而是采用了不对外公开的招聘。
  大家年轻人纷纷破口大骂之余,又纷纷的猜测着究竟那剩下的5000人名额,会分配到哪里,哪些人才是幸运儿。
  其实很简单,萧奇也是有关系户的,整个仙女公司,乃至整个蜀川省的精英阶层,都是有关系户的,而这些5000个名额被当作了人情,送了出去。
  还是那句话,谁家没有几个穷亲戚啊?
  虽然很多人的嫡系亲戚看不上这些个名额,但穷亲戚们可是求之不得啊!
  萧奇的要求很简单,第一要适龄男女,第二一定要遵守规矩,任何人触犯了仙女工厂的规定,一律开除,没有任何的情面讲。
  反正只要自己公司的监管到了位,那么无论谁介绍谁过来,都是一样的。
  仙女工厂的劳动强度并不大,如果这都不能适应,还要偷奸耍滑、摆架子之类的话,那就不要埋怨别人了,自己找死怪得了谁?
  说起人情往来,其实也不是中国才有,全世界都有。
  比如你看看好莱坞的那些新一代的明星,有多少不是家里是演艺世家出身的?
  各种人脉关系就让电影公司更愿意选择他们,从而让他们比普通人更容易出名。
  萧奇现在的力量虽然很强大,但如果不时时刻刻的注意团结周围的人,那么很容易就会被人排挤。
  只有融入了整个社会之中,将成功的果实和大家一起分享,那才是最好的发展之道。
  虽然说起来有些无奈,但这种无奈却也是人情练达之处,凡人都不可避免。
第1543章
忙碌的群星们
  萧奇这边在忙碌,隔着香江的香港这边,也同样在忙碌。
  忙碌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每年都会有的这么一天节庆——万千星辉贺台庆。
  众所周知的,每年香港最热闹的节日,除了金像奖,还有这个陪伴许多人长大的万千星辉贺台庆。
  每年的这一天,TVB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数百名TVB的艺人们,都会在晚会上出演各种节目,让大家大饱眼福。
  如果时间退回去20年,那么大家都能看到发哥、德华、朝伟等等今日的天皇巨星,一样的在TVB台庆上面,像是小演员一样的玩着小品之类的节目。
  而且今年是TVB成立的40周年,外加台庆的第二天就是邵六爷的100岁寿辰,自然就会让邵六爷想要大办一下。
  不过现在TVB的股份,邵六爷已经只通过邵氏兄弟持有4.23%,最大的股东已经变成了买下李少英手中1%股份,成功将自己股份变成58%的绝对控股数目的冯可欣。
  虽然冯可欣没有出现在台前的打算,邵六爷现在照样是董事局主席,但具体要不要办,要怎么办,邵六爷却还是只能听从在内地拍戏的冯可欣的意思。
  冯可欣生性温婉,自然不会忘记TVB对自己这栽培,特别是在自己走投无路之下,TVB还是给了自己一笔合约预付款来渡过难关,这份情是不能忘记的。
  所以当邵夫人询问她的意见时,冯可欣欣然同意,并且批了1亿港币的预算,手笔之大方,让邵六爷都很是感动。
  既然预算批下来了,负责执行董事事务的岳玲,立刻风风火火的筹办了起来。
  岳玲虽然已经不再负责艺人合约总监一职,但是她的精明能干,还是很让人放心的,这事儿交给她来筹办,大家都放心。
  TVB的万千星辉贺台庆,可是也要走红地毯的,那么多的TVB明星,也是要趁着这个时间,努力的展示着自己的风采,争取博得更多的关注,从而让自己的事业、广告等等再上一层楼。
  往几年的时间,TVB的明星们,也只有大明星才能穿上华贵的衣服、佩戴昂贵的首饰、手表等等,走上红地毯,小明星们通常薪水连一般公司的中层都不如,自然只能是以简单素雅为好,根本没有能力去打肿脸充胖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4/2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