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10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3/2448

  不说是万康公司的员工,只要看到是华人模样儿的,走在街上都会有不少人主动打招呼。
  谁要敢说华人是在这里来抢工作的,非得被居民们喷死不可。——你行,你他妈像是他们一样的做给我们看啊?自己做不到,你又不允许别人做,干脆去吃屎好了!
  就因为这样的口碑,经过这么半年的时间,传遍了整个的西海岸,弄得不少偏远一点的村镇的人,都打电话给自己的县政府、市政府:喂,你们怎么不多让一些香江来的技术移民来我们这里啊?我看那个万康公司挺好的啊,怎么不能让他们多多开展业务?我们也需要这样好的服务啊!
  西澳大利亚州其实并不怎么缺钱,因为到处都是铁矿山、各种其它衍生矿山,他们这里的薪水条件比起东海岸都要好,而且政府方面也靠着矿石的税收等等,都很有钱。
  但是因为这里太地广人稀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干活儿的人,所以这里的很多基础设施建设,是严重的滞后。
  也就是仅有的几个大城市还好一点,其余的小城市……嗯,顶多叫做小城镇,还有村庄这些地方,各种设施太不方便了,遇到有什么事情,别的煤电气工程公司,甚至是政府市政项目的工作人员,都不想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弄得他们非常的不满意。
  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这么好的万康公司,积极的服务西北角的那些小城镇和村庄,居然让那边的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大大提升,而且幸福感还越来越强了,这就让西澳大利亚州的政府觉得,当初驻香江的武科维奇引进香江的技术人员过来,实在是太正确的决定了!
  眼看着民众越来越高的呼声,再加上他们的确需要进行各种的市政建设,包括公路、城市管道、水电气等等工程的修建和维护,所以西澳大利亚州政府,立刻给武科维奇发电,问他能不能在香江再招一些像是万康公司的员工这样的人过来。
  武科维奇就回答,香江这样的人才还很多,有好几万都迫切的等待着移民呢。
  但是有几点问题。
  第一,万康公司的老板,实际上和这些技术工人的老板,有着很好的关系,他们如果要去澳大利亚,都希望走万康公司的路子,毕竟那是自己人,口碑又好,也容易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些。
  第二,他们这些人的英语水准不是很过关,虽然一直在学,但是还是不够通过移民的审核的,不过日常生活和工作肯定足够。
  第三,人数如果太多,那么澳大利亚的法律是不是不允许,这样会不会引发联邦政府的不满?
  这些可是很现实的问题,不解决好的话,这移民是肯定没办法做的。
  西澳大利亚州对于香江这边的问题也很重视,还移民局专门开了一个会议,大家讨论了好几天,才最终给了答复。
  走万康公司的职员一条路没问题,本来万康公司就是现在西澳大利亚州最好最受期待的公司,西澳大利亚州人民都恨不得它的业务填满西海岸呢。
  至于说英语水准问题,光是有日常和工作用语,肯定是不够的,因为指不准那些用户们,会给你提出什么别的要求,或者是一些土话、俚语之类的。
  第一批的800多人加第二批的500人,都是英语非常优秀的,但他们也经过了一阵的适应期,才能做好的。
  只不过呢,第二批的500人过来,他们是由第一批的人带着先去工作了两个月,然后适应了工作时的各种突发状况,现在已经可以单独的进行工作了。
  这样的例子,完全可以用在第三批的职员身上。
  他们过来先跟着熟手们锻炼,两个月不行就三个月,三个月不行就半年,相信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聪明的华国人能出色的应付各种状况。
  最后一个关于人数太多的事情,西澳大利亚州反而是最不担心。
  澳大利亚联邦是非常松散的一个联盟,历史上西澳大利亚州就险些成立自己的国家,因此他们有着非常大的自主权力。
  现在我这里人口稀少,本来就希望增加人口来增加活力。
  像是万康公司的员工这种,完全就是最优质的移民啊,我们本来就缺少这种干辛苦活儿、苦力活儿的蓝领工人。
  所以肯定是要引进这些人才的。
  当然一下子人手也不能太多,否则太过刺激整个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也有点不好。
  于是政府那边就决定,以今年年底为止,第一批5000人为准,明年6月之前又给5000名额,12月之前再来5000人。
  然后这三批过后,再根据他们在西澳大利亚州的工作情况,以及整体的需求状况,再看要不要继续这个政策。
  毕竟这些人不是单独过来,他们还有他们的家人,加起来可是最少40000人上下了,这个数目真不少了。
  殷俊得到这个消息,不觉感叹外国佬的这些制定政策,真的是足够的严谨,非常值得学习。
  哪怕是再需要,再有目的性,他们也不忘记遵守规则,然后还要慢慢的分批次看效果,这样才能保证本地区和本国的利益。
  如果换了现在的内地政府,恨不得无论什么公司,都给招揽进来,进来了再说。
  却不知道鱼龙混杂之下,有些公司很是给内地造成了不少的伤害。
  当然了,这也是内地穷怕了,也没有办法。
  这种情况要过了30年之后,他们才会慢慢的开始鉴别。
  现在在香江这边,一年半15000人的名额,却已经足以是让殷俊兴奋的了。
  他现在雇佣的工人一共有20000多,但除此之外,他塞到各大建筑公司里面去的,同时也进行了各种培训的,足足也有10000人之多。
  在这群人里面先挑选5000人,然后自己再重新的招募新人补充进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啊。
  虽然距离自己的30000年轻劳动力的5年计划,还差了不少,但有了最开始的这么坚实的基础,剩下的目标,恐怕最多再有3年就能完成。
  沈奔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事情,他是一周必然跟殷俊汇报一次,所以万康公司在西澳大利亚的表现和反馈,殷俊都晓得。
  因此他早就知道,西澳大利亚州急切的需求更多的万康公司职员,就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同时,少年在香江的各种培训,从来都没有停下过。
  他就一直有这种坚定的信心,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向西澳大利亚移民成功,所以每周这些工人们即便是再怎么工作忙碌,都必须接受5节课的培训。
  包括了英语、各种技能、风俗礼仪、文化知识……等等,光是聘用的老师,就多达数百人之多。
  对了,丘淑贞的爸爸丘平,现在已经被殷俊提升为培训班的总经理,专门负责调派资源,以及聘请和更换老师,以及根据需求,调整那些聪明的和资质普通的学员们的等级和班级。
  一般有什么出色的工人,在他们老师这一关就能检验出大半的成色来。
  然后再拉出来实际操作一番,实际比较一番,是龙是虫,马上就能知晓。
  如今殷俊所知的,能够符合基本要求的,大约是3000人左右,在年底之前,再凑够2000,估计也是不难。
  也多亏了这些人来自于内地的农村,品行都非常的淳朴,干活儿从来不知道偷懒,这也才能让殷俊放心的派他们过去。
  在西澳大利亚那边,他们能在这么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喜欢,和他们的朴素品性,是绝对分不开的!
  这也是为什么殷俊用了这么多的心思,想要送他们过去的原因。
  在荒漠之中、在炎热困难的环境中,也只有我们华国工人,才能做出一番奇迹来啊!!
第0962章
耗费巨大的布局
  很少人能看到,殷俊在这个西澳大利亚州移民上面,到底花了多少的心思。
  唯一能明白的,恐怕只有纵观全局的乐易铃了。
  除开乐易铃,稍微能知道得多一点的,都是在这个项目上负责直接操作的人,比如梁风仪,比如沈奔。
  但是乐易铃不愧是最疼殷俊的人,哪怕是知道殷俊在里面投了天量的资金和精力,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不断的调集资金过来,让殷俊去一步步的制定他的计划。
  因为她晓得,自己的这个弟弟,一旦要持续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去做事情,那么这个事情一定对他非常重要。
  有时候,乐易铃其实觉得殷俊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这样的印象,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他们认识之后,乐姐姐就从很多的细节上面发现的。
  比如很简单的一个事情。
  大家都知道殷俊写剧本厉害,但没有谁知道,殷俊是多么的自律,基本上出了片场就回家,回家就去写剧本,除开偶尔的和关芝琳和温璧霞在一起吃饭,别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娱乐。
  一个16岁的少年,居然不喜欢娱乐,只是埋头写故事,你难道不认为这是寂寞的表现?难道不觉得,这是他不大愿意融入这个花花世界的表现?
  再到殷俊大了一些,他总算是有正儿八经的女朋友了。
  对于这一点,乐姐姐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满,反正咱家有钱,多交往几个女明星算什么了?只要阿俊自己喜欢,又没有使用强迫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
  可是,她却还是察觉到了,殷俊和普通的花花公子根本不同。
  其他的男人,拥有了这么多漂亮的女明星,恐怕恨不得一天到晚都泡在她们的身上,肆意的享乐。
  结果殷俊呢?
  一个星期能去找她们一次就算好了,剩余的时间,他不是在办公室工作,就是在家里工作。
  而且即便是到了现在,乐易铃都晓得,殷俊还有一个习惯。
  就是他工作疲倦了的时候,通常都喜欢关上灯,好好的坐一会儿,要不就是站在窗口看天上的星星。
  这样的表现,难道不是代表着他内心其实很孤独吗?
  否则他给哪个女朋友打电话不能得到温柔的安慰?别说关芝琳了,就算是赵雅之知道殷俊的心情不好,也会赶过来的。
  可他就不。
  这样的一个弟弟啊,真是让人有些担心啊!
  要不是知道他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乐易铃都生怕一个不小心,这个人就不见了,就去浪迹天涯了。
  所以你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乐易铃那么不喜欢年龄快30的邓莉君,现在也没有说什么的原因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3/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