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10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3/2448

  以前是以为,大姐夫一家人因为xxxx的缘故,肯定是被清算,已经全部不在了。
  可现在忽然间女儿和老婆说找到了他们一家人,大姐夫和大姐都在,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儿孙女,他高兴得那天晚上喝得大醉,并且起了回内地一趟的心思。
  但是,现在宝岛的环境是不允许他们回去的,虽然这群老x们一再强烈要求可以开放通道,让他们回到内地探亲和祭祖,但是常大公子还是出于种种顾忌,没有开这个口子。
  只不过,常大公子的日子也不大好过,美国一直在给他压力,因此这些老人精们都晓得,只要自己再熬个三五年,肯定形势会有很大的变化,说不定那时候就能回家了。
  邓舒也是打的这种主意,所以他不慌,一边给女儿和老婆写信打电话说,要多给大姐夫一家们照顾;另一方面也期待着以后的重逢。
  说起来,正是因为殷俊帮忙找到了大姐夫一家,邓舒对于这个有着花花公子之称的小伙子,倒也没有最初那么大的反感了。
  由此可想而知,田志胜在邓舒的心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见到邓舒忽然的脸色大变,万分紧张的样子,管韦华又是叹息一声,“其实,无论是阿姨,还是莉君,都想着去内地看一下您大姐夫的。她们两个手里都有美国的绿卡,去内地不会多么不方便。但她们想着你们在宝岛,所以一直不敢过去,生怕连累了你们。”
  “连累个屁啊!”邓舒爆了粗口,一想着自己恐怕连大姐夫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他难免失态:“去看自家亲戚,有什么好说的?啊?我……我……我也要去!我要买去内地的机票!!”
  “别!可别!”
  管韦华连忙阻止了他的冲动,“她们两个在担心,其实我也在为您担心。所以刚才我不是建议您,先去美国住段时间的么?您如果先去了美国,取得了美国那边的绿卡甚至国籍,岂不是去内地就方便了?这些年回内地的美国华人,可是多了去了!”
  “好!那就这么办吧!”邓舒拍了一下腿,下了决定道:“我们从美国到内地,这辈子不见再一次我大姐夫,我死不瞑目!”
  “但是呢,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啊,邓伯。”管韦华轻咳道,“光是您还不行,如果以后事情泄露出去了,莉君的三个哥哥的家庭还在宝岛呢,难保他们不会有事情啊!”
  “你说该怎么办?”邓舒冷静了一些,也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如果能把他们都给弄到美国去,那就没问题了。”管韦华图穷匕见道:“这样其实也不错的。大家都有了美国的身份,去哪里都方便,还不用担心在宝岛这个破地方受委屈,美国,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再加上莉君现在很赚钱,大家去美国,照样能过好日子!”
  “这个……”邓舒越是冷静,就觉得事情越麻烦,“不行啊!老大也就算了,但老二老三都有工作啊,特别是老三,他可是在秘密部门工作啊!一时半刻怎么能走得开?”
  “说起这个,我有个事情要向您说一下。”管韦华看了看四周,小声的道:“我也知道老三在秘密部门工作,您也是当过兵的人,想来也知道这些部门是做什么事情的吧?我听说,他们经常要发展一些能在世界各地演出的明星,去做间谍的活儿,为他们搜集情报!
  我得到了很可靠的消息,据说就是因为老三是莉君的妹妹,再加上莉君现在在全世界都有了足够大的名气。所以他们有想把莉君发展成他们的间谍的想法!这个事情如果出现了,邓伯,您应该知道会有多么大的麻烦了吧?!”
  “不行!绝对不行!”
  邓舒吓了一跳。
  那个机构是什么东西,他太清楚不过了,进去的就没有一个干净的!
  虽然出于邓莉君的名气,他们可能不敢做得太过分,但是要是让女儿背上了这么一个名号,以后一旦被人给拆穿,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邓舒不但想着自己和老婆的养老生活,还有四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家庭的生活,这些可都是要女儿负责的啊!
  如果女儿被毁了,谁能照顾他们这么一大家子?
  喝西北风啊?!
  不管管韦华说的是不是真的,只要有这个可能,邓舒就绝对不能让这个事情发生,哪怕是一个误会,也要绝对的斩断!
  女儿可是一家人的最重要支柱,是一年能挣几千万美金的人啊!
  更别说以后她很有可能嫁给香江的第一富豪,坐拥数十亿美金的天额数字身家啊!
  想到了这里,邓舒刚才动摇的决心一下子又坚定了,而且是无比的坚定。
  “阿华,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了!谢谢你!谢谢你对我们家的关心!特别是对莉君的关心!!”邓舒又一次拍了拍管韦华的肩膀,“你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把他们给说服了,让他们跟着我一起去美国!”
  “时间要抓紧了,邓伯!”管韦华道,“莉君下个月就要发专辑,一旦这张专辑获得天大的成功,引发了全世界的追捧,那么很有可能她就躲不开这个事情了!!”
  “我明白!”邓舒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放心好了,我自然有办法,不会错过的!”
第1000章
蓄势待发!
  早在9月底的时候,殷俊要购买唱片版权,卖到内地去的事情,已经在港台的音乐圈里面传开了。
  宝岛那边还得扭扭捏捏一些,去上面疏通关系,然后才能卖给殷俊唱片。
  香江这边就要积极许多,好几家唱片公司,特别是邵一夫的华星唱片,直接捧了上百张这些年发行的专辑,让殷俊随便挑。
  一张20万虽然不够多,可好歹也是钱啊,反正都是压箱底的东西,内地那边根本就不算什么市场,如果多卖几十张,赚个几百万,难道不算是白捡钱啊?
  再说了,谁知道几年后、十几年后,内地会不会发展起来啊?万一他们的经济发达了,现在推销的这些歌星唱片,以后不就有了大用处吗?
  麒麟唱片的手笔也的确是很大,公司的一群词曲大家们,都帮着去挑选了专辑,只要是好的,那都要,转手便挑了20多张。
  这个挑选的数量,可真是让人惊讶和眼红。
  但等到香江宝丽金和宝岛宝丽金送唱片名目过来,大家才知道什么是夸张。
  因为麒麟唱片一共选了100多张,从1960年开始到现在的1981年的,各种风格都包含了有。
  如此一来,不管大的小的唱片公司,都拿了自己的唱片过来。
  最后让他们总共选了400张,花费了整整800万港币。
  特别是黄霑这家伙,凡是他和顾家辉做的词曲的专辑,他全部给选了,美其名曰是“举贤不避亲”。
  殷俊听到黄伯高说起这个消息,简直是哭笑不得。
  钱倒是花得不多,但数量却有些多了。
  他们这些家伙,是不知道内地有多么大的体量吧?
  现在在这个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人们的心中也是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渴望。
  所以每每遇到海外的东西,内地的人都是非常感兴趣。
  更别说香江和宝岛的流行音乐,本来就是同一种语言的,接受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不是殷俊吹牛,只要他们个个都有钱的话,随便拿一张专辑出去,卖个100万、200万盒磁带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要是换成了邓莉君、许贯杰、罗纹、甄坭、徐晓凤、刘纹正、张国容、谭永麟、陈白强、费祥这些巨星的最新几年的专辑,1000万盒音乐磁带打底都是很正常的。
  特别是邓莉君,她的柔柔甜甜的声音,再加上几乎全是国语歌的清平小调,最能让人们的心里暖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早期,邓莉君一人独霸内地的乐坛的最重要原因。
  现在殷俊手里掌握着400张这么大数字的唱片,可不能一下子推出市场去,否则不但会弄得盗版满天飞,而且还不适合他培养内地对于港台歌星们的喜爱。
  幸好现在内地也没有允许港台的娱乐大举进入,殷俊的这个生意是独一份儿的,他也不怕别人来竞争。
  一个月发行20张专辑,按照原本发行时间的先后顺序发行出去,一张发个200-300万盘磁带,便是已经足够。
  不是殷俊不愿意多发售,而是现在大家的购买能力有限,华国内地又向来没有购买正版的概念,100-200万张能卖出去,都得价格低一点才行。
  其余的嘛,或者是有哪些唱片公司自己盗版来卖,或者是他们自己拿空白磁带来录制,也不怕音响效果差,能听就行,不讲究。
  对于这样的事情,殷俊自然不喜欢,可是在这个年代的内地,你没办法不去接受这样的事实。
  实际上,这400唱片的贩卖磁带销量,殷俊都不敢奢求赚什么钱,只求能让把生产线的成本和工人给养起来,便已经心满意足。
  霍健宁到欧洲去商量谈判的磁带、聚酯薄膜基带的生产线,实在是贵得有点离谱,每一套平均都在100万美金上下。
  因此经过了一番比较,他最后是在日本的SONY和松下谈下来的,磁带灌制生产线50条,聚酯薄膜基带生产线10条,一共花了4000万美金,比欧洲便宜了三分之一,效果和质量却是几乎等同的,在维修保养上面,还要更容易一些。
  这也充分的说明,经过了30年的卧薪尝胆,日本的现代电子科技,已经如同他们的工业能力一样,逐渐的追赶上了欧美的先进水准。
  接下来的20年,就是他们的产品在全世界横冲直撞,卖得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了。
  也只有在更加廉价的华国出品的产品出来之后,才会取代日本,成为又一个新的价格杀手,打得欧美的公司工厂屡屡破产。
  而且日本人态度非常之好。
  欧洲那边价格高不说,交货期要排到1982年年底了,而日本最迟明年2月便保证交货,3月保证完全调试完毕,可以进入试生产运营。
  并不是日本的订单不多,而是他们为了抢订单,会加班加点的工作,从而早日能把产品交给客户。
  未来的华国工厂,也同样是这么来击败对手的。
  日本之所以被华国给赶超了过去,完全是因为他们的人工成本大大超过华国人的,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他们也主动的放弃掉了。
  能和华国人比较劳动成本的,只有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但问题是华国通过大规模的扩招大学生,通过大量的9年制教育,积累了大量有知识基础的工人,他们能非常自如的对付许多的工作。
  可是东南亚的工人,基本上连识字都不会,你能指望他们干什么工作?
  连机器都不认识,连各种工序都记不住,工钱便宜又怎么样?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华国的工人吃苦耐劳堪比日本人,纪律性也非常的好,而那些东南亚的工人,纪律是什么东西他们都不知道。
  一般赚够了饭钱和酒钱,他们能第二天就不来工厂上班了,等到钱花光了再来找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3/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