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1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8/2448

  “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吃饭,吃了再聊聊!”殷俊站了起来,跟临近三座的同学们说了一句,“这里的菜味道不错,大家多吃点。”
  “好嘞,我早就饿了!”吕莉萍很捧场的响应道。
  说着,她率先拿起了筷子,夹起了菜肴来。
  有人带头,同学们自然就慢慢的不那么拘束起来,再加上几杯啤酒,气氛渐渐的热闹了许多。
  特别是殷俊这一桌。
  王京非常善于活跃气氛,在他的引导下,连姜闻这种不爱说话的人,都兴致勃勃的和他闲聊起来,关系迅速的升温。
  殷俊抽空问身旁的吕莉萍道,“吕姐,这一次你们这么大张旗鼓的过来,学校没有说什么吗?”
  “没有啊。”吕莉萍吃着东西,摇头说道:“老师们还鼓励我们多出来看看呢!要不是名额不够,其实其他的一些低年级同学,或者是一些毕业的师哥师姐们,也是想要来看看的。”
  “这几天看了香江的影视剧制作,感觉怎么样?”殷俊问道。
  “很好,很先进,也很大胆。”吕莉萍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你们什么都敢拍,一切以艺术创作为原则,这比起我们来,就要宽松多了。现在我们的电影和电视剧,亲嘴都要受到限制,实际上我觉得太苛刻了,应该放开一点才对。”
  “以后随着大家的观念进步了,自然就没有问题的。”少年笑了笑,“不过你们也不要羡慕,我听阿玉说了,你们有兴趣加入麒麟文化华京分公司?”
  “嗯,大家是这么想的。”吕莉萍来了精神,“不知道俊少你愿不愿意收留我们?”
  “有才能的人,我当然是欢迎的。”殷俊道,“但具体怎么样,我都交给了亮哥去做,所以不能我说什么是什么……可是呢,吕姐,你让大家不用担心,这个年代,除了京影和沪戏之外,没有多少人能对华戏造成威胁的。”
  “我知道。”吕莉萍有些骄傲的道,“我也要纠正你一点,论起演戏的功底,我们才是华国第一的。”
  但是论起颜值来说,你们可不占优势啊。
  殷俊心里这么接了一句。
  在未来的二十年,肯定是演技最重要,但过了2000年,特别是2010年之后,那就是一个拼脸的时代。
  华戏这些学生们的成就,反而比不上京影和沪戏的学生们。
  “上次我去华京和大家谈话聊天的时候,不是也有华戏的一些学长们来了么?”殷俊慢悠悠的道,“你回去后也对他们说一下,麒麟文化欢迎所有有能力的演员们去加入。就算不是签约,只是大家合作,也是完全可以的。”
  “哦,好的。”吕莉萍毕竟不是三十年后那个人老成妖的女人,她听到了殷俊的话,却没有在意。
  见她懵懂的样子,殷俊便放弃了下一步的语言。
  他本来想要通过吕莉萍去跟陈道民、陈宝帼等人说,请他们来香江考察一番的。
  现在忽然想起来,吕莉萍虽然是他们的师妹,可这分量还是不够。
  还是请魏哥去邀请吧,借着姜闻他们来过的名头,邀请优秀的艺术家们访问香江,友好的交流。
  ……
第1445章
小便利店,大学问
  泰国的第一家7-11开业是在7月1号。
  这是殷俊选的日子。
  不过并不是只有一家7-11开业,而是一口气就开业100家。
  香江的7-11刚刚开始开业的时候,仅有50家。
  但考虑到泰国现在经济高速的发展,而且曼谷又是泰国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800万,居民生活水准比起香江也差不了什么。
  再加上了有盘古银行的鼎力相助,金秋文在考虑再三之下,就下了这个决定。
  殷俊已经全权委托他负责泰国7-11的开发,他也知道殷俊跟日本伊藤洋华堂的对赌赌约,所以拼了命的努力,在4个多月的时间,带着整个儿团队跑遍了曼谷的大大小小街道,反复勘察了十几遍,才定下了这么100家7-11的店铺地址。
  众所周知的,很多行业都是靠密集型的发展来盈利的。
  24小时便利店就是如此的行业。
  你一家、两家的开,面对任何的供应商都没有什么优势。
  但你手上有50家、100家、1000家的便利店,那么你就是供应商的座上宾。
  不但货物可以拿到最优的价格,质量方面也有更多的保证,还有节算货款上面,也有优势。
  甚至于更夸张的,许多供货商为了打入你的便利店,不惜要多贴补费用,来让自己的货品上架。
  这些原本是沃尔玛、家乐福、伊藤洋华堂这样的超级市场巨头,才能享有的权益。
  可后来通过7-11、全家、罗宋等便利店的经验便可以知道,做好了,小的便利店可也是真的能逆袭,发展得比这些大超市还要牛比的。
  甚至殷俊还晓得。
  网络时代的京东、天猫、亚马逊的冲击,让沃尔玛、家乐福、伊藤洋华堂都狼狈不堪,连连关闭自己的超市。
  但唯独是24小时的小型便利连锁店,不但没有萎缩,反而是越发的壮大起来。
  因为两者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对象完全不一样。
  超市针对的人群,恰好就是和京东、天猫超市、亚马逊的消费人群严重重叠。
  在价格比超市便宜、还能送货上门的情况下,你说年轻的消费者是愿意选择跑去超市逛半天买东西,还是躺在家里,拿着手机就把东西给买了?
  尤其是已经开始组建家庭的80-90年代年轻人们,完全喜欢用网络新技术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就更加的突出。
  可是24小时便利店不同。
  它针对的是平日里“一时急需”的人群。
  说得详细一点,就是我走到街上,忽然想要买瓶水,买一个便当,买一个冰淇淋……那么我总不可能点开京东、天猫超市,叫他们给我送来吧?
  所以就近走进一家24小时便利店,把需要的小东西给买了,方便又快捷。
  24小时便利店,起的就是这种作用。
  因此它根本和普通超市人群,是不同的针对,反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补助。
  然后它就发展得飞快,在网络时代还不停的扩展着自己的版图。
  泰国更是一个很特别的例子。
  因为东南亚旅游便宜,前世有一次殷俊的老板问大家愿意去哪里旅游,公司开钱,殷俊就说大家去一趟泰国吧。
  然后殷俊在泰国就看到了遍街满地的7-11。
  而且泰国已经把7-11当成了一种文化,大家都喜欢在7-11买东西,一个区域的生活便利与否,就是和它这个区域的7-11的数量有直接关系。
  最后搞得泰国7-11比起日本本土的销售额和利润都要高。
  所以殷俊第一个选择,就是在泰国发展7-11。
  金秋文他们的100家7-11的店铺一起开业,也是殷俊非常赞成的。
  100家7-11的开业,不仅仅是马上布局了整个曼谷市繁华区域,更重要的是,这么多的店铺加在一起,7-11就有资格向各大供货商提条件了。
  提条件的内容,并不仅仅是数量、价格和结账的要求,更重要的是7-11特制商品的需求。
  24小时便利店的特制商品,是未来7-11、全家、罗宋这些店子的制胜法宝。
  他们都有着只有在自己店里才有的商品,甚至是只有在这个区域,才有的产品。
  比如说7-11的一款北海道特定牛奶冰淇淋,就只在北海道才卖。
  而罗宋的一种樱花蛋糕,也只是在日本的3-4月份之间,时令季节售卖。
  这就大大的增加了顾客们的期待度,让他们觉得,自己买的东西,不是简单的充饥和应付而已,而是一种精致的生活选择。
  这样他们就愿意去便利店消费,看到新奇的东西便愿意买。
  然后销售额自然而然就上升了,利润就提高了。
  但是呢,这种特制商品,只是在日本和泰国才最流行和贯彻彻底。
  7-11进入华国好几年,都是一直亏损,原因恐怕就是和他们没办法把这一套特制商品拿出来有关。
  泯然众人的销售模式和商品,是没办法获得挑剔的华国顾客的喜欢的。
  殷俊很明白7-11的成功之处在什么地方。
  在香江的时候,殷俊便把这些经验和设想,告诉了金秋文他们。
  他们经过了在香江的实验和成功,来到了泰国之后,却也没有掉以轻心的盲目自大。
  聪明人都知道,任何的一个成功模式,如果你妄想要在另一个领域、另一个地方、甚至是另一个时间段来复制,都是不现实的,很有可能迎来溃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8/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