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1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1/2448

  要是引发了恐慌骚乱,香江政府丢脸都会丢到国际上,大家都脸面无光。
  所以尤德他们,都很感激殷俊。
  再有就是接下来的汇率危机。
  全香江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恐慌,都觉得恐怕这一次港币要完蛋了。
  连许多中大型公司,都积极的在选择对策,通过各种渠道将手里的港币减少。
  但偏偏只有殷俊,只有他一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表示,香江政府一定不会不管港币,港币一定是值得信赖的,可以持有的。
  要是殷俊只是说一说,那也就罢了。
  漂亮还大家都会讲。
  可殷俊没有,他还拿出了20亿美金,每天一亿的来供人们兑换,而自己选择持有港币,持有大量的港币!
  他以此来表达自己说的和做的,都是一码子事情。
  这样的坚定支持,可就是雪中送炭了,香江政府没有一个不感激殷俊的。
  就算是那些之前看不惯殷俊,觉得他就是内地的xx的英国人,这一次也不得不伸出大拇指,说殷俊干得漂亮。
  所以,又一次,殷俊让香江政府领情了,而且是大人情,比起上一次还要大。
  你说在这样的因素之下,香江政府会不想着奖励殷俊,还他的人情吗?
  如果你不还,当作人家做的是理所当然,以后香江再遇到事情,你还指望哪一个人挺身而出?
  看看吧,殷俊花了那么多心思,承担了那么大的风险,居然都没有得到半点感激,香江政府如此让人心寒,你还要去帮他们?
  香江政府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不能让民众们,还有大商人们觉得寒心了。
  因此他们一定会大张旗鼓的感谢殷俊,给殷俊的事业创造各种便利。
  正巧的是,现在就有这么一个项目,这个新会展中心的合作项目出现了,这不是天赐良机,让他们偿还这个人情吗?
  综上所述,邓莲如来总督府之前,其实就已经心中有数,知道没有什么问题的了。
  现在,她唯一要做的,就是回去积极和麒麟集团继续商谈,商谈双方的利益和职责,为贸发局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人情是人情,生意是生意。
  这一点,在香江可是分得非常清楚的!
  邓莲如如此,乐易铃,也更加如此!
第1515章
乱来!?
  进入了11月,澳大利亚这边已经快到了南半球的夏天。
  越是到海边,天气就越好。
  在威克姆这个西澳州的西北小渔村,今天就有一个很大的事情发生。
  那便是万康公司捐助的港口,已经修建完毕,可以使用了!
  有了它之后,渔民们的捕捞船就有了安稳可靠的港口停泊,港口高大的指示灯塔,也可以让渔民们远远就能看到家的方向。
  最关键的是,这个港口虽然小巧,但一点都不简陋,用料非常的扎实,质量和布局都很好,比威克姆的渔民们在周围数百公里的小港口,看到的都要好。
  为了感谢万康公司,威克姆小镇的镇长查尔斯,特意代表100多户民众,邀请了万康公司的总裁——韦理先生,前来参加港口启用仪式。
  威克姆也就那么巴掌大一点,平日里都是渔民们捕鱼为生,生活过得也不怎么富裕。
  所以这个启用仪式,只是在港口前的空地上,搭建了一个临时的露天帐篷,摆了一些水果、沙拉、肉食、葡萄酒等等,相当于冷餐自助,也便是隆重了。
  韦理却并不在意这样的简陋,这几个月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泡在威克姆的他,和查尔斯一边喝着葡萄酒,一边谈笑风生。
  “有了这个港口后,我们的渔民们,起码能增加30%的收入,在渔船修补和保养方面,也能节约一大笔的钱。”查尔斯高兴的道,“再加上不远的地方就是你们万康公司的农场,出产的农作物又便宜又好,让我们的生活成本也大大降低。还有他们在水电气等生活设施上的完善,也惠及了我们小镇,大家的日子定然会越过越好啊!”
  查尔斯说的,都是威克姆小镇的居民们所深深感受到的美好。
  捕鱼方面就暂时不用提了,好处还没有真正显露出来。
  但在日常的生活方面,威克姆小镇比起两三年前,简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因就在于万康公司建在附近的农场。
  万康公司的农场,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已经遍布西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和中部区域。
  这里说的农场,并不仅仅是菜肉果蔬的种植基地,还有鸡鸭牛羊、鱼类的养殖,还代表着至少500人以上的居住规模。
  这500人可不仅仅是进行农业生产,通常农业生产都是妇女来做的,青壮劳动力一般都是有着各种技能,比如铲车、水电工、木工、泥瓦匠、电器修理……等等,总有人会。
  如此一来,威克姆民众的生活质量,真的是提高了十倍以上。
  不像是以前,家里电灯泡坏了,都得等几十公里以外大点的镇子上的电工来修理。
  最快都是两天才能来。
  别怀疑,这不是开玩笑。
  在澳大利亚,如果自己私自换灯泡,那是犯法的!
  万康公司一来,什么东西都能给你修,什么日常生活用品都能提供。
  而且他们的东西和服务统统不贵,人还特别热情,属于做完换灯泡工作,顺便能把你家里的水管给修补一下的那种。
  万康公司的另一个好处,还在于他们根本不来挤占澳大利亚人的工作岗位,他们做的几岁农副产品,还有一些市政工程工作。
  又能帮忙做事,又不会抢饭碗,这样的人多好啊!
  于是威克姆的民众和西澳州的其它地方民众一样,万分的赞同万康公司在自己周边落户。
  威克姆的运气甚至更好,万康公司居然拿连港口都免费帮他们修了,花费了不下上百万的澳币。
  因此,查尔斯才如此的感慨。
  韦理却是别有心思。
  他附和着应了几句,便开始慢慢的转向了自己的话题,“不过就算是这样,大家捕鱼还是很辛苦的吧?”
  “谁说不辛苦呢?”查尔斯点了点头,“每年的两个鱼讯期,都长达3个月以上,他们基本上都不会从船上下来,还得遭遇暴风雨等各种极端天气,每次弄完,人都会瘦一大圈。”
  “但是辛苦一阵下来,大家的收入应该还不错的吧?”韦理道。
  “这也要看年份。”查尔斯道,“如果年份好,鱼的质量好,那么就会收入多一点……但是也不一定,即便是丰收的旺季,如果大家都捕捞得多,就会使得鱼的价格下跌。”
  顿了顿,他又道,“反正啊,养活一家人没有问题,但想要发家致富,像是挖矿的那群人一样,还是难哦!所以你看,我们这里有一半以上的年轻人,现在早就离开了镇子,去各个矿区干活儿了,那里挣钱多,工作又不累,可比打鱼好。”
  因为有大量的矿山,西澳州的福利还是不错的,普通人的医疗教育,都是有很好的保障。
  至于政府每年给的各种补贴,也够贫穷的人吃饱饭。
  可人们的追求总不至于只是填饱肚子,所以威克姆这边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的人们,都还是起劲儿的做着祖祖辈辈们做的打鱼工作。
  只不过呢,最近一些年,情况还是有了不少的改变。
  从60年代开始,西澳州的皮尔巴拉矿区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铁矿石区域,许多垄断巨头入驻,开始采矿挖掘,为西澳州的财政带来了大量的税收之外,又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去工作。
  虽然那里比起城市里要艰苦不少,可是薪水很高,所以年轻一点的人,都愿意去先干个三五、七八年,赚够了钱之后,才退出来,回到城市或者家乡慢悠悠的生活。
  越是这些小村镇的人,就越是有这样的想法。
  查尔斯说得都不是很准确,事实上威克姆因为就是皮尔巴拉矿区周围,所以这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都离开了镇子,去矿区工作了。
  留在这里打鱼的,也就是三十多到五十多岁的人。
  他们也只有一边干着,一边等到十来年后,年轻人回来接班。
  总的说来,威克姆是一个非常没有发展活力的镇子。
  像是这样的村镇,在西澳大利亚州到处都是。
  所以万康公司才这么的受欢迎,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最充足的年轻劳动力,来帮着做许多年龄大的人没办法做到的事情。
  “有没有想过靠威克姆这个好的位置,为大家谋一点福利?”韦理偏头问道。
  “什么位置?什么福利?”查尔斯一愣。
  他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渔民,没有受过太好的教育,只不过是土生土长的威克姆人,又有着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才坐上了镇长的位置。
  在澳大利亚,做官的一般都是聪明人,但查尔斯这种基层的小官,不会很笨,但眼界和能力,却肯定不怎么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1/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