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17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1/2448

  按照普通的模式来计算,未来一年时间,新加坡的手机用户,肯定能突破20万人!
  好家伙,这么一个小国家,可真是富裕啊!
  虽然其中有超过一万部都是政府单位购买的,但人家现在就是比香江富裕,也颇让香江的这群人羡慕不已。
  从来不搞房地产炒作的新加坡,根本就没有陷入什么房地产低迷的漩涡,自然如今是有这个资本说,比香江要幸福许多的。
  根据新加坡那边传回来的信息,无论是通讯质量还是网络连通速度,都达到了标准,至少能有固话的70%效果。
  这也就足够了。
  现在香江的第一代通讯信号塔比新加坡的多,可通话效果还没有新加坡的好呢。
  又使用了不少新技术的第二代信号发送接收塔,效果就是不一样,哪怕是减少了10%的密度,也能足够信号使用。
  单是这布局的通讯网络,麒麟通讯便爆赚了6亿美金,这样的收入,让乐易铃心里舒畅的同时,自然又担心起了下一代通讯网络的更新换代问题。
  “你说如果别人看到我们这么挣钱,下一代技术成熟后,来抢生意怎么办?”她这么问着殷俊。
  “哪有那么容易的?”殷俊笑了笑,他知道乐姐姐不懂技术,“真正的更新换代,也就是姐你理解的那种,什么技术都换一遍,都升级的那种,10年大概能有一次吧!然后其余的小型更新换代,其实也就是几十个专利技术的微调升级。
  这样的升级,我们根本不用推倒了重新来,只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做一些添补就可以……也就是说,这些设备,大部分都还能用,我们只用花几千万美金的成本,给他们把该换的零部件换了,该增加的元件加上去了,也就足够。”
  “我明白了。”乐易铃这么聪明的人,一听就懂,“也就是说,如果继续用我们的设备,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只花一两亿美金,便能完成一次更新换代。而如果用别人的,他们就得全部的推倒重来,然后还得加上之前的十几亿美金?”
  “是这样的!”
  殷俊点头道。
  “那就没有问题了。”乐易铃笑得很开心,“两三亿美金还是少了点……嗯,再加一点吧!下次更新换代的时候,不能少于4亿美金!”
  “好的!”
  对于这一点,殷俊恨不得举起双手大拇指赞同。
第1578章
出版挣钱
  春节时分的中原,仍旧是很冷的天气。
  冬天人们大部分都是用煤炉子取暖。
  有了国家多年的宣传,但每年总有一些煤气中毒的事情发生。
  但这种隐患,在凌节放的家里却没有。
  因为他们冬天用的是空调。
  凌节放家里的空调还不只一部,而是一共有7部,四间卧室、两间客厅外加一个书房,都安装了。
  不过他们没有出钱,这是华京的魏小范庆贺他们帮了新房子,特意买来送给他们的日本进口空调,寻常人在外面还根本买不到这些空调。
  日立的空调用起来没有什么噪音,而且温度特别的合适,冬天进屋就暖和得很,在夏天的时候更是凉爽得让人不想出门。
  它唯一的缺点就是电费太贵了。
  比如夏天的一个月下来,7部空调的电费就是100多块,几乎是城里一户人家两个月的工资了。
  冬天也是一样,这么大半年的用下来,足足花了500多块,如果换在以前,凌夫人是决计不敢这么用的。
  但为什么现在就敢用了呢?
  因为凌节放的小说出版了两部,赚了大钱。
  在国内出版的不用说,也就是五千多块钱而已,毕竟现在国内就是一口价买断。
  真正让凌节放赚大钱的,还是来自香江的麒麟文化的版税分成。
  凌节放认识的一位朋友,也就是全国上下都有名的包青天魏小范,恰好就是麒麟集团的副总裁、麒麟集团华京分公司的总经理。
  他对于凌节放的才华非常欣赏,几年前就替凌节放申请了麒麟集团的“艺术发展基金”。
  然后在82年年底的时候,凌节放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康熙大帝·夺宫》,给魏小范看了之后,魏小范不但替他联系了国内的出版,更帮凌节放卖出了全球版权。
  所谓的全球版权,其实就是繁体中文版,然后还有影视改编权什么的一大堆东西。
  国内出版第一部的《康熙大帝·夺宫》,给凌节放带来2000多的收入,相当于凌节放三年的工资,这可是大大的改善了凌节放家里的生活。
  可这个比起在香江的麒麟文化给的钱,简直就是渣渣。
  麒麟文化给的版税第一笔,就是10万港币,加上了影视版权费,总计是20万港币。
  当这笔钱换成人民币,通过汇款,由麒麟集团华京分公司的人,交到了凌节放的家里时,凌节放和凌夫人拿着存折都不敢相信。
  甚至于之后的七八天时间,他们都没能睡一次好觉——存折本也被压在了枕头底下,几乎是片刻不敢离身。
  这么过了一个多月,他们的生活才算恢复了正常,但仍旧是不敢用这笔钱,生怕哪天国家派人来说这是违法收入,必须要交公。
  然而又过了两个多月,第二笔的版税接踵而来,又是10万港币换成的人民币,就让两口子有些麻木了。
  但是这一次麒麟集团华京分公司的职工,除了第二笔版税,还带来了在文化部的缴税证明,这就让他们心里踏实了许多。
  总算是钱可以用了。
  也是这个时候,凌节放才知道,自己的书在全亚洲的华人圈子里火了,卖得非常好,这第二次加印的也已经卖完,第三批正在紧急印刷,数量还翻倍了。
  也是这个时候他才晓得,香江那边出版的书,每一次印刷出来,都会按照合约给版税,卖得越多就得到的分成越多。
  比起香江的这种方式,国内的出版买断模式,简直是对作者的一种掠夺。
  差不多6万块人民币的收入,该怎么花,凌节放还专门打了个电话请教魏小范。
  放下电话,他便叮嘱着妻子去看看有没有地势好的房子,然后在搬家之前,好好的大肆采购了一番新的家具家电。
  现在他住的房子,就是有300多平米的一个大四合院,除了两个院坝,还分成了十二间屋子。
  他们一家三口人住之外,还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屋子里才没有那么的冷清。
  然后,在83年的8月份,凌节放的《康熙大帝》第二部《惊风密语》也写作完毕,仍旧是用以前的两种方式进行出版,以及卖掉了影视版权。
  其实凌节放并不知道,影视版权究竟改卖多少,可麒麟文化拿过来的报价,他看都没看就签了字。
  用他的话来说“我相信魏先生不会骗我,他和麒麟文化都是我的恩人。”
  有了第一部的铺垫,第二部《康熙大帝·惊风密语》的初印数量就提高了好几倍,以至于到今年的春节为止,凌节放的存折里面,又多出了10万块钱。
  更让他高兴的是,来送钱的人还给他带了一些报纸剪辑,上面都是关于对《康熙大帝》的评价。
  十几家报纸的评论,全部都是赞赏《康熙大帝》写得出神入化、入木三分,简直是这些年难得一见的帝王小说。
  文人嘛,在温饱满足了之后,最喜欢的就是荣誉和赞赏了。
  本来销量高就代表着小说受欢迎,现在文人们又纷纷对他唱赞歌,也难怪凌节放心头大为舒畅了。
  为此,他写作《康熙大帝》第三部的积极性都高了不少。
  到了春节的时候,凌家人和老婆娘家人来到他的新家团年,凌节放难得的扬眉吐气了一番。
  他不但置办了五桌称得上鸡鸭鱼全都有的豪华宴席,还给出了大笔的红包。
  双方的父母便各拿了1000块。
  现在可没有100块一张的人民币,最多只有10块钱一张的,100张厚厚的挤在红包里面,让亲人们都看呆了眼睛。
  然后二弟、三妹、大舅子、小姨子……等等这些,全都是500块的红包。
  连小孩子们都能拿到50块钱的巨款红包,乐得他们尖叫不已。
  这也不能怪凌节放夫妇们乱给钱,实在是前些年过得太苦,一直都是受家里人的照顾。
  比如他们刚刚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这些亲人们可没有少给他们带吃的穿的来。
  女儿出生以后,小姨子不是从老家背了100个鸡蛋,给老婆补充营养的么?
  现在好不容易赚了钱,他们当然要回报一下家人。
  这也是华国人普遍发达之后的一种表现。
  富贵不显,犹如锦衣夜行,对吧?
  ……
  被改变命运的,远远不只一个凌节放。
  每个月都要发放补助的“文艺发展基金”,现在的本金,已经被提升到了1000万美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1/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