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17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3/2448

  很多人回去烦乐易铃,但找殷俊的人就少了。
  可沪海市的这位任先生却是不一样。
  他是难得的聪明之极的人,也是非常懂得经济和做生意的人。
  我不要和你麒麟集团什么的做生意谈判,这些都太小儿科了,属于是招商单位的工作。
  我堂堂的封疆大吏,被中枢寄以厚望的官员,就是要和你殷俊谈谈。
  只要你殷俊一个决策,那么麒麟集团就会在沪海滩有莫大的动作。
  这,才是我想要的东西!
  可以说,这一次的香江商业考察团,虽然邀请了许多人,但重点只有那么几位。
  而杜先生的唯一公关目标,正是那个现在正和他聊天的天才少年、战无不胜的天之骄子!
  对于殷俊的那些绰号,杜先生是听得耳朵都起了茧。
  盛名之下无虚士。
  杜先生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特别是殷俊已经在美国打下了那么一大片基业。
  能在美国那么复杂和歧视东方人的环境中,能成为好莱坞的第一,拥有数十亿美金的资产基业,岂是一般的人才能做到的?
  这样的人,放在商场上,也能叫做开疆辟土。
  如果让他着力于内地,着力于沪海,那会不会沪海市就能飞速发展,从而迅速的缩短和香江的距离呢?
  杜先生有着这样的考量,才专门去找了江南老乡云老,请他借着霍先生过年团拜的时候,给自己引见一下,然后再借机邀请来了香江商贸考察团。
  之前有几次的上京团,或者是考察团,麒麟集团出动的都是总裁乐易铃,或者是集团副总霍健宁。
  殷俊真正以麒麟集团董事长出现的场合,也就是那一次麒麟食品工厂开业的时候了。
  过后前往临安视察自己的两个工厂,也是由麒麟集团总裁乐易铃去以官方身份拜访江南的几位大佬的。
  这一次也一样,虽然殷俊应邀来了,可人家和别的香江富豪一样,不会说对你沪海市有什么承诺,大家的初始目的只是看一看。
  要是真的有不可拒绝的好生意,那么肯定是可以谈一谈的。
  要是没有的话,也当于来内地考察旅游了一番,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杜先生明白这一点。
  不过他却是给殷俊准备了一份大礼。
  一份殷俊无法拒绝的大礼。
  只要殷俊愿意收下,那么过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不敢说沪海市的腾飞在此一举,但如果殷俊愿意下大力气来发展和扶持沪海市的工业,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助推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讲,麒麟集团在华京、临安都有了生产基地,据说下一步在粤州还有深入的合作。
  华国最大的这几个城市,就剩下沪海没有动静了。
  你让别的城市,还有上面的人怎么看待沪海?
  是你沪海太差了?
  还是因为你们沪海的官员做事情太不利索了?
  或者是本身你们脑子里的思路就出了问题,以至于迟迟不能引进优质的外资,发展经济?
  如果是那样的话,不但是这群府事的官员们的前途会蒙尘,就连沪海这座城市都会受到牵连。
  一百多年以来领先群雄的地位,如今就要撒手让给别人,这是何等的屈辱?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杜先生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在自己的任上发生的!
  因此,这一次和殷俊的商谈,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第1580章
静候殷俊的到来!
  殷俊看过电视上的那些外商来华国投资时,受到热情款待的画面。
  从最初80年代的有点迫不及待、甚至有点卑躬屈膝,到了2018年的时候,特斯拉的那位总裁马斯克来,很寻常轻松的氛围,40年之间的转变,不可谓不大。
  80年代,可绝对不会有官员会带着马斯克这样的超级大富豪,去沪海街头晃悠,顺便吃点煎饼果子的。
  但这一切的转变,都和自己本身的实力,以及所处的位置有关。
  80年代的华国内地,对外国人来说,是神秘而又危险的地方,凡是来这里投资的公司,从一开始,其实都是抱着x博的心态来的。
  这和100多年前,从欧美来到沪海滩十里洋场打拼的外国人们有类似的地方。
  大家都做好了全军覆没,甚至人身安全受威胁的准备。
  所以在这个时候,内地的政府做出最好的姿态,甚至是亏本也要拉拢一批人,让他们用自己的成功,用自己挣的大把大把的钞票,向全世界证明,华国是一个可以发财致富的地方,你们大家也跟上吧!
  有了越来越多的示范效应,才因此有了日后无数的外国商人和工厂涌入了华国,带来大量的订单和技术,帮助华国进行了第一轮的产业升级。
  华国这么单薄的底子,能短短几十年就追上了许多发展华国家,没有外国资本的帮助,那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这一点,你看看朝鲜今天的状况就知道。
  单靠自己的闭门造车,没有和外面世界的交流,没有更广阔的视野,那根本没有什么发展可言。
  而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华国俨然已经进入了发展国家的头马的角色,各种发展有条不紊,并不是那么太迫切的需要外资的支持。
  在这个阶段,华国内地主要是深挖自己的科技能力,发展各种高精端的产业,力求从一个制造大国,转化成一个制造强国,甚至是科技强国。
  我们领先全球的网络商贸、网络建设等等,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因此马斯克这么牛比的人物过来,这边也是客气的款待,然后大家坐在一起,不卑不亢的商量投资。
  这就是一个国家逐渐进入成熟了的标志。
  现在是1984年,从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已经有6个念头了,但真正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并没有全面开花。
  即便是沪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如今也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了动作,而不是全方位的迈开大步飞速发展。
  纵观华国在80年代、90年代的发展轨迹,凡是依靠外资越多的城市,发展得必然是越发的快速。
  沪海、粤州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华京也就是占着首都的优势,不然早就被抛在后面了。
  而以沪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以粤州为首的珠江三角洲,也渐渐的通过外资形成了一个个的供应链群体,从而继续发展成了自己的产业链,最后成为了华国经济份额最重的两个区域。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这两个区域被废了,华国的经济马上倒退30年。
  2008年以后的金融危机,华国受到波及最大的就是这两个区域,从而导致了全国的经济困局。
  所以那几年真的是特别困难,在殷俊回来的2020年左右,才靠着一些新兴产业,慢慢的恢复了过来。
  如今连沪海都没有大规模的引进外资,没有几大工业园区投入生产,自然他们的发展也快不到哪里去。
  单凭着麒麟集团的那些订单,是有不少的成绩,但想要拖动整个沪海市的经济高速发展,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果殷俊记得不错,拉动沪海经济发展的第一架马车,已经要来临了。
  就在今年的10月,经过了6年的艰苦谈判之后,沪海汽车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即将签约,开始生产大众的桑塔纳轿车。
  而这款一直卖到了2020年,都还坚挺的老爷爷轿车,就成了开动沪海经济引擎的钥匙。
  逐渐发展成年产能超过100万辆的超级汽车集团,给沪海市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十万个工作岗位,还有无数的零部件产业,还有无数的相关产业。
  工业虽然不是最赚钱的,但绝对是最能拉动经济指数的,能提高国家的基本产业能力的。
  上汽集团就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和大众的合作开始。
  当然了,大众汽车的发力还得是90年代,还得等华国人渐渐有钱了之后,现在这种昂贵的汽车,还是只有国家机关单位、国有企业这些,才能采购。
  回到眼前来。
  霍先生、包船王、李超人、郑羽彤、曹光标、殷俊……等人,在机场就接受了少先队员献花的待遇。
  看着给自己献花的十来岁小学生丫头那战战兢兢的强行微笑的紧张样子,殷俊心头满是怜惜。
  只不过没有换成一堆美女来献花,倒也是国内大佬们很有坚持的缘故。
  出了机场,一路到了沪海国际饭店,洗漱安歇了一会儿,大家又被接到了大型会议厅,沪海市的第一人带着主要的下属们在这里会见大家,也是一种正式的礼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3/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