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20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5/2448

  一旦他们解决了一家,那么第二家便会直接找上门来,让他们不能厚此薄彼。
  那政府是有再多的经费,也是不够修房子用的。
  哪怕是政府正准备卖掉鹿家嘴的大量土地,这笔钱也不可能用在这方面的消耗上。
  政府不能帮忙解决钱,大家只能是自食其力了。
  但是拥有自己的房子的渴望,是几千年来华国的民众根深蒂固的愿望。
  所以只要有点条件的单位和工厂,都积极的在筹资,用尽了各种办法,来为厂里的职工们和知青们修建房子。
  比如说莉智的爷爷奶奶等家人买的食品二厂的集资建房,就属于是他们额外多修建的,专门卖给外单位和工厂的人,用这部分的钱来补贴自己的集资建房。
  也是因为有这个用途,在全厂投票的表决中,这个方法被绝大部分的人同意,并且写进了规章里面,算得上是有据可依。
  由于食品二厂的地势非常好,属于沪海市的中心地区之一,所以他们的房子倒是比较好卖,附近没有修房的厂子和单位的人们,愿意为了高价的房子买单,于是他们的策略是成功了的。
  这个年代集资修建的房子,可真的算是良心,不但是不赚钱,工厂和单位还会补贴一部分,否则凭借工人和员工们的工资,哪怕是再怎么的节约和储存,大部分人都绝对是买不起的。
  故而,只能是老人家们拿出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帮助年轻的子女们购买新房。
  如此的情况,又和20年之后是一模一样了。
  商品房的价格太贵,人们的工资太低,也只有父母拿钱来帮忙买才行。
  但相比又过了十年来说,这群人已经又是很幸运的了。
  因为到了2015年之后,房价再次迎来了暴涨,连小两口父母双方的钱加起来,都没办法全额付款,只能是够首付而已。
  这样就越发的窘困和尴尬,也给年轻人们带来的极大的负担。
  回到现在来说。
  沪海的集资建房从81年左右开始,现在已经大规模发展了三年多的时间,起码有超过20万套的集资建房房子被修建了起来。
  然而这个数目是远远不够的,根据杜先生和殷俊聊的话题,沪海未来五年时间内,至少还得有50万套房子,才够民众们的需求。
  因为集资建房的房子并不仅仅是为了知青们,还有那些有需要的四五十岁的老员工,也有现在刚刚工作想要分家出来的小年轻们。
  房子大家都需要,也大家都想要,所以这方面的需求,仍旧是非常的大。
  有钱的工厂和企业,当然是可着劲儿的造,造完了还能卖点给外面的人,以此来补贴自己的损失。
  但没钱的工厂和企业,却是怎么都没有办法满足员工们的需求,弄得厂子里是一片怨言,于是这些头头天天去跑资金,弄得上级的单位和领导也是头疼不已。
  在这个年代,谁家能集资修建更多的房子,能不能住上楼房,这可是谈恋爱和谈婚论嫁的重要标准。
  甚至比起工作的单位来,都要重要一些。
  其实这也是废话。
  单位很好的,肯定能修好房子。
  单位越好,修的房子就越大越多越漂亮。
  在这么一个比较之中,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无疑就是佼佼者之一的,甚至于连之一都能去掉。
  早在80年的7月,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向沪海市的府事申请了500亩的土地,用于新的办公大楼、厂房和福利房的修建。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三栋五层楼的大厂房、一栋六层楼的办公大楼、一栋八层楼的厂医院之外,光是住房他们就修了大约720套的房子,全都是80平米的大房子。
  这还不算数,在83年,也就是前年,他们彻底的搬迁到旁边新的厂区和住宅区之后,原本的厂区和家属楼,又全部拆掉,再加第二次申请的100亩土地,就在原址开始修建起了新的住房区域。
  因为上美厂全部的员工,加上退休了的都不到600人,所以这些住房都有空的,因此拆掉全部的房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这一次修建的房子,又是全部12层楼的电梯房,每梯四户,一户120平米,一共30个单元,可以供1440户人居住。
  这在沪海市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住宅楼安装了电梯,去年年底修好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前来参观,简直是来了一拨又一拨。
  毫无疑问的,这批房子就给特老、万老等一批老漫画家和老美工师们居住的。
  他们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自然是电梯上下要方便得多。
  但这也是住不完的啊!
  哪怕是这几年上美厂一直在不停的扩招自己的员工,从各大美术学院和动画系学院,都招募了大量的年轻人,再加上退休员工,却也是只有1350人而已。
  新入厂的员工,除了贡献特别大的之外,都是三个人居住一套80平米的房子,所以之前的那720套都用不完,更别说这里的1440套房子了。
  可人家上美厂的厂长说了,我们这是为了以后引进人才做准备,现在有钱有地就先修号,免得以后再折腾。
  如此一来,上美厂有的房子就超过了2100多套。
  虽然比起船舶厂、钢厂、食品厂、电子厂这些用人大户来说,这个数目的房子是不多的。
  但论起房屋的质量和洋气程度来说,他们在沪海就是数一数二了。
  有着和殷俊合作,赚到的大量金钱的支持,这些房子不但修得方正明亮,周围还拥有花园、游泳池、篮球场等一系列的设备,纯粹和这个时期的厂矿家属区区分了开来。
  也是这个原因,这两年凡是来到上美厂实习的学生们,无不是拼命努力,争取自己能够留下来。
  工作三年之后就能纳入分房的资格,最多再两年就能排到,只要交纳很少一部分的钱,或者是每个月在工资里面扣,便能拥有至少一套80平米的大房子……
  这么好的条件,有哪个不愿意啊?
  更别说如果你表现得像是一些前辈那样的优秀,22岁照样可以住到电梯房里面去,照样120平米花园式楼房能住上!
  有了工作还不算什么安稳的,只有有了房子,才算是真正的心里踏实,能在这里安家立业了。
  你说这些年轻人们,怎么可能不认真工作呢?
  在殷俊来到上美厂时,看到的就是这种热火朝天的干活儿劲头。
第1874章
为未来而努力
  上美厂的工作,自然不是板砖铺瓦这样的力气活儿。
  可在每一个工作室里面,在拍摄动画片的一个个大型摄影棚里面,大家都是聚精会神的干活儿。
  不但没有交头接耳说话的,连在过道上走过都是小跑着的,这样的工作态度,就让殷俊特别的喜欢。
  难怪就连乐易铃,都很赞叹上美厂的工作效率,声称他们和普通的内地工厂不一样。
  殷俊不大习惯到处去考察,也不会接受什么邀请去参观,但身为麒麟集团的执行总裁,乐易铃却有很多这样的忙碌。
  她不仅仅来过内地,还有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都去过。
  以乐易铃的聪明,当然晓得什么才是优秀的公司和工厂,什么才是真正有前途的公司和工厂。
  而在她看遍了整个儿的亚洲区域的优秀公司工厂后,她就晓得,内地的许多工厂,实际上都已经落后了,而且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
  但上美厂不同。
  乐易铃在这里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活力。
  不论是他们自身擅长的水墨动画,还是新型的日本和美国的动画技术,还是各种美工方面的开拓了,都能让人惊喜。
  虽然他们没有美国迪斯尼那么发展数十年的底蕴和实力,但这种差距,却靠着他们的努力,以及殷俊不断的支持,而变得越来越小。
  说来也好笑。
  迪斯尼都是殷俊的,但殷俊如今着力的培养上美厂,像是在给自己找一个对手一样。
  当乐易铃问起殷俊时,少年回答是这样的。
  “如果连一个对手都没有,那迪斯尼还能保持进步吗?只有在对面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时,才会更加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动力。”
  在殷俊心中回想着乐易铃对上美厂的评价时,上美厂的厂长严锭宪也在给殷俊介绍着。
  “现在我们的动画制作一共分成了8个小组,其中三个小组都是完成给国内的观众们制作动画的任务。”严锭宪道,“剩下的五个小组,就全都是在做麒麟文化的动画片项目了。相比起国内的来,其实这些还好做一些。”
  “哦?不是该做得很辛苦才对吗?”少年笑道,“《乌龙院》你们都做了4年多了吧?”
  “是80年的7月开始做的,迄今为止4年零9个月了。”严锭宪忽然有些感叹,“不知不觉都这么久了。”
  “是啊,不过日子过得太快了,就跟在昨天一样。”旁边的常桄希也笑道,“距离我去香江也已经6年的时间了,可仿佛是眼睛一眨一样,我看到俊少,都觉得自己昨天才从香江回来的一般。”
  “我也差不多。”胡毅笑着赞同道。
  常桄希和胡毅都是上美厂的骨干,一个是美工部的,另一个是动画部的。
  当初麒麟文化初成,主要的业务就是《麒麟周刊》的漫画,所以殷俊先是借了常桄希去当了两年的麒麟文化总经理,然后第二位接任的就是胡毅,也做了两年。
  现在他们两个都回来了,麒麟文化的总经理也由乐易铃兼任,其它部门都聘用职业经理人来打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5/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