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2448

  他手里一共有100万股的九龙仓股票,当时购买的均价是25块,现在已经涨到了40元左右,相当于殷俊已经赚了1500万。
  相比起九龙仓的股票,殷俊手里的530万股长江实业,表现得就很一般了,如今不过是6.3左右的均价,涨了不到5%。
  但是殷俊一点儿也不担心,长江实业才是真正的大好友。
  等到明年它蛇吞象,一口气吃下了和记黄埔,那时候人们才知道什么叫做资产暴涨,股价暴涨。
  一两年之后,这笔3200万的投资,直接涨到2亿、甚至3亿,一点问题都没有。
  除开这两笔股票资产,殷俊的另外收入,就是来自于他的剧本卖出收入了。
  《武林外传》之后,殷俊给丽的的《楚留香》,加上10%的外埠版权分红,一共收入了585万。
  然后是给了佳视的《网中人》、《沈胜衣》和《猎鹰》,目前除了5000一集的剧本费一共100万之外,只收入了已经播出的《猎鹰》的10%的分红80万。
  《猎鹰》的质量,肯定是没办法和《楚留香》、《包青天》和《武林外传》比较的,它只是一时之选,而前面的三部却是永恒的经典。
  但因为它的题材非常贴近生活,又有警匪的对抗,还有张国容这个全亚洲都红透了的明星坐镇,光是看着他就有大批的观众买账了,所以《猎鹰》到了最后,一口气卖了20万一集,让佳视再次扬眉吐气。
  无线TVB的《天虹》,同期卖出的外埠版权,不过是一集6万块,虽然差不多已经能够让他们保本小赚,可看到人家《猎鹰》那火爆的话题度以及赚钱程度,真是忍不住感叹。
  倒是之前无线和《武林外传》对拼的《射雕英雄传》,在外埠卖了10万一集,赚了也不少。
  如今算起来,无线虽然电视剧远远没有达到之前的独霸江湖的地步,但好歹也是有了进步,单凭着这一点,就足够让邵一夫继续稳扎稳打了。
  略开此事不提。
  因为《网中人》和《沈胜衣》还没有播出,殷俊在佳视上暂时也就是有180万的收入。
  最后又是尝到了甜头的丽的,又买了殷俊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大地恩情》和《天蚕变》这三部电视剧,10000一集的剧本费,总共让殷俊收入了260万。
  另外12%的分红,目前也只有《大地恩情》的12万一集,172.8万入账。
  其实《大地恩情》在外埠非常的受欢迎,只不过当初为了早点能让丽的的业绩好起来,以便在广告招商大会上面赚得更多,丽的非要把《大地恩情》推出去和《包青天》硬抗,而且还着急卖出《大地恩情》的外埠版权,所以才12万一集,否则的话,20万不敢说,15万是绝对绰绰有余的。
  如此,丽的加起来暂时有432万左右。
  然后还有殷俊从洪锦宝手里拿到的《猫头鹰与小飞象》的剧本费100万,这两天又把《败家仔》给了吴思源,100万的先期酬劳也到了帐。
  综艺节目方面,邵一夫这个吝啬的人,拿了《十大劲歌金曲颁奖晚会》的创意,只给了50万。
  《百万富翁》的第一年1000万版权费,朝日电视台在合约签署的第二天,就汇款到了殷俊在香江商业银行的户头上。
  把这些收入加在一起的话,还有些零散的比如作词作曲的收入等等,就是接近2450万左右。
  如果再加上其它电视剧的版权预期,应该殷俊能陆陆续续到手的会有4000万上下。
  当然这只是税前,等到最迟在80年3月之前,就得缴纳78-79年的税项。
  这一点倒是和美国差不多,是你自己累计申报交税的,并不是像内地一样,每个月直接发薪水之前就把差饷税扣了,其余的房地产税收,也在你买房的时候一笔扣掉。
  老百姓真正和税务局打交道的时候,比香江、美国这些地方要少多了。
  这笔钱,殷俊并不打算存入银行。
  许多人不知道,其实现在的香江,是有着10%的存款利息税的。
  意思就是说,比如你的年息是5%,那么你还得缴纳10%的利息税,实际上到手的就只有4.5%。
  这个税有点莫名其妙的,但也是在83年港币遭受大冲击的时候,才会取消。
  虽然这笔利息税在殷俊来说也算不得什么,可是自己拿在手里投资,还能有更多的收益,我又何必存银行,去吃那一点利息呢?
  这又不像是内地在90年代初的时候,为了平息物价飞涨带来的压力,央行大幅度提高了存款利息,在银行里面存款,一年利息都能15%、20%,那时候存钱才是笑呵呵的。
  现在手里的2450万上下,殷俊还是准备拿来投资。
  香江现在投资的机会太多了。
  比如说买地,随便买一块地就能赚大钱,修一栋商业大厦的话,子孙后代都不愁吃穿。
  霍瑛东就是这么干的。
  别看霍瑛东去世的时候,霍家霍兴业堂的资产只估算有300多亿,但从2011年开始,霍家一群子孙狗咬狗,在法庭上互相起诉对方,让民众们看到霍家被暴露出来的资产越来越多,少说都是上千亿港币!
  这些多出来的家产从哪里来的?
  当然就是从当年霍瑛东修建的这些商厦、写字楼来的。
  霍瑛东的霍兴业堂并不是上市机构,所以它有多少资产,外人根本没办法知道。
  甚至于霍瑛东自己,也没有让所有儿女都知道自己有多少财产。
  他把最主要的家产锁住,吩咐遗产执行人不能让子孙们在30年之内分家产,这是保持家族的一种稳定的方式。
  但除此之外,霍瑛东还分别给各房子女了不同的家产。
  这些资产都是霍瑛东在海外的投资,各种投资基金的权益,分别是几亿、十几亿不等。
  然后霍瑛东还在瑞士银行开设了好几个户头,分别都有保险柜,里面有些什么东西,除了他告诉了密码的儿女们,别人也都不知道。
  事实上,在2016年左右,随着霍家子女们的矛盾越来越深,许多人都在估摸着,霍瑛东老爷子的家产,恐怕要超过2000亿港币了。
  不仅仅是因为爆出来的商业大厦权益越来越多,还因为香江的房地产不断在上涨,又导致了霍兴业堂的财富再次增加。
  只不过,殷俊的2450万,看起来很多,但用来买地却根本买不了多少,而且后续的一系列施工、销售等等,也太占据精神,不适宜现在来做。
  那么,最适合殷俊投资的地方,自然就变成了房地产之外的另一个财富聚集地——股市。
  香江的股市,现在也处在一波上升期之内。
  和内地的房地产火爆则股市惨淡、股市火爆则房地产惨淡不一样,香江的股市和楼市是完全相辅相成的,他好我才好。
  现在势头最为凶猛的,自然就是一众房地产公司,比如置地集团、会德丰集团、九龙仓集团等等英资集团,又有华资地产商新鸿基地产、合和实业、恒隆集团、大昌地产、新世界地产、长江实业、鹰君地产、等等,都是或多或少的处于上升势头。
  这里要说明的一下是,现在的长江实业,其实在华资地产商里面,也算不得一流的,更别说和英资集团比较了。
  就算李超人在地铁上盖物业上面,狠狠的击败了英国人,声名鹊起,但整个儿的长江实业市值仍旧只有6亿多,充其量只是发展前途看好罢了,实际上和鹰君地产、南丰地产、华懋集团、信和地产这些二线地产公司差不多。
  要到了明年的1979年,长江实业一口气吞下了62亿港币市值的和记黄埔,才会一飞冲天,成为香江华人房地产行业的超级巨头。
  现在李超人已经在规划,想要积极的发展了,只不过他的目标还只是在和记黄埔上面多赚点钱,或者成为它的小股东。
  连他自己都不会想到,因为韦理和沈弼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沈弼这个卖别人孩子不心疼的家伙,干脆就把和记黄埔抛给了他,真是绝对的天上掉馅饼儿,而且是最大最肥美的一块!
  连李超人自己都不会想到的好事儿,殷俊却知道。
  所以殷俊在上次收购了530万股之后,现在手里有了点钱,干脆又准备再收购一些。
  但殷俊前段时间刚刚支付了给天水围赵家的1000万买地首付款,还有赵平泉的300万酬劳,手里不到1200万,能买多少?
  因此,殷俊还是只能贷款,向香江商业银行贷款。
  拿着天水围的土地,殷俊想要贷款3000万港币。
  拿着10个电视剧剧本,殷俊也想再贷款3000万港币。
  陈友汉想也不想,三天之内就给殷俊批了下来,6000万抵押贷款三年,年息5%,还是维持了上一次的贷款水准。
第0206章
增加持股
  对于陈友汉如此的大方,他的得力助手兼好友,董事总经理康新园就有些忍不住了。
  “友汉,你这么前前后后,借了总共1亿1000万港币给殷俊了,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坐在陈友汉的办公室里面,康新园道:“是,我承认他是一个编剧的天才!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编剧都能挣这么多钱的!他一个剧本总共卖200万、300万也不是问题。但现在他拿来抵押的电视剧剧本有20个啊!难道每个剧本都是那么厉害的?这样的话,他也太妖孽了吧?”
  “上次我收下殷俊10个剧本的时候,大家也是这么说的。”陈友汉微笑着边喝茶边道:“现在呢?你看他一个《楚留香》就挣了接近600万!”
  “拜托,我的老板啊,《楚留香》这样的超级神剧能有多少?”康新园道,“况且我觉得这小子会不会偷奸耍滑,把好本子拿出去卖,然后一般的本子给我们抵押啊?”
  “别的不敢说,但殷俊的品格,你真的怀疑吗?”陈友汉反问道。
  康新园微微一愣,旋即苦笑了起来。
  还真如陈友汉所讲,殷俊的品德绝对是人人称道的。
  不说他倾家荡产的去救助那位老妇人,不说他对关衫的滴水之恩的回报,单说他对与之合作的人的大方,以及自身的品德修养,那种自律到让人惊骇的性格,都会让人不觉肃然起敬。
  不一定人人都是好人,但他们一定希望自己遇到的都是好人。
  殷俊无疑就是这种别人都希望能遇到的好人。
  如果真的说他拿劣质的剧本来骗贷款,说实话,康新园心里也是不信的。
  只不过,作为一个商业银行的总经理,他必须要有一个贷款的风险意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