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2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6/2448

  两位家长互望了一眼,都点了点头。
  “这倒是不用的。”吴晶的爸爸说道,“现在孩子们还太小,等他们毕业之后,再这么做也不迟。”
  “小孩子来到学校就该认真的的学习,其它的东西,只会耽搁他们的成长。”赵闻卓的父亲也说道,“所以还是等毕业之后吧!”
  想不到他们居然这么有觉悟,白净才都有些惊讶了。
  不过这也是好事儿。
  他顺水推舟的道,“那好,咱们先把阿杰和秋艳的名字头像放上面,再把他们的威风事迹说一遍,这也是一种激励嘛。”
  一直没有说话的黄秋艳不觉笑了,“校长,你这是把我们给架起来了啊。”
  “嗯?”白净才有些不懂。
  但下一刻,黄秋艳也沉吟着道,“刚才俊少说的很有道理,虽然我们已经因为一些事情,离开了什刹海体校,但这里始终是培育我们的地方……这样吧,我代表阿杰和我们一家,给学校也分捐赠1000万人民币,分十年的时间给完。”
  “啊!?”
  白净才又是一阵惊喜交加。
  旁边的吴斌却有些感动,“秋艳,你们总算是懂事儿了!”
  吴斌这辈子都献给了什刹海体校,但他最得意的爱徒却和什刹海体校分道扬镳,而且还闹得那么的僵硬,所以他心里一直都很不舒服。
  这事儿说不清楚谁对谁错,可吴斌也没有能忘怀。
  如今忽然黄秋艳主动的要捐献1000万人民币,完全就是想要和学校修补关系的意思啊。
  “不过你给这么多,阿杰能同意吗?要不回去商量一下再说?”余海也提醒着道。
  1000万人民币可不是小数目,哪怕是10年来给,也绝对的是很多。
  李联杰和黄秋艳去香江才不过两年左右的时间,自己的小家恐怕都没有安好,拿那么多出来,怕是很吃力的吧?
  黄秋艳却是笑着道:“余师傅,你们都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的。况且阿杰离开了师父,也很是惆怅,我看得出来,他很是怀念这里的一切的……如今趁着这个机会,大家消除隔阂,重新成为一家人,不是挺好的吗?区区的金钱,算不得什么!”
  “大气!”
  白净才直接竖起了大拇指,“不过秋艳啊,这事儿我现在不能答应你,你还是先去和阿杰商量一下。如果等到商量好了,你们都愿意捐款,那我代表所有的老师和师兄弟们,都感激你们!如果是没能商量好,那也没什么,你们依旧是我们的骄傲!”
  黄秋艳嘴巴动了动,还是最后选择了不说话。
  因为用实际行动来表现的话,会更有说服力一些。
  这里面的人之中,也只有殷俊才知道,李联杰和黄秋艳是有这个能力的。
  李联杰去了香江之后,一共正式出演的两部电影,分别是《笑傲江湖》和《黄飞鸿之壮志凌云》。
  第一部因为成绩不算太好,所以他片酬加分红只有500万港币,远远没有达到殷俊对他的期望。
  但是在《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部电影是全球上映的,不但创下了6周全亚洲11.8亿港币的骄人战绩,更在其余的地方轰下了接近2.5亿美金的票房。加起来就是接近4亿美金了!
  有了这么好的成绩,不但是徐客证明了自己,李联杰也成为了红遍全球的功夫巨星。
  从3月份以来,在截止8月份的时候,李联杰跑到全球的15个国家和地区去宣传华国武术,顺便接广告和商演,一共赚了1亿港币。
  从而李联杰一个人在《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里面,就得到了超过5000万港币的分红,仅次于导演徐客以导演和监制的身份入股分红的1亿港币。
  连黄秋艳在里面饰演了一个小角色,也得到了300万港币的分红。
  十三姨关嘉慧同学,就凭借着那张脸蛋儿,2000万的分红一分钱不少,可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有了这5000万港币在手上,你说黄秋艳会不会觉得1000万人民币的捐赠是困难的?
  况且徐客那边早就决定好了,殷俊写的第二部《黄飞鸿》,他也已经在开始了筹备,李联杰巡演回来后,也进入了紧张的准备中。
  这也是为什么李联杰没有跟着黄秋艳回来度假看望父母家人的原因。
  而第二部的《黄飞鸿》,以殷俊的剧本、徐客的监制导演、李联杰的主演这么黄金搭档组合,根本不可能有崩掉的危险。
  保守估计哪怕是不去商演了,李联杰也能有3000万港币的片酬加分红。
  眼看着李联杰就要成为了亿万富豪,为了让他解除一个心结,重新和师父、师兄弟们重归旧好,黄秋艳肯定是觉得,1000万人民币是很划得来的,所以才会说出这话。
  以黄秋艳的聪明和贤惠,她能说出口的事情,李联杰当然不会反对。
  所以啊,看来这一次什刹海体校又要迎来大丰收了!
第2041章
赚疯了!
  今天香江的天气依旧很热,不少人需要开着空调,才能安心的在办公室上班。
  三大卫视的娱乐方面的主持人,也坐在了麒麟卫视的一间办公室里面,吹着空调,喝着茶水,慢悠悠的聊天说话。
  无线过来的是他们的总经理方怡华,亚视过来的是副总经理钟京辉,麒麟卫视坐镇的是副总经理兼文化演出总监陈舒芬。
  本来依照两人的身份,陈舒芬还差了那么一点,应该是总经理梁书怡来接待的。
  只不过今天他们要商量的事情,却是正好和陈舒芬的专业相关,所以才是陈舒芬来做代表和他们商谈。
  三大卫视要谈的,是关于三大卫视明星们的演出事宜。
  香江明星去内地演出,已经是很有一些年头了。
  最初的就是第一次上春晚的罗家良和邝媄云两人,他们和唱《我的华国心》的张明勄三人,一口气在内地开了20场的演唱会。
  那一次演唱会,只是三毛、五毛一张的门票钱,并没有赚得多少钱。
  但随之而来的演唱会磁带,却一口气卖出了4000万盘,这还不包括几个月之后的盗版磁带。
  这么一笔给麒麟文化带来的利润就是整整6000万港币,而他们不吝啬的发出了1500万的总计奖金,歌手、舞者、伴奏、场务等等都多少有份儿,可谓是皆大欢喜。
  有了这个好的带动,接下来的这么几年,随着香江的电视剧不断流入内地,香江的许多歌星明星,在内地都是属于非常火爆的局面。
  因此谭永麟、陈白强、费祥这些大歌星大明星,也陆陆续续的去开过演唱会。
  效果虽然没有那一次张明勄他们三个、借着春晚的威势赚得那么多,但也是总算的继续的打响了名声。
  但打响名声最重要的,都不是什么电视剧和演唱会,而是麒麟唱片公司发出的数百盒各种音乐磁带。
  这些磁带终端售价就是3块钱一盘,4年时间一点都没有变过,价格比起星华书店的来要便宜太多。
  连着那些盗版的也要卖2块钱了,但音响效果却拍马都比不上。
  所以在这种情况的带领下,内地的民众们居然习惯了去各地的音像店,购买麒麟唱片公司出版发行的正版唱片。
  这也是唯一正版比盗版还要畅销的音响书籍作品。
  麒麟唱片公司在香江的签约歌手们,自然没有那么多的磁带可以卖,他们都是购买了各个宝岛和香江唱片公司的版权,精挑细选之下,才有这么多的磁带来卖。
  这个年代的内地人,在音乐方面是真舍得花钱。
  两三个月的工资去买录音机,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就更别说是买磁带了。
  一个小年轻人,一个月买个两三盘磁带,就跟玩儿一样。
  特别是在84年以来,麒麟收录机工厂的价格,也开始了不断的下滑,累计的降幅达到了20%以上,硬生生的逼死了90%的进口厂家,以及50%以上的内地收录机工厂。
  收录机的价格下降,那么就有更多人能买得起,然后磁带的销量也会大涨,从而带动香江和宝岛的流行音乐是不断的在祖国大地上传播。
  这些年,那些凡是卖了版权给麒麟唱片公司的唱片公司,都无不是羡慕嫉妒恨,眼红得不得了。
  可他们自己在内地也没有销售渠道,二来如果直接卖到内地,也会失去宝岛市场。
  宝岛市场比起内地市场更加的成熟,价格也能卖得更好,但就是人数太少了,能卖到100万盘磁带以上的,简直是寥寥无几。
  内地的音乐磁带再便宜,但人家有13亿人口,在麒麟唱片公司的薄利多销的策略下,卖个1000万盘的是随随便便,要是遇到了邓莉君、张国容、谭永麟这样的巨星,三五千万张也根本不在话下。
  以前看唱片市场,还要看广告代言、商业演出等等方面,可如今内地在这些方面都慢慢的追了上来,和宝岛的差距已经不大。
  于是好几家的唱片公司,都在和麒麟唱片公司谈判,想要借用他们的渠道,大家做利润分成的合作模式,一起去开发内地市场。
  他们不是不想直接去攻略内地市场,但内地市场太宽阔了,他们光是建立销售渠道就得花上亿的资金,根本划不来。
  如果是借用星华书店的销售渠道,那还不如是同根同源的麒麟唱片公司,来得爽快方便一些。
  麒麟唱片公司的总经理黄伯高,也正是有了这个依仗,所以和他们谈判的时候,条件苛刻得很。
  大公司要求的分成高不说,小公司直接来买断,只接受买断,其余的说都不说。
  于是在业内,黄伯高被人痛恨的称作为“秃鹰”,但大家却又巴结着他,想要多得到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6/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