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2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1/2448

  只不过即使是这样的状态,她脸上都挂着笑容,让殷俊不觉佩服,做明星的人,表面功夫绝对是一流啊。
  “何三礼小学”。
  看着何琴站在闪亮亮门匾的下面,比出姿势让自己帮忙照相,殷俊是若有所思。
  “这不会就是以爷爷名字命名的学校吧?”照完了相之后,少年问道。
  “对啊,就是这所小学。”何琴笑眯眯的道,“谢谢你,俊哥~你不知道,我爸他生病的时候、病愈的时候,都没有这么高兴过,我妈告诉我,学校建成的那一天,他来揭开这个门匾时,都已经哭了呢!”
  “能让老人家多完成心愿,是我们应该做的。”殷俊看着这学校道,“可是从春节到现在,也差不多才7个月的时间吧,这么快就把学校修建好了?”
  岂止是修建好了,而且看着里面的样子,已经是有学生在里面上课了。
  而且这所学校并不小,占地约二十亩左右的样子,不但有正面左右两边的两栋五层楼高的教学楼,还有一个大操场,旁边还有两个三层高的建筑物,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体育馆。
  就现在华国的学校模式来说,省会城市里面的小学也就是这样了,地级市都不能修得这么好,更别说一个县份。
  要不是看着这建筑物和场地都是崭新的样子,殷俊都以为他们是把旧的学校拿来装修一下,便滥竽充数了。
  “呵呵,他们也是有点小手段的。”何琴道,“本来我们县城的城关小学就非常的拥挤,入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点不堪重负的意思。所以县里从去年开始,便决定要修一所新的小学,但就是没有钱,计划也只有这么搁浅了下来。
  结果恰好我们这里就用美金兑换人民币,捐献了这么接近300万的人民币。于是有了钱的县里,就在这西面儿早就准备好的区域,第一时间召集人手,快马加鞭的修好了新的第二所小学,正好赶上了9月份的入学呢!”
  “修建一所学校,280万够用吗?”
  看着这么多的建筑,和这么大的规模,殷俊下意识的觉得花钱肯定不少。
  “怎么不够?这才总共花了120万。”何琴看着殷俊诧异的样子,慢慢的就解释说:“我们县城这里和香江不一样,土地首先是不要钱的,然后那些砖瓦和预制板这些原材料,也由县里的工厂生产,水泥河沙这些东西,我们江南地区根本就不缺,所以材料成本也很便宜。
  花费最多的还是人工,但现在的工人工资多便宜啊,县里几个工程队一起努力,各自修建一部分,也就是五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完工了。听说县里给他们算了半年的工资,多给一个月的,那些人可是笑得合不拢嘴。”
  殷俊听得微微颌首。
  他倒是忘记了。
  内地的公立学校都是不用花钱买地的。
  还有这个年代的内地大部分房子,都采取的是用砖混结构建房方式,楼层间隔用的还是水泥钢筋浇筑的预制板,并不是一体成型的那种。
  所以这种建筑方式比较便宜,安全隐患倒也没有什么。
  只不过用砖混结构修建的房子,一般最多是不能超过10层楼的,否则就会超出它的安全范围。
  蜀川2008年的那一次大灾难,除非是地震特别严重的区域,不然别的地区的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老房子、学校,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只能说这个年代人们的修建标准还是不错,而且公营的建筑公司也没有那么坏,大致上的建筑质量还是能保证的。
  “俊哥,你怎么不问剩下的160万到哪里去了呢?”何琴等了半天,都没有等到殷俊问话,实在是忍不住了。
  看着她这么可爱的样子,殷俊晒然一笑,捏了捏她如玉般的脸蛋儿,一本正经地问道:“剩下的钱哪里去了?难道是他们贪了?”
  “他们才不敢呢!你在我们江南省可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连一号二号都很尊敬你,想要倚重你,他们一个县份的小官儿,怎么敢这么肆无忌惮的?”何琴白了殷俊一眼,觉得他是在哄小孩子,可偏偏她又喜欢殷俊这么对她。
  顿了顿,她又道,“剩下的钱,他们拿了一半修整了两条公路,然后另一半交给了畜牧局,准备好好的发展一下咱们姜山县的特产——白羽乌骨鸡。”
  “白羽乌骨鸡?很出名吗?”殷俊没听过这个名字。
  “那当然!这在古代可是很珍稀的鸡呢,只有苏杭扬这些大城市的有钱人,才能吃得起的。”说起了自己家乡的特产,何琴很是骄傲的道,“它的产量一直不大,不过肉质真的很好,昨儿晚上你吃的凉拌鸡肉,就是用白羽乌骨鸡做的嘛。”
  殷俊这才明白了。
  想着昨晚吃的韩小红特意为自己做的、麻辣鲜香的鸡肉,他还以为现在这段时间,国内的土鸡都是这样的。
  比后世饲养场的鸡,真的要好吃多了。
  ……
第2046章
致富之路
  未来的经济发展,其实很多方面都有不足。
  哪怕是到了2020年,许多明知道不对的发展模式,还是在一步步的往前走。
  明明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小县份,却看着工业对GDP的拉动大,看着工业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多,看着工业的名气多么响亮,就琢磨着自己也要和别人一样,去大力发展工业。
  结果好了。
  辛辛苦苦的给了太多的优惠条件,最后人家吃干抹净了之后,直接便拍拍屁股离开,留下一堆摊子等待着县里给收拾。
  这下子几十年的累计全部都败在里面了,以后的日子就更加的难过。
  最可怕的是,因为要搞这些工业,这些年自己擅长的农业生产全部荒废了,想要恢复到以前,都不知道还要花多少的心思和功夫。
  如此这般做法的县城和城市,绝对不只是一个。
  也是要等到痛定思痛之后,不少人才反应过来,从而转弯走向了正确的道路。
  可还有一些城市的决策者们,偏偏是不信邪,继续的在错误的道路上飞奔,弄得一年比一年穷困,人口流失得一年比一年严重,这才是可悲可叹的事情。
  但是,也不是全部的县份和城市都是这样的。
  有不少聪明的县份和城市,就指着自己最优势的资源去发展。
  比如说自己旅游资源非常丰盛的,那就发展旅游,好好的打造各种景色,打造各种配套设施,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这样正好就赶上了高速发展的旅游市场,赚得是盆满钵满。
  哪怕是有些宰客、有些维护不到位的情况发生,那种强大的惯性,也使得无数的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来。
  更多的则是依靠自己丰富的地理农业资源,发展果树、畜牧业、养殖业等等,也能有不错的收成。
  比如说阳澄湖的螃蟹、湘西的脐橙、五藏的大米、查干湖的冬捕等等。
  虽然这些并不能发家致富,但却能保证一个城市和县城民众们的生活,老百姓有钱了,各种开支增加了,当然也能带动别的经济发展。
  哪怕是这样的城市不是县城经济一百强,却也是能逐步发展起来的好地方。
  还有更牛比的城市,明明没有什么条件的,却硬是被他们弄成了繁华的景象。
  比如说江东省的那些县市,经济百强里面他们独自占了四分之一,实在是让人惊叹。
  当然了,这样的城市完全是可遇不可求,必须要有想法,还有能力的强悍人物,才能做成。
  最值得推广的,实际上是第二种。
  因为它几百年前就存在在那片土地上,以现在的农业水品,播种、施肥、管理等等,都比几百年前先进了十倍,那么质量和产量都能做好。
  只要是这两者上去了,那么这个商品就能面对全国去销售了。
  否则太少的东西,就如同刚才何琴说的那个白羽乌骨鸡一样,只能小范围的享用,那有什么用?
  现在姜山县的这些官员,愿意朝着这方面努力,让白羽乌骨鸡的养殖发展壮大,那是非常好的事情。
  别看现在这几年可能不怎么好卖,但再过几年,等到沪海和临安越发的开始经济腾飞之后,好东西一定是会被大家所接受的。
  哪怕是只有沪海和临安两个城市打响了名头,想一想他们接近5000万人的人口基数,消耗你一个县的白羽乌骨鸡,算得上困难吗?
  思绪过去,殷俊问道,“他们准备怎么做的,那个白羽乌骨鸡。”
  何琴想了想,道:“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怎么,俊哥你对这个感兴趣?是不是可以拿到你的麒麟超市里面去卖呀?”
  殷俊哑然失笑,“你也知道麒麟超市?”
  “我怎么会不知道嘛!”何琴俏皮的道,“从开业第一天就一直爆满,直到现在都是人山人海的麒麟商业广场,我可也在休假的时候去过几次的……天哪,那里面的老外居然也那么多!我还以为只有麒麟西餐厅和麒麟酒吧能看到这么多外国人呢!”
  美国有沃尔玛和梅西百货,欧洲有家乐福,日本有伊藤洋华堂,韩国有乐天百货,这些都是超市百货商店,非常的方便。
  这个年代能来到华国的外国人,不是外交人员,就是大公司的外派人员,根本没有30年之后的流浪汉和无赖之类的,都是精英阶层。
  既然是精英阶层,肯定是接触过这些百货商场超市的,所以对于麒麟商业广场是非常的熟悉。
  进入到这里面消费和买东西,就像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生活的城市一样,有种回到家乡的感觉。
  所以他们一直都是麒麟商业广场的忠实客户。
  也因为所有的外国人都来这里购物,就更加显得麒麟商业广场的高大上,所以来这边消费的有钱人,还有一家三口来玩儿的,越来越多。
  因此就造成了开业好几个月了,麒麟商业广场的人气居高不下,每天综合起来都有超过3000万人民币的销售额,大大的出乎麒麟百货集团的人们的意料。
  何琴的时间不多,她和拍戏的同伴们,只是当作去看看热闹去的麒麟商业广场。
  她还比较喜欢超市一点,那里的菜肉果蔬都非常的新鲜,看起来也很干净漂亮,所以如果是自己想要做顿饭,她就会选择在这里买东西。
  但何琴也晓得,麒麟超市的商品比起外面的市场和摆摊贩子们的东西,要至少贵一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1/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