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2448

  胡印湘出身于富贵家庭,但自己是一手创办了合和实业,如今正在修建的预计香江第一高楼的66层的合和中心,就是他的手笔。
  这个人虽然是香江出生的,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但对内地的认同感非常的深。
  合和实业虽然只是在粤东境内发展,但他却投资了数十个项目,捐助了数十亿给学校教育、基础建设等等,在粤东境内的声誉是非常的高。
  实际上在霍瑛东渐渐的年老之后,80-90年代,就是胡印湘一手撑起了香江富豪内地投资的大旗,为大家做榜样的。
  李超人的长和系、和黄系大规模的进入内地,也不过是90年代过后,大局已定的时候了。
  在如今来说,这一群嚷着要去内地发展开工厂的富豪们,除了霍瑛东是真正的富豪之外,并没有太多能挑大梁的人物。
  合和实业现在还不大,长江实业就更一般了。
  而其余的一群小富豪们,还不如胡印湘和李超人呢。
  所以这个声势没有造起来,在瑟口工业园区开业以后,只有零零碎碎数十家的香江公司过去开设工厂,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邱得根听到殷俊顺口就这么说出来,心里一笑。
  殷俊果然不是那种一心埋头在剧本这种小事情身上的人,他对时事的了解,对一些重大事情的分析,都是很有一套的。
  想想也是,如果殷俊是那种书生的话,怎么可能对荔园和海洋公园的优劣了解得那么深入,并且几招就帮自己让荔园反超了海洋公园呢?
  当初殷俊和自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起了荔园不如海洋公园的话,那时候自己还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现在回想一下,想必在那个时候,殷俊就对两者的优劣得失有了一番衡量的吧。
  如果不是自己对殷俊很不错,恐怕殷俊也根本不会把这些计谋说出来,也不会有今天的远东酒店集团项目的如日中天了。
  远东酒店上市项目,早在1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展开了。
  委托方是新鸿基证券公司,公司总裁冯景喜对这个项目特别的重视,亲自挂帅来操作。
  最近反馈回来的消息,投资市场对于远东酒店集团非常看好,特别是大火的荔园和宋城资产的注入,还有在宝岛和新加坡启动的新荔园游乐场的项目,让人们觉得远东酒店集团的发展大有可为,对远东酒店的估值是越来越高,已经比最初的估算多了30%。
  按照冯景喜的反馈,如果运作得好的话,上市之前的估值就能达到6亿,上市后很有可能短期之内就突破8亿,10亿才是远东酒店集团的稳定价位。
  要是真是那样好的话,邱得根真是赚翻了!
  他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做公司上市,果然是比做实业要暴利多了。
  而能让他发大财的最大功臣,也正是面前的殷俊。
  “前几天,霍老爷子找到了我,问我有没有想法,我还没有回复他。”邱得根琢磨着道,“阿俊你认为我该不该加入进去?”
  “邱伯你自己怎么想的?”殷俊问道。
  “内地的发展非常广阔,一定是前途无量。但我最近不是在宝岛准备修建一个新荔园游乐场吗?我担心这样对这个计划有影响,然后对远东酒店集团的上市也有影响。”邱得根显得有些为难。
  “那就暂时不去吧。”殷俊和声的道,“根据我的估计,这个瑟口工业园区不算是很成熟,估计潜力也不大。而内地和宝岛的关系,也不可能一直这么僵硬着,总有破冰的一天。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应该就会有不少的转机的。到了那个时候,邱伯你再挥师北上,进军内地市场,也是为时不晚。”
  邱得根点点头,又问道:“你认为内地的发展,真的能成功吗?”
  “肯定能行。”殷俊正色了起来,“别看内地现在很困难,但他们却拥有无穷的潜力。特别是人口红利这一块,内地有超过12亿的人口,青壮年非常多,正适合许多工业制造业生产的工作。如今全球的工业制造业都在向劳动资本便宜的地方转移,还有什么地方比内地更加合适的呢?”
  “宝岛那边……”邱得根欲言又止。
  “那里只有一个小岛,再大的能耐,也没办法发展到极致,等他们到了一个瓶颈的时候,只有和内地联合起来,才是有真正的金光大道。”殷俊道,“包括香江也是这样的,香江比宝岛更小,简直是弹丸之地。如果我们不和内地靠拢,积极的跟内地融合,和内地一起发展,那么香江迟早就是死水一潭!”
  “哦?”邱得根惊讶了起来,“内地能赶上香江?就他们那个一穷二白的样子,一百年以内都不可能吧?”
  “这要看什么地方。”殷俊道,“想要超越香江,沪海三十年就可以了,沿海的江浙、闽南、粤东,五十年就能赶上,西南西北东北可能要差一些,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够没有一个地方都比香江强吧?”
  “这倒也是。”邱得根笑了起来。
  香江是典型的小而强悍,单论同等面积来说,世界上就没有几个地方能比得上它的。
  作为一个香江人,邱得根非常的自豪。
  在和殷俊谈论之前,邱得根心中还有点犹豫不决。
  但现在他算是豁然开朗了。
  在宝岛和香江的事业,虽然要积极的发展,但只能是代表着现在。
  想要未来更好的发展,那还得是要去内地才行。
  把事业扎根在内地,那才能让远东一系的三大集团更好的发展!
第0220章
才女导演
  “俊仔,你要找的人我给你找到了,赶紧的出来,晚上咱们一起去见她。”
  电话里面,刘添赐说得很急,结果等到6点钟,殷俊到了约定的地方,反而看到他在悠闲的喝着奶茶,吃着菠萝包。
  而且他的身边还没有其他人。
  这就让殷俊纳闷儿,“赐哥,你找的人呢?”
  “璇姐正在补拍戏呢,待会儿才会下班。”刘添赐招呼着殷俊坐下,“来,先吃点东西。璇姐如果加班啊,估计两三个小时是停不下了。”
  “璇姐?”殷俊坐了下来,琢磨着这人是谁。
  “是啊,她叫唐舒璇,你听过她的名字没有?”刘添赐问道。
  “原来是她!?”殷俊点了点头。
  唐舒璇在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名气。
  但作为香江第一代兴浪潮的电影人的代表人物,唐舒璇其实还是很有想法的,她拍摄的都是那种题材非常深刻,非常犀利的电影。
  而且唐舒璇的性格很好,也很有大姐头的风范,香江的不少电影人,当年都跟着她学了不少的东西。
  只不过,唐舒璇的事业受阻之后,她一气之下就离开了香江,回到美国相夫教子,倒也是干净利落,非常的洒脱。
  如果她能留在香江,许安华未必能排到香江第一,因为唐舒璇比她大胆多了。
  可是唐舒璇的票房就比不过许安华,因为好歹许安华还会兼顾一下票房,但唐舒璇她在意的只是电影的艺术性本身,而不是商业成就。
  实际上,兴浪潮的那一群导演,都有着这样的臭毛病,包括徐老怪也是如此,幸好他很快就在施岚生的指点之下醒悟了,否则多半还是会变成和那群人一样的,越来越走入小众化的圈子。
  如果殷俊记忆不错的话,唐舒璇应该今年拍完最后一部戏,就会回到美国生活了,从此和电影圈再无瓜葛。
  她是41年的人,今年都37岁了,家里还有两个儿女,都是丈夫带着的。
  这些年唐舒璇一直是香江和美国两地跑,累了这么久,电影事业却没有进展,或者说这个时代容纳不下她的艺术,所以唐舒璇多少也有些心灰意冷。
  这位是正儿八经的大才女,毕业于世界第一电影人才学校——南加大的电影系,本身精通好几门的语言,为人处世都是世人称赞。
  等到二三十年后,她年老了,许多香江电影大牌去美国的时候,还会去看望她,这就是说明了她的人缘了。
  殷俊本来是请刘添赐给他找一个很靠谱的翻译家,可以能把自己的小说翻译成英文的。
  刘添赐知道殷俊是天才,那么写剧本跟写小说也就是一回事儿了,所以也没有惊奇。
  依照他和殷俊的关系,受委托的时候,自然是很认真的去寻找翻译。
  这个翻译,最重要的第一点当然是可靠,否则拿着俊仔的书去说是自己写的,那岂不是让俊仔损失惨重,然后自己这边也不好说话?
  第二点就是要有非常强的文字功底,而且是英文的文字功底,许多人口语很好,但论起英文写作,写出来的绝对是一场灾难。
  第三,最好是这个人是正儿八经的文学界的人,这样才能在翻译的时候,把中文的美好感觉,写成流畅好看的英文,这样才有利于俊仔的小说在欧美国家出版。
  想要翻译达到这么好的条件,真的是不好找。
  刘添赐想到了许多人,也了解了不少人,但都觉得不合适。
  要不怎么说殷俊有运气呢,就在昨天,忽然唐舒璇就给刘添赐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借一批录音制作设备。
  刘添赐和唐舒璇是老相识了,他以前在无线底层的时候,也曾经被调到邵氏电影去工作过,有段时间唐舒璇就在邵氏做管理监制,那个时候唐舒璇给了他不少的帮助,刘添赐本来也非常记恩,在她开始掌权之后,凡是唐舒璇的事情,他从来都是没有二话的。
  所以借录音设备的事情,他马上拍胸口答应了。
  刚刚放下电话,刘添赐一下子就想起了,唐舒璇好像就是殷俊想要找的人,她所有的特点,都无比的契合条件!
  唐舒璇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又是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的,自己又是导演,写剧本和电影表达艺术的功底,完全不用质疑。
  再说了,唐舒璇拍完这部电影就要回美国了,到时候她会有大把的时间来翻译小说,顺带着自己也给璇姐找个补贴家用的活儿,倒是两全其美。
  这么一个大才女,如果肯接下殷俊的委托,那绝对是殷俊的福气啊!
  想到这里,他马上就给唐舒璇把电话拨了过去,将殷俊的委托给说了一遍。
  唐舒璇当然听过殷俊的名字,考虑了一天之后,今天下午就给刘添赐了想要和殷俊谈谈的答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