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2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4/2448

  其实上一世,他们也正是靠了成功包销微软的IPO上市,才在硅谷打响了名号,成为了这些新科技公司的信赖对象。
  否则后来也不会有古歌、非死不可等等着名公司,找他们来帮忙运作上市了。
  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要付出什么。
  这个道理是古今中外都通用的。
  现在的比尔盖茨也同样如此。
  为了配合高盛的上调IPO估值,他们的团队接下来去欧洲的行程,不但会增加柏林、法兰克福和马赛等城市,时间也会延长半个月左右。
  如此等回到了美国正式上市,起码也是5月下旬的事情了。
第2147章
利润率的变化
  殷俊在蜀川那边送东西,倒是送得很爽快,可在麒麟食品公司的即食麵工厂,却因此是忙碌得不可开交。
  现在麒麟即食麵工厂一共有两个。
  第一个是82年在华京开始生产的,拥有15000个工人,数百条生产线,一年的生产额度是25亿包。
  第二个是去年5月份在粤州开始生产的,有10000个工人,一年的生产额度是20亿包。
  其中粤州这边的,大部分都是销往国外的产品。
  华京这边生产的即食麵,却是来供应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
  是的。
  现在日子虽然好过多了,但是即食麵的销售数量,却越来越多。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了忙碌的生活,如果是来不及吃饭了,那么一碗开水一泡,三分钟后就能吃到的热气腾腾的即食麵,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它比外面的馒头和稀饭顶饿,又比外面的一碗大肉面、一个盖浇饭要便宜不少。
  0.99元一包的即食麵,4年之前觉得很贵,但是到了4年之后,却又不觉得贵了。
  4年之前的0.99元一包即食麵,让人觉得是奢侈品,一般人都不能随便吃。
  可4年之后,当几乎所有的物价都蹭蹭的往上涨价的时候,麒麟即食麵却一分钱不涨,而且分量和味道都和以前一样,这就不得不让人感歎,麒麟集团还真是良心公司啊!
  只要是正常人都晓得,无论是人工还是原材料,都有了大幅度上涨的时候,你一个产品不涨价质量不缩水,肯定是在利润上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的。
  当然了,只有牛三儿等少数的一些人才知道,麒麟即食麵的成本和利润的比例。
  老实的说,刚开始的时候,牛三儿看到0.99元一包即食麵,除去所有的开支之后,毛利率居然达到了61%,也就是一包净挣6毛钱,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一来不敢相信成本控製得这么低,因为工人们的工资给得可不少,各种原材料的採购和其余开支也不少。
  但平均到1包上面,却能有几乎两倍的利润,实在是太吓人了。
  二来他也不敢相信,殷俊这个一向致力于内地发展的人,居然定了这么一个高价。
  或者说,这么高的价格,肯定也是被殷俊首肯的,不然也不会拿出来卖。
  在民众们还不富裕的年代,一包即食麵挣这么多钱,实在是有点……有点不厚道。
  可是到了后来,从84年开始,各种物价不断的上涨,牛三儿几次跟魏小範说起涨价,魏小範却告诉他,这个价格在十年之内,是不可能有太大变化的。
  这就让牛三儿看着0.99元的价格有些发獃,直到现在的1986年,居然还真的就是这个价格不变,他心中才有些恍然大悟。
  原来俊少就是看到了这一个未来,所以宁愿一开始定得高一些,到后来这么坚持不涨价,就显得很良心,或者说很有责任感。
  不然以麒麟即食麵现在在国内独霸的地位,还有人们对麒麟即食麵的接受程度,他们哪怕是涨价一两毛钱,人们也不会因此抛弃它。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其实哪怕是麒麟即食麵不涨价,以现在的成本价格来计算,牛三儿还是很惊喜的发现,居然利润率还增加到了71%,也就是一包还能再挣7毛钱。
  不可思议吧?
  各种成本涨价了至少50%,但是售价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居然比以前还高了!?
  这事儿也很好理解。
  最开始在82年4月开始生产麒麟即食麵的时候,只有红烧牛肉麵一个口味,而且当时定下的年生产量是2.3亿包。
  在这个标準之下,才得到的一包6毛的利润数据。
  可只是到了半年之后,也就是82年的9月份,麒麟即食麵便增加了100条生产线不说,还一口气把生产量增加到了9亿包。
  又过了一年半,84年的春节过后,即食麵的总产量就变成了每年21亿包,其中6亿包是销往港奥和东南亚地区的。
  然后才仅仅2个月的4月1号,因为“香菇炖鸡面”和“辣白菜拉麵”两种味道的上市,所以生产线再次扩容,一口气再调整增加了生产总量,一年的生产量是25亿包。
  最后的一次调整,也就是去年的5月,麒麟即食麵粤州工厂开业,年产能达到了20亿包,还增加了又一种“冬荫功”口味。
  如此一来,麒麟即食麵工厂一年的总产量大到了45亿包,是最开始设计的2.3亿包的18倍都还不只,都快接近20倍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增加了42.7亿包的生产量的基础上,那些增加的各种成本,就被大幅度的分摊了下来,根本对利润造不成什么影响。
  反而因为卖得越来越多,利润也就越来越高。
  况且现在一年有差不多一半都要销往海外,用的是卖给经销商们的方式,价格肯定不能按照国内的来计算,一包即食麵利润一下子就拔得非常高,比国内的都要高出一倍!
  这样综合起来计算,平均一包多挣1毛钱,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儿。
  不说赚的钱多了,这部分的利润换成了美元拿回国,取得的意义更大。
  上面的人看着美元就喜笑颜开了,都不会管你挣多少。
  只不过,这种高利润的时间,也就剩下一年左右了。
  因为在从82年4月开始生产以来,华京这边给的优惠政策是5年税收全免,你这利润是没有缴税的利润,当然就高了。
  到了87年的4月,全额免税的政策就没有了,变成了5年半免税的优惠,但是这么一来,每年要缴纳的税收,可是按照两三亿人民币的额度来徵收的。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出口退税,美金退税等等优惠,也就是正府鼓励你去挣美金,然后给你大幅度的减免税收。
  这里面杂七杂八的算下来,未来五年的利润,受影响的力度不大。
  至于说再过5年之后的事情,牛三儿一点也不担心。
  他手里可是有几十个城市发来的邀请,都是邀请麒麟即食麵工厂去他们那里落户的。
  这些城市给的优惠都非常的大。
  优惠最夸张的,是10年税收全免,再10年税收减半。
  这些还都是自认为有点实力的二线省会级别城市,那些地级市甚至是县份,是想要发出邀请,都没有这个胆子。
  如果牛三儿透露出想要去这些城市,甚至是小城市小县城,他们恐怕是敢承诺永远免税!
  即食麵工厂的生产地儿,要求很高吗?
  不高。
  只要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只要是水电气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都可以。
  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下游城市,都完全符合标準。
  所以牛三儿打定了主意,如果优惠到期了,华京这边不给新的优惠,那么麒麟即食麵工厂就直接转到别的城市去,继续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而且小城市的薪水可要低得多了,哪怕是省会城市也一样。
  当然了,牛三儿知道,华京这边也没有那么笨,牵扯到好几万工人的生计,还有整体华京的形象,以及合资工厂的名号,这些都是他们需要慎重考虑的。
  如果只为了这个,就放了麒麟即食麵工厂离开,那么就会显得他们没有什么眼光,牛三儿也会庆幸工厂离开了。
  话题转回来。
  如今的生产任务,其实是非常紧张的。
  各省份的大经销商每天都会发来电报,或者直接打电话,要求赶紧的发货。
  一年25亿包的生产量,分给全国三十多个省和直辖市,然后由它们去分给下面的数百个城市,平均一年一个城市也就是1000万包。
  考虑到这些城市平均人口都达到了100万人以上,算下来一个人一年消耗量是10包。
  现实情况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了!
  比如说建筑工人们、年轻人们、小孩子们,消耗量是非常的大,不能说当成饭来吃,但一周吃一两包,那是随随便便的事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4/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