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2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3/2448

  他们每人每年喝20瓶,这个数字夸张吗?
  一点儿都不夸张!
  除了1块钱一瓶的AD钙奶不贵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这几年的通货膨胀是不断持续的。
  人们的工资是不断上涨的,各种物价也是不断上涨的。
  但AD钙奶却不会涨价,一直保持1块钱一瓶。
  87年或许你觉得贵了一点,但88年就不会怎么觉得了,到了90年,那就真的可以每天都给孩子喝一瓶了,农村的小孩子们,逢年过节的也能品尝品尝。
  这就是为什么AD钙奶后来会发展得那么迅猛,销售额那么高的原因!
  好了。
  这是第一款。
  第二款也很简单,就是冰茶饮料。
  也就是93年旭日升推出的那种冰茶。
  只不过殷俊肯定会细分市场,分成冰红茶和冰绿茶两种,来轮番抢占这块儿的市场。
  碳酸饮料喝多了,肯定是不好的嘛。
  到时候广告上多说一点茶的好处,说说冰茶的优点,自然而然买的人就会多了。
  说起来,旭日升也是活该作死。
  他们不但管理混乱、生产混乱、销售混乱,而且还很短视的要独占“冰茶”这块牌子,坚决不许别的生产商们使用,哪怕是别人给钱都不行。
  弄得后来的康师傅和统一,只能是迈开冰茶这个名字,变成了“冰红茶”和“冰绿茶”。
  人家的冰红茶和冰绿茶搞得红红火火的,但是抱着冰茶的旭日升最后怎么样了呢?
  当然是死翘翘了。
  如果他们肯放开这个市场,大家一起把冰茶这个市场做大,旭日升这个老牌的强者和开创者,自然也会获得别人打广告带来的好处,人家看着几种不同品牌的冰茶,肯定很多人都会选择他们的。
  他们不但广告费用减少,营销费用也会大幅度的减少。
  不说起死回生吧,续命几年也是能做到的。
  但事实就是,这样的企业倒闭了,而以他们的管理和营销,不倒闭那才是对现代商业的极大侮辱。
  这两款饮料的配方更是简单。
  香江和宝岛都有类似的茶饮料,比如说维他奶集团便是其中一个。
  殷俊到时候去收购几家类似的茶饮料公司,再让他们进行那种口味研发就可以了。
  整体的过程都不会超过半年。
  AD钙奶和冰茶两种产品的生产线,殷俊都不用从国外引进,国内这种类似的生产线很多,委托工厂生产便可以。
  所以,如果是殷俊要做饮料公司,从现在开始策划,最多一年的时间,便可以正式的推出产品。
  现在考虑的,就是怎么样找到一个好的掌舵人,来实行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陈鑫便是殷俊能找到的最好人选。
  他不仅年轻,还不到40岁,而且还有着丰富的食品工厂的生产管理经验。
  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维非常的开放,不是那种古板的老国企的思维,完全可以适应这个竞争时代的需要。
  如果换成了另外一个人,现在食品二厂的罐头产品,怎么可能畅销整个7-11的上万家店铺呢?
  ……
  看着殷俊拿出来的厚厚一叠计划书,上面就写着殷俊对于这个饮料公司的各种策划。
  陈鑫粗略的翻了一遍,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看的东西,便开始了沉思。
  总的来说,这种挑战对他还是非常的有吸引力。
  在食品二厂的工作虽然做得很有劲儿,但陈鑫也晓得,自己的努力恐怕也就是在这个档次了,再提高也提高不了多少。
  哪怕是罐头的产量再上升一倍,他也不可能有更大的空间去施展能力。
  不是一辈子就被食品二厂给拴在那里,就是直接又派他去整理挽救另一个食品工厂。
  还别不相信,现在的领导们就是这么干的。
  对于有才能的人,他们就要这么的用。
  你不能说他们这样不好,但陈鑫显然不愿意成为被人随便搬的一块砖。
  他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大的成功。
  殷俊显然能给他这些。
  如果他接掌了麒麟食品公司的饮料公司,那么这个整体的饮料产业,肯定会让他享受和方便面工厂一样的待遇。
  做好了的话,他就是全华国最赫赫有名的那批商业精英之一了,全华国的饮料行业,他都是受人尊崇的存在,那他也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而且这还有一点好处,那便是他自己的待遇。
  食品二厂其实对陈鑫还不错,他去年就领了好几千的奖金。
  但这个要和殷俊的麒麟集团比起来,就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人家那边方便面工厂的总经理,得到的一年工资加奖金都是上千万人民币,是他的几千倍!
  工资差异到了几千倍的时候,那还是很可观的。
  陈鑫毕竟是去过国外的人,知道以后什么人才能是人上人。
  哪怕不为自己着想,只是为自己的老婆孩子着想,陈鑫都觉得自己应该需要多赚一些,才能让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
  所以,他没有当场答应殷俊,只是请殷俊给自己两天时间考虑。
  考虑他能不能接下这个重任。
  如果他经过深思熟虑可以做好这个工作,那么陈鑫就干。
  如果实在是没有把握,那么陈鑫就不能干,只能请殷俊另请高明。
  殷俊自然是爽快的同意了。
  并且少年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和肯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了陈鑫一些信心。
  ……
第2217章
买卖(上)
  韩国,釜山。
  韩进重工总部。
  作为韩国第四大造船会社,韩进重工造船厂却连排名第三的三星重工的三分之一规模都比不上,更别说比更前面的大宇和现代了。
  但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长处,那就是在制造中小规模的船只上面,有着独到之处。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技术,也因为各种专利和国家战略的缘故,被韩进重工所掌控了,但他们平常只做中等规模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的一般都是交给三星他们来做。
  这几年世界的海路运输非常的萎缩,所以韩进重工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们可比不上前面的三大造船会社,人家上面都有韩国的六大财团之一的母公司,再怎么都不会影响他们。
  韩进重工就是一家地方类型的造船会社,一旦生意不好了,那么各种裁员和减薪都是正常的。
  今年45岁的张进善,是韩进重工机密课的课长,人到了他这个年龄,又是公司的中层,薪水是非常的高,但干劲儿却比不上年轻人。
  所以通常大公司裁员的时候,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特别是在韩进重工里面,张进善又不是技术人员,四十多岁的技术人员还是宝贝,他这么一个管理人员,随便的一个副科长、甚至是系长,就能代替他。
  这样薪水和奖金就能节省四分之三,还不用承担以后越来越贵的薪酬负担。
  这段时间,专门负责这方面的朴总务,已经好几次召见张进善了,都是询问他的工作内容,以及下面有哪些才干的人。
  张进善出来之后,每次都是暗恨。
  他也知道朴总务招呼自己的下属们进办公室的情形,这也不是一两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3/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