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5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2448

  凡是看了《侏罗纪公园》电影版的人,没有一个不为里面的恐龙所倾倒。
  无论你是尖叫、兴奋、恐怖、忐忑、紧张、不安……那一个个逼真到了极点的恐龙,一定会让你感叹万分,这完全就像是真的一样!
  而这些恐龙,就都是温斯顿带领他的助手们,一个一个的做出来的。
  只要知道了这个,你就会知道,不说别的,就是只为了《侏罗纪公园》这一部电影,也值得砸7000万美金进去!
  要知道,《侏罗纪公园》三部曲,外加《侏罗纪世界》,全球票房已经突破了35亿美金!!
  还有以后的其它相关续集,三年出一部,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从前世的《侏罗纪公园》来说,也是有着许多瑕疵的。
  《侏罗纪公园》的第一部,胜在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
  第二部则是延续了斯皮尔伯格的风格,再加上人们对于续集的期待,所以还能拿下6.2亿美金的票房。
  但第三部却不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而且还一味的使用套路,最后4亿美金的票房都没有。
  但殷俊觉得,这些其实都不是关键。
  最关键的是,在第一部惊艳之后,《侏罗纪公园》没有更好的技术力量来支撑,第三部的特效和第一部差不了多少,所以观众才会失去兴趣的。
  到了第四部的《侏罗纪世界》,因为采用了更多的电脑特效和模型特效的结合,再加上3D加IMAX的结合,一口气轰下15.2亿美金的全球超高票房,这才是显示了这种恐龙电影的真正核心吸引力在哪里。
  因此,温斯顿的模型特效,只是特效成功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殷俊还得让特效工作室增加电脑动画效果技术。
  只不过,SGI超级工作台的生产设计厂商SGI,还得两年之后才成立。
  在此之前,还是让温斯顿专心发展模型特效好了。
  思绪一晃而过。
  面对霍健宁的疑问,殷俊和声的道,“温斯顿这边暂且不提。宁哥,十年之后,有人拿10亿港币,想要买断你的合同,挖你跳槽,我也是不会同意的。”
  霍健宁哑然失笑,“你是说,你这是也看好他未来的发展?”
  “对。”
  殷俊微微笑道,“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并不一定什么都正确。现在温斯顿是好莱坞首屈一指的特效大师,而且我觉得他的特效公司有发展前途,所以我就下注买。成功不成功,需要交给时间去验证,我们就边走边看吧。”
  霍健宁闻言摇了摇头。
  他一方面觉得,殷俊行事果断,非常有魄力;另一方面也觉得,殷俊有些过于冒进了。
  但面对殷俊说话之间流露出的强大自信心,霍健宁又隐约的认为,殷俊所做的并没有那么简单。
  或许,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差别了吧。
  在生意嗅觉上,天才们总是那么的灵敏!
第0490章
优厚的出版条件
  温斯顿不是一个生意人,所以他在看到殷俊的合约并没有什么陷阱之后,又跟自己的老伙计们商量了一下,就直接的打了电话给殷俊,约好第二天在律师楼,痛快的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当2000万美金的购买资金入账过后,温斯顿脸上笑容满面,顺便问了殷俊,新的公司取个什么名字。
  公司转让股权之后,通常老板都会给公司改一个名字,以便新公司新气象,这一点,在美国也是如此。
  温斯顿并不在乎自己的工作室改变名字,他只在乎自己的工作室能不能发展壮大。
  在他的想法中,既然公司都是殷俊的了,那名字还叫斯坦·温斯顿工作室,就显得有些不大好。
  “Digital_Domain。”殷俊想也不想的说出了这个名字。
  温斯顿微微一愣,重复了几遍这个名字之后,不觉点了点头,“好,数字领域……嗯,这可是正宗的硅谷范儿啊!”
  人家温斯顿可是全美排行前三的弗吉尼亚大学毕业的,智商高得很,对于硅谷这个新兴的产业聚集地,那自然也是知道。
  但他肯定不知道,这个非常合他心意的新公司名字,其实就是几年之后,他自己给改名的公司名字。
  数字领域脱胎于斯坦·温斯顿工作室,未来还会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的特效工作室。
  但随着斯坦·温斯顿因病故去,没有了掌舵人的数字领域,就一次又一次的被人甩卖,渐渐的归于了平庸。
  不仅仅是数字领域,好莱坞的特效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不断破产的多了去了。
  也就是工业光魔还能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和庞大的工作量,获得一点点的盈利,比较健康的发展下去。
  但如果没有后来迪斯尼的把卢卡斯电影公司给收购了过去,连带着把工业光魔也给收了过去,恐怕它的日子也不会怎么好过。
  事实也就证明了,没有一家顶级公司给撑腰,你真没办法把特效公司这个烧钱的行当给做好。
  说起这个,殷俊想起了温斯顿的病,现在温斯顿才34岁,据说他2001年就得了骨髓瘤,与病魔足足抗争了7年时间。
  意思是他还有20年的好日子。
  如果殷俊不帮他一把的话。
  嗯,以后引进每两年体检一下身体的政策,倒是不错。
  特别是这些一天到晚玩技术的技术狂人们,因为经常接触各种化工物质、作息又没有规律,最应该经常进行身体检查。
  还有一些保养的方面……
  嗯,这方面中医可是非常有研究的,你经常能见过什么大医院主任四五十岁暴毙的,但什么时候见过多少中医活得少了七八十岁的?
  在得病之前就开始调养和注意,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活得长久了。
  到时候,自己再从内地雇佣个一二十个的真正有本领的国医大家,每年来美国给他们执导执导养生之法,也是这群蛮夷们的福气啊!
  ……
  新公司改名为数字领域公司,还需要几天的时间,但殷俊已经不用管这些了。
  前世温斯顿就能把数字领域打理得很好,这一世肯定也是如此。
  等到数字领域打响了名头,再多挖几个精英人才过来,这样它就会更加强大了。
  他当着温斯顿的面儿,给去了马塞诸塞州的斯皮尔伯格打了个电话,说明了这公司已经自己买了,《E.T.》的特效工作,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就行。
  等到和温斯顿说了几句,挂了电话的斯皮尔伯格,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前两天就在奇怪,为什么殷俊非要找斯坦·温斯顿工作室,原来是在这儿等着自己啊!
  但是仔细想一想,斯皮尔伯格也不觉得有什么了,反正自己要做特效的,找一个好的特效团队就行,斯坦温斯顿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再加上斯坦威斯顿工作室已经被殷俊收购了,那么他更可以做更精细的特效,多花点钱,也是给投资人的另一家公司增加业绩嘛。
  不提斯皮尔伯格这边。
  丁琳香和康德亨利的新书出版合约也已经谈妥,《魔兽世界》、《冰与火之歌》和《阿甘正传》,康德亨利给出的都是业界最高水准档次的20%的分成,这一点没有问题,但丁琳香要求的100万册首印的数量,却着实让康德亨利纠结了一番。
  最后,他还是妥协了,毕竟换了另一家出版社,肯定也能答应殷俊的要求——有了《侏罗纪公园》和《达芬奇密码》,哪家出版社不会重视殷俊?
  现在殷俊成名了,还是第一选择是自己,那证明他是念旧情,否则换一家大出版社,对于书籍的发售,可是有着巨大的好处的。
  既然殷俊这么的照顾老朋友,他自然也不可能掉链子,100万册就100万册吧,反正《冰与火之歌》是肯定能达到的,《魔兽世界》要稍微差一点,估计两三年能卖光,《阿甘正传》可能三五年都卖不完,但长期来说,也不会亏本。
  能让康德亨利接受这么一个比较吃亏的条件,原因之一还有《侏罗纪公园》和《达芬奇密码》准备出精装版了。
  美国的书籍也和华国一样,有普通出版的简装版,也有便于收藏的精装版。
  简装的软装本10美金一本,算是便宜的。
  精装版最便宜都得20-30美金一本,最畅销的甚至能突破50美金一本。
  现在《侏罗纪公园》和《达芬奇密码》已经属于非常畅销的了,制作得精细一些,卖个30美金也不为过。
  两本书都不是属于供消遣的口袋书籍,而是可以慢慢品味,反复观看的好书,所以精装版肯定有人买账,更别说欧美一向是喜欢读书人的乐园,文化普及度非常的高,这就更加会促进精装版的销量。
  现在丁琳香代表殷俊谈成的精装版的合约,那就和普通软装本不一样了,第一版是《侏罗纪公园》和《达芬奇密码》每本书各10万册,但分成比例直接高达25%!
  因为,大批量的印刷的话,精装版的成本也就是6-8美金左右,亨利出版社又不用怎么做广告,利润非常的高,作为已经在之前的版税方面吃了亏的作者一方,丁琳香自然是毫不客气的要多拿一点回来补偿。
  康德亨利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即使是他会获得的少许多,也还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他现在更在乎的,还是自己亨利出版社的名头。
  自从代理出版了《侏罗纪公园》和《达芬奇密码》这两本年度二十大畅销书籍之后,亨利出版社一下子在整个出版界都变得小有名气了。
  以前出门的时候,康德亨利说自己是亨利出版社的,别人完全不知道,说亨利书店,倒是有一些人晓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