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8/2448

  大家都齐齐的望向了牛三儿手上的这块浪琴表,眼神中充满着羡慕嫉妒恨。
  房老四下意识的扯了扯衣袖,不让自己的劳力士露出来,免得再丢脸。
  想起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他的脸上就臊得慌。
  牛三儿此时却是跟喝了甘露一样,浑身上下舒坦得很。
  俊爷果然够豪爽!
  这样的人,我一定得跟紧了才行啊!
第0582章
游览紫禁城
  魏小范的独家小院早已经建起了来,两层楼外加一个大院坝,足以住下十几个人。
  殷俊、关芝琳、章婶和温璧霞就住在这边,董伟他们四个是住在魏小范父母的小楼里,保镖们则分别住在魏小范的弟弟妹妹的楼里。
  反正四栋小楼一字排开,就挨在一起的,吃饭的时候倒也不会多走多远。
  来之前商量的时候,魏小范倒是想要让殷俊他们住酒店的,但现在的华京酒店能有多少?如果要住的话,那得进一二环去了,来回开车都得大半个小时。
  故而殷俊就说了,干脆就住家里,反正也不是外人。
  幸好魏小范的爸妈都是本地人,妈妈的娘家也不太远,所以他们住了之后,也不用担心其余的亲戚朋友不够住。
  魏家房子修得够大够多,不但能把殷俊他们安在一起,就算是新娘子那边来七八个至亲,也完全能安排得下。
  嗯,因为新郎新娘是两个地方的人,所以除了在华京办一场,还得去临安办一场,否则新娘子那边可就不只来七八个那么少的人了。
  魏小范的事情特别说,一方面要安排酒席,另一方面也要把亲朋好友的都邀请到场,各种礼数不能少,还得想一想该婚礼当天的安排,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两个人用。
  董伟他们过来了,这些打杂的经验倒是有很多,可魏小范的家就在这边,有他的弟弟妹妹、叔叔伯伯、堂兄堂弟们来打理,怎么会要一群客人来做事儿,所以他们只能是被热情招待的份儿。
  中午回来喝了一顿酒后,晚上又喝了一顿酒,第二天一群人起来都是晕乎乎的。
  殷俊虽然也没有喝酒,但第一次回到内地,一向睡眠不错的他,居然有些失眠,老半天才睡着,结果感觉没多久,就到了天亮的时候。
  关芝琳和温璧霞的新鲜劲儿还没有过,看什么都新鲜。
  即使是这里是乡村,到处破旧房子不少,但各种新奇的玩意儿也多,让她们有点目不暇接,总觉得和香江的不一样,土是土了一点,但挺有意思的。
  魏小范昨天就跟她们说了,今天上午吃了早饭,就让牛三儿带着殷俊、四个师弟妹、章婶和她们一起玩,故而吃着豆浆油条的她们,都两三下就搞定,然后上去换好了漂亮的衣服,随时准备出发了。
  魏小范今天上午还得去把专门做酒席的师父们接过来。
  没办法,现在的华京,还没有那么发达,做这个婚丧嫁娶的宴席的师父们,数量不多,还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足,越来越忙碌,因此紧俏得很。
  魏家提前三个月预约了别说,还得亲自接他们过来,这才能表示诚意,也能期望这些宴席厨师可以做得尽心一些。
  今天才23号,婚礼的举行是在29号,按照寻常人的理解来说,现在就开始准备,实在是太早了。
  可是考虑到这个特殊的年代,却又不失那么突兀了。
  23号上午过来,下午的时候跟主人家把菜单给商量好,丰俭由人。
  想要普通一点的10块钱一桌也行,想要中等一点的20块一桌就很不错了,要能做50元一桌,那在十里八乡都是顶尖的!——现在华京郊区的民众们,一个月能有30多块钱的收入,已经算不错了,50块一桌的酒席,那得吃多好啊?
  但魏家不同。
  魏老汉勤俭了一辈子,但这一次大儿子的婚礼,他却是决定大操大办,一桌的标准是100块!办满100桌!
  这个价格,已经足够去老莫吃一顿正宗的俄罗斯西餐了,还能欣赏那些俄罗斯歌舞厅唱歌跳舞的。
  放在华京郊外,这就是最顶级的,三十年来,从来没有一家能办得如此的奢华!
  连魏老娘都没有阻止,因为她知道,魏小范才是这个家的支柱,想要这个家好下去,就必须对大儿子好,这样一家才能和睦,一家人才会兴旺发达下去。
  只不过,这事儿要等到师傅们过来了再说。
  100块一桌的酒席,今天下午商量好菜单,从明天开始他们就要紧急的去十里八乡的去采购,可能要花两三天才能全部准备好。
  要办100桌,肯定不可能是当天准备的,起码提前个两天准备,才算是合适。
  如此算下来,23号魏小范去接他们,还真的不是太早。
  这么弄着,魏小范今天是没有时间陪他们了,而这些琐事又不可能让殷俊他们来参与,干脆就让他们先去到处玩玩。
  横竖华京这么大,三五天都不能逛完,大家也不会无聊。
  本来大家是准备来帮忙的,可一看居然没什么忙的,那么在华京到处逛逛,也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
  香江和内地已经分离太久了,所以这些陌生感,还是需要时间和经历去拉近。
  牛三儿显然就是一个合适的减少隔膜的人,因为这家伙话多。
  他今天专门租了一辆大巴车,先带着殷俊等人直奔天安门,然后直接进了故宫的大门。
  华京人的嘴皮子本来就溜,这才在午门呢,牛三儿就眉飞色舞的说了一大通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关芝琳和温璧霞兴奋得大叫不已,连带着照相也多拍了许多张。
  董伟他们年龄大一点,阅历要多一些,但他们也是第一次来到故宫,看着这庄严肃穆的原皇宫,心中还是止不住的惊叹。
  1980年,故宫早已经对外开放了,而且从殷俊刚才拿到的小册子来说,比40年之后开放的区域还要大一些。
  但是从整体来说,现在的故宫,却显得非常残旧不堪,该有的许多金碧辉煌的地方,都有些掉色,显然是年久失修。
  当然,也不是没有维修,比如说刚才进来的午门的地方,两边就有一些师傅在打磨青石。
  过了武英殿和文华殿,就能看到故宫博物院的大门了。
  牛三儿毕竟不是专业的讲解员,因此进来的时候,就找了6个专业的讲解员,负责给大家讲述故宫里面的故事。
  进门就是最著名的三殿之一的太和殿。
  太和殿就是俗称的金銮殿了,也就是大朝会举行的地方。
  上面皇帝坐的龙椅的一圈儿,自然和几十年后一样,是圈起来的,其余的地方随便你参观。
  上午来参观的人并不多,比起30年之后开始的人山人海,简直是少太多了,显得到处都很宽敞。
  别看温璧霞和关芝琳是女孩子,但她们听着讲解员的说话,却显得非常有兴趣,眼睛都有点放着光。
  殷俊看她们的样子就知道,这两个丫头多半就在幻想古代嫔妃们的幸福生活了。
  少年来过华京故宫两次,因为那时候基本上是人挤着人的地步,所以他根本没有空闲安静的站在那里看看,或者是听听讲解员不急不躁的讲解。
  但这些故事,他早就在网上看过,故宫的网站上,说得比讲解员还要详细。
  因此别人津津有味的听着故事的时候,殷俊注意的却是别的地方。
  他看到有两个穿着白衬衣和灰色长裤的中年人,拿着一个画板,站在一根龙柱面前,比比划划的,然后又低头素描着什么。
  见到两人的胸前还别着工作牌——是那种别在胸前口袋上的小牌子,并不是几十年后绳索穿过的工作牌,殷俊下意识的就走了过去。
  站在他们后面一瞧,两人是在各画着一条龙。
  太和殿的龙柱上,到处都是雕凿好的游龙,但每一条龙的形态都不一样,这都是古代工匠们的精心佳作。
  这两人的绘画水准也很高,寥寥几笔勾勒出线条之后,稍微的增加色彩和用笔,龙的形态就表现了出来。
  看着画板上翻卷过的一摞纸张,殷俊知道,他们肯定不是才开始画的。
  “请问……”
  等到他们很快把这张龙画完了,殷俊才轻咳了一声,“你们是文物修复厂的大师吗?”
  两人的年龄都差不多四五十,明显是手艺人,闻言还愣了愣。
  下一刻,才由那个微胖的男子回话道,“我们是。你是谁?”
  “你好,我是从香江过来,参观咱们的故宫的。”殷俊笑着道,“我听说过你们的事情,也非常敬佩你们做的事情,正巧碰上了二位,所以过来看一看。”
  一听殷俊说是香江人,两人的表情一松,但另外那个有点瘦的男子就摇头道,“你这口音,说你是华京人都有人相信。”
  “这身份证是骗不了人的。”殷俊从兜里的钱包把身份证摸了出去,递给了他们。
  趁着两人看身份证的时候,少年也看了一下他们的工作牌,发现上面除了写“故宫博物院工作证”之外,也有他们的照片,瘦的那个叫牟德安,微胖的叫做张霖。
  “殷先生很年轻啊。”把身份证还给了殷俊,张霖和声的道。
  故宫向来都是接待游客的地方,这些年,香江和外国友人没有少来,所以他们也见多识广,知道称呼香江的人,最好是“先生”。
  殷俊点了点头,“我看两位绘画功底很深厚,应该是哪个学院毕业的吧?”
  张霖道,“我是师父教的,他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8/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