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2448

  对于他们选择《乌龙院》,殷俊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但听说了后面一句话,不觉眉头一皱,“严厂长你准备现在就换他们回来?”
  “不是现在。”严锭宪笑着摇了摇头,“新的一批动画师过去之后,起码要半年之后才会容易接班。我打算让他们明年春节之前回来。咱们是79年4月签署的合同,到了81年的2月份,也差不多两年了嘛。”
  本来先前约定是三年换一批人的,可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留在内地的员工们,实在是有些眼红去香江的同事们的待遇,所以大家都想轮换着去一趟香江挣钱,因此合同就改为了两年。
  如此的变化,在他们看来无所谓,反正留在内地和去香江的美术师、动画师们的水准都差不多的,不会耽搁殷俊的事儿,但在殷俊看来就不一样。
  果然不是自己的人,你就没办法控制出不出意外。
  还是要自己培养的人才,才能够安心的使用啊。
  因此,殷俊才积极的去两大美术学院招聘优秀的毕业生,才会那么积极的捐赠款项,让他们搞好动画系,以便自己招聘。
  只不过,既然殷俊是要扶持一下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也不在乎他们这样的举动,对于严锭宪想要接一个动画片制作的工作,殷俊也是赞同的。
  没走出商业化动画制作的第一步,那他们始终就没办法发展起来。
  “《乌龙院》可以给你们,但我要求这一次至少再增加20位动画师,20位美术师。”殷俊提出了自己要求,“并且这些人和轮换无关。你们调回来人员之后,还要有同等数量的人员补上去。”
  “可以。”严锭宪道,“但我们希望得到《乌龙院》的内地版权。”
  “动画播放权可以给你们,但其余的版权不行。”殷俊继续讨价还价道。
  “也行。”严锭宪点头答应了。
  但他同时又有点好奇,“为什么你会答应白白的送播放权给我们?”
  “在内地卖动画片,你觉得能卖多少钱?”殷俊耸耸肩道,“还不如为孩子们的成长多做一点贡献。”
  “呵呵,你啊!这是不拿豆包当干粮。”严锭宪笑了。
  这也就是殷俊了,换成另外一个人,才不会舍得送版权。
  他却是不知道,殷俊这样做根本不是大方,而是为了结一个善缘。
  其实别说是动画播出权,就算是其余的版权都拿出去,殷俊都不会心疼。
  因为直到2020年,华国的动画或者电影的周边产品版权,都是非常惨不忍睹的。
  殷俊拿在手里根本就没有用的东西,拿出去做人情,当然是可以的了。
  只不过,给东西也是有技巧的。
  要是殷俊一点都不珍惜的给出去,那么得到的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不会珍惜。
  这就是为什么殷俊只肯给他们动画播放权的原因了。
  在殷俊看来,严锭宪是有点贪心了,如果是日本人,那么肯定不敢这么提要求的。
  但殷俊反而是欣赏这样的人。
  他希望得到得更多,就证明了这个人在事业上有野心。
  只要有野心,那么便会有动力,就会努力的把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得更好,就会让华国的动画事业越发的迅猛发展,缩短和日本、美国同行们的距离。
  一个碌碌无为的领导者,是不适合作为殷俊的伙伴的。
  同时,严锭宪也懂得分寸。
  如果他想要得到《乌龙院》的制作权力,然后急着抽调在香江已经学习、磨练了差不多一年的动画师回来,那就是贪得无厌,不重视合作者的利益了。
  要说严锭宪敢这么提,殷俊后面自然理都不理他。
  咱们一切就按照规矩来,按照合同来。
  如若想要搞小动作,那就对不起了,在这个年代,内地没有人敢得罪爱国的港商。
  严锭宪唯一的下场就是被调离现在的岗位,再没有第二个化解矛盾的办法。
  幸好,这个有着敏锐眼光和积极野心的人,并没有因为看到利益而失态,他还是知道怎么做才能双赢,才能让彼此的合作更加紧密。
  在殷俊来说,这一次来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目的已经达到了。
  既增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又了解到他们的蓬勃野心,在漫画动画这一块儿,双方就可以放心的携手发展下去了!
  ……
第0599章
这才叫花钱!(上)
  和严锭宪把合作的事项定好,殷俊就直接离开了。
  除开了公司合作的方面,殷俊还拿了500万港币出来,让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小型医院,聘请有名的中西医来坐镇,以便特老爷子、万老爷子他们的身体保养。
  对于这个事儿,严锭宪是举双手赞同,这些老爷子都是上美厂的宝贝,活得越久越好。
  当然了,在殷俊的印象之中,特老爷子、万家四位老爷子都是长寿之人,可谁不想多活几十年呢?
  用这么一笔小小的开支,不但能让老爷子们心里舒坦,平日里那些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职工们和家属们的病痛,也就有了着落,他们能不想着殷俊的好?
  跟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合作深入继续过后,这一次殷俊来内地的事情,基本上就告一个段落了。
  再过两天,自己就该回香江了。
  打电话给乐姐姐的时候,可是听说了很多的事情,看来自己不在香江,这个弹丸之地仍旧是那么的繁华热闹。
  想着想着,殷俊都觉得自己喜欢上了香江这个地方。
  因为总是那么的精彩,总不会让人感到寂寞。
  这样的地方,最适合人奋斗了,也会给人以无穷的动力。
  思绪过处,车子已经缓缓的停了下来。
  “殷先生,文物商店已经到了。”司机回头说道。
  殷俊偏头一瞧,只见侧面就是一个占地非常大的店铺,占地起码都是七八千平方米,而且两层楼都这么大!
  店铺宽敞的大门上面,“沪海文物商店”六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闪烁着。
  在这个时期,华国专门对位销售的文物商店,一般就是友谊商店了,华京有,沪海有,粤州也有。
  但是它的规模通常都不算大,特别是友谊商店还经销许多国外的电子产品和奢侈品,所以显得有些不专业。
  最专业的自然就是殷俊面前的这个沪海文物商店了,从它创立以来,就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文物商店”,而且后来公私合营后,它把在这里面经营的老字号全部给吞并了之后,那就更是规模大得吓人。
  改革开放以来,沪海文物商店就开始了自己的大规模运营。
  一方面是他们用钱收购民间的各种古董字画玉器等等,另一方面他们也承担着出口创汇的重任。
  没错。
  你真的没看错。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穷疯了的人们,拼命的想要多赚取外汇来为国家的发展打基础,所以连文物都是大批量的卖出去。
  一直到了1986年6月,这样的大批量出口才算是告一段落,然后他们交给上级文化部门的文物和旧工艺品,多达330多万件,虽然工艺品就占了180多万件,但还是几乎要吓死人。
  当然了,他们也不是什么都卖,比如说那些国宝,比如说唐宋时期的字画、瓷器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卖出去的。
  能卖出去的都是经过了筛选的,不符合国家的一、二级文物标准的古董、字画、玉器、瓷器等等。
  然后到了明年,也就是1981年的6月,出售的限制就开始增多了。
  比如说近现代的著名画家,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等作家的重要作品,都不允许出口,只能卖给内地人,香江、奥门和宝岛的都不行。
  清代顺治朝以前的东西,也不允许出口。
  未来这个规定还会继续变严到乾隆60年以前的股东古不允许出口。
  但是在现在,现在的1980年,这样的规定还没出来,贩卖文物这样的好生意,他们做得是如火如荼,赚外汇也是开心得很。
  81年6月之后,沪海文物商店的指导方针是“细水长流,少出高汇”,这句话可了不得。
  代表了什么?
  代表在这之前,他们都是大批量的卖出的,你能卖多少是多少,只要有钱,多少你都能拿走。
  人家背靠着一个沪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专门为购买大件文物的客人办理运输和清关,比如说什么黄花梨大床啊、小叶檀书桌啊……等等,都能运送出去。
  殷俊就在门口站了一下,就看到有不少的欧美人,还有日本、韩国人,进进出出的,手里都提着东西,脸上也带着笑容。
  如今华国外国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华京、沪海和粤州三个城市,尤其以沪海的居多。
  大家来到华国,无论是经商的还是工作的,还是游玩的,自然也希望带点礼物回国去,而这声名远播的沪海文物商店,自然就是选择礼物的最好地方之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