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448

  一个叫做张雪友。
  一个叫做王霏。
  殷俊没有听过他们三个任何一个人的现场演唱会,但他找了不少他们演唱会的DVD来看,确实是非常的好听,比同期的歌手都要超出一大截。
  “太好了!”
  见到殷俊如此爽快的答复,郑冬汉真是欢喜连天。
  这一次,不但搞定了张国容的歌,顺带着连老朋友的难题也解决了,真是一举两得!
  至于说张国容本来还差两首歌的事情,郑冬汉一点儿都不担心。
  只要殷俊的这首粤语歌能打动人,那么剩下的一首张国容也不会那么再苛求了。
  “阿俊,你等着,我这就给你拿合约去!”郑冬汉连价钱都不问,直接就要起身。
  “汉哥,不用着急。”殷俊笑了,“你还是先听听这两首歌,验一验成色再说。”
  郑冬汉一想也是,便又坐了下来,“那我就洗耳恭听了!”
  “第一首歌是给容哥的,叫做《风继续吹》。”
  殷俊说话之后,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便轻轻的哼唱了起来。
  “你劝我早些归去,你说你不想归去,只叫我抱着你,悠悠海风轻轻吹,冷却了野火堆……”
  殷俊的嗓子并不是很好的,充其量就算是一个清亮,但这么轻声唱歌,却也不难听。
  相反的,随着歌曲唱到了高潮部分,然后又第二遍开始的时候,郑冬汉就越发的觉得好听起来。
  由于手上没有歌谱,郑冬汉就在心里跟着殷俊唱,这么几分钟下来,心中就有了谱。
  “好歌!”
  等到殷俊停下来,郑冬汉一拍大腿,兴奋的道:“曲风清幽,如同娓娓道来,虽然有点小儿女态,但这样辗转伤心的情歌,好听又动情!配合着容仔那略微磁性又沙哑的嗓音,真是绝了!”
第0076章
不被看好的小调
  面对郑冬汉的夸奖,殷俊笑了笑,没有应话。
  郑冬汉说的其实不错。
  《风继续吹》就是张国容的成名曲,词曲都正好是配合了他的嗓音条件。
  1983年他的经纪人求得郑国疆为他填了一首日本曲子的词,然后就以这首歌的名字出了专辑《风继续吹》,一经推出后,很是受欢迎,终于是打破了张国容长达4年的低迷,走上了正轨。
  然后才是1984年的《Leslie》里的经典《Monica》,让张国容彻底的大红大紫,从而又走上了超一流巨星的道路。
  当然了,无论是张国容、谭永麟、张雪友还是李克勤他们,或者是女歌手的梅雁芳、陈惠娴等等,他们唱的歌,流传到华国的歌们,其实绝大部分是日本的歌曲,只不过是由香江的词作家填词而已。
  因此,香江许多词作家叫做“填词人”,也就是照着人家日本人的歌谱来填歌词,比起华国内地的那群老艺术家们来,那档次可是要差许多。
  老艺术家们,常常为了一首歌词歌曲的创作,去采风一年半载的,最后才做出让我们传唱几十年都不会厌倦的好歌词歌曲来,这种对待艺术的态度,值得每个人尊敬。
  只不过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人们就变成了闭门造车,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丰富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没有找寻融合的音乐素材,这样创造出来的歌词、曲调,难道还能有多好么?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后,好歌变得越来越少的最重要原因。
  回到香江乐坛来。
  在80-90年代之中,日本的曲子在香江的音乐比重,至少都有50%之多,而最出名的流行歌曲里面,更是高达70%以上。
  日本著名的女歌手、著名作词作曲家中岛美雪,非常的高产,做出来的歌曲质量又非常好,因此不但是香江的取她的曲子办事儿,宝岛的也一样,所以她也被称为“华语歌坛拯救者”。
  这在殷俊看来,着实是一种悲哀。
  虽然不是说中岛美雪的歌不能要,但自己的东西却不能停止进步啊,把她的曲子作为一个补充还行,要是靠她的曲子来出华语经典歌曲了,那我们的歌坛岂不是已经沦为了别人的领地了吗?
  这一世,殷俊不但是要把外国人的歌提前写出来,更要培养更多的有音乐素养的人,让更多的印清、闫老爷、谷老师、林曦、方汶山、李宗胜、周董等人出现,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华语乐坛,让优美的华语歌声一直传唱下去。
  回到眼前来。
  郑冬汉可以说得上是香江第一的吉他手,对于乐感是非常敏感的,否则他也不会把宝丽金给带到以后亚洲第一的地步。
  他能听出《风继续吹》之中蕴含着的美妙力量,这首歌可能比不上《新鸳鸯蝴蝶梦》,但也能算得上是一首经典,可以在粤语区域传唱开去的好歌曲。
  由此,郑冬汉自然就对殷俊第二首给他的偶像邓莉君的歌曲,充满了期待。
  “第二首歌叫《小城故事》。”
  殷俊歇息了一下,才继续的唱出了第二首歌。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这一次,郑冬汉听着稍微有些皱眉。
  就算是殷俊连唱了两遍,他自己也默默哼了两遍,也没办法找出这首歌曲的闪光点来。
  准确的说,郑冬汉觉得这首歌更像是一曲小调,适合随意在田间树林里奔走的时候哼着唱,却不适合成为一首正式卖出去的专辑歌曲。
  甚至可以讲,这首歌比起前面的几首,似乎有点失水准的意思。
  但联想着殷俊之前的话,郑冬汉又不觉得殷俊是故意拿草草创就的作品出来。
  殷俊连对张国容这个不熟悉的人,都拿了一首超经典,一首经典歌曲出来,没有理由对自己的偶像邓莉君还这么吝啬啊。
  “阿俊,你这首歌……”郑冬汉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我听不懂。要说好听,肯定也好听,但是我觉得它少了一股能红火起来的气势,小调不登大雅之堂啊。”
  “汉哥你的鉴赏能力真不错。”没想到的是,殷俊笑着点起了头,“这首歌如果单唱起来的话,刚开始谁听都会觉得一般。但如果是能长期的听下去,它就是一首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好歌……这样,我们说了都不算,你拿去给邓小姐看看,如果她喜欢的话,那就要。不喜欢的话,我再送别的歌曲给她,行不行?”
  “那就这样吧!”
  郑冬汉也是杀伐果断之辈,既然殷俊都这么说了,他如果还推三阻四的,就显得太扭捏了,还会得罪殷俊。
  更何况殷俊说得对,这歌好不好,他说了不算,要给邓莉君了才知道。
  看着郑冬汉有些迟疑的神情,殷俊笑而不语。
  他当然不会告诉郑冬汉,就在明年年初的时候,宝岛的大导演李新先生,就会开始拍摄《小城故事》这个电影,稿子说不定现在都已经在写了。
  而那个时候,为了找契合电影的主题曲,他费了好大的心思,找了宝岛最著名的两位词曲作家,才做成了这首《小城故事》。
  一开始别人唱都没有什么味道,清淡无味,但换了邓莉君来唱,她的甜美嗓音就把《小城故事》唱成了一首诗、一幅画,美得无与伦比,从此成为了影视方面的金曲之一。
  邓莉君其实非常喜欢这样的小调,唱着轻松惬意,却又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很是符合她唱歌的心思。
  别人可能看不出《小城故事》的魅力,可邓莉君一定能。
  这一点,殷俊有着强大的自信!
  ……
  歌曲给完了,剩下来就是谈价钱了。
  之前殷俊就知道,郑冬汉为人处世有一股大气在,谈价钱的时候也是如此。
  他给了《风继续吹》2万,词曲一起打包,《小城故事》他有些看不准,就按照1万来给,如果邓莉君那边喜欢的话,就会再追加1万,要是不喜欢,也就只有1万了,而且歌曲都不一定是邓莉君用,或者会换成另一个宝岛歌手。
  现在香江最著名的几个填词人,比如黄霑、郑国疆、黎晓田等等,一般价码都是1000-3000,如果做得好了的话,特别受欢迎的话,还能拿5000-10000的红包。
  作曲的顾家辉他们,也是如此。
  因此,《风继续吹》的2万,相当于是词曲各一万,那就是最顶尖的了。
  这表明郑冬汉很看得起殷俊,把他当成了黄霑和顾家辉这样的存在。
  当然了,现在不能说殷俊比香江的词曲作家都厉害,但殷俊才这么年轻,他的创作高峰期远远没有到来,郑冬汉也是先和殷俊打好关系,以便未来更好的合作。
  殷俊也没有讨价还价。
  对他来说,写歌曲根本就是最划不来的事情。
  中华地区的词曲作家,比起欧美日韩的来,无论是地位还是收益,都是差得太多了。
  比如香江宝岛这边,最好的价格也就是殷俊现在能拿到的,然后什么都和殷俊无关了。
  这还算是好的。
  内地那边,你创作出歌曲出来,人家不给版权费都能唱,还到处去挣钱都没有关系,特别是电视台,一遍一遍的播,美其名曰“用你的歌是看得起你”。
  欧美和日韩就不一样,一首歌创作出来,无论是词作家还是曲作家,都能从整个儿的收益里面获取自己的利益,这里面包括专辑唱片、周边产品、点播、授权改编传唱、影视选用……等等,有些词曲作家,写了一首流传世界的经典歌曲出来,一辈子的生活都不用发愁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国家的词曲作者积极的创作的重要原因,因为人家能拿到更多的好处啊!能赚更多的钱,来回报自己的辛苦创作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