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7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8/2448

  还有第一部的《倩女幽魂》,便是60年代李瀚祥的杰作,和《辛十四娘》一样,出自于《聊斋》这部小说中的故事。
  从这些过往的记录来看,他如今想要拍慈禧太后,也没什么奇怪的。
  “魄力这个词我懂,可是胆子这是怎么回事儿?”殷俊故意的道,“还有引起一系列的问题等等,这些里面的缘由,还请李导仔细讲讲。”
  “嗯,是这样的。”李瀚祥道,“两年之前,我就回了内地一次,有几位我的朋友都在那边,所以我跟他们琢磨了一下,便请他们开始写慈禧的剧本,然后我借用内地的人力物力,就在华京拍这部电影。但是内地那边的电影厂,因为预算太高,所以中途撤了出去,弄得我只能回香江筹集资金。
  但邵氏不给我资金,也不支持这部在内地拍摄的电影,免得会惹得宝岛那边的人不高兴,从而断了他们的外埠重要票仓市场。因此,我只能是继续给邵氏拍戏,希望能靠着自己的导演片酬,多筹备一些资金,我自己去内地拍!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不经意发现了俊少您的光辉事迹,也花了一些心思来看您的为人处世。我觉得您和我一样,都是对内地有着很深厚好感的人,愿意为内地的演艺事业贡献一点力量,比如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厂,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美院和华国美院的捐赠,还有艺术发展基金等等,这都不表明了您的态度吗?”
  李瀚祥不老实。
  他知道得这样详细,可不是什么不经意能知道的。
  就凭着他例举的内地的那些资助,殷俊就晓得,肯定是内地的谁给他支招儿了。
  当然了,不管给他支招儿的人是谁,李瀚祥还真是误打误撞,撞对了!
  殷俊不但知道他想要拍什么,还知道这是一部非常有意义和用心的电影。
  或许用“一部”来说,并不怎么的准确。
  《慈禧传》这个故事,未来的李瀚祥他们,是分为了五大部分,也就是五部电影来拍摄的。
  分别是《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同治中兴》、《变法维新》和《八国联军》。
  这本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放映清末历史的系列电影,而且李瀚祥凭借着前两部《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把自己的名声和威望,再次掀上了一个高峰。
  不但是历史意义重大、非常的有格调和厚重感,在票房上也是斩获不少。
  光是在香江,两部前后脚接着上映的电影,分别拿下了香江1983年度第二和第七的票房佳绩,这在已经淡出主流电影票房成绩很久的李瀚祥来说,绝对是一种殊荣。
  对了。
  梁佳辉就是因为饰演了《垂帘听政》里面的咸丰皇帝,26岁便成为了香江金像奖影帝。
  然后……
  然后梁影帝就被封杀了,去摆摊了两年。
  可惜因为后面的种种原因,之后的那三部,《同治中兴》、《变法维新》和《八国联军》都没能拍摄,否则整个系列一完毕,李瀚祥便从一个优秀的电影导演,立刻变成华国数一数二的电影大师,为后人所膜拜。
  李瀚祥,还有他的那一帮子朋友们,比如说苏城守先生、沈季先生、杨春彬先生,都是从动乱年代过来的文化界和电影界的精英。
  以他们来做班底的话,在内地拍各种电影,不但是能让内地电影更快的走出去,还能发掘出一大批的演员,帮助华国电影迅速的成长。
  大家都觉得墨镜王屡屡在嘎纳上面获奖很牛,殊不知,早在1960年,人家李瀚祥就在嘎纳上以《倩女幽魂》获得主竞赛单元的提名了,此后连续几年,他都是嘎纳的常客。
  要不是为了去宝岛发展,李瀚祥开始转为拍各种商业电影,说不定第一个华国的嘎纳导演奖就是他的。
  殷俊早就有意思,让李瀚祥这位大师去搅动已经沉寂了三十年的华国电影,如今他自己找上门了,殷俊自然是不会放过。
第0719章
去扎根内地吧!
  见到殷俊放下筷子,慢慢的思索的样子,李瀚祥用询问的眼神望向了赵雅之。
  赵雅之轻轻的摇了摇头,还给了李瀚祥一个笑容,示意他放心。
  只有女人,才会最了解自己的男人。
  殷俊虽然没有透露出什么信息,但以赵雅之对他的了解,殷俊问都没问几句,便答应了自己来和李瀚祥见面,心中肯定有计较的。
  况且他把自己都带来了,怎么可能是不帮忙的样子?
  白娘子也明白,自己的男人是拥有远大的志向的,李瀚祥又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导演,说不定现在自己的男人就在想怎么招揽他呢。
  至于说在内地拍戏什么的,那又有什么关系?
  自己当年拍《沪海滩》的时候,不就是殷俊介绍的琼岛的琼口市拍摄的么?
  片刻之后,殷俊开口道,“李导,慈禧太后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女性,以我对她的了解,她根本就不是许多野史里面表现得那么不堪,那么妖魔化。这个女人很有手腕,也是靠着她来苦苦支撑了大清数十年的国运。
  一代又一代的人杰,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丁宝桢等等,无不是对这位太后推崇备至。我想,这些人该比你我更强的吧?连他们都战战兢兢的敬佩的女人,怎么可能如此的不堪?我们应该要多寻找资料,多探讨和研究,争取把她的本来面目给还原过来,这样,才是尊重历史,你说是不是?”
  李瀚祥闻言一惊。
  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准备着拍慈禧传,对于慈禧的资料也查了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对慈禧不利的。
  殷俊的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可仔细的一想,却又并非没有道理。
  如果慈禧真的如同资料里所说的那样,非常的昏庸、打压政敌、欺压百姓、穷奢极欲等等,清朝怎么可能从咸丰皇帝驾崩开始,还能续命五十年?
  开玩笑的吧?
  如此的能力,别说是乾隆了,就算是康麻子重生,也就是这般本事而已了。
  思量良久后,李瀚祥迟疑的道:“可是……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让观众们喜欢看的东西,为慈禧翻案的话,恐怕票房没办法获得太多啊。”
  “为了票房而拍的历史电影,那叫做戏说,而不是尊重历史。”殷俊摇头道,“你想要我赞助电影,就必须要按照我说的来。我不是要给慈禧翻案,而是你如果要拍的话,我就要一个有血有肉,有矛盾有挣扎,有邪恶也有一份真诚,真真实实的慈禧太后!”
  “阿俊,慈禧太后不是有名的祸国殃民吗?你看清末的时候,她把好好的一个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了?我们被欺辱成什么样子了?”赵雅之不解的道。
  “这是因为那些不要脸的文人,把慈禧太后的形象宣传成这个样子,所以大家便认为她就是这样的人。”殷俊笑了笑,语破天惊的道:“在我看来,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华国有血性的男人都死绝了,所以才把这么大一口锅,硬生生的推到一个女人的身上。”
  李瀚祥不觉倒吸了一口冷气。
  殷俊这态度,是铁杆的支持慈禧啊?!
  “我对于清朝这个朝代,向来没有什么好感,康麻子、雍屠夫、十全白痴老人,我都不喜欢。但也要有一事说一事。”殷俊侃侃而谈道,“清朝从乾隆30年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垮掉了,后面的嘉庆、道光、咸丰,也没办法有半点扭转。如果不是慈禧的手段高超,早在太平天国的时候,清朝就已经该灭亡的。
  慈禧也就是出生的时机和地点不对,如果她在欧洲的话,维多利亚女王都不够瞧的。像是有些文人,因为几千年的男尊女卑思想,又因为在那么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便把整个民族和国家受难的根源,强加给慈禧,认为正是她的存在,才没有出现圣君,最后导致灭亡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咸丰我们就不说了,身体不好还旦旦而伐,再加上气量狭小、胆子也小,遇到事情就忧愁难解,他不死谁死?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十几岁就开始逛窑子,结果19岁不到就暴毙……什么是暴毙?怎么暴毙的?呵呵!
  清朝有个同治中兴,就不能说是这个寻花问柳的19岁就完蛋了的皇帝做出来的吧?当时打理朝政的可是慈禧,这个功劳不给她也就罢了,还硬生生的给她安了一个为了霸占权力,害死自己儿子的罪名。
  还有那个所谓的又一个中兴明君——光绪,慈禧都已经放权了,完全让他做主了。结果他倒好,比起明朝的崇祯都不如,好好的慈禧积累下来的一点家当,被他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的施政给弄得乱七八糟!是所有的老臣下跪求慈禧出来收拾残局,慈禧才不得已出来的,这难道还有错?
  还有说慈禧权倾朝野,看谁不顺眼就全部杀掉的,这样真是诛心之言!她除了夺权的时候杀了一心想要置她于死地的肃顺等人之外,其余的时候你何时看到她杀什么朝廷要员了?别说是慈禧了,康麻子、乾隆,就是最凶残的雍正,也不是想杀就杀的啊!
  满清的制度,从来都是皇帝与所有旗人共治天下,人家所有旗人都是朝廷的一份子,清朝的皇帝的权力,真的没想象中那么大,更别说慈禧一个女人了,有着宗室、体制、汉臣们的节制,她哪来的那么多残暴和一言九鼎?
  就拿那个让她背了百年黑锅的颐和园来说吧,这个颐和园确实是给慈禧修的,不过这是醇王奕譞给她修的,当时的目的是想要让慈禧结束垂帘听政,然后让长大了的光绪帝自己打理朝政。而这钱是怎么来的呢?奕譞手里有一个海军衙门,是不忿李鸿章他们搞北洋水师,自己在华京搞的一个玩意儿,里面全都是满清的旗人子弟,训练地方就在华京的云明湖里。
  奕譞想要请慈禧和光绪来看看旗人们的训练成果,就对各地督抚说了,你们看,这皇上和老佛爷要来啊,我这里又没有什么可招待的,你们是不是意思意思,让我围着这云明湖修个园子,这样也好迎驾啊?于是,督抚们就捐献了近300万两银子,而用这笔钱围着云明湖修建的园子,就叫颐和园。
  然后这笔账因为是从海军衙门走的,所以这就是所谓的挪用海军军费修建了颐和园,案后就成了慈禧太后的滔天罪责!事实上,北洋水师的被打败,完全是很多综合因素的缘故,其中肯定有慈禧太后的责任,但又让她一个人来背锅,是不是不太公平?”
  此刻的李瀚祥,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殷俊口中的慈禧,完全就颠覆了他的所知,他的那几位好朋友,写出的慈禧,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
  赵雅之此时哪里还懂得掩饰,一双眸儿里面满是深情,一直看着殷俊,怎么看怎么喜欢,这么看怎么崇拜。
  她这才明白,殷俊为什么能写那么多的好剧本!
  人家都是人云亦云的去瞎编,殷俊是了解了才会去写。
  正因为如此,殷俊写的剧本演出来才好看!
  “这个……”李瀚祥的大汗都出来了,“俊少,您的资料是哪里来的?怎么和我们了解的不一样?”
  “文化部不一定真的懂得历史,作家也不一定都能明白,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长大的作家和编剧。”殷俊和声的道,“我和华京故宫博物院关系不错,他们那里也有关系,可以查到不少的真正史实,如果有机会,可以请那几位去仔细的看看,人手不够可以增加助手,这笔开支不用省。不用急,慢慢来,慢功出细活儿嘛!”
  李瀚祥皱眉了起来,“如果您说的真的属实的话,那剧本……”
  说到这儿,李瀚祥再次倒吸了一口冷气,望向殷俊的眼神,蓦的变得惊慌起来。
  他怎么知道我和内地的作家、编剧在策划的?
  而且看那样子,似乎连那几位是谁都知道?
  转而一想,李瀚祥又忽然明白过来。
  殷俊和内地的文艺界关系可不算浅,人脉也算是广,说不定是谁透露给他的呢?
  “李导,我建议你干脆可以去扎根在内地,慢慢的梳理、打磨和准备一番,再开始慈禧传的拍摄。”殷俊道,“只要你把剧本拿过来,让我看得满意了,资金不是问题……嗯,你看1000万美金够不够?”
  “够!够了!!”
  李瀚祥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1000万美金啊!
  自己原本准备用1000万港币来拍的,结果殷俊一口气给涨了4.6倍,这还有什么不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8/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