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8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0/2448

  而且在这个年代,香江电影基本上都是写实的,无论是警匪片、廉政公署、跛豪等等相关词汇引申出来的电影,都有很多原型,这样就会同样给人一种真实感。
  一旦等到他们脱离了这段时间的香江电影辉煌,转入了需要靠剧本和演技来揣摩的时候,他们就不行了,没有台词、没有演技、没有掌控力的缺点,就会被无限放大,这样就自然而然的造成了香江电影的大滑坡,最后走向了一条落寞的不归路。
  幸好的是,殷俊回到的是1978年,而不是1988年。
  在那个香江电影已经成型,而且不可抵挡的年代,殷俊就算再怎么有威望,也抵挡不住他们这些电影人对于金钱的渴望,去阻止他们拍那些烂片。
  1978年,乃至于现在的1981年,香江电影都还才刚刚起航,一群巨星们还没有成长起来,连周闰发、程龙和洪锦宝都没有彻底的出头,更别说小一辈的刘德桦、梁朝韦等人了。
  所以殷俊还有机会来调教香江娱乐圈,让他们走向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不是那样的急功近利,压榨完了香江电影的潜力,就直接的一窝蜂的散伙。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点,香江电影是被这群人搞坏了之后,他们才离开香江、离开娱乐圈的,而不是因为他们的离开,香江的电影才完蛋。
  这里面的因果关系,肯定不能颠倒了。
  殷俊做《生死时速》,也就是先给大家立一个标杆出来,让他们知道,什么才叫真正有心意的电影。
  不仅仅是这一部,以后的麒麟电影出品的电影,肯定都会有很好的筹备准备计划、无论演员还是导演,还是服装、特效等等,都要准备好了,才会开拍。
  这其实也是好莱坞做一部大制作的流程。
  好莱坞做一部大制作电影,动不动就是一两年,其实时间耗费差不多都在一头一尾——前面的筹备,后期的制作。
  真正拍戏的时间,通常也就是两三个月,超过半年的都很少很少。
  筹备和后期制作还好一点,但拍戏的时候,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数百、数千的人在算工钱,无论对哪家电影公司来说,可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他们都尽量会把这段拍摄的时间压得短一些。
  “至于女主角方面……”文骏悄悄的看了殷俊一眼,才道:“钟小姐的剧本已经揣摩得很好了,她也有和费祥一起研究剧本……但是您放心,周围都有剧组人员在的。费祥这小子知道分寸,没有半点额外的心思。”
  是人都知道,钟楚虹和殷俊的关系亲密。
  当初殷俊为了钟楚虹,差点硬扛香江第一家族——何家,这事儿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的。
  要不是殷俊的实力足够强悍,恐怕他早就被何家一口气摁下去了。
  现在虽然大家也都看得出来,钟楚虹和殷俊在闹别扭,但就算是如此,也没有人敢去骚扰钟楚虹的,剧组人员纷纷都把她当成了另一个老板娘对待。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费祥还是有点摸不清头脑的。
  因为他是宝岛人,又刚刚从美国回来,才踏入了娱乐圈就被殷俊给挖来了,对于香江娱乐圈更是一点儿都不懂。
  由于殷俊钦点费祥担当主角,又是1亿港币的大制作,他不觉有些飘飘然,看到了大美女钟楚虹作为片中女主角出演,自然就难免有了一点别的心思。
  毕竟费祥这家伙的父亲是美国人,自然就有点自诩浪漫多情的意思。
  可他才有这样的小心思表现,都还没来得及邀请钟楚虹去吃晚饭,就被文骏拉过去说了几句,回来之后就半点不敢有轻佻的神色出现了,对钟楚虹自然是恭敬有加。
  这也是废话。
  任谁知道钟楚虹就是老板的女人,都不敢再去骚扰她了,更别说你费祥什么都不是呢。
  也是文骏呵斥了他,他这才明白到,为什么一开始接到剧本的时候,亲热戏全都是采用替身或者错位拍摄的方式;为什么钟楚虹在剧组那么的受到尊重甚至是敬畏。
  费祥是聪明人,一点就透,文骏自然也没有多计较,没有跟殷俊说起,免得惹恼了殷俊,这选好的男主角要换人。
  殊不知,即使是殷俊知道了这个事情,也不会因此换掉费祥,毕竟他什么都没有做嘛。
  所以,文骏特意解释的一句,殷俊笑着没在意,“既然如此,那么就准备一下,2月26号星期四正式开机吧!”
  “是!”
  文骏和元逵的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准备了这么久,花了这么多钱,总算是能正式开始了拍摄了,这让他们有种马上就要成功的感觉。
  殷俊倒是一个甩手掌柜,只要把需要的吩咐了下去,便什么都不管了。
  他们除了要协调剧组的前期筹备、各种特效准备等等之外,其余还有很多的杂事。
  比如说,殷俊说了,这一次拍摄用的摄像机,必须要用最先进的,文骏就派了三批人专程去日本购买,最后选定了SONY的最新摄像机。
  拿回来殷俊一瞧,再找了钟志纹讨论讨论,马上大手一挥,让一口气再买11台回来。
  文骏那时候真是哭笑不得,加上备用的,一部电影用两三部摄像机就完全足够了,你这12台,不是浪费么?
  但是到了现在文骏才明白,殷俊是早就有了多机组同时拍摄的打算了。
  能在拍电影之前,就能设计到如此详细的细节,殷俊这个天才少年的称号,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第0814章
唱片分红风波
  也是在二月下旬的这几天,张国容的全新专辑——《Monica》,正式火爆的上市了。
  虽然“火爆上市”这个词汇,在未来已经被用烂了,根本没什么稀奇的,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但在如今的1981年,如日中天的超级巨星张国容发布专辑,那就是一个词可以形容——火爆!
  原本会出现在1984年的《Leslie》专辑里的经典《Monica》,如今被殷俊单独的提出来,作为给张国容的专辑主打歌,它的地位和威猛,一点儿也没有变。
  首先张国容就很喜欢。
  如今的张国容,没有受到什么挫折,事事都很顺心,性格里面阴郁的一面没有出现,完全就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
  《Monica》这首歌,前世就是张国容的翻身之作,拉开了他一代天王巨星的序幕,连张国容用得最久的、同时也是最后一个英文名——Leslie,也正是包含了《Monica》的这张专辑的名字。
  原本这首歌的原唱还是日本歌手,大约是在1983年左右推出的,当时也火遍了全日本。
  张国容的经纪人,也就是陈舒芬陈太,正好去日本旅游,听到了这首歌,觉得非常适合张国容,就买了回来重新找郑国疆填词,花了6000块钱,还是陈太自己垫的,最后就有了这首经典粤语歌的诞生。
  《Monica》整体的节奏偏向轻快明朗和动感,配合着张国容的俊美阳光气质,绝对是最完美的搭配。
  前世是如此,今生更是这样。
  张国容几乎都没有犹豫,干脆就把《Monica》当成了自己专辑的名字,也就是现在还没有MV这个形式的出现,否则他肯定得去录一个MV,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饶是如此,《Monica》从一上市就展现了摧枯拉朽的气势,随着音像唱片店的“Thanks,Thanks,Monica,谁能代替你地位……”的动感十足歌声响起,香江首日的销量就突破了一黄金,达到了27833张的恐怖记录。
  由于是全亚洲同时发行的,而宝丽金又有着强大的发行能力,除开香江之外,《Monica》在日本、韩国、宝岛等地,也纷纷引爆了市场。
  张国容这两年的不断努力,以及各种加成的出现,第一天的统计数字出来后,简直是让人大吃一惊!
  189392张!
  这个数字虽然不是完全的准确,但也是基本上靠谱。
  专辑一天销量接近20万张,这样的超级记录,即便是许贯杰和徐晓凤也是拍马难及,能打败张国容的,也只有全球巨星邓莉君了。
  邓莉君是没有发行中文专辑,如果她发行了的话,别说是一天20万张,估计50万张都没有问题。
  首先日本都得给她解决掉20万张以上,甭管这是不是日文的,只要是邓天后的歌声就行。
  宝丽金此刻是欢喜得无以复加,连连投出了重金,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和新闻里,都买下了广告位,热烈庆祝张国容的“王者之资”!
  接着第二天的销量,也稳在了16万张上下,更是让参与这一次《Monica》制作的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按照这样的趋势,《Monica》销量突破300万张,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很有可能在两三年后,突破到500万张的恐怖销量。
  虽说比起邓莉君的《厕所里的女神》单是在日本就卖了2000多万张专辑的非人记录来,张国容还差了许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邓莉君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殷俊全程打造的待遇的。
  张国容虽然是公子哥儿,有点傲气和富贵浮夸,但他这个人绝对不是脑残,相反的还有点富公子的矜贵和涵养,没有那么多阴暗狠毒夸张的念头。
  殷俊能有求必应的帮忙写歌,他张国容感激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计较这些东西?
  两天的销量出来,基本上大局就已定了。
  普通的歌迷们,高兴是高兴,但他们也仅仅是为了自己偶像的大红大紫而欢欣鼓舞。
  可更高兴的还是那些音乐界的人。
  因为他们懂行。
  从张国容的专辑热销,他们就能敏锐的察觉到,属于唱片的火热年代,似乎已经到来了!
  一旦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起来的人们喜欢上了听流行歌曲,愿意购买专辑唱片,那么其他的歌手们也会受益,专辑大卖之余,从上到下的唱片公司、经销商等等,都能大赚一笔。
  但是,许多唱片公司也有着不满意的地方,包括宝丽金都是。
  那就是麒麟唱片给予词曲作家的那么夸张的条件,居然是要词曲作家分享利润红利!?
  虽然词作家只有1%,曲作家是1.5%—2%左右,占据总的分红比例不多,但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啊!
  以前多好,一般的词作家一两千一首填词、作词,曲作家是两三千一首;好一些的也不过三五千,最贵的就是万儿八千了。
  现在可麻烦了,不但是有基本的词曲费用,另外还能享受总体利润的分成,这相当于从唱片公司的嘴巴里面抢肉来吃,他们当然是不乐意了!
  要说宝丽金在国外,其实也是按照底价加分红来计算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0/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