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517

  只能另想别的办法,见招拆招。
第二十三章
论持久战
  “60分万岁!”
  拿到期末考试成绩单,看着线性代数最终得了一个63分的成绩时,顾莫杰忍不住欢呼了一下。
  因为没什么时间学习,此前他一直担心自己双修二专业的进程会被拖后腿。
  文科的考试不可能挂科;理科的科目里面,编程课顾莫杰也不怕,两世的实践积累足够他高分过关;靠论文成果置换学分的那部分他也不当回事儿,毕竟那玩意儿可以刷。
  阻拦顾莫杰拿双学位的,无非就是一门线性代数,一门复变函数。那是数科院蔡院长送学位的遮羞布,非得实打实靠真本事去过。如今过掉了一门,就相当于半个学位到手了。
  在顾莫杰看来,这事儿的难度和让旗下某一款软件新增数百万用户相比,也不遑多让。
  期末考试耽误了顾莫杰将近一周的精力。回过头来看时,公司在推广作战中,已然和周鸿祎的奇虎公司小规模交锋了几场。
  僵尸网络这种灰色手段,要说完全不尝试一下,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大家都是知道怎么混灰道的。就在顾莫杰期末考试这四五天里,双方就各自对抗性地烧掉了百万级的资金。
  初音网络科技这边,花掉了大约200万用于买通僵尸网络主,恶意烧掉了奇虎方面大约500万的广告费。但是这个过程中,初音网络雇佣的外围黑客也损失了几十万台肉鸡,双方的对抗很是惨烈。
  周鸿祎不比当年史广护那种富二代,人家是靠真本事杀出来的事业,在广告运营经费的使用上盯得很紧。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马上调节各个渠道上的广告费出价,让敌手的针对性措施效果锐减,同时在反制方面也毫不含糊。
  要不是初音网络眼下不怎么在传统渠道和百度这些渠道上砸钱,让周鸿祎烧无可烧的话,战事说不定早就演化成双方对烧的局面了。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四百的烧钱交换比,对于顾莫杰没什么好处,所以等到考试考完之后,顾莫杰看了一下对抗烧钱的战果,就下令停止了这种试探。
  寒假第一天,回到办公室看完报表后,顾莫杰长叹一声:“看来,后头只能是靠实打实的硬拼了。确保咱自己不犯错误,慢慢熬赢周鸿祎吧。”
  陆文君一直静静地坐在他身旁,不主动打断顾莫杰的思路。这两天,她也是刚刚考完期末考试,便紧跟着未婚夫,寸步不离;顾莫杰遇到点事情,也好有个人商量。
  见顾莫杰焦虑,陆文君给对方斟了一杯红茶,缓缓说道:“取巧的打法,只能对付史广护那种弱智敌人时用用,或者是敌人有掉链子的猪队友。周鸿祎明显是内行人,侯延堂这个掉链子的环节也已经砍掉了,咱可不就得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了么。”
  顾莫杰听了,也是深以为然。商战到了这一步,已经进入了一力降十会的阶段。
  他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浓茶,说道:“正是这个理儿。我思前想后,既然是持久战,那些激进行险的巧计都不重要了;计谋方面,首要求稳,自己不犯错。其次,还是要把精力花在找钱、寻找新的增长点上,本钱大了,硬扛都扛死周鸿祎了。”
  陆文君听顾莫杰说眼下关键矛盾在找钱上,不由得略微有些不好意思。
  顾莫杰花了四五百万给陆家人买房子的事儿,到如今还不满一个月呢,余款还是前几天才付清的,都没用按揭。在陆文君心里,顾莫杰这样花钱多少对他的现金流有一定的影响。
  她开口自责了一句:“也怪我,当初你送小姑家小姨家房子的时候,我没拦着你。为我花了几百万。”
  顾莫杰一愣,没想到陆文君多心了,赶紧摆出无所谓的样子宽慰对方:
  “那点钱不过杯水车薪——咱现在还有1亿5现金流,周鸿祎有6亿。为你和费姐的事儿花掉区区几百万,算个毛线啊。咱是在找钱不假,但找的也得是大钱,得靠开源,不能靠节流。光靠省能省出几个钱?所以你也别多心,该花的还得花。我好歹和你订婚了,未婚妻家的近亲还住80年代的旧房子,连个电梯都没有,将来我面子也过不去不是。”
  顾莫杰这么安慰了一番,陆文君也就不再纠缠这个问题,转而问起顾莫杰下一步的打算:
  “那你有方向或者想法了么?是融资稀释股权呢,还是开发新的软件新的盈利点?”
  顾莫杰心里一抽,本能地拒绝道:“稀释股权这种事情,我是不做的。最多是弄个新的研究方向,单独拎出来找个金主合股呗。新软件么,眼下还是要继续开发的,1亿5的钱,躺在账面上又不会多出来,还是要尽量流动起来。可惜眼下是没什么头绪,我需要安静下来调研几天。”
  ……
  顾莫杰和陆文君说他需要调研几天,这当然不全是实话。只能说是七分真,三分假。
  安全卫士的主体部分开发完了,顾莫杰当然是会马不停蹄筹备下一个拓展方向的,不可能让钱躺在那里,等安全卫士和电脑管家领域的战争彻底分出胜负了,才着手下一个软件的开发。
  互联网世界,每天都有新东西出现,许多机会,是瞬息即逝的。
  不过,顾莫杰所谓的调研,也绝不是真的全面调研,只能说是有限调研。因为他的方向,其实限得很死。
  只有顾莫杰自己知道,他有“初音娘”这台外挂。来到这个世界两周年了,至今还只有输入法这个外挂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还是没有彻底开发完全的。音频和视频领域的外挂,此前都受限于资金,连移植并运营起来的成本都不够。
  现在有了1亿多,哪怕要留出现有和未来产品的运营、推广资金,那么至少也还可以腾出数千万短期内用不到的钱,只要这些钱准备投的项目,可以在半年内回本,那么都是可以考虑的。这种扩张一旦成功,不但可以让他的平台更坚实,也能反哺一定的资金。
  换句话说,顾莫杰虽然缺钱,却不是不能扩张。只不过,他的扩张方向被局限在一些需要短平快的领域内,而不能再开些一年半载内只烧钱不进账的货。
  陆文君离开办公室之后,顾莫杰一个人坐在那儿,拿出初音娘,连上电脑,然后摸索起来。
  “究竟是先做个音乐播放器,还是视频播放器?有初音娘系统自带的高版本源代码,纯移植的话,我起码可以比同时代的其他公司节省70%的研发资金……可是这两玩意儿都没法短时间内收费呐。”
  中国人没有看正版视频的习惯,也没有听正版音乐的习惯,这是硬伤。播放器做得再好,短时间内也不来钱。只有流量起来了,才能指望靠广告赚钱。对于如今的顾莫杰来说,那就太慢了。
  不过,出于职业习惯,哪怕眼下不一定做,顾莫杰还是把此前搜集的材料拿出来梳理了一遍,看看这些货的成本大概在什么价位。
  做一个播放器,本身其实成本并不高。如果只要做到“可以用”,以2005年的技术扩散程度,十万到几十万不等,也就够了。因为播放器的核心解码器之类的源代码,都是可以直接找ADOBEFLASHPLAYER这些国际大厂的源代码拷的,稍微给点LICENSE钱就成,没什么壁垒。
  另外一块大头则是格式兼容性问题,一个播放器要支持的视频或者音频文件格式越全面,开发成本就越高,那些要想做到市面上支持率最高的先行者,为一款播放器支出一两百万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真正要把视频或者音频播放器做好,关键还不在这里,而是在于细节。比如音乐播放器的歌词匹配功能、视频播放器的解码缓冲。要想做到同类产品中最优秀的效果,那么开发成本再暴涨几倍也是有可能的。
  以05年年初的大背景,想做一款国内第一技术水平的音乐播放器,支出可能要四五百万。国内第一的视频播放器,支出可能会上千万——也就是说,这个价钱,是在确保新开发软件技术水平超越市面上现有的“千千静听”和“暴风影音”的基础上的。
  顾莫杰靠初音娘的移植,可以省下大部分软件的服务器端程序,有VS2050的帮助,也能成倍提升公司程序员们编程的效率、测试反馈的效率,综合算下来,如果让顾莫杰做这事儿的话,只要拿出200万,就能搞定一款超越“千千静听”的音乐播放器,400万,就能搞出一个“暴风影音”,而且技术上还能有些独门的独创性。
  仅仅考虑开发成本,顾莫杰是做得起这样的事情的。只是哪怕做了,对他的现金流也没什么帮助就是了。
  同一时期,国内做暴风影音的周胜君,还停留在免费赚吆喝的阶段呢。
  顾莫杰需要一条既把“初音娘”身上的音频和图形工具用上、移植到,同时还能来快钱的路子。
  顾莫杰苦思冥想的当口,接到了一个电话。
  他一看是数科院蔡院长的号码,赶紧第一时间接了起来。
  “顾莫杰同学,这几天有空的吧?邱院士前几天又回了一趟国内,离开前会顺道到我校访问一下。他近期关注了一些‘深度算法’方面的前沿进展,可能会和你聊聊。这两天你有空的话,就随时来学校吧。”
  “好的蔡院长,我随时都可以。”
  顾莫杰没有推搪,直接答应了。不过他心中倒是有些疑惑,邱院士怎么又回国了?
  挂了电话,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就在上个月底,陈省身老教授在津门总院病逝了,邱院士这次是正式回国参加恩师的追悼会呢。
  “唉,深度学习……人家的深度学习算法,都开始用在那么多领域了。我这儿还只在云输入和云安全上动脑子,真是有点落后了。空有音频和图形方面的深度算法技术,却不知道用在哪儿盈利……罢了,和同行多沟通沟通,说不定能有启发。”
第二十四章
洋为中用找同款
  钱江大学,数科院。
  在蔡院长的提携下,顾莫杰得到了两位大牛的接见。
  除了意料之中的熟人邱院士之外,居然还有香港科大的朱精武校长。
  香港科大和钱江大学是有长期交流生合作的,朱校长来国内访问钱江大学,也不算是意外。何况朱精武还有一重身份——他是陈省身老教授的女婿,所以理论上和邱院士算是师兄弟关系。
  前几天,办完了陈老的追悼会之后,邱院士和朱精武一个要回美国,一个要回香港。不过津门没有直飞美国的航班,都要走沪江,所以两人不约而同到长三角一带的几所大学顺道访问一番,也算是送行。
  以钱江大学在理工科方面的造诣,受访首当其冲。
  以顾莫杰如今的身份,倒也不至于让那些顶级大牛眼巴巴来见他,只能说是顺带着捎上的。不过既然见了,总也能受益匪浅。毕竟顾莫杰如今也算是顶上了一个“人工智能领域下、深度学习分支”的“产业界代表”了,得加个“之一”。
  朱精武校长是搞物理、搞材料的,和顾莫杰算是初见,只来得及混了个脸熟,并没有什么产业界方面的话题可聊。
  朱校长很是客气地询问顾莫杰,有没有兴趣拿一个交流生的名额,将来顺带去香港科大读研。顾莫杰也诚恳地表示将来会考虑,但是眼下事情太多,实在不方便去香港。
  相比之下,邱院士和顾莫杰的可聊话题就有些多了。邱院士上了年纪之后,似乎对于算法领域的业界动态比较关心,哪怕自己不懂技术细节,却也把行业前沿趋势了解得比较透彻。
  聊了没一会儿,邱院士就语重心长地对顾莫杰说教开了:
  “小顾啊,我看你着眼点还是太窄!深度学习,那么好一个大方向,有多少应用可以展开。你当初算是喝头口水的人,结果弄了大半年,还在弄云输入和云安全。虽然我不懂产业界的事情,不懂经营,也知道你眼下要多线出击,抢占先机才是。我在美国,天天关心这方面的动向,谷歌可是花了半年多功夫,把‘图片搜索引擎’做出来了,我看了,他们的内测版很好用;FACEBOOK公司,也是把‘人脸识别技术’做出来了,前几天刚刚投入正式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这东西,你只用来‘让电脑自动识别语句识别得更准一些’,是不是大材小用了?中国人也该做一点‘让电脑自动识别图片、识别声音更准确’的技术应用嘛!不要老是跟在美国人屁股后头抄,看别人什么火了才跟上。年轻人,要有担当才好。”
  这番话有些学究气,没有考虑到顾莫杰如今的资金盘面方面不足带来的掣肘,但也算是对顾莫杰启发良多。
  顾莫杰自己也知道,如果他肯和马克扎克伯格那样,不惜把自己的公司估个市值。然后一次性接纳数亿美元的投资、然后把自己的股权占比降低到50%以下,那么他也可以和扎克伯格那样快速的发展。可是他偏偏就是不愿意别人搭他的顺风车,不愿意便宜了那些银行家。
  对于邱院士的建议,他并没有当面拒绝,而是很诚恳地表示马上考虑、马上调研。蔡院长也在一旁说了些鼓励的言语,毕竟是学校扶持的产学研结合项目,蔡院长也是很希望顾莫杰做大之后,能够反哺学校一些的。
  ……
  会见结束之后,顾莫杰回去闭门深思,把初音娘自带的“图形大师”功能调出来仔细查阅了一下。
  在初音娘本体上,“图形大师”有强大的图形处理和播放能力,远超如今的PC上可以做到的程度。谷歌和FACEBOOK刚刚取得的那些成就,在顾莫杰看来并不算什么。
  别说是根据一张图片的片段搜索图片的网页来源、图片名称、源文件。哪怕是根据一张图片,搜索网上含有这张图片的视频资源,都可以轻松做到。以他手上如今的深度学习算法编程人员,加上和杰夫辛顿、严磊那帮人的交情和外协资源,以及后发带来的仿制优势,要移植不成问题。
  可是,顾莫杰就是找不到一个让这个技术变现收钱的渠道。没有盈利的话,光是移植的技术成本就会让顾莫杰深感拖累。
  这种事儿,靠自己瞎想是想不出结果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