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517

第四十四章
爱买不买
  如果换做任何一个前世记忆保留完整的、靠先知先觉过日子的传统重生者,听说话2000万美元就能彻底收购YOUTUBE的话,九成五以上都会傻呵呵地直接掏钱买单,连还价都不带还一句。
  如果那个重生者更白痴一些,比如前世死前脑子里内置了百度,什么死记硬背的东西都记住了,那么他们更是可以如数家珍地背出一张时间表:
  2005年4月下旬,YOUTUBE公司在硅谷成立,网站的测试版开始开放上传视频。
  5月,正式版上线。
  9月,随着YOUTUBE第一条百万级播放量的病毒式传播视频火爆,这个网站引起了风投的注意。经过个把月的谈判之后,红杉资本给了35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让YOUTUBE建立起了正规的数据中心,并且把带宽扩大到商业化运营的必要规模。红杉资本的此轮投资中,对YOUTUBE的估值是4000万美元,所以风投的350万占8%的股权。
  2005年年底,看到扩张效果之后,红杉资本进行了二轮投资,约800多万美元,增股到15%。此时,YOUTUBE的市值估价达到了1.4亿美元。
  2006年10月,谷歌最终彻底收购YOUTUBE的时候,出价16.5亿美元。
  一个仅仅上市18个月的网站公司,在最初6个月里,让自己增值到4000万;然后又用了一年,增值到16亿。
  当它值4000万的那个时间点,这家公司连同三个联合创始人之内,只有20个员工。到它值16亿兵最终被全盘收购的时候,也才65个员工。
  很可惜的是,顾莫杰对上述这些东西,一毛钱都不知道。
  所以他的内心,对这个网站半点敬畏之心都没有。在他看来,一个才内测了十来天、仓促推出正式版的破网站,能值2000万美元?哪怕砍一半,他都得掂量掂量买不买。
  这还是看在YOUTUBE确有过人的技术的面子上。或者说,最关键的就是技术。
  在邹胜把对方的信息呈报上来之后,顾莫杰并没有偏听偏信,而是很认真地亲自测试了一下。他找了个代理,上了一下那个如今还挺破的美国网站。
  因为翻墙的原因,所以网速卡顿这种问题肯定是存在的,顾莫杰也不会以播放流畅性来判断对方技术的强弱。可是从对方的播放进度条拖曳效果来看,显然这个视频网站做到了“拖到哪儿就精确地优先从哪儿开始缓冲起”。
  从症状上来看,就是不管拖到哪儿,视频都一样卡。这说明,这种卡是来自于翻墙带来的网速问题,而非网站技术。
  很简单的对比测试原理,足以让顾莫杰远隔重洋确认对岸的一家视频网站的干货分量。
  “单从缓冲处理和解码处理来看,超过GOOGLE-VEDIO了,技术上应该是有独门之秘。”
  这是顾莫杰最终的结论。
  他决定买,或者说,认为这家公司有资格浪费他一些时间去砍砍价。
  顾莫杰让邹胜和对方保持联系,先给对方打一小笔谈判预付款,争取能够让对方飞到国内来谈判。如果对方实在是大忙人的话,就只能勉为其难让初音公司的人飞去美国了。
  顾莫杰对YOUTUBE的几个创始人并不了解,所以他不知道这种OFFER能不能奏效。
  不过对方还算是不怎么端架子,五一之后,邹胜打了20万美元的谈判保证金过去,YOUTUBE的两名创始人就从旧金山飞到了沪江。
  当然,打保证金的时候,邹胜只是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老板对2000万美元的YOUTUBE方面初次报价不满意。但是具体差额有多大,邹胜并没有说。
  他实在是怕把顾莫杰的心理价位报出来之后,直接让那俩美国人拍案不来了。
  ……
  乍得·赫利与陈世军两人风尘仆仆地从沪江浦东机场走出航站楼,他们就是YOUTUBE公司的创始人之二了。
  初音公司是给了谈判保证金的,所以不会在谈判过程中再多提供什么额外的便利。两人放眼望去,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人接机。
  所谓谈判保证金,是一种存在第三方金融机构里、附带了兑现条件的保证金。一般在那些谈判成本比较高的商务会谈当中,邀请方会出一笔钱,作为受邀请方的风险费用。只要受邀方来谈了,不管生意结果成没成,都可以拿走这笔钱。
  但是如果受邀方中途中止了谈判,取消了保证金规定的议程,那么谈判保证金就拿不走了。说白了,初音公司给的那20万美金,就算是乍得·赫利和陈世军两人的差旅费加劳务费。
  赫利环视了一下航站楼外来去匆匆的人群,用英语对陈世军说道:“咱当初是不是该摆摆姿态,不要拿中国人的谈判保证金。要谈让他们来旧金山谈!弄得现在连个接机的都没有,说不定还被人看轻了。”
  赫利在公司里管市场运营,而陈世军主攻技术,两人分工不同,却也各有特色。等闲的外事决策,都是赫利拿主意。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一共有三个,还有一个名叫卡林姆。不过卡林姆的擅长在于公司内务管理,所以今天这种谈判他不来参加,留在美国宅家。而如今的YOUTUBE,总共也才七八个人而已。
  陈世军显然对这些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不怎么在行,嘟囔着劝赫利:“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能够把公司以一个合理的价钱卖掉,就卖掉吧。咱几个原先就欠着几百万贷款呢。创业的时候又多借了两百多万,唉。”
  说来也巧,YOUTUBE公司的三个联合创始人,都是彼得蒂尔的PAYPAL公司——也就是那个美版“支付宝”公司——的员工。05年年初,也就是拿完04年年终奖那阵子,赫利和陈世军两人就被PAYPAL公司裁员解雇了,在创立YOUTUBE之前一直出于失业状态,还欠了不少房贷车贷。
  卡林姆原先倒是一直有工作,在PAYPAL做一个中层管理,只不过他和赫利以及陈世军私交较好。在赫利和陈世军自主创业时,缺一个懂管理的,就把卡林姆拉入伙了。
  赫利和陈世军一边走一边扯着皮,到了打车的等候处。陈世军是美籍湾湾人,会说一口闽南国语,当下拦了一辆车,上车关门,说:“去钱塘市,初音网络科技。”
  司机一愣神:“不认得那地方……太远了,不能打表。”
  陈世军一阵无语,想了想补充道:“阿里集团找得到么?”
  司机一点头:“那知道。”
  陈世军命令道:“反正就先往那边开,听说距离阿里集团也就两三个路口。”
  司机盘算了一下,说:“老板,单程过去打表就要1200-1500了,这还得找地方,回程我还不能载客,要是没2000块,去不了。”
  陈世军懒得废话,掏出三百美元,说道:“还没来得及取那么多人民币现金呢,300美元,去不去?去就快走。”
  司机一算,300美元有2200了,这买卖做得。在沪江浦东机场做生意的人,一般也有一手鉴别美元真伪的本事,看过钱没问题,一溜烟就走了。
  司机心说今天运气好,宰到个急着赶时间的大肥羊。
  寻常从沪江浦东到钱塘市区,真打表单程也就八九百块钱,他报的已经虚高了好几成了。结果那假洋鬼子一下子给300美元,哪怕回程放空趟,今天起码也额外多净赚了五百块以上。心情愉悦之下,司机上了高速就猛跺油门,几乎顶着120公里的上限在开,没监控的路段还时常超超速,才一个半小时就到钱塘市区了。
  到了钱塘,也没怎么折腾,就找到了初音网络科技。不过事到临头,赫利和陈世军倒是谨慎起来了,早早找了个酒店,住下倒头就睡,倒倒时差。
  这时候不能急着谈判,一定要养精蓄锐,把心态放宽,至少让对手看起来咱不急着卖网站套现。初音网络的人不来接机,倒也给了赫利等人好整以暇的机会,这么一想,赫利也就不纠结了。
  赫利和陈世军一睡就是一个下午加一整个晚上。这一觉几乎有17个小时,起来的时候,赫利自觉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连头都快睡扁了。
  照着镜子刮完胡子,赫利捏了一下拳头,比划着说:“嘿,陈,联系一下那个中国佬吧。”
  陈世军一边掏出一个昨天住酒店之前新买的手机,一边嘟囔着:“别用那种语气看待对方,人家可是和谷歌那样的大公司合作过的,不会是菜鸟。”
  赫利一直觉得互联网世界就是美国人的天下,中国人就算要进这个场子,那也是只能挥舞着钱的土豪而已,一点不懂技术。说不定一忽悠就能把自己的技术先进性说得多么独一无二多么难以超越,就骗来大笔收购款了。
  陈世军打通了邹胜的号码,邹胜的声音倒是显得很热情,问清了陈世军下榻的酒店所在,马上派了一辆车来接二人去初音公司。
  尽管陈世军找酒店的时候,已经尽可能考虑到交通方便了。酒店距离初音公司才几百米而已。
  不过,对方愿意派车接,那也是重视的体现,能够端着点儿逼格,还是端着的好。这么一想,陈世军也就没有阻拦。
  十分钟后,赫利和陈世军就来到了初音公司。
  办公楼的外面,一点公司LOGO都没有标注。看样子,这公司只是在某个软件产业园里临时租了一栋楼,怎么看都不是那种很牛逼的软件业巨头的气派。
  “这究竟是怎么样一家公司?看表面情报,那也是资产起码十几个亿、市值不好说的大公司了,怎么在这种环境?”陈世军心中默默想着,一时找不到答案。
第四十五章
一定是打开方式不对
  “嘶……”
  看到面前那一中一洋俩美国人的时候,顾莫杰倒抽了一口凉气。幸好,他手边有一杯咖啡,所以他很迅速地抄起杯子假装喝了一口,把失礼掩饰过去了。
  其实他根本没喝到,只是在那儿空吸吸出了喝的声音。
  之所以如此惊讶,倒不是那俩美国人王霸之气侧漏,镇住了顾莫杰;而是那个名叫陈世军的家伙,长相实在是有够骨骼精奇。
  说具体点,就是阿里集团的老板马云,看到这个陈世军的时候,都能够为自己的长相找回不少自信。
  在顾莫杰的印象里,平生看到的男人里头,能够丑成这样的,估计也就李连杰版《倚天屠龙记》里那俩穿着十字军服饰、专职搞笑的华山派二逼可比了吧。
  “这种人想拯救世界,真的只差一到圣光从天灵盖里喷出来了吧。”如是想着,顾莫杰强压下心中那阵气血翻涌,坐回会议桌前。
  “陈先生,赫利先生,非常感谢你们抽空来钱塘。”
  陈世军和赫利也是摆足了气场,一分不敢露怯。
  邹胜居中,花了个把小时帮着双方确认了谈判框架之后,便进入了讨价还价的环节。
  赫利一口咬定当初远程报出来的价码,2000万美元,才让顾莫杰打包拿走。当然赫利也是做好被砍价的心理准备的,他估摸着,被砍个10%~20%,最终到手的只要超过一千五六百万,都是可以谈的范畴内。
  可是顾莫杰开出的第一个价钱,就让赫利有直接闪人的冲动。
  “我最多只能出800万美元。你们这个网站当初研发建设的投入成本也就在两三百万。时间成本方面,连筹备编写的时间都算上,也才三个月而已,正式上线还不满一个月。这么一个东西,算上你们目前的前景,给你溢价三四倍收购,已经很给面子了,不可能再多。”
  “这不可能!800万还不够我们还……我是说800万根本不值我们这个团队的价!”赫利气急败坏,差点就脱口而出“800万还不够我们三个还贷款呢”。幸好最后关头硬生生憋住了。
  赫利气咻咻地转身一拉陈世军,说:“走,没必要和他们谈下去了。”
  一边起身,一边对邹胜很不友好地戳戳点点:“你老板这么没诚意,早说清楚不就完了么,浪费我们时间,还从美国飞过来。”
  邹胜一脸的尴尬,只能绞尽脑汁救场:“赫利先生,如果你们现在就走,是拿不到谈判保证金的。好歹把谈判流程听完可以么?”
  赫利一阵恼怒:“我们不是已经谈了么?谈判保证金是我们应得的。我和陈两个人花一周时间来一趟,还要差旅开支,你们不能这么干!”
  邹胜硬着头皮劝说:“能不能请您保持一点耐心,听我们把所有条件都说完呢?谈判议程可不仅仅只有钱一项。这样吧,我保证,你们只要和我们谈满五个工作日,不管你每天来这儿睡大觉,或者全程只说‘不愿意’,还是每天露个脸然后去旅游——只要日期到了,我们都保证把谈判保证金全额打给你们。你们额外的旅游开销,我们也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