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517

  汉语,日语,韩语。
  狂热的呼喊声,在多语种交杂的情况下,根本没法分辨。
  初音歌姬目前的初代合成音,主要是以蔡依琳的原声为基调处理的。所以今天开场后的主要曲目,除了二次元风的一些歌之外,还有蔡依琳本人的代表作,包括《说爱你》、《日不落》、《马德里不思议》这些。另外还夹杂了几首请日本知名作曲家量身配曲的二次元曲目,比如一首叫做《千本樱》的。
  无论是蔡依琳那儿翻过来的,还是初音歌姬原唱的,无不好评如潮。
  林暄妍坐在仅有的灯塔隔间里,透过单向的半透玻璃,望着外面的狂热景象,心中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中国人开的演唱会,什么时候能顾吸引到这么多的“友邦人士”过?哪怕是邓丽君最红的时候,也不过是到东京去开演唱会,送上门请日本人听吧?
  能让这么多日本人、韩国人眼巴巴地特地坐飞机飞到中国来听演唱会,只怕古往今来仅此一例。光是看下面那些挥舞着的日语假名的LED发光字,就可以轻易数出有至少数千名日本粉丝。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一定要拿出一些别人怎么都替代不了的干货,才能有实打实硬撼的成绩。
  06年别的一线歌星演唱会,普遍还在卖280、380一张起步价的门票,初音就敢直接580起步,打铁靠的就是自身硬。
  林暄妍心中默数了一下,今天这场面,门票起码卖出了一个亿的收入。开支方面,那几个互动明星如果收费的话,出场费都是百万以上的,再加上场租和布置,总也有上千万。
  除此之外,最大的开支应该就是3D投影内容的编程和设备、外围软硬件投入了。估计要两三千万之多。
  按照这么算,弄一场这种演唱会,翻倍的利润率还是有的,最终纯利五六千万的样子。
  (后世周洁伦搞小巨蛋演唱会的时候,弄个虚拟的邓丽君,也花了一亿新台币,相当于两千万人民币,做全套特效加灯光布景。大型演唱会的布置和道具是很昂贵的,3D投影的编写和设备更是昂贵。)
  而且,真算起来,初音歌姬的效果编程并不是用一次就报废的,程序写在那里,下次沪江演唱会或者将来再有别的演唱会,还能继续拿来放。最多修改一下、充实一下新曲目和编舞就行。所以只要复制下去继续开,每场演唱会的总成本可以卡到2000多万的样子。
  当然,考虑到未来的演唱会,不再会是3D虚拟演唱会这种技术的处女秀,观众也不可能再这么狂热、票价也会有所回落,所以总收益可能也就稍微增加一点而已——那也已经很可观了,毕竟是一门每年可以复制十几场的细水长流持续性生意,一年净赚五亿不是梦。而且至少两年之内这种模式不可能有同行有抢生意的技术实力。
  “一年十几场,估计是极限了,国内也就北上广深,加上有限几个二线靠前的城市,有那么大的市场容量。剩下一小半场次,只能指望去东京,或者汉城办展来解决了。”
  林暄妍心中默默地帮表姐夫算着账,又是羡慕又是欢欣。
  她正微微走神,外面正好一曲终了。灯光暗了下来,扬声器里一个声音宣布道:“下面进入特别的人机互动环节,有请本场神秘嘉宾、周洁伦先生登场——”
  荧光棒的潮水,一浪浪地逼来,振聋发聩地声涛,彻底把林暄妍震回过神来。
  周洁伦这种货,如今尽管如日中天,却掩饰不了他“音乐新技术发烧友”的本色,后世哪怕自掏腰包都要玩这种3D虚拟人物合唱,何况今天顾莫杰提供了这个机会呢。
  他就当是来大陆一周游了,连出场费都没要,就主动凑过来登台了——首个和虚拟人物同台合唱的人类歌手,这样的经历,毕竟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哪个音乐潮人不想得到?
  这中间,曲折磨难不是没有,主要如今的周洁伦和他的经纪公司之间合同还没到期,很多时候行程不能自主。而给邀请方免单这种事情,更不是他本人有权作出的,只能是听经纪公司的决策。为了免单来大陆一周,最终周洁伦是自掏腰包赔了经纪公司那部分,才得到了这个自由。
  连续两三首歌,男女声合唱,用的都是蔡依琳的歌,女声部分自然是由初音的电子音来唱完。《布拉格广场》、《骑士精神》这几首原本就是周洁伦和蔡依琳对唱的歌,自然成了必选。
  十万人跟着嘶吼,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光景,直到十万人都哑了嗓子,胳膊酸到抬不起来。周洁伦下台之前,倒数第二首的是一首他新作的歌曲、原本预备用在第二年的专辑上的,如今也拿来当干货用了,可谓是诚意满满。歌名叫做《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这首歌,曲风偏向追思哀婉,与全场所有其他的歌都不相同,观众们似乎被感染得冷静了一些。一曲终了之后,全场彻底黑了下来,所有灯光都被关闭了,足足三分钟没有再亮起。
  理论上,这时候距离终场还有大半个小时呢,观众们自然鼓噪了起来。
  “林姐姐,初音公司的人不会是掉链子了吧?怎么后面没有了?”小明(搜索结果可能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未予显示。建议尝试其他相关词)整个人前倾,趴在玻璃窗上好奇地向外看,外头到处是愤怒挥舞着的荧光棒。
  “不会的,应该只是营造一下氛围吧。”林暄妍颇有底气地开脱了一句。
  小明听了,也觉得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儿。
  果然,短暂的压抑之后,初音方面奇峰突兀,给了全场观众一个大惊喜。
  舞台上,凌空投影出几行虚影文字,是周洁伦的内心独白:“如果我可以穿越回三十年前,与她同台唱一首歌,那将是多么的荣幸……”
  然后,便是后世台北小巨蛋,杰威尔音乐公司用技术手段“复活”邓丽君的那一幕。
  只不过,这次的技术,是初音方面提供的。至于法律风险方面,自然也是费莉萝提前飞到台北,签了一堆的协议,取得了邓丽君尚在世的所有有权决定的亲戚的授权,还给了邓家亲戚人手一张今天的门票和飞机票。
  后世的周洁伦,和邓丽君的虚拟人物同台合唱了一首《红尘客栈》,如今还没有《红尘客栈》,所以唱的是今年新专辑《依然范特西》里的《千里之外》。
  《千里之外》是《依然范特西》所有歌里面,相对而言最需要女性化声音合唱的一首了,这种场合使用,只要把费玉清的声音换成邓丽君就成。
  邓丽君的声音,自然没法找已经过世了十几年的古人去录。初音方面是找了音色比较相似的女歌手模拟录制,然后通过初音的音轨合成技术处理过,确保比对后和邓丽君生前原声相似度99%以上。
  什么叫牛逼?如何才能证明“初音歌姬”的声音真是人工合成、计算成曲的?这就是实打实的证明!这就叫牛逼!
  就好像单看一副游戏CG,并看不出这款游戏究竟算不算是“显卡危机”,因为画面再精美,也可能只是贴图画得好,无法说明技术过硬。但是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和《英雄连》一样,一颗炮弹落下什么环境景物都可以做出互动响应、什么背景都可以被破坏,那性质就截然不同了。那就是实打实的物理引擎牛逼。
  初音的牛逼,不靠存量,不靠囤积,不靠剑招,靠的是出手无招,见招拆招。
  “这两千块钱是我花的最值的两千块了。林姐姐,这都是真的么?”小明双眼失去焦距一样地呆呆望着前方,呢喃着。
  “都是真的……都是真的……”
  林暄妍纵然对新技术的接受力强大一些,却也说不出更多话来,只是反复呢喃着这么一句。以至于后头蔡依琳真人上场客串捧场的时候,都没注意到任何存在感。
  要是换做平时,哪怕是只有蔡依琳一个人出场的演唱会,林暄妍眼巴巴想去还不一定买得到呢。结果一带台湾乐坛一姐,居然如此没有存在感,也只能怪她今天出场时间生不逢时了。
  林暄妍整个人都昏昏然如同当机一般,最终也不记得演唱会是怎么结束的。理论上十点半结束的演唱会,最后硬生生被堵到11点都没能散场。
  小明最后是被女保镖架走,从地下通道离开的。临走的时候,她还不忘和林暄妍告别:
  “林姐姐,平时我爸都要求我9点半一定要睡觉的……今天已经晚了两个小时了,我真得走了。”
第五十六章
烫手的金蛋
  “杨司长早!”“早,大家早。”
  “司长辛苦了!”“那也是没办法的嘛,谁让咱事儿多呢。”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的杨司长,难得地早上七点半就来上班了,满面红光,兴奋地不行。
  在他的小秘书朱小雪看来,这种作息时间是非常罕见的。只有在司长心情很好,干劲很足的时候,才会如此。上一次这种情绪出现,还是四年前刚刚从副司长升官到司长位置上时候的事情。
  在办公桌前坐下,面前是朱小雪提前五分钟泡好的祁门红茶,以及一堆稍微摆开了两尺远的档报、内部参考消息刊物之类的东西。
  若是平常日子,这堆东西会被朱小雪提前放在桌案正中的位置,因为杨司长坐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翻一翻,上头有没有什么动静。
  中国人的官,说到底不是人民给的,是领导给的。这也导致很多人一辈子和网络上的下里巴人绝缘——知道贱民们心里怎么想有个毛意思?能对咱再升一级半级地有丝毫帮助么?不能。所以,还是多揣摩揣摩自上而下的东西比较重要。
  然而,这两天的形势略有不同,朱小雪察觉到,每天领导来上班的时候,都会先开电脑,并且下意识地把档报等文件往旁边推开一些,然后看几条网上的新闻,并且开一个特定的网址之后,才会回来看档报。
  所以,今天的朱小雪学乖了,她主动就提前把文件放到了领导会顺手一推后推到的位置上,省去了领导这一推的动作。
  “啧啧啧,沪江那场,也是这么大火!真是了不得,起码又是一个多亿进账了吧!”
  杨司长扫了一眼初音未来沪江演唱会的票房统计,随后转到另外一个页面,神色更加欣喜了几分。
  “日服韩服开服不过三天,总销售额过亿?好,好好,这下子今年的工作报告可有得写了。嘿嘿,今年可要看看,老刘年底的时候报告还有没有我出彩!”
  杨司长口中的老刘,是他原本的上司刘司长,02年换届之前,刘司长原本是文化市场司的正司长,后来升到版署当了副署长,杨司长才顶替了老上司升职后留下的缺。
  这几年,版署在帮助朝廷和谐方面,建树颇多。尽管是个副部级单位,却比正部级的文化部更有存在感,老刘过去之后,也是刷了不少功劳。
  杨司长留在文化市场司,其实一直没捞到啥立功的机会。但是眼下,这不机会终于来了。
  版署再牛逼,也不过是个到处用和谐之光普照世人的单位,只能杀伐,不能建树。
  在中国人的文创出版产品只能捞中国人的钱的时候,其威力自然是和文化部伯仲的,但是一旦中国人的文创产品可以出口,可以赚外国人的钱的时候,那满满的政绩,就实打实都是文化部的了,和版署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人家在外国发行的游戏也好,电影也好,你也审不到不是?
  06年的中国,还停留在出口实物货物赚取外汇的年代,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咱中国人不能老是指望卖八亿件衬衫,赚到的利润才够买一架A380的经济形态下,要提升GDP质量,要不能局限于出口货物产品,更要出口服务产品。
  什么是服务产品?软件当然是服务产品,文娱传媒产品当然是服务产品。
  杨司长细细回想了一下,这几年他的文化市场司管辖的圈子里,倒也不是绝对没有出口过文化服务产品——倒是有一堆揭露中国陋习破败、迎合老外对中国认识的所谓艺术片电影,走了出去,还在国际上得了一堆的艺术片奖项。只可惜这些在外国得奖的片子,在国内都成了禁片,打上了“卖国求荣”的政治不正确标签。
  而且说实话,除了得奖以外,没见那些片子赚了多少钱回来。
  哪像初音集团!一下子就从棒子和鬼子那里一赚就是一两亿!
  几个亿规模的创汇,如果放到商务部那位爷手里,根本就不当钱看。但是在文化部下属的司级单位,性质就截然不同了,那叫久旱逢甘霖。
  凭良心说话,如果“初音歌姬2.0”是个点卡收费的游戏,短时间内还真赚不到这么多,因为点卡销售收入都是随着年月逐渐细水长流的。
  但架不住初音歌姬用的是道具收费,还是装饰性、装逼性用途的道具收费。这种模式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开服的时候有一段井喷式地消费狂潮,很多土豪都是刚玩了一天就买买买,把想要的皮肤道具、模型道具、配乐道具……统统买齐了。
  杨司长不玩网游,他不懂这些调调,他只知道,初音歌姬很牛逼,给他长脸了。
  他拿过一张便签,随手写了一行字:“拟再次邀请初音集团方面,派人进京汇报高端文创服务产品出口创汇先进事迹。”
  他似乎忘了,就在一个月之前,他已经邀请过对方进京开座谈会过了。
  只不过,一个月前那一次,是钱江省的驻京办花了不少公关力气推动的,是为了《秦时明月》创造国内新高度的事儿、主动来进京表功的。杨司长不过是扮演了一个半推半就的受的角色。
  哪像今天,他是攻的角色,是主动发自内心邀请的。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