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517

  “应该可以吧……我去问问。”
  “我没要你问问,我要你办成——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找老毛子的飞行员,鄂木斯克直飞乌陆木齐,加个油飞成都,然后看看当地有什么需要,装上物资就去听调度吧。两架米8也这么处理。调用之前先弄个其他兄弟单位问初音娱乐租赁的合同,一个月300万的租赁费不能少,咱不慷他人之慨。”
  叶敏茹立刻答应了,派人张罗联系了好一阵子。当天午夜之前,接到通知仅仅三个小时的米26从鄂木斯克起飞,经过8小时的飞行到了新江中转,又飞了八小时、在震后次日中午到了蜀中——叶敏茹长了个心眼,知道要连续驾机,所以临时雇佣了双倍数量的俄罗斯飞行员轮着开。
  直升机的基础涂装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定制的,所以看着是初音的白底浅绿色条纹色调。不过LOGO和其他装饰性涂装,原本是准备回国后再处理的,如今自然是来不及了。俄罗斯人语言也不通,参与救助根本没法协调,于是到了蜀地立刻换上初音紧急派去的本国飞行员,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伦不类的白底绿条子巨大直升机出现在蜀山群峰上,晃悠着运进去不少大型工程设备,连对付堰塞湖的挖掘机、推土机都能靠这种大家伙吊装空降——米26一次性内装20吨、外挂2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可不是盖的,好钢就该用在刀刃上。
  顾莫杰并没有对这个过程遥控指挥太多,只是给了一个原则性的命令:别去接那种往震断了的高速公路沿线撒康师傅方便面的活计,那种活儿载重2吨的小飞机都能干。没有大型工程抢险设备要运的话,宁可空着一个半个小时也好——以当时大型设备运力的紧张,几乎不可能让米26闲1个小时以上,因为国内总共才3架这样的大家伙。
  靠感情冲动,在这种时候做不好任何事情。当然,如果是运输工程机械空降后回程的路上,顺便塞一些难民回来还是应该的,米26的大容积,每次返程就可以救150人撤离。
  叶敏茹后来给顾莫杰算了一笔账:一架米26用一个月的成本是300万(还要油),为了后续恢复至少要租三个月。再算上其他米8和别的物资捐助,初音集团在这项上实际支出也有2000万光景,算上一开始的3000万捐钱,总计也有5000万了。只不过这一切异常地低调而中庸。
  ……
  突发事件很快过去了,被打断的升级计划也重新进入了正轨。5月16日,初音公司宣布将“初见”升级到一个新版本,并且会继承和发展多玩YY语音聊天工具的全部技术优势,同时实现多玩YY帐号对初见的单向互通——
  即所有YY用户可以通过在多玩网上的激活行为,获取一个对应绑定的“初见”帐号,而这个“初见”帐号是可以完美导入原YY帐号里所有联系人信息的。只要和用户同一个游戏公会、同一个群的其他用户也迁移到了“初见”上,联系人关系就可以直接添加过去,无需再一个个加好友。
  如果该YY用户此前就是“初见”用户,他也可以选择在激活时主动输入自己已有的“初见”帐号实施绑定。
  YY到“初见”的无缝过渡模式,正式拉开序幕。
第六十章
强力整合
  多玩的YY语音,在被初音娱乐收购之前,就有2000万活跃用户、700万同时在线。
  别看YY盘面小,这个数据绝对是真实的,因为在那个年代,打“魔兽世界”下副本的团队,没有语音指挥根本不可能不扑,所以有多少魔兽世界同时在线玩家,就至少有七成的人会上YY语音。
  剩下三成没上YY的,也就是逛逛拍卖行、做做日常任务的“休闲玩家”。
  何况,除了魔兽世界之外,打新崛起的DOTA2,乃至腾讯家的“穿越火线”,也需要YY的配合。
  当然,这些YY用户里面,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本来就和初音集团旗下各类产品高度重合的。所以吸收合并之后,倒不至于直接为“初见”一下子暴涨两千万活跃用户,但也着实不能小觑了。
  经过将近一周鸡飞狗跳的整合,到5月20日的时候,“初见”基本上把YY吸收消化了,其活跃用户增长到了9000万,每日在线增加到2800万,同时在线1750万。
  初见的用户规模,从QQ的24.2%,稳步上升到28.3%。而同时在线数据则受益更大,从QQ的27.7%,暴涨到了37.3%!这个结果完全得益于YY用户的高活跃度、高参与度。
  综合来看,经过这一波突袭,“初见”稳步突破了“二八原则”(即市场内第二名份额只有第一名的四分之一)这道魔咒,打通了“任督二脉”,把自身的综合实力提升到了QQ的三成左右,隐隐然还有突破三分之一这道大关的趋势。
  腾讯方面当然不甘,但在这一点上却没什么可做的,毕竟这都是前面被初音连续收购得手带来的后续连环反应,如今想马上堵住也不可能。
  当然马化腾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至少在稍微分析了一下YY并入“初见”的那部分用户数据后,腾讯娱乐方面立刻加班加点、抬升了内部某一个项目的优先级。
  这个项目,就是为“穿越火线”开发的内置开黑语音,以及随机组队语音模块。
  韩国人的SmileGate公司当初在开发“穿越火线”的时候完全没想到去开发这个功能,后来还是被腾讯买了之后才开始布局,但终究是一开始重视不够、进场晚了。等YY被收购再加速,总也要几个月时间差。
  腾讯技术部门分析,一旦“穿越火线”能够搭载性能不输于YY的语音模块之后,抑制住敌人在本公司联机游戏上的聊天扩张还是可以做到的。因为用外置的YY只能组事先加好友的开黑队,而没法组野队,因为YY读取不到你的随机野队队友。
  而游戏内置聊天工具就没这个问题了,组到哪个随机野队,游戏可以直接调取数据把这几个队友放到一个临时聊天组里面。所以等这个功能完成之后,YY为“初见”带来的额外增长势头,就可以被平抑住。
  但是这么做也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一旦推了游戏内置语音,就永远不可能激励玩家去用QQ语音聊天室了——此前腾讯迟迟不愿意提升游戏内置语音项目的优先级,无疑也是基于这种考虑。马化腾一直幻想着QQ语音可以在“穿越火线”爆红之后,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把YY爆掉;谁知YY投靠了新东家,把腾讯弄得很被动。
  QQ语音聊天室,相当于是永久性被废了,不但敌人在围剿它,连自己人都放弃了它。
  ……
  YY合并带来的第一波迅猛攻势,终于缓和了些。但是“初见”ROLL到的三神器,这才只祭出了第一件呢。
  5月23日,一个周末。号称五千万注册帐号、实际按照SNS社区网站的一贯尿性、挤干水分后最多三千七八百万有效用户的“校内网”,终于迎来了改版。
  数百万经常刷校内网、想看看曾经的老同学混得咋样的成功型学霸们,一夜之间发现校内网不见了,再次打开收藏网址时,跳转到了一个叫做“初见网”的界面上。当然,98%以上的用户数据在迁移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从个人资料到日志到分享相册,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初音方面对于校内网改版其实是有做出预告和通知的,而且通知了不止半个月。只是用户一般都很少会去关注通知这种东西。
  不适应者自然有之,阵痛也自然有。曾经自以为高逼格、如今却被迫变成“无门槛群众性SNS社区用户”的无奈也从来没有消失过。不过这些太小众太涯岸自高的家伙也没掀起多大风浪来,充其量也就和历史上一年后“校内网”改版成“人人网”时差不多。
  所有原“校内网”用户在登陆“初见网”后,都第一时间收到了一个弹窗:
  “您可以选择点击激活,直接获取一个初见帐号,如果您已有初见帐号,则可以在激活时选择手动输入已有帐号。所有通过此手段激活‘初见’的用户,‘初见’都会为您自动导入您在‘初见网’上关注的所有好友的初见联系方式。”
  使用一个新社交软件的最大瓶颈是什么?不是帐号难申请,而是好友列表重新加一遍太费事儿。注册帐号或许就是几十秒钟的事情,而几百个好友列表重新添加可就要人命了。
  这时候,“初见网”这种“可以相互关注的SNS社区网站”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如果你通过这个网站激活了“初见”,而你关注的和被关注的用户们也通过这种手段激活了“初见”,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网络会被整个无损复制过去。
  当然,某些泥古不化就是不愿意用“初见”的节点,会被从新网络中剔除掉,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为那个暂时未加入者保留的初见号码会一直保留着、只要他哪一天“改过自新”,这个节点就能重新加入回网络中去。
  别以为这是多高科技的东西。关系网络数据的复制抓取,其实平行时空的2010年、360的周鸿祎就这么干过。而且历史上的周鸿祎还没有自己的SNS社区,而是完全靠安全卫士扫描备份QQ的关系网数据,然后准备推出360的IM即时通讯软件后直接复制过来。
  顾莫杰好歹还都是用的自己买来的产品背后的大数据资源,没有偷别人的。相比之下,已经算是节操满满了。
  ……
  “允许‘初见网’的社区用户相互导入关系网好友列表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初见’的传统优势——那就是‘初见’是一款和中联通、中电信合作的、可以用电脑给手机发短信的多端IM软件。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手机初见’,简化手机版用户‘从手机通讯录列表里导出所有联系人的对应初见帐号’,进一步把咱的!”
  去年10月份,“初见”刚刚上市的时候,就直接定位成了一个电脑和电脑之间相互聊、电脑和手机之间相互聊的产品。但因为时间仓促,并不可能同时推出手机端软件。
  在2G时代,手机没有智能系统,没有APP应用商店,绝大多数不专业的手机用户根本不会在手机上装软件。
  后来,进入2008年1月,“初见”虽然也有了手机版客户端,却主要是靠两大运营商在合约机上出厂预装的方式捆绑,还有少部分是靠与初音有私下合作收钱的金立酷派OPPO等山寨机厂商在捆绑。
  这种捆绑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对用户的黏性是很低的,或许这个用户的手机上被强制出厂装了“初见”,却几个月都不会去点击一下——这种下场,只要想想看后来中移动处心积虑在几乎所有手机上强装的“移动阅读”的下场,就知道了。
  被推送的移动阅读端数或许有五六亿,但是点开的人也就一千万人光景,98%被逼安装的人从手机发下来到坏了都不会主动点一下(被中移动吸费陷害或者自己手贱点错的除外。)
  手机“初见”从质量上来说,当然不是中移动这种国企做出来的烂货可比的,但是早期的下场却是差不多。直到如今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发酵、加上‘校内网转初见网’这个事件的引爆,总算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
  那些在08年新换了电信和联通手机的用户,骤然发现,他们可以在手机激活“初见”后,直接联系到其他所有电话簿名单上的好友——前提是别人也用手机激活了初见。
  手机用户在相互激活“手机初见”后,当然会影响运营商的短信收入——因为原来相互发短信的人,现在就有可能改用数据流量。不过08年手机还没有WIFI,所以用流量好歹也是运营商在赚流量费,差距不是很大。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当初绑定了电信/联通手机号的“初见”PC用户,就要每人每年付给运营商30块钱短信套餐费,如今“通过电信手机号簿激活手机初见客户端”这种事情,自然更要收钱了——
  初音集团和中电信、中联通谈妥的价格是100块钱激活一个号。一次性买断,后续再无收费。或许是对100块这个夸张地数字很满意,又或许是为了抗衡中移动的“飞信”,联通和电信最终达成了这笔买卖。
  ……
  “初见网”的改版,把3800万该网站注册用户中的相当一部分导入到了“初见”这个聊天工具里面,刨除掉双方本来就重合的部分,“初见”的有效用户数进一步从刚刚吞并YY时的9000万暴涨到了1亿1000万。至于同时在线这个指标倒是提升不明显,主要是因为SNS社区用户本来就登陆比较低频。
  很快,运营商手机关系网导入这波大潮的结果,也将显现出来,初音集团上上下下都在焦急地等待结果。
第六十一章
一张一弛
  惨烈的资源整合三板斧,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猛力地杀了出来,初音集团内部,凡是和“初见”产品相关的团队,无不感受到了一种创造历史的豪迈感。
  月底项目总结例会上,刚刚加入初音集团才一个月、就被任命为“初见”项目技术总监的王青明,在汇报战果时,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说句题外话,顾莫杰还是挺有人情味的,他至少没有做马化腾那种卸磨杀驴的事情。在把王青明的团队拉进来、把王青明任命为初见项目技术总监后,原来的技术总监被平调到了待遇还略高半筹的运营总监位置上。至于其余牵涉到的人也都有很好的安置,而且还拿了几千股项目奖励股,基本没有人因为新团队的空降而被阻了上升通道。
  这得益于初音集团如今还处在快速扩张的上升期,机会非常多,人才总有去处。
  而不像历史上腾讯做到05年,花了7年时间还只做了QQ一个有名的拳头产品。那种情况下,马化腾要拉张晓龙,自然只有损害已经进来的老骨干的利益。这也是腾讯当初发展缓慢带来的隐患。
  只听王青明激动地向一众公司高层汇报:
  “活跃用户1.1亿、每日在线3200万、同时在线1900万——这组数据,是我们把‘初见网’的用户群体平行整合进‘初见’之后,得到的初步结果。
  随着本月同期并行地两大运营商手机端导入发力——运营商的国企尿性,注定了他们每到半年度KPI、年终KPI的时候发力比较猛——我们的经营数据进一步冲高。
  目前的最终结果定格在活跃用户1.26亿、每日在线3600万、同时在线2200万。此外,我们至今拥有的手机活跃用户达到了3500万、每日手机登陆数1200万。考虑到目前的流量资费,我们不可能指望客户长时间挂网,所以手机用户的同时在线指标暂不考核。
  这一连串扩大用户群体的部署做下来,目前‘初见’的用户规模是QQ的39.4%,同时在线是QQ的41.5%。手机‘初见’用户数是手机QQ的57%,手机每日登陆人数甚至达到了QQ的78%!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初见已经是一款拥有QQ五分之二规模体量的成功即时通讯产品了。而程总从‘开心网’移植过来的各项社区网站网页游戏,也会在后续几个月中陆续展开,预期6月份就可以上线‘初见农场’,暑期先后上线‘好友奴隶买卖’和‘抢车位’。那部分将由相关部门的同事汇报……”
  王青明的讲话结束了,后面跟着的就是原开心网创始人、如今的“初见网”总监程炳浩。他也自信满满地说了一堆计划,首先是说‘初见农场’明天6月1日就能赶上线,然后BLABLA了一堆提升社区黏性的规划。顾莫杰在内的公司高层都大致听了一下,没什么疑问。
  顾莫杰边听边记了一些要点,等手下人都说完了,他才准备稍微提几句。
  “大家这一个月都很努力,我很感激大家,应该给的3倍加班薪水,是绝对不会少的,项目奖也是绝对不会少的。
  我看到了有不少数据部门的员工,是通宵一天、回去一天,也就是平均两天才睡一个觉;
  我也看到‘初见网’刚上线的时候,有负责数据迁移维护的工程师,一直坚持在办公室睡躺椅两星期、遇到用户数据异常投诉始终第一时间处理的。初见在这一个月里,能够把计划的各项目标顺利完成下来,和大家的兢兢业业都分不开。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们内部对于这种‘一个月里让产品暴涨50%体量’的成功有狂热的乐观,这有些激进。我们不能否认,今天的进步,是此前半年里面各种布局、各种外因积累后形成的总爆发,这样的机遇是很难复制的。所以,我不会在后阶段对大家有太多过高的要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