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517

  “别关注《青蜂侠》了,先听听我的生日礼物吧——我买了传奇影业,手下导演诺兰筹备了个大片《盗梦空间》,目前投资1亿5美元。我很看好,觉得有些角色你可以争取一下。这个片子,美国市场最后会交给华纳兄弟发行,毕竟是传奇影业的老东家;全球其他市场的发行,我自己派人搞定。”
  前期预算就达1亿5千万的大制作!在2008年,这样的片子,好莱坞历史上总共也不到10部吧。何况诺兰是2000就凭《记忆碎片》拿过奥斯卡最佳剧本提名的,后来蝙蝠侠系列也刷过不少逼格。
  名导大制作!
  亚洲人从古到今,也就一个安叔拿过最佳外语片奖、一个50年代的日本女演员拿过‘最佳女配角’。而最佳男主、女主、男配这几个位子,几十年来一个东亚人都没出现过(亚裔美籍不算)
  只要是和奥斯卡沾边的,哪怕只是提名,对所有亚洲演艺圈的人都有致命吸引力。
  何况,韩国人还有严重的等级观念,觉得拍电影的人比拍电视剧的高贵,拍电视剧的比纯粹的歌手高贵。
  权宝儿已经做了八年日韩小天后,唱歌这条路上除了来美国,已经没什么可以继续上升的了。为了更上一层楼,她这才开始涉足电影界,想把自己始终欠缺的逼格补足。
  听了顾莫杰的礼物,权宝儿觉得自己的心脏有点受不了了。可是她最后的尊严和节操,让她仍然勉强地澄清着:
  “你……你是想靠钱把我硬塞进去么?我怕我不配,那样不太好吧……”
  “我当然是公平、公正的了。作为投资方和雇主,我会给诺兰建议,让你有机会试镜,也会保证你有角色演。但是能够演多重要的角色,我会交给诺兰去公正的评判,我也不希望你被人背后指指点点。”
  “谢……呜呜……不说了。”
  顾莫杰没等到权宝儿的谢谢,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那你先准备起来,过几天我帮你联系试镜。剧本和各个角色的资料,你先去学习起来。”
第九十四章
吊打豆瓣小学生
  诺兰的选角期限还没到,权宝儿消化《盗梦空间》的剧本、揣摩人设也需要时间。所以顾莫杰并没有在那件事情上盯得太紧。他给了宝儿半个月的功夫,到11月底再和诺兰打招呼。
  要涉足电影行业,在这个领域捞钱,可不是光靠自己拍电影就够了的,很多时候,制作方并不是一部电影里赚钱最多的环节。后期制作外包、发行、推广、院线,都是利润点。
  既然专心做这门生意,顾莫杰不得不站在全局好好统筹电影产业的所有环节。
  此后几天里面,他很是忙碌,一方面召集初音娱乐的高层开会,一方面引进相关的智囊人员,充分听取意见。
  院线首先被他毙了。那是搞房地产的豪客们玩的东西,初音弄这个不专业。
  距离四万亿出台没几天,听说国内就有地产大佬进军院线了,一个叫“万大院线”的计划,首先被北方某地产提了出来。
  发行领域,听说冯导系背后的华谊兄弟,已经开始筹备上市工作了——历史上,他们也正是在大半年之后的2009年9月27日,成功上市创业板。
  别的跟进的发行商大佬们,也不会闲着。
  这个领域的准入可能性,比院线高一点,但是顾莫杰权衡再三之后,还是不准备把这个领域作为初音娱乐将来的重点。
  主要原因是:他买下的传奇影业,至今性质还是一家“注册在好莱坞的中资外国公司”,传奇影业制作的任何电影,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都要按照进口片的待遇先被分润一刀,各种潜规则也很多。
  所以发行要有,但不能当重点。弄一个发行公司,将来防御性地为自己制作的片子做好保驾护航,就够了。至于捞过界、去发行别人拍的电影;顾莫杰眼下还没这个野心,也不想惹更多竞争对手。
  宣传和后期制作外包么……
  经过一番内部讨论,顾莫杰觉得这事儿有戏。
  ……
  11月18日,初音集团宣布了两项大动作。
  第一项,是新设成立了独立的“初音原创”公司,然后“初音原创”斥资70多亿人民币,内部走账把原本“初音娱乐”名下的所有原创内容提供方业务部门买了下来,再整合新的资源,成立了一家内容提供公司。
  这70多亿,第一个大头是值30多亿的传奇影业,第二个则是值20亿的初音动漫事业部,外加一些总值10几亿的原初音娱乐零零碎碎原创业务部门。
  于是乎,“初音原创”就成了一个刚刚成立,就资债几乎相抵的公司——公司资产有80亿人民币光景,其中70亿都是花钱从初音娱乐买来的。而同时公司也欠了60多亿的包括银行贷款、初音娱乐走账欠款在内的融资金额。
  整个公司的资产,只有大约10亿人民币的钱,是初音集团拿出结余现金直接注资的。
  银行之所以敢借这个钱给新成立的“初音原创”,一方面固然是顾莫杰走关系动手脚了。另一方面也是招商的高层看清了顾莫杰的把戏,知道这笔生意是不可能坏账的,绝对是将来可以按期足额收回的优质贷款,才给了。
  将来无论是拍电影、拍电视剧/MV、拍动画片、制作音乐、原创小说……反正除了制作游戏以外,其他所有内容型产品的生产,统统交给“初音原创”。而初音娱乐则只管后期的销售和发行。
  相当于从此以后,初音娱乐卖的产品,都是先从初音原创那里买过来版权,然后再卖。
  这么做的好处,当然是更加便于顾莫杰控制“初音娱乐”这家上市公司的利润率。别让太多的钱被上市公司赚走,尽量多留在集团内的那些非上市公司名下。
  至于具体的控制手段,自然是“高估文化产品价格”。
  明明别人创作出来的同等质量的电影、2亿美元就能买断版权了,初音原创卖给初音娱乐的时候偏偏要卖3亿。这样初音原创就多赚了1亿,初音娱乐就少赚了1亿,顾莫杰也就可以少分1500万利润给中国股民——等到09年4月大小非解禁之后,这个少分的数字就会更多。
  国内的证监会,只要上市公司有利润,就不会监管得太细。何况“艺术无价”,文化产品的版权都是很难说买贵买便宜了;只要最后没亏本,谁都挑不出错来。
  这也是当初顾莫杰为什么非要把现金奶牛留在国内上市的主要原因。
  在纳斯达克,他要敢这么黑股民的分红,分分钟就被美国佬教做人了。
  ……
  做完了拆分“初音原创”这桩卑鄙的、坑害中国股民的勾当之后。顾莫杰也少不得做几件人事儿,清洗一下双手的鲜血。
  根据前期的会议讨论,初音娱乐决定在“影视音乐产品推广领域”,走一条“适合初音集团形象、适合大数据技术继承性”的路线。
  这个路线,用人话翻译一下,就是不依靠传统广告,而靠社交口碑、自来水,为文创产品“吸粉”。
  他让CFO古勇将,派了一名手下(因为对手没资格劳动古勇将本人亲自出手),挥舞着大约5亿人民币的支票,收购一个叫做“豆瓣网”的存在。
  豆瓣网,成立于2005年年中,至今三年半。
  三年前的2005年11月,豆瓣号称注册用户3万、日访问IP20万。
  一年前的2007年11月,豆瓣注册用户发展到100万,日访问IP号称500万。
  如今,这个数字是注册用户430万、日访问IP2000万。
  三个月前,豆瓣开通了一个叫做“豆瓣广场”的新业务。半个月前,也就是“四万亿”风声出来后,豆瓣推出“豆瓣音乐人”这个分社区。正式把豆瓣的服务范围,扩大到了“影视、音乐、文学评论推荐”。
  外界对这个网站的评价是:成长趋势很快,但是体量还不足。
  校内网号称5000万注册、实际3500万有效用户,也不过才卖了16亿人民币。
  豆瓣这么一个社区,规模只有前者十分之一。哪怕用户黏性高很多倍、有无数顾影自怜的文艺范小清新死忠,充其量也就卖校内网五分之一钱。
  顾莫杰手下的人预备了5亿的支票,还是看在对方目前正处在上升期、有可能不愿意卖的份儿上。
  (注:历史上豆瓣网在06、09、11年底分别完成ABC轮融资,三次金额是200万/1000万/5000万美元,投资方是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09年底这次融1000万美元让了10%股权,可见估值在1亿美元左右,当时的注册数是1000多万。书里面比历史上的豆瓣B轮早了一年,我认为3亿人民币市值、5亿溢价收购是合理的。)
  初音的投资人员找上门去,果然先碰了个闭门羹。
  豆瓣创始人杨波,不愧是文艺范小清新们的扛把子。果然有情怀,果然不愿意卖。
  马仔回来汇报,古勇将把手下人一阵痛骂,然后告诉他们几个谈判条件。
  第一,如果豆瓣不卖,初音也可以直接动手在“初见网”里搭建自己的文创产品评论分享社区。
  第二,如果豆瓣愿意卖身投靠,那么初音方面保证保留“豆瓣网”这个名字、品牌。尽管会把豆瓣网纳为“初见网”的一个二级子网站,但不干涉豆瓣的内容运营。
  第三,就算卖了身,豆瓣这个社区也是卖给初音网络科技、而非初音娱乐。相当于是把豆瓣算在初音集团的IM/SNS社交产品圈子里,而不是归到娱乐产业宣传工具的口径下。
  这个条件,是为了避免杨波和其他豆瓣小清新们的心理抵触:
  很多豆瓣人觉得,要是卖身给电影、音乐发行公司的话,将来豆瓣意见的开放性和独立性就没有了,逼格和公信力就低了。用户都会觉得豆瓣上那些电影好评是刷出来的。
  一个是拿钱说话的“五毛党”,一个是标榜公信的“自来水”。任你哪个小清新,也不会甘心做“五毛党”的。
  消除了杨波为代表的豆瓣高层这三重顾虑,初音的投资人员重新厚着脸皮敲开谈判的进程。
  情怀男杨波悲愤不已。
  面对初音集团“要么收下5亿跟我混,要么爷另起炉灶弄个家伙做了你”的血淋淋条件,他只能选择答应。
  他唯一的要求,是签字之前初音方面必须告诉他顾莫杰的联系方式。
  初音方面答应了这个请求,于是在签约之前,杨波打了个电话。
  “顾莫杰!你会遭报应的!亏我当年还觉得你是中国互联网界的希望,可以靠你对抗不要脸的马化腾。没想到你比马化腾还要不择手段,还要不要脸!”
  “谢谢,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没有了!”杨波被气得无话可说:怎么世上会有这么年轻就练得这么脸皮厚的人的?
  “那就这样吧,豆瓣负责人还是你,明天记得好好干活,我不想自己收购的资产贬值。过几年你就知道了,我是在保护你。如果不托庇于我的门下,你以为小清新、讲情怀,就斗得过马化腾的小白营销?”
  怜悯,办不成任何事情。文艺小清新,根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里存活下去。
  它最好的生存方式,无非就是成为“初见网”口碑生态中的一个环节,一种选择,与其他产品共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